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託總公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中國信託總公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林家泰寫的 聊天聊出好人緣:快速累積好感力,讓對方越聊越喜歡你! 和張允雄的 當你覺得世界虧待了自己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從諾獎得主到凡夫俗子的經濟學謬誤 - 第 4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也說明:... 公司法律顧問會榮振律師印製金華排版打字行電」總地話 005 目推薦序/ 008 臺灣翰 ... 中國信託城中分行(代號 822 )郵政劃撥 15718419 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ISBN 978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晶冠出版社 和商周所出版 。

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系研究所 謝哲勝所指導 陳奕澄的 船舶油污染侵害國際商港之民事責任 (2021),提出中國信託總公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國際商港、船舶油污染、公共信託理論、污染損害、責任限制、責任保險、直接請求權、外國判決承認與執行。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歷史學系所 李毓嵐所指導 黃正宗的 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接收與重整(1945-1963) (2021),提出因為有 保險史、金融史、戰後經濟史、戰後接收、金融管制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國信託總公司的解答。

最後網站CTBC_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則補充:CTBC_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薪水、年終獎金、公司福利等精彩內容都在比薪水。最新薪水:軟體開發工程師薪水、行員薪水、信貸業務薪水.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信託總公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聊天聊出好人緣:快速累積好感力,讓對方越聊越喜歡你!

為了解決中國信託總公司的問題,作者林家泰 這樣論述:

  一、爭取眼球前鋒三秒鐘:   從初見面開始,重點放在如何吸引人瞭解你,並破除一般人在初次見面時覺得尷尬不知所云的窘境,讓對方第一眼就對你超有好感,對你留下好印象,讓自己脫穎而出。   二、不要急於展現自己的專業:   如何破冰、丟話題,並且讓對方越聊越喜歡你。文中有大量作者親身的經驗及事例供你參考。   三、讚美像鑽石,誰都不嫌多:   「讚美」是話題延續及讓對方想和你親近,並繼續和你交往的決勝關鍵。文中教導你如何使用讚美並拿捏恰到好處的談話氛圍,讓讚美不是扭捏作態或者變成諂媚過頭,反而影響他人觀感。   四、學會像A咖一樣的說話技巧   掌握了基本訣竅後,要進一步像A

咖一樣,運用巧妙的說話技巧,使你不管在職場、聚會、講座等社交場合,都能游刃有餘;同時針對聊天時可能會踩到的八卦、地雷,以及避免NG、尷尬以及引起反感的情況與原因加以說明。 本書特色   1.文筆流暢幽默,作者的背景加親身的事例,更添說服力。   2.針對事例提出說話時應避免的問題,以及作者建議的技巧。   3.作者舉出本身在課堂中學員提出的問題,並加以解答,使本書更具親和力與實用性。 名人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專文推薦:   1.台大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亦純   2.典華幸福機構學習長/林齊國   3.義隆纖維總經理/王正立   具名推薦:   1

.頑石文創創辦人/創意總監/程湘如   2.中華華人講師聯盟創辦人/張淡生   3.超級巨星/高淩風 各界讚譽   和正向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極。和格局宏大的人在一起,你的視野得遠大。常和領導階層在一起,你會薰陶出優雅的氣度。與智慧的人同行,你會不同凡響;常和高人學習,你可以登上巔峰。——台大保險經紀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亦純   現代社會中,我們往往急著「說」,卻忘了「聽」,說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而「聽」則是重視對方的一種表現,家泰這麼多年累積的經驗,無私的分享給我們,讀完本書,您不僅可以學習「聊天」的藝術,同時您會發現很多待人處事的心法,絕對讓您收穫豐富!——典華幸福機構學

習長 林齊國   《聊天聊出好人緣》內容非常中肯並深具實用價值,提供了許多個案和傾聽的方法。其中看到許多活生生的例子在職場中不斷發生,致使在人際關係上錯失良機。若能細讀後加以思考,善巧的運用,相信會有更多人受益,不僅僅是人際關係改善了,自己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和協調能力也都可以大大提升!——義隆纖維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正立

船舶油污染侵害國際商港之民事責任

為了解決中國信託總公司的問題,作者陳奕澄 這樣論述:

