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哪個 城市人口 最多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中國 哪個 城市人口 最多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史明智寫的 長樂路:上海一條馬路上的中國夢 和胡世忠的 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Big Data海量資料分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 和天下雜誌所出版 。

輔仁大學 法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沈中衡所指導 曹芸瑄的 由新冠肺炎疫情治理看臺灣與法國的政治社會價值觀異同 (2020),提出中國 哪個 城市人口 最多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個人主義、集體主義、新冠肺炎、疫情。

而第二篇論文義守大學 管理碩博士班 李樑堅、黃永成所指導 黃育慶的 高雄市區域土地開發及投資策之研究:以B公司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土地開發、投資策略、深度訪談的重點而找出了 中國 哪個 城市人口 最多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國 哪個 城市人口 最多,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長樂路:上海一條馬路上的中國夢

為了解決中國 哪個 城市人口 最多的問題,作者史明智 這樣論述:

橫跨三個世代,在上海一條馬路上共築中國夢 每個真實人生故事,都是當今中國百姓的希望與哀愁   旅居中國二十年的美國記者,勾勒出當今中國面貌   如果沒讀過這本書,就不該以為了解中國   「人們總是心懷大夢,無論處於中國哪個角落的個人夢想,或是宏大的中國夢……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時代,我希望能捕捉這個時代的細微感受。」──史明智(Rob Schmitz)   今日的上海是國際大都市,也處於巨大變革,每日有無數懷抱上海夢的人子,不斷湧入這個以資本、想法與機會交織而成的洪流中。美國知名記者史明智就是其中一位。   1996年,他以和平隊(Peace Corps)志願者身分首次抵達中國四川,2

010年遷居上海後六年,決定以自己生活環境為主題書寫中國。他居住在上海前法租界的長樂路,不但融入當地生活,更與居民發展深厚情誼。本書描繪這些尋常小人物,如何從上海的天際線看到未來天光,又如何創造命運的新機會。   書中的陳凱,八○後,從一個小城的國家企業「逃」到外省,靠銷售義大利手風琴賺到第一桶金,後來和友人合開一家小店;他是中國未來的象徵,有文化但憤怒的年輕人,他的夢想失落於大城市與鄉村之間。另位書中人物傅大嬸,五○後,是資本主義擁護者,不斷找尋快速致富的方法;她是失落的一代,一生過著挫折又貧窮,對現在中國的不平等,表現出憤世疾俗。令作者驚訝的是一盒塵封數十年的神祕信件,裡頭滿是無止盡的權

勢與貪婪,不但改變荒蕪社區人民的命運,揭開的不僅是一個家庭的過去,更是中國黑暗的歷史。   這本關於21世紀中國尋常百姓的人生故事,以各具特色的人物描繪每個世代,讀者透過本書能了解這些人追尋夢想的盼望與哀愁。由旅居中國二十年的美國記者,以上海長樂路的真實故事與生活其中的尋常人家為主角,勾勒出當今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交織成精彩生動的眾生相。 好評推薦   獨立記者 白曉紅 導讀   自由撰稿人 汪浩   跨界評論家 范疇   ──真情推薦   Amazon網路書店5顆星讚譽   《世界雜誌》(World Magazine)年度最佳選書   《電訊報》(The Telegraph)年度最佳

選書   《紐時》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衛報》(The Guardian)            一致好評   「本書令人感嘆又欣喜……透過作者生活在長樂路的見聞,讓讀者更了解中國一般百姓。」──《紐時》書評   「上海一條馬路上的眾多故事,勾勒出當今中國的面貌。」──《經濟學人》   「作者筆下的真實故事,反映出中國政府的政策如何阻礙人民追尋夢想。」──《衛報》   「作者於故事中穿插史實,引領讀者深入了解中國文化正在經歷的複雜轉變。」──《出版者周刊》   「作者揭露了中國活躍經濟下,

政府的的貪腐與無能的面目,毀了無數百姓的生活……但上海的生活卻有溫柔的一面。」──《書單》   「只要讀過本書,你就不可能以之前角度看待中國崛起或中國模式。多年後,人們會再次透過本書理解這個時代的中國。」──法羅斯(James Fallows),資深媒體人   「《長樂路》是一本以上海為主題的報導作品,這條道路反映出今日中國的各種複雜矛盾,及令人驚訝的趣味視野。」──何偉(Peter Hessler),《尋路中國》作者   「史明智為我們做了珍貴的紀錄,他耐心描繪了這個缺乏耐心的國家,以及人民生活中各種真切的悲喜、貪婪與溫柔。」──歐逸文(Evan Osnos),《野心時代》作者   

「在這本貼身記錄的書中,我們看到一條約三公里的街道體現了現代中國人,抱持的夢想及忐忑不安。」──張彤禾(Leslie T. Chang),《工廠女孩》作者   「《長樂路》是一本有趣、動人、悲慘,但讀來令人讚譽的作品。如果你沒讀過這本書,就不該以為了解上海或當代中國。」──明特(Adam Minter),《一噸垃圾值多少錢》作者   「偉大的城市都會有一本書捕捉它的起落,而《長樂路》屬於上海。」──梅英東(Michael Meyer),《在滿州》作者   「這是記錄中國歷史的萬花筒,從饑荒、文化大革命到一胎化政策。最重要的是,這些故事記錄活在中國夢裡的苦難與希望,以穿透人心的見解與迷人的

流暢書寫。」──方鳳美(Mei Fong),《獨生子女》作者   「讀這本書,就像闊別二十年後回到外婆家,遇見許多老鄰居,生活還是這麼艱辛,你會相信嗎?可這些是真實的故事。」──汪浩,《意外的國父》作者 作者簡介 史明智(Rob Schmitz)    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碩士,國家廣播電台(NPR)、廣播媒體Marketplace駐上海記者。1996年,以和平隊(Peace Corps)志願者身分首次到中國。他是第二位獲得蘋果與富士康同意,進入工廠採訪的記者。2012年,因撰文批判美國男演員戴西(Mike Daisey)在電視上捏造富士康血汗工廠,而獲得「調查記者與編輯獎」(IRE

