Geriatric Psychiatri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中正大學 犯罪防治研究所 楊士隆 博士所指導 廖育瑋的 物質使用疾患與精神疾病對殺人、重傷害及無差別殺傷人犯罪影響之研究 (2021),提出Geriatric Psychiatri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物質使用疾患、精神疾病、殺人、重傷害、無差別殺傷人。

而第二篇論文長榮大學 醫務管理學系(所) 王劼所指導 蘇育民的 退休與社會資本之相關性探討 (2011),提出因為有 退休、社會資本、社會參與、社會支持、社會信任的重點而找出了 Geriatric Psychiatri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Geriatric Psychiatri,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物質使用疾患與精神疾病對殺人、重傷害及無差別殺傷人犯罪影響之研究

為了解決Geriatric Psychiatri的問題,作者廖育瑋 這樣論述:

殺人和重傷害及近10年來變本加厲的無差別殺/傷人,嚴重侵害人民的生命權與健康權,是最讓人民聞風喪膽的暴力犯罪型態,不只令人害怕更讓整個社會陷入恐慌。而這幾則無差別殺/傷人的重大刑事案件其加害人似乎都指向具有精神疾病或物質成癮,惟國內目前並無實證研究來證實精神疾患、毒癮、酒癮對殺人、重傷害及無差別殺傷人犯罪影響之研究模型,故有其獨立分類研究之必要。本研究採用橫斷式隨機抽樣調查法,針對台灣中南部四所監獄之殺人或重傷害包含無差別殺/傷人之受刑人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4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59份,有效回收率為89.75%。問卷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為基本資料和一般問項,採用SPSS 24.0進

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第二部份為研究模式檢定,採用Smart PLS 3.2.2來進行路徑分析。研究發現被害人為陌生人占44%,受試者有89%在犯案前沒有事先計畫,24%自陳有精神疾患;36%自陳有施用毒品;28%已達問題性飲酒情況。另本研究建立的研究模型整體預測力可達65.7%,代表毒品前科、酒精成癮、精神疾病和毒品施用共病下,造成無差別殺傷人暴力犯罪的可能性高達65.7%。毒品施用的行為受到毒品前科、酒精成癮和精神疾患共同作用下,發生的機率可達65%。另毒品施用者犯下殺人、重傷害和殺人重傷害可能的發生機率分別為33.2%、45.4%和11.9%。更值得吾人注意的是,毒品施用者若有殺人前科,則更

容易發生無差別殺傷人暴力犯罪行為,以上均具有統計上的顯著意義。本問卷採用自陳式回溯性調查,內容如涉及疾病診斷之專業判斷,因非醫師親自診斷,故無法評估調查結果與事實之間兩者是否一致,是為本研究之限制。基於實證研究之結果,建議未來應加強精神疾患、毒癮、酒癮共病者之處遇。

退休與社會資本之相關性探討

為了解決Geriatric Psychiatri的問題,作者蘇育民 這樣論述:

背景與目的:隨著平均餘命延長,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相關老年議題逐漸受到重視。是否退休及社會資本多寡皆為影響中老年生理、心理健康重要因素,但現階段退休與社會資本之研究多為退休與健康、社會資本與健康、退休與單一範疇社會資本等主題之橫斷式研究,較少以具代表性之老年樣本針對是否退休與整體社會資本之相關性進行探討,故本研究將以具全國代表性之樣本為研究對象,探討是否退休與台灣中老年人社會資本之相關性。 研究方法:本研究為縱貫式世代研究,使用2003年與2007年國民健康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為資料來源,研究樣本經篩選後總樣本數共3268人;其中已退休者有1171人,未退休者有2

097人。社會資本之測量方式以社會參與程度、接受情緒性支持、接受工具性支持及社會信任等面向進行測量。統計方式以線性迴歸、二元羅吉斯迴歸進行分析。 結果:本研究發現,退休與社會參與、接受情緒性支持呈現顯著負相關,而退休與接受工具性支持與社會信任則未達顯著相關。 結論:退休中老年人社會參與程度以及接受情緒性支持程度皆較未退休中老年人低,中老年人退休前多以工作為重心,退休後回歸家庭,缺乏同儕、家人之間連結,社會網絡驟減,相對減少參與及支持,退休中老年人應積極參與自己有興趣之社會活動,發展退休後生活重心、自我價值,並開拓全新社會網絡,除能刺激生活外,也能擴大網絡,增加獲得情緒性支持的機會,

此外,家人與親屬間的情緒性支持、陪伴參與,也為協助增加中老年社會資本之關鍵,避免退休中老年人生活無重心,產生憂鬱、壓力、生理失能、情緒不穩定之狀況。而政府現行推廣之健康城市、社區營造,也應積極引導退休中老年人投入,運用自身經驗交換與協助社會發展,達成老年人力再造,促進全體中老年人身心健康之目標。關鍵字:退休、社會資本、社會參與、社會支持、社會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