臺灣規範船舶油污染民事責任的主要法源為海洋污染防治法(簡稱海污法),經比較法的觀察,與1969年油污損害民事責任國際公約之1992年議定書(簡稱CLC1992)存在下列差異:例如地理要件、船的要件、油的要件、責任主體、排他條款、免責事由、污染損害的定義、強制保險及直接訴權、時效、管轄權及外國判決之承認與執行等,此等差異皆是海污法未來修法所需注意之事項。國際商港之客體性質為公共信託財產,屬於民事客體,可為物權之客體。商港水域所有權在實質上屬於全體國民,名義上為國家所有;透過制定法之授權,將商港水域經營權轉化為港務公司私有,並課予公共信託義務之限制。海污法修法時應明確污染損害之定義,包含清除油污

染、復原及預防措施費用、財產損害、環境損害、純粹經濟上損失及懲罰性賠償。至於非財產損害應非海污法污染損害之求償範圍,如適用民法第195條第1項,宜引入「觸碰法則」而限制之。船舶所有人責任限制之制度設計考量從一開始鼓勵航海之特權,轉變成為務實考量-部分賠償優於完全無法受償。因此,有必要將限責基金之設立作為行使責任限制之要件。此外,宜授權主管機關以法規命令定期檢討限責金額。強制責任保險之直接請求權應定性為被害人的特別權利,其行使要件、抗辯事由及時效等,有待立法補充。此外,縱使CLC1992明列抗辦事由,但妨訴抗辯是否屬於CLC1992所列抗辯事由仍有爭議,海污法修法時應特別釐清。CLC1969、C

LC1992及燃油公約,對於外國判決之承認與執行均以自動承認為原則。相較而言,臺灣非公約締約國,臺灣船舶油污染民事責任判決在外國之承認與執行將遭遇較多的法律實務阻礙。

當你覺得世界虧待了自己

為了解決中國信託總公司的問題,作者張允雄 這樣論述:

走過人生的十字路口,才發現沒有跨不過的檻、過不去的難題人生難免會碰上困惑與煩惱,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的阻礙?又該如何選擇?   本書作者曾是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總經理,客戶涵括各產業的知名企業。這樣的機緣,使作者不僅能和各個產業的精英互動,也像擁有超級望遠鏡一樣,能看見一般人無法看見的各類企業內部營運,更能親身參與並見證這些過程。透過故事的方式,作者精準地將在工作和生活上領悟到的實用觀念與技巧,和讀者無私分享。   本書的故事涵蓋職場工作、生命體悟、子女教育等等面向,討論關於天賦、貴人、活在當下、謙卑、專注、人生的視野和高度等等議題。如果你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猶疑地左右張望;如果你現在正面臨困

境與難題,必定能從這些生命故事中獲得力量、看見希望,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與方向。 作者簡介 張允雄   美國阿帕拉契州立大學(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企管碩士, AchieveGlobal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區創辦人,現為該公司大中華區首席講師,同時為匯能管理諮詢有限公司(Communispond)資深合夥人。客戶包括各產業知名大型企業,例如台積電、聯電、聯發科、康寧玻璃、戴爾電腦、飛利浦、惠普、雀巢、遠傳電信、台灣大哥大、花旗、中國信託、台新銀行、雅虎奇摩、快桅船務、台灣檢驗(SGS)、優力國際安全認證(UL)、亞培、羅氏大藥廠、輝瑞大藥廠等。   共同創作之兒童

讀物《箭靶小牛》榮獲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第一屆「用愛彌補」兒童文學首獎,並獲遴選為小學與幼稚園課外閱讀書籍。 推薦序生命永遠有選擇的機會∕李偉文以信念與決心衝破迷霧∕林宜蓉從感動到行動的見證∕奚永明分享人生實驗室中的種種體悟∕高聰忠每個人都值得擁有的智慧∕梁旻、陳欣「幸運兒」都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郭特利找到自己的快樂與方向∕黃碧蘭 自序 Part 1 關於工作身為職場鬥士,我們每天戴著鋼盔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研擬策略、果敢堅忍、隨機應變。我們努力達成上級要求的目標,也希望能達到對自己的要求。然而,困境從沒少過,有時也會感到疑惑。有些答案其實你都知道,只要一點勇氣就能豁然開朗。 1 子彈擦身而過

對違法心存僥倖,就像綁了定時炸彈在身上。即使沒有立即性的危險,但仍然會影響到生命的許多層面。 2 看懂貴人貴人並非只有一種形式,有的從正面幫助你,是伯樂;有的則從反面雕塑你,是鑿子和釘錘。 3 順應天賦、慎選職業年輕學子剛畢業時,必定會面臨找工作的考驗。你可以徵詢各方意見,但決定權掌握在你手裡。 4 不只是一個數字而已員工在CEO眼中,往往只是個數字。怎麼樣才能提升自己的貢獻與價值,不再只是個數字? 5 做個有底蘊的人根扎得深,樹才長得高,樹根穩,就不怕風吹。提升專業、拓展見識,你就能建立自信,身心安頓。 6 專注在對的事情專注,讓你能集中寶貴的資源,做最有效益的事。專注,讓你能不受外界的雜音