Awards )。他曾獲頒穆羅獎(Edward R. Murrow Award),教育作者協會(EWA)獎章。此書是他的第一本著作。 譯者簡介 葉佳怡   木柵人,現為專職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恐怖時代的哲學:與尤根.哈伯馬斯&雅克.德希達對話》、《被偷走的人生》、《死亡之心》、《返校日》、《缺頁的日記》、《被抱走的女兒》、《為什麼是馬勒?:史上擁有最多狂熱樂迷的音樂家》、《史東先生與他的騎士夥伴》等十數種。 導讀  一條路說出當代中國社會的故事      白曉紅/獨立記者 第一章     CK及體制:長樂路八一○號 第二

章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麥琪里 第三章  熱熱鬧鬧:長樂路一○九號 第四章  再教育:長樂路一六九號 第五章  一盒信件:長樂路六八二弄七○號 第六章  傅大嬸的快速致富計畫:長樂路一六九號 第七章  新娘的價格:長樂路一○九號 第八章  文化青年:長樂路八一○號 第九章  被掠奪的夢想:麥琪里 第十章  逃離:長樂路六八二弄七○號 第十一章  零風險:長樂路一六九號 第十二章  農村婚禮:長樂路一○九號 第十三章  CK的朝聖之旅:長樂路八一○號 第十四章  家 第十五章  中國夢們 導讀 一條路說出當代中國社會的故事 白曉紅/獨立記者   過去十年來,每回到中國都觀察到,人

們的自信心越來越強厚。這種自信心有時是以反帝的歷史觀展現出來,而有時更是以發展成頗具侵略性的民族主義情緒表達出來。記得六年前在從北京前往烏魯木齊的火車上,幾位中國人高談國際政治。一位年輕人就對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發表己見,認為中國要「強硬」才好。他忿忿地說,「我們今天可以抬頭挺胸了!今天的中國不一樣了。中國崛起了!」   「中國崛起」的期望,在習近平的「中國夢」口號下,得到最全面的發揮。由國家來談夢想,那這夢想就必須是普遍、全面的了。它就必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了。而這「中國夢」對中國人民具有什麼意義呢?它究竟代表了誰的夢想?   Marketplace的駐中記者史明智(Rob Sc

hmitz)所著的《長樂路》,就是以中國人民的聲音,來探索國家標榜的「中國夢」意義何在。史明智以自己從二○一○年以來居住上海的時間裡,在生活周遭所做的觀察體驗,著寫成這本真真實實,第一手的報導文學,可說是當代中國人民生活的縮影故事。他的人物集中在他和家人居住六年的長樂路,也就是過去屬於法國租界、故事豐富的一條路。   《長樂路》可被看作過去十年,西方出現書寫中國的趨勢的一部分:以顯微鏡式的書寫,呈現大社會。它將視角集中在一個社區,一條馬路,從個人的成長和奮鬥經歷,來呈現社會變遷,突顯個人發展和大體制之間的關係。《長樂路》書中人物來自各行各業,他們在時代變遷和國家體制之中求生存,求進展。他們的

個人期許和夢想在體制中不斷受挫、妥協、扭曲,但仍必須繼續走下去。   《長樂路》的故事道出了這個城市在改革開放下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並不代表著進步。上海自一九九○年代就已由建築業改頭換面了,人民的住宅,地方政府想拆就拆,既然土地是屬於國家的,要拆房做任何開發改建,人民除了小規模的抗議也束手無策。地方政府就這麼靠著一批批的建築計畫賺錢,地方官富了,開發商富了,給居民一點補償就了事。不願被拆房的,下場有目共睹:被威脅,被暴力對待,甚至喪命的都有。   《長樂路》裡,史明智居住的樓房地點,就曾有一對老夫妻,因為拒絕搬遷,而遭開發商雇來的流氓縱火致死。官商共利的體系導致的這場無人聞問的悲劇,在史明智

筆下不斷與國家的「街道精神教育」對立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和「文明」標語充斥在公共廣告空間裡,要求人民共同為「塑造文明城市」來努力。每有重要節日,地方政府更是加強精神教育,比如在博覽會數月前,全市民都收到了厚達兩百多頁的「禮儀小冊」,督促大家「如何做個好上海人」,其中指南包括如何剪髮,如何吃西餐。這是《長樂路》上不時出現的悲鬧劇,或者說,以鬧劇(「街道精神教育」)來道出悲劇(人民死亡)。   國家的「中國夢」是不是人民的夢,那在中國城市裡的上億民工那裡,最能得到答案。「中國夢」要達到理想小康社會,它的一環,就是要控制城市化。對中國當政者來說,「城市人口要是沒管理好,那國家就亂了」。三十年來

的改革開放期間,許許多多農民都決定離鄉到城裡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中國向世界市場開放後,本國發達起來的各項製造業都需要勞工,當農村男女來到都市謀生時,像上海這樣的城市也成了世界工廠。《長樂路》上最突出的人物之一,就是來自山東一個礦村的趙小姐。她和上百萬農村人一樣,心滿憧憬的來到上海,這個對她來說連名字都美的地方。   而上海並非她夢中那個美好城市。在一家電子工廠的流水線上吃了兩年苦後,老闆開除了當時三十一歲的趙小姐。他的理由是,她年紀太大了。哭求一番也沒用,工廠政策是,女工一到二十五歲就得走人。哪裡有什麼法規來規範這些工廠的聘用規則和勞動條件呢?國家政策關心的,是要維護這樣的體制:農村來城裡