干擾,達到最出色的表現。 7 自卑地剛剛好自卑與自大源於同一種病毒,領導者一旦染上這種毛病,整個團隊都會受影響。真正有自信的人不會自大,而是更謙卑。 8 成功就是擁有足夠的選擇多數人追求的成功,不外乎名利、健康、朋友和家庭,其中最關鍵的,是擁有﹁選擇的自由﹂。 9 犧牲的傲慢在非營利組織中,強調犧牲奉獻可能更甚於辦事能力,但不論是經由什麼方式獲得權力,都要提防權力帶來的傲慢。 Part 2 關於生活我們生命中有超過半數的時間都在奮力追求事業上的成就,而犧牲了生活中其他重要的面向。直到心感覺疲憊,驚覺地抬起頭來,才發現這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卻也只能在靜默的夜裡思忖:「如果還有機會,我是否會做

同樣的選擇?」 10 人子的EQ生活和工作中都會遇到壓力,妥善運用EQ和技巧,能幫助自己和他人找到更愉悅的生活方式。 11 別被情緒綁架世上沒有天生的惡人,偶爾做錯了事、說錯了話,幫助他吧。只要一個仁慈的念頭,就能瞬間化解惡人的攻擊。 12 活在當下、珍惜當下人們總在失去後,才曉得要珍惜,就像我們愛坐在死者的身旁,卻看不見身邊的生者。 13 趕走無意義的自我懷疑動態速寫是素描裡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畫者必須不假思索地快速動筆。它能助你一臂之力,不再躊躇不前。 14 當你覺得世界虧待了自己英國知名物理學家霍金、美國名主持人歐普拉、知名歌手路易斯.阿姆斯壯,他們或肢體有障礙,或因膚色而受到歧視,但他們

都勇敢面對自己,憑藉勇氣走出一片天。 15 你也有守護神嗎?我從有宗教變成沒宗教,又從什麼都不信變成什麼都信。當人生走到低谷,是否有一股力量能拉你一把? 16 沒有人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完整的資訊才有助於釐清事實,讓你做出正確的判斷。 17 他將被愛在人生馬拉松的路途上,決定孩子最終成敗的是內力,不是體力;我們需要給的是愛,不是藥丸。 18 我該留多少空間給兒女?美國父母習於自由放任,華人父母卻是另一種極端。我找不到答案,卻聽到計程車司機這麼說…… 推薦序一 生命永遠有選擇的機會∕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在經濟全球化的高度競爭與變化快速的時代裡,每個人的工作壓力與生活負擔都非常

大,在唯恐輸人的賽局中,若是運氣好,有不錯的升遷與待遇,不免會得意的說:「過得好,因為我值得!」可是假如工作不順遂,就不免怨天尤人,覺得都是別人的錯。   或許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防衛機制,可是當抱怨變成了習慣,受到最大傷害的反而是自己,這種情緒的嗎啡會消耗我們的精力,遮蔽我們的理智,讓我們無法看清楚事情的真相進而找到改善的方法。   初入社會踏入職場的人,有的如同刺蝟到處扎人卻不自知;有的如同氣球一刺即破一蹶不振,更有的人很快就妥協,為了成功無所不用其極。這些在工作或生活中必然會遭遇到的疑惑若沒有找到適當的方法來面對,往往會讓自己的生命陷入困境而無法自拔。   作者以豐富的企管顧問與資深講師的

經驗,他分享的這些精采故事就如同一面面的鏡子,照出了我們與人互動中的盲點。   作者不斷提醒大家,如何在把握自己的初衷下,跳脫自己執著的心,轉換不同的觀點來看待周遭的世界,他從生活中真實遭遇獲得的體會,以淡淡的文字娓娓道來,不說教卻能讓人憬然心動。   我總覺得作者就像是一位看似世故其實內心浪漫天真的大哥哥,對著有點憤世嫉俗的職場小老弟說著自己的故事,是的,有太多人年輕人,哦,當然也有中年人或老年人,覺得世界虧待了自己。但是作者歷經滄桑之後卻能樂觀地認為,你永遠有選擇的機會。   是的,我同意,我們其實永遠都有選擇的機會。   當然有人會說,沒辦法,不是我不願意,而是因時勢或環境所迫,別無選擇

啊!在十多年前第一次看到一句猶太人的古老諺語:「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其實滿震撼的,這些年仔細思索,往前回溯自己的前半生,才會慢慢體會到這一句話的意思。   原來許多我們以前覺得別無選擇的事情,以為沒辦法,是父母親逼我們的;沒辦法,是老師一定要我們這麼做的;沒辦法,是老闆要我這麼做的——很多當時以為別無選擇的事情,其實都還有可以改變的空間,只是因為我們的懶惰,我們的害怕,我們的怯懦,我們「選擇了不選擇」。原來在當時我們已經選擇過了,而不是無法選擇。   換句話說,當我們腦海裡浮現,或嘴巴說出「隨緣」、「順其自然」、「算了」這些話的時候,我們就在那個當下選擇了「不選擇」,我們已經用行動來呈現自己

的選擇。   當我們真的能夠了解,「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時,就不會給自己找藉口,也不會東埋怨、西埋怨,可以活得清清楚楚,接受生活中的每個境遇,進而把握生命中的每個機緣。 推薦序二 從感動到行動的見證∕奚永明(台積電學習發展處副處長)   認識Alan(張允雄)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當時他是很受學員歡迎的講師。有一回,我放下自己教育訓練主管的身分,坐在學員之中,受教於Alan,除了真心想學,多少也想親身體驗Alan的講課功力。Alan授課不慍不火,照著講義循序漸進,明明授課內容都在講義內文中,學員們仍自然而然地隨著他的引導進行學習,不會想逕自翻閱講義,自力學習。Alan在課堂上所創造的和諧學習氣氛和

學員的深度投入狀態,讓我印象深刻。   讀這本書時,Alan彷彿就在眼前的台上講課,十八篇文章就像十八個主題。前九個主題和工作相關,後九個主題則和生活相關。這和近年來盛行的「工作與生活平衡」正好相呼應,不多不少,各九篇文章。   Alan身為顧問與講師的同時,也是負責營運成敗的總經理,關於工作的九篇文章中,Alan很真實和誠實地分享了好幾個故事,讓我們看到Alan那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講師形象背後,他是如何戒慎恐懼地處理身為總經理所遭遇到的經營策略、高層互動、組織分工、領導統御等挑戰。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後,Alan寫道:「對違法心存僥倖,就像綁了定時炸彈在身上。」一場代理權紛爭的事件後,Ala

n寫道:「貴人不在多寡,而是在於辨認他們的能力。」在遭遇幾次認識的人對組織抱持犬儒主義後,Alan寫道:「以建設性的行為因應一切變化,讓自己成為組織的資產,而不只是報表上被刪除的數字。」與法國、新加坡、美國等國際人才多所接觸後,Alan寫道:「專業能力決定你的高度與視野。」在某非營利組織服務的經驗,讓Alan警惕:「犧牲換得權力,權力衍生出傲慢。」   每個體會都是學習。   關於生活的九篇文章中,寫的都是饒富生命力的故事。每個人的生命都不缺故事,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從生命中取景分鏡,成為可以被省思、記憶和口傳的故事。學過寫劇本和影片製作,再加上天賦,讓Alan十分善於說故事。Alan在本書中細載

了身邊的家人、朋友和他自己身上發生的許多故事,讀者從中可以得到共鳴,從中重新反省自己在所處的故事中,可以有的態度和作為。從自己所屬的家族在時代變遷中發生的事,帶到年齡增長的人子與日漸衰老的至親間互動時,情感與情緒糾葛不清的現實:「自己愈老愈像她,連一些惱人的毛病也複製了。」蒙古探親的草原盛宴,在酒醉後想到已從生命中逝去的愛犬,Alan寫下深刻體悟:「活在當下、珍惜當下。」留學時,一堂「人際互動」的課,提到寫在三個圓圈裡的三個字:愛、自我、成長。對照到愛兒寬寬的成長,「兒子的自信心像鐘乳石從地面一點一滴地拔高,我很高興自己複製了這三個圈圈。」凸顯了自信心的可貴,同時表達了為人父的情懷。   我拿