工作的,只得販賣最廉價勞力,不可享有任何城裡人享有的權利。   在戶口制度下,趙小姐的孩子不能在城裡就學,成了「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占中國兒童人口的五分之一。趙小姐將大兒子帶到城裡,想讓孩子努力學習,在上海長大。但校方知道他的戶籍後,他必須立即停學,回到礦村裡。她的二兒子因母親遠在上海,長期無人照顧關心,個性自閉,精神焦慮。   在中國探訪期間,我曾看到許許多多農民工帶在身邊的子女,在大城市裡無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權,不被學校接受,不能入學,只能在農民工社區裡自設的,設備缺乏的學校裡上學。比如在北京期間,曾看到這些自發的農民工子女的學校被一一關閉,因為他們不合建校規範。而民工子女無處就學,

因為國家不給他們平等教育權。這些孩子的福利和個人發展,不是中國大夢的關注。他們只能在體制的縫隙間求自保。曾有位在北京討生活的民工對我說,「我們都是在同一個天空下生存,為什麼我們沒有和他們同樣的權利?」   《長樂路》裡的趙小姐問著同樣的問題。她和她的孩子常年體驗到什麼是「城市暴力」:就是在城市裡國家政策造成的社會隔離。她知道,對她這個階級的人來說,夢想的實現,必是得吃苦一輩子才能掙得的。或甚至是吃苦一輩子也掙不得。農民的身分,在中國是從未改變的,不論中國怎麼變,怎麼崛起,怎麼強大。身為農民,就算在城裡奮鬥一輩子,還是農民。《長樂路》裡道出她不服輸的精神,她與體制搏鬥的故事。   史明智以他

切身的觀察和細膩的文字,描繪出許多中國人民的夢想。《長樂路》記錄的不只是一條馬路上的故事,而是當今中國社會的故事。它是對統治者塑造的「中國夢」做出的一份深切的質疑和批判。 長樂路長約三公里,當交纏的路樹枝枒在冬日落光葉子,你就能穿過枝幹看到遠方這座城著名的天際線:金茂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塔。這三大巨人矗立在比鄰的幾個街區,每一棟都比紐約的帝國大廈還高。 路樹底下的人們卻忙到無暇欣賞此景。在長樂路中段的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裡,許多新生兒展開了人生的首日;長樂路西側的華山醫院急診室中,許多人則度過了人生的末日。兩院間的這段則是形形色色的生活:一個蓄鬍的乞丐坐在街邊吹竹笛,情侶手牽

手經過他,一堆車子被堵住圍著兩個男人按喇叭,兩人互啐口水爭論到底誰撞到誰,穿制服的學生聚在一旁圍觀,一個拄著拐杖的老婦人為了荔枝的價錢嫌惡地吼著一個小販,至於其他區段則是被川流不息的人潮推著走,不時傳來一陣陣肉包攤的鹹香及車流廢氣的苯甜味。這裡的生活喧鬧、髒亂,又生猛。 地圖上的長樂路不過是上海中心人民廣場西南側一條彎彎曲曲的細線。我家就位於這條細線的西側。從我家望出去便是樹冠,兩層樓高且幾乎終年成蔭。在那底下唯一立定不動的生命只有這些樹。有許多早晨我繞著這些樹幹迂迴前進,從人行道走上路面再回來,身處爭搶樹蔭的行人之列。 中國少有街道像這裡一樣種滿路樹。到了週末,當地工人的擾攘被中國各地的遊客

取代,他們用長焦鏡頭捕捉這兩排枝幹,欣賞其中的異國風情。這些樹是在十九世紀中期由法國人所種下,當時歐洲人和美國人正瓜分此城為租界。近一個世紀後,法國人離開,樹卻留了下來。日本人曾轟炸上海,一度占領了這座城市,但最終是撤退了,留下這些法國人種的樹毫髮無傷。接著是毛澤東帶領的共產黨發起革命,階級鬥爭,數百萬人英年早逝。樹卻長存無礙。這條街現在充滿資本主義,兩側滿是餐廳與各式店家,當我在人行道上漫步,偶爾會從關閉的閘門縫隙中瞥見傾頹的歐式家屋,心想這條街目睹了多少歷史的殘酷動盪。此地猶如一朵帝國玫瑰,凋落後又重新綻放。始終屹立的只有這些樹。

中國 哪個 城市人口 最多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地表最狂,印尼超級大選
🍎柏瑜吃果子 ep.08 🌍
 
(不方便看影片的朋友,也可以看內文喲)
 
【地表最複雜的單日選舉】
 
投票後過了2週,印尼還沒統計出總統誰當選,甚至在過程中有270名計票員因計票過勞死。對比台灣的當天投當天開,印尼的選舉可說非常嚇人。
 
這次是印尼首次舉辦「五合一選舉」,包含總統、立委,還有地方首長跟議員(通通一起來我在趕時間?),總計有24萬5千名後選人,競爭2萬多個公職名額,有投票權的選民就高達1億9千多萬人。
 
再加上印尼幅員超級大,有1萬8千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據說選務人員需要的交通方式橫跨了海陸空,有飛機、遊艇、快艇、騎馬的,甚至划獨木舟的方式來把選票送到不同島上(FedEx 4ni?)
 
印尼的人口結構相當年輕,選民中有高達四成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了爭取青年選票,候選人無所不用其極,廣泛地使用臉書、IG、推特等社群網絡,試圖拉近選民關係,但相較於世代問題,印尼選舉最大的因素一直都是宗教。
 
【全球最多伊斯蘭信仰國】
 
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伊斯蘭主要宗教國,信徒比例超過80%,兩組總統候選人也都信仰伊斯蘭教。

非常多的候選人都試圖要與伊斯蘭各教派拉近關係,但伊斯蘭教相對來說是比較保守的群體,對於LGBTQ的權益,甚至是瑜伽都強烈的反對。

現任總統佐科威,在上次選舉時是以進步、清新的形象出名。原本是爪哇島中部小城市市長的他,常常不穿西裝,親切地跟選民自拍、直播。

佐科威強調經濟建設,以及對各種人權的提升,包含同志群體和少數民族(印尼有非常多樣的族群,尤其是爪哇島以外的眾多小島)
 
而挑戰他的對手普拉伯沃(同時也是上次的對手),是個非常傳統激進的伊斯蘭教徒,也是印尼前任獨裁者蘇哈托的女婿。所以他在選戰中就強調要恢復更傳統、激進、保守的統治。
 
【一手搞建設一手背叛選民】
 
大家或許很難想像,區域發展不均的印尼,有些偏遠地區可能沒有自來水、晚上沒有電,甚至一輩子沒看過柏油路。因此佐科威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引進國外資金來投資基礎建設。
 
他確實做到了,偏遠地區對佐科威的執政也有很高的評價。但是四年來他透過一帶一路引進中國資金,累積了大量外債,被批評佐科威是把印尼賣給了中國。
 
同時,中國在維吾爾地區以非常殘忍、不人道的方式對待伊斯蘭教徒,這讓以伊斯蘭為主的印尼不能接受。
 
甚至國際上問起佐科威怎麼看待中國對待教徒時,居然說道「維吾爾族不是伊斯蘭」、「維吾爾族的問題是極端主義」。甚至對中國表示印尼有對付極端主義的經驗,可以互相交流,這讓非常多的選民對佐科威相當失望。
 
【兩個都投不下去那就自己創一個唄】
 
為了拉攏保守選民,佐科威選擇了一位七十多歲,非常具爭議的虔誠教徒做為副手。過去清新進步的佐科威四年下來一去不復返。
 
雖然投票結果還在統計中,要到5/22才會正式確認。但依據目前票數,佐科威領先約7.5-10%。可是不論哪組候選人當選,對於年輕選民來說,都是進步力量的妥協、保守勢力的崛起。
 
看不下去的印尼年輕人,就在社群平台上創造了一個虛擬的總統候選人,透過合成照與各種有趣的方式來談進步議題。像是LGBTQ的人權、大麻合法化等等敏感議題。
 
這個假候選人帳號,吸引了超過80萬人追蹤,顯示了印尼年輕選民對於兩組候選人的不滿。
 
關於印尼大選的事實在太多太多,之後我們再來討論印尼大選面臨的「假新聞」問題,以及們如何打擊假新聞。
 
#印尼大選 #國際 #假新聞

由新冠肺炎疫情治理看臺灣與法國的政治社會價值觀異同

為了解決中國 哪個 城市人口 最多的問題,作者曹芸瑄 這樣論述:

一、研究背景: 2019年12月,中國武漢爆出前所未見之不明的病毒性肺炎,其後被研究指出為由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SARS-CoV-2),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或稱COVID-19。位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內的各種野生動物交易被懷疑是導致此次疫情的罪魁禍首。截至2021年6月,已造成全球確診病例數破億人,三百萬以上的死亡人數紀錄。 2020年1月30日,世界衛生組織宣佈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USPPI),同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確定COVID-19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流行病;它被正式承

認為是真正的大流行病。傳播之疾速是本世紀前所未見,更從疫情中心點的中國演變成近代規模最大的一場全球隔離行動,牽動著全球局勢演變。 臺灣在2020年1月21日出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1月23日,中國政府宣佈武漢、黃岡、鄂州等多個湖北城市陸續「封城」,限制公共交通出入。但因適逢中國農曆新年假期,潛在病人早已散佈到在世界各國,疫情已變得難以管控。臺灣的疫情從二月開始持續擴大,三月因歐美國家疫情爆發,回國者人數增加,導致確診人數上升,引發第二波疫情高峰,直至四月中,臺灣的新增案例已轉趨減少。2021年6月30日,臺灣確診個案為14389,605人死亡。 法國的疫情在一月底開始出現確診

病例,二月達到高峰,在2020年1月24日出現首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隨著2月21日義大利北部的疫情快速擴散,法國的確診人數出現明顯增加,政府開始重視此次疫情之嚴重,接連發出相應政策。直到五月初,疫情的增長曲線才呈現緩和趨勢,5月11日開始解除封城。然而在暑假過後疫情回溫,出現第二波浪潮,10月30日再次出現封城。2021年6月30日,法國確診個案為5,826,278,111,068人死亡。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臺灣和法國在疫情發展上的差異,這種差異通常與文化、語言、一段特定時間、地域相關。我們在做疫情分析時,發現臺灣人和法國人會對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表現與行為。這很可能是因為人們長時間受

到文化的影響與發展,便形成了不同的特質。而且當生命受到迫害時,我們能夠知道各個國家在面對未知的疫情危機時所表現出的真實情感與態度,一場瘟疫是讓國家繁榮華麗外表下隱藏的情感全部湧現的最好方法。 因此筆者根據跨文化心理學之父哈利.C.泰安迪斯(Harry C. TRIANDIS)的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理論為基礎,他主張,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之間沒有必然的相對性,正視了文化內的多樣性,即兩種構面同時存在的可能性。 筆者除了在臺灣成長與求學之外,從小在香港長大生活超過10年,大學曾在法國里昂天主教大學以交換生的身分求學與擔任志工的經驗,在歐洲期間,遊歷了至少10個以上的不同國家,在這樣的成長經

歷下,文化衝擊與文化認同一直伴隨著筆者的生活。 而就讀研究所期間,世界上發生了這場牽連全球每一個人的COVID-19,臺灣的低確診率與死亡率被世界認為是防疫成功的國家之一,但是法國的確診與死亡人數卻遠比臺灣多出好幾倍。這其中的差異受到政府的決策、人民的價值觀以及文化養成所影響,因此筆者想藉著這一跨文化的研究來探討在嚴格防疫政策下的臺灣能帶給世界哪些值得學習的觀點以及臺灣是否也有值得向重視人權與個人隱私的法國人學習的地方。本研究將以全球化的視角出發,企圖瞭解臺灣與法國從經濟快速成長、交流頻繁到經濟蕭條、鎖國、限制出入境措施的趨勢下,探討「個人」與「集體」文化價值轉變的程度與可能性。以下為本