到本書初稿那天,下班回家後就翻開來看。本書用字遣詞淺顯流暢,不一刻工夫已閱數章,就如當年聽Alan講課,隨其引導,不覺下課時分。   讀完第一部分「關於工作」後,我覺得這本書似乎不該這樣讀,因為我發現,這本書值得仔細咀嚼,每篇文章裡的每個故事和人物都蘊藏著道理,愈讀愈深,愈深愈香。這就是讀書的好處,可以再三玩味。放下書,我放空思緒,讓剛入眼的文句逐一入鏡,想像自己是其中的演員,幻想劇情會如何發展,竟發現自己過去經歷的畫面也交替出現,小小的思緒空間,好不熱鬧。   Alan說:「寫作從來都不只是寫作,而是一種生命的救贖。」我相信此書不只是Alan生命的救贖,它也會促使讀者啟動救贖的引擎,成就更多

豐富而有意義的生命故事。   這本書是Alan感動與行動的見證,也是讀者感動與行動的邀約。 自卑地剛剛好自卑與自大源於同一種病毒,領導者一旦得了這種毛病,輕者弱化自己的能力,重者影響到整個團隊。而自我消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良方,但要達到這個境界之前,必須先培養出自信心,如此才能做到真正的利他,把團隊推上高峰。我也曾是一家中小企業的總經理,但我的創業歷程跟那位名人相反,我沒有富爸爸但卻有貴人相助,Georges是加拿大人,他在亞洲倦了想回家,好幾次勸我買他的公司,我推說沒錢也不想做生意,但Georges還是鍥而不捨,終究把我說服了。我跟Georges說沒錢是真的,為了這幾百萬台幣的資金,我太太娘

家這邊很幫忙,她二姊夫主動出資當股東,岳父母則把老本借給我,我背負著一群人的期望,但其實自己心裡很清楚,我在打一場沒有把握的仗。反觀Georges對我卻很有信心,他帶我去向客戶說明公司的變動,寫信給總公司轉讓代理權,連怎麼跟政府登記公司都是他教的。幸好那時Carol和Jenny留下來,她們雖然只是行政人員,但至少在公司待得比我久,許多業務工作懂得比我多。我們三人都在國外念過書,但現在回想這段草創期間,真有點像留學生玩家家酒,那些在商學院所教的東西,幾乎全都沒用上。有一天Carol跟我說想轉做業務,她去上了專業銷售技巧課程後,就開始打電話約客戶見面,幾個星期過去之後,她挫折地在開會時哭了,而我那

時候也很想哭,因為公司快發不出薪水,我只好硬著頭皮去借錢。有一天Carol的爸爸看不下去,找我們三個人開策略會議,那時他還是BBDO上通廣告的董事長,來公司前他也許怕我不領情,跟我講了好幾次他是為了女兒才這麼做的。其實這是我求之不得的事,當時,我一個小屁孩懂甚麼策略?好,現在有了計畫,但是如何執行呢?公司開張已經八個月,我們連一單生意都沒做進來,不自覺地我每天板著一張臉上班,我的自信心像塊脆玻璃,輕輕碰一下就碎了。那陣子我常常癱在沙發上想,如果現在就把公司關了,我要工作多久才能把債務還清?在公司,我無意間聽到Jenny和Carol的對話,她們說已經開始寄履歷表,但不知道怎麼開口跟我說。我假裝沒

有聽到後走開,但已了解事態的嚴重性,於是我找她們開會,最後大家決定放手一搏,把Sarah請來做顧問。Sarah跟我們都很熟,她是美國籍的約聘講師,自己曾開過一間訓練公司。我打電話給Sarah,把大家的意思跟她說,她爽快地一口答應,但講到職稱頭銜時,我們有這麼一段對話。「你覺得我該掛甚麼頭銜?」Sarah也許正在仰頭開始想,但我猜她一定早有答案。我不知道怎麼處理,一時無語。「掛副總好了。」這個答案她一定早就想好了。「當然好,你要掛皇后都可以。」我雖然半開玩笑地說,但其實要我把總經理讓出來,真的都可以。第二天Sarah就來公司上班,在皇后面前我們全成了小朋友,她教我們寫開發信、如何打陌生電話、以角

色扮演練習銷售技巧……,但一個多月過去,我們還是沒有生意,當時國外開始催我的業績,我回信說:「現在是台灣的鬼月,客戶通常都不上課。」Sarah來了一個月後,找我出去外面談,她說:「我希望你聽完後不要從椅子上摔下來。」Sarah直視我的眼睛。「我不會的,妳說好了。」「你的兩位員工都要離職了。」「我知道,但我一點辦法也沒有。」我的肩膀一下子掉下來。「那你要聽我的嗎?」我還能怎麼著,只能無語地點頭。「從明天開始不要再板著一張臉孔,你這樣子,她們以為你對她們不滿意。」「我自己都做不到,怎麼會對她們不滿意。」我有氣無力地申辯。「你現在對她們不要期望太高,只要有一點小小的進步,我們就開個派對慶祝。」我沒在