研究提出的具體研究問題1.臺灣與法國,在哪一方面的表現傾向於「個人主義」?2.臺灣與法國,在哪一方面的表現傾向於「集體主義」?3.探討社交距離的疫情處理政策,對臺灣與法國所帶來何種影響? 二、第一章 本章三個小節(1.1, 1.2, 1.3)將敘述在疫情下的臺灣與法國在實施限制行動自由的相關政策中,不同面向所經歷的遭遇。 1.1將以歷史記憶與經驗(例如SARS、H5N1、黑死病、西班牙流感等大規模傳染性疾病)帶出臺灣與法國的入境管制預防和關閉邊界情況。臺灣因為有了之前SARS的經驗後,面對這一次的疫情來襲,馬上做出相對應的預防措施。而法國在這次疫情初期則被批評為反應太慢以及遵照國際

組織的指示行事。距離他們上一次的大規模傳染病已經是好幾個世界以前的事,而且法國每年都有因流感而過世的患者。所以面對這次的疫情,大多數法國人並未意識到它的嚴重性。在1.1採用了TRIANDIS的「成功歸因於能力」;「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如任務困難、運氣不好)」來分析兩個成功與失敗背後的因素。 1.2則針對集體行動的限制進行探討,包含禁止集會、宵禁、封城、解封等政策對民眾的影響。這裡我們運用TRIANDIS 的「服從、責任和為團體犧牲是自然的」,「關注我群需求(強制性)」;「關注個人需求、權利、能力(合約)」。我們還針對臺灣的母親節和法國的聖誕節假期中,民眾外出慶祝的意願做一個比較研究。我們

運用了TRIANDIS 的「改變自我以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自我」來分析他們的集體主義傾向。最後,我們也探討了兩國民眾對入境旅客的隔離措施政策,是否能得到各自的國民支持。經過一年的COVID-19後,我們發現法國的防疫意識已高出許多。可見大部分的法國人有從個人主義趨向集體主義的現象。 1.3則探討個人行動的限制,我們以臺灣的電子圍籬2.0和「疫止神通」聊天機器人與法國的StopCovid和TousAntiCovid等有潛在侵犯個人隱私風險的電子監控政策做一比較。從中探討民眾對於監控軟體的接受度。而我們在全球150個城市中最受到監控的調查中,發現臺北排名41,巴黎排名62。可見臺灣人普

遍對監控有很高的接受度。以兩國對電子監控的反應中,我們推斷出兩者都傾向於集體主義。這兩國都希望有一個安全(健康)的社會,政府可以擴張權力給民眾更多保護。三、第二章 本章三個小節(2.1, 2.2, 2.3)將敘述口罩在疫情下對於臺灣與法國的意義。 2.1以臺灣與法國在口罩政策下所衍生出的表層現象,如戴口罩所帶來的社交障礙、社會疏遠與身分辨識的困境作比較。且從口罩的佩戴上,我們認為臺灣人符合TRIANDIS在集體主義對目標的看法中提「個人和團體的目標往往是一致的」。此外,我們還發現臺灣人似乎更在意他人的觀感,當戴上口罩混入人群時,似乎會讓自己有種安全感,覺得被社會接納。至於法國抗拒戴

口罩的原因大多與自身相關,而非受大眾影響。根據TRIANDIS的理論中,他指出個人主義在「情感」以及「認知」的特質分別有:「情緒往往以自我為中心(憤怒),且持續時間長」,「關注個人需求、權利、能力(合約)」。 我們認為法國人各種抗拒戴口罩的行為中,是有個人主義的傾向的。 2.2則是從口罩所衍伸出來的社會事件中,觀察其深層意義:「利己」與「利他」的價值觀。例如口罩外交、混充口罩事件以及口罩的暴力事件。根據TRIANDIS的理論,臺法兩國在口罩外交方面都有個人主義的特質「當對方屬於內團體對上外團體時,情況只有一點不同」。雖然臺灣與法國的援助順序不同,臺灣屬於先安定內部動亂,再對國際伸出援手;

法國則相反。 另外,在臺灣三起混入大陸製的口罩的事件中,當政府把口罩的交易買賣權力釋放給社會後,就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需要民眾承擔。因為商人會受到成本效益和一些公共規範(即臺灣人普遍對中國製的商品不信任)所約束而做出不符合民眾期待的個人利益行為。這也就是TRIANDIS所提到的個人主義的其中一個社會行為的特徵:「受態度、個人、成本效益計算以及廣義的公共規範的約制」。 關於口罩所衍伸的暴力及抗議事件上,法國反對戴口罩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他們反對的理由各不相同,有些甚至具高度攻擊性,影響社會治安。這個情況和TRIANDIS的個人主義特徵有些相似(內團體的人被比外團體的人更具有異質性)。法國

要在公共衛生與個人自由之間取得平衡,仍會是個艱難的挑戰。而臺灣的暴力和抗議事件和法國相比則相對少了很多。這些事件的發生似乎都出自保護自己的利己行為,較為傾向個人主義。TRIANDIS分析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在「目標」的特質中指出,個人主義屬於「個人目標優先於內團體目標」,集體主義則是「內團體的目標優先或與個人目標重疊」。在2.2中,我們發現利己與個人主義中存在一定的共同點;而利他在行為上則較多的符合集體主義的原則,如「內團體的目標優先或與個人目標重疊」。 2.3以政策面看口罩的集權與分權供應對民眾的影響。如口罩是否該由政府全面徵用?強制戴口罩的政策該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發布? 在2.