Sarah面前掉眼淚,但那天晚上我像蝦米一樣地窩在床上,痛苦地回想Sarah的每一句話,沒料到,這時天外飛來一個故事,我立即跳起來打開電腦,運筆如飛地寫了出來:一隻野雁莫名其妙地當了首領,因為能力不行而被大家看扁,牠對自己愈來愈懷疑。某次團體飛行途中遇到大雷雨,牠不幸被雷擊中了翅膀,在急速墜落時,牠想這樣也好,於是敞開翅膀迎接死亡。但是這時,天神的手一把捧住牠說:「你就這麼承認失敗了嗎?那你當初為何要當首領?那其他的野雁該怎麼辦?」幾個問題如當頭棒喝打醒了牠,於是,野雁鼓起翅膀重新振作,終於帶著大家衝破雷雨區,把團隊帶到溫暖的南方。大地春回,北方也暖和了,大夥請野雁再出來當首領時,牠卻揮動翅膀

笑笑地婉拒,牠對自己說:「我還有更大的目標要實現。」第二天上班時,奇蹟出現了,Carol終於約到一位客戶,首次跟對方見面時她很緊張,怕忘記所學的銷售步驟,就把提醒卡放在人家桌上。當她規規矩矩地做完開場白,對方噗哧一聲笑了出來,他說:「妳還真照步驟來。」原來對方也上過這堂課,並從皮夾裡拿出相同的提醒卡。當天下午Carol回公司報告,晚上我們就跑去路邊攤慶祝,半年之後Carol真的簽下了這個客戶,第二年我們的公司就由虧轉盈了。

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接收與重整(1945-1963)

為了解決中國信託總公司的問題,作者黃正宗 這樣論述:

現代商業保險制度於19世紀中葉開港通商後引進臺灣,經日治時期長足發展,無論在業務規模或制度層面皆已奠定相當基礎。戰後,隨政權移轉,臺灣保險市場經歷制度轉換的過程,在1963年完成新體制的確立。本文廣泛蒐集多元史料,從(1)業務發展、(2)監理制度、(3)組織、資本及人事、(4)資金運用等四個觀察視角出發,儘可能重構臺灣保險市場在此「制度轉換期」的樣貌,除說明制度如何轉換外,也嘗試分析轉換過程中產生的問題與影響,並歸納戰後臺灣保險市場的特徵,及保險業之於金融體系與總體經濟體系的關係。業務發展方面,產、壽險業的分歧是這段時間最明顯的特徵,戰前業務規模遠大於產險的壽險嚴重萎縮,並處於長期停滯,產險

業則伴隨總體經濟復甦與成長,在1958年便已接近戰前高峰。這背後是產、壽險契約性質差異、是否承擔政策責任,及市場競爭與否等多重因素產生的結果。組織、資本與人事方面,有四點值得注意。首先,市場形態由戰前的「民營且競爭」轉變1960年以前的「公營且寡占」;其次,保險業「分支機構」為主的組織型態在1950年後全數轉為「總公司」;其三,1960年保險市場開放除了讓市場型態重回民營且競爭外,也是戰後本國民間資本涉及全國性金融的開端;其四,戰後臺灣保險人才可歸納為外省籍、日治經驗、新生代三批,日治經驗的發展情況相對較差。監理制度方面,戰後保險法制體現「內地延長的再延長」路徑,由於中國保險法制本身的問題,這

次「再延長」呈現法律現代性及完備性的倒退,1963年《保險法》修正施行除改善上述問題外,也完成史上第一次「保險法制臺灣化」。資金運用方面,戰後保險業資金運用規模極小,未能充分發揮「重新分配資本」功能,要到1960年保險市場開放後才有顯著成長,但較之戰前,資金運用比率仍較低,法令限制及不成熟的資本市場,是形成上述特徵的主要原因。就保險業在戰後臺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所處的位置而言,產險業大致與整體經濟相輔相成、共同發展,壽險業在保險市場開放前則顯得乏善可陳,尤其是無法有效發揮提供長期資金的產業特性與優勢,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助力有限。此外,本文也以保險市場為例,就延續與斷裂、穩定或發展,及產業史研究之重要

性等議題略紓淺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