3中,首先探討的是口罩政策以公平或平等分配的問題。TRIANDIS在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規範」中看出一些特徵,他指出,集體主義是「在資源分配中強調平等和需求」;個人主義是在「資源分配中強調公平性」。臺灣的口罩實名制中,每個人所能買到的口罩數量是相同的,並不會因為身分特殊就有優待,傾向集體主義。不過法國剛好相反,法國主張把口罩徵收後,優先分配給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傾向於個人主義的作法。 另一方面,我們也向民眾對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接受度做一個比較。中央集權方面:從民調中看到臺灣政府全面徵收口罩的支持度是隨著時間而上升的。但是當法國也同樣執行全面徵收口罩政策,卻引發了社會上的一些議題,如需要

頻繁與他人接觸的員警沒有足夠的口罩可用。在地方分權方面:臺灣的地方政府大致上是配合中央政府的決策。但是在法國,我們看到的似乎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沒有很好的互相配合。例如口罩多次在運送的過程中遭竊。 四、第三章 本章將敘述在疫情下的臺灣與法國如何面對政府在疫情處理以及醫療衝突下所做的決策。 3.1關於在疫情期間出現的醫療爭議,如預防感染COVID-19的偏方、普篩意願及奎寧的爭議。 普篩事件中,我們看到兩個國家的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傾向。在臺灣,即使普篩對人民是有好處的,而且也知道臺灣的醫療制度上的缺陷,但是多數人民選擇漠視。反觀法國,政府受到民間的批評與壓力而開始實施普篩,這或

許代表著法國人在關乎到自己的權益時,會選擇出聲以爭取自己的利益。所以,我們認為臺灣在普篩這件事上是偏向集體主義;法國則是偏向個人主義。 關於使用奎寧作為治療COVID-19的藥物方面,我們看到臺灣不論是政治人物、醫療人士以及平民百姓,都完全遵照著專業的建議執行。這樣的情形在法國剛好相反,出現兩派不同的擁護者,一派是支持Didier Raoult提出的治療方法,另一派則是反對。儘管已有研究證實他的治療方式無效,法國仍然有民眾對他抱有好感。而我們再次以TRIANDIS的其他理論分析,這兩國的情況中,臺灣就像集體主義中「內團體內和諧是必須的」;法國則是像個人主義中「辯論、對抗是可接受的」。而且

,在目標的特質上,臺灣也較傾向集體主義「個人和團體的目標往往是一致的」。 法國則是傾向於個人主義的「個人和團體目標往往不一致」。 3.2將從疫苗的政策與施打率看民眾對疫苗的接受度與施打意願,以及政府和醫療界,甚至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衝突關係。臺灣在2021年5月爆發的本土感染後,因為國外疫苗採購的不順利,導致國產疫苗被廣泛討論。甚至有醫學專家出面發表看法,但是似乎被政府企圖掩蓋。從這個例子上,我們看到臺灣政府似乎不容許出現有違政府意見的聲音出現。這個現象也和TRIANDIS所提的集體主義是「和諧導向」相似。 而兩國人民在接種疫苗的態度上,我們看到臺灣人對疫苗抱有個人的想法,例

如害怕疫苗產生的副作用、沒有施打的急迫性等等,已經與政府的目標漸漸相離(消滅病毒)。但在2021年5月後,因為臺灣爆發本土感染而導致施打疫苗的人數大幅增加。因此,我們認為臺灣在疫苗的接種層面,有從個人主義轉為集體主義的傾向。然而,法國雖然一開始也有個人主義的特質,但是很快地就偏向集體主義的特質:「反映相互依存關係的信念」。我們看到法國在接種疫苗的比例上,人民與政府的態度越來越有一致性,民眾與政府也呈現出,為了戰勝病毒而相互依賴的特質。 在研究尾聲,3.3將以台法的政治體系探討民眾對政府控制疫情的表現滿意度。我們認為疫情的管控其實是環環相扣的,缺少任何一方的配合或付出,都會使其中一方對其產

生不信任或導致管理失敗。TRIANDIS曾提到團隊目標在集體主義文化中運作良好,但使用於個人主義文化時往往造成社會惰化和搭便車的行為。 經過一年多的長時間對抗COVID-19疫情下,我們看到臺灣政府、醫療、民眾有團結一心,展現出相互依賴的傾向,對抗疫情似乎持續保持著很高的警覺性。但是臺灣從2021年5月開始,似乎和法國一樣在政府、醫療、民心都難以達到團結一致的狀態。所以我們認為臺灣民眾對政府管控疫情方面有從集體主義浮動到個人主義的傾向。而法國則是一直保持著個人主義的傾向。

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Big Data海量資料分析

為了解決中國 哪個 城市人口 最多的問題,作者胡世忠 這樣論述:

  ★涵蓋美、英、日、印、澳等標竿企業與政府應用案例   ★首度揭露兩岸三地海量資料分析領先者的策略   每分鐘內、有68萬則臉書po文、3000張Flickr照片、4.7萬次APP下載、2億封email信件  這就是雲端時代的新金脈!   源源不絕的龐雜資料量,徹底改變遊戲規則,  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運用Big Data海量資料分析,  誰能理出脈絡、洞察商機、領先創新,就能成為新贏家!   「四百年前,發明了顯微鏡,改變了測量的標準,人類研究物體的細微程度,從此不同。海量資料分析將帶來的革命,就像四百年前的顯微鏡一樣,我們能夠掌握事件、行為的精細程度,也將從此進入全新的境界。 」-麻省

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班恩約福森(Erik Brynjolfsson)   美國白宮宣布,將海量資料喻為「未來的新石油」,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性資產; 哈佛大學更指出,海量資料分析將引領新一波經濟繁榮! 這是一場改變商業規則與競爭力的資訊革命!   完整公開Big Data海量資料新概念與應用技術,揭露領先企業的競爭優勢。   什麼是「海量資料」?   當你連上臉書按讚打卡、上傳照片到網路相簿與朋友分享、上班收發e-mail、用悠遊卡買杯咖啡、透過ATM領錢、走進大賣場刷卡購物、甚至是進家門開燈,都正在源源不斷創造「海量資料」。   每一天,全球人類製造出來的資料量高達25億GB,要用4000萬

台64GB的iPad才裝得下。   過去,資料量太大、毫無價值的資料太多、「賭博」的代價太高,沒有一家企業有本錢用過去既有的流程一一過濾所有的資料,但新的方法和工具,將從中挖出值得鍛鑄與收藏的珍寶。   經過整合、分析的海量資料,可以讓公司增加50%的新客戶,讓政府減少30%的成本!   這些如海潮般湧流的大量資料,正是雲端時代的新金脈,已經創造出驚人的效益:   運用海量資料分析,ZARA最短3天就可以推出一件新品,一年可推出12,000款時裝。   羅森(Lawson)便利商店收集和分析社群媒體和網站討論區的大量資料,即時反應顧客意見,預計2015年公司稅前營收,將因此較2011年大幅增長

60%!   藉由精準的預測和行銷機制,中國聯通重慶分公司已將客戶續約率提高34%。   金融業藉海量資料分析,將規劃和執行促銷的成本降低10%,客戶對行銷活動的回應率提高60%。   製造業採用海量資料分析,可縮短20~50%研發到上市的時間、提升供需預測精準度,增加2~3%毛利。   Twitter上發佈有關臉書的相關訊息,其情感傾向可以做為股價走勢的領先指標。   海量資料分析為英國政府提高效率及削減浪費,一年可省下160到330億英鎊。   斯德哥爾摩運用海量資料分析建置道路收費系統,市中心的交通流量銳減25%,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人數比前一年增加4萬多人,道路的廢氣排放量減少了8%至14

%,市中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也下降了40%!   隸屬美國能源部的邦威電力管理局,省下了蓋一座新電廠的6到10億美元支出!   從過濾垃圾郵件而來的數學模型,居然可能找出HIV病毒的有效疫苗!   本書共分為三部份:   第一部份介紹海量資料分析的概念,以及企業、政府部門可應用的範疇。什麼是海量資料分析?與個人和企業有什麼關係?將對全球產業造成怎樣的衝擊?第一章至第三章將深入淺出地回答上述問題。   第二部份完整介紹海量資料在各產業的應用實況,為企業及政府部門提供應用的方向。案例涵蓋零售、金融、政府部門、能源、製造、娛樂、醫療、電信等八大類別,搜羅歐美、澳洲、印度、日本、中國大陸、台灣等地的實際

案例,展現海量資料分析產生的效益。   第三部份則概略介紹海量資料分析所需技術及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企業主管、以及對資料分析有興趣的學生、研究者應用與研究的方向。 作者簡介 胡世忠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工商管理系畢業,現為IBM全球副總裁兼IBM軟體集團大中華區總經理,全面負責IBM軟件中間業務和解決方案業務。曾任IBM新興市場資訊管理軟體總監,領導旗下的數據管理、企業內容管理、商業分析等業務,擁有豐富的軟體業務管理經驗。 推薦序 衝擊社會文化的大趨勢張善政推薦序 在數據海中航向創新之地錢大群推薦序 連女神卡卡都愛用的新技術黃慧珠推薦序 一個由資料組成的人與世界戴季全導讀 人類生活的

下一塊拼圖李實恭  第一部 什麼是Big Data?第一章 海量資料新世界  第二章 不只是大而已  第二部 Big Data大商機第三章 破壞式的全新競爭力 第四章 應用案例:從行銷到反恐  第五章 零售:更好、更快、更便宜 第六章 醫療:降低成本、促進醫學研發第七章 政府部門:提高效率、打擊犯罪 第八章 能源:節能減碳新利器 第九章 電信:龐大通訊資料就是寶山 第十章 金融:防堵詐騙、有效行銷第十一章 製造:協調產銷、管理供應鏈第十二章 娛樂:更深入、更即時的娛樂體驗 第三部 技術與前瞻第十三章 海量分析的技術要件第十四章 結語與展望 推薦序一 衝擊社會文化的大趨勢∕張善政   「海量

資料」(Big Data)就是過去沒辦法儲存、分析,但今天已可以駕馭管理的資料,是資訊產業裡最夯的新名詞;而更令各方垂涎的,是其背後隱藏的龐大商機。誰先開發出海量資料的創新應用,就可以領先對手。但是海量資料的衝擊層面絕對不僅於此,商業價值只是其冰山的一角。   讓我們退一步,從歷史與文化層面來想。人類的歷史,乃是把過去先人的活動加以有系統的串接。「史前」,就是沒有文字可以記載歷史的年代;「不可考」,就是文字紀錄已經喪失的歷史。歷史記錄的對象,以達官文人等成就顯赫人士為主,一般的庶民並沒有機會成為歷史記載的對象,充其量就是在家譜中的一個名字。   今天,一個人的行蹤透過手機定位可以全程追蹤、電子

行事曆記錄了這個人的重要活動、信用卡與儲值卡記錄了這個人的消費行為、健保系統記錄了這個人大半的健康就醫資料,再加上這個人主動在社群網路上記載的形形色色活動,試想還有什麼資訊是不能記錄、掌握的?這會造就何等情境?舉其一,升斗小民的資料一樣會被記錄,也可以成為歷史的一部分。難怪國外有人提議全民用推特(twitter)寫歷史!   我們已經到了一個個人資訊爆炸的時代,而拜資訊技術之賜,這些資料都可以長期地記錄、保存,對個人、企業、政府都蘊藏了高度的應用價值。當然,利之所趨,就如網際網路的發展,先有電子商務、才有顛覆極權政治的社群網站;海量資料的衝擊首先會出現在商業行為上,其次就是政治、社會與文化。賣

場業者要推測一個固定購物客戶的家庭組成與飲食習慣絕非難事;電信業者透過基地台的手機註冊紀錄推算客戶日常行蹤,也是輕而易舉;政府可以透過特定醫療用品的銷售資訊,鎖定年長者社會福利的重點區域。這裡面夾雜了商業動機,也可以擴展到政治與社會目的。所以,海量資料不是單單資訊業者的事,更是社會有識之士必須深入了解的大趨勢。   這真是一個充滿了想像空間的時代!政府施政如能藉海量資料掌握潛在需求,必能促進施政的滿意度,故本人實非常樂見《雲端時代的殺手級應用:Big Data海量資料分析》這本書的問世。伴隨者政府推動雲端運算,政府與民間必須合力推動海量資料的運用,國家社會才能均衡的進步。本書提出許多海量資料的

應用案例,藉此應該能擴展我們的想像空間,刺激我們舉一反三的能力。期待以我們國人的智慧,能藉本書拋磚引玉發展出具本土特色、揚名國際的應用。 (作者為行政院政務委員、前Google亞太營運總監) 推薦序二 錢大群   隨著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意味著外部環境的大幅改變,而企業也必須跟著轉型,否則很快就會在時代的巨輪下消逝。而轉型,以IBM自身來說,有超過100年的經驗可以分享。   經過前50年的迅速發展,到1970年代的時候,IBM已經是在計算機行業裡非常成功的公司,但是1980年代之後,IBM犯了一系列的錯誤,在1993年陷入最低谷,甚至瀕臨破產。   市場的翻轉,讓我們走上一條不斷地改變自己,去

適應環境變化的轉型和創新之路。1993年之後,IBM歷經了三次重大的轉型,第一次轉型是從硬體轉向軟體和服務,第二次轉型則是出售了PC業務,向高價值業務轉型。2004年之後,整合全球企業和智慧的地球,讓IBM每年節約開支10億美元,每股盈利連續8年、36個季度以兩位數字成長。而今,我們其中90%的利潤來自軟體和服務,而不是來自硬體。   過去10年,大環境改變是很大的,尤其在金融危機以後。然而,成功的時代裡也有失敗的企業,即便是在最困難的環境裡也有非常成功的企業,唯有轉型和創新,才有能力駕馭這些外來的影響。   2012年,IBM在全球調查了1709位企業CEO,了解他們對互聯經濟大格局之下企業

如何持續轉型的看法,發現CEO們並不滿足於IT運用僅止於整合供應鏈和後端辦公系統,而是希望充分發揮海量資料和互聯科技的潛力,重新思考人與人互聯後對企業帶來的價值。   有超過一半的CEO認為,在新時代裡要轉型創新,必須建立廣泛的夥伴關係,進行充分的協作。超過70%的CEO認為,企業必須建立強大的業務分析洞察能力,從而能夠深入理解每一個客戶,對於他們的需求做出快速反應,以個性化服務贏得客戶。也有75%的CEO認為,在新的互聯時代背景下,社交媒體的影響愈來愈大,必須有新的人才戰略。   這些來自績優企業的三項最重要的發現,代表著企業必須建立更加開放的文化,抓住世界進入計算新紀元的趨勢和契機,挖掘出

海量資料中有價值的洞察,而這些洞察也將成為企業創新的源泉,以及和客戶一起智慧成長的能力。   尤其在現今的環境裡,數據量的爆發和以前完全不一樣,我們的資料有90%是過去兩年創造出來的,到了2020年的時候,全世界要消化的數據量是現在的44倍以上。為什麼有那麼大的數據源?除了傳統企業掌握的數字,每天都有各式各樣數據在傳輸的社交網站之外,也包括物聯網連接起來以後,即便養一頭牛、養一頭豬都有晶片,都會產生的無數數據。   今天的數據已經不是我們用傳統的方式,把數字打進計算機處理一下就得到報表,而是在感知化(instrumented)、物聯化(interconnected)和智能化(intellige

nt)的交會下,就好像把調節水量的三道閘門同時開啟一樣,遍及各處的數據量,從原本的潺潺細流匯流成磅礡大川,再傾洩灌入一片無邊無際的數據海。   而企業可以在這片數據汪洋中安全地航向目的地,還是被巨浪吞沒,就是這本書要談的主要議題,在這個命題之下,這本書裡所談的海量資料,並不只是一門新技術,更是以大量的資料為基礎,進行業務分析、預估與洞察的創新能力。   在這個變動的環境中、資料爆炸的時代下,全世界經濟正在重組。未來,有70%的增長來自新興市場,會有30億人口成為新的中產階級,帶動全球供應鏈發生新的變化,這個重組過程對企業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如果能把大量的資料,用科學化的方式做到更優化

的預估,那麼在面對複雜環境所帶來的諸多挑戰下,不管是企業或政府能運用這些經過提煉的智慧,創造新的成長機遇以及全新的價值。   誠如書中所說,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資料增加問題,而是一場量變形成質變的變革,衷心期盼在巨變之後的新世界裡,我們都會是搭上發現者號的一員,持續往創新的方向航行。 (作者為IBM大中華區總裁) 推薦序三 連女神卡卡都愛用的新技術∕黃慧珠   每一天在Facebook上的IBM Taiwan專頁裡,都會提供一則最新訊息分享給大家,趁著工作空檔,我也會滑滑手機,看看同仁的「小編報報」或「藍血生活」,今天又提供了什麼有趣的資訊或新知。   長達九天的春節連假裡,IBM Taiwa

n專頁裡的一則文章攫取了我的注意力,標題是「Big Data's Surprising Uses: From Lady Gaga To CIA」(海量資料令人意想不到的應用:從女神卡卡到CIA)。   我想,十之八九的讀者都和我一樣好奇,女神卡卡和Big Data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在流行樂界,女神卡卡不僅是全球粉絲最多的歌手,也是本世紀以來最具話題性的演藝「產品」,包括哈佛商學院、歐洲管理和技術學院(European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安特衛普大學管理學院(UAMS)都曾經將她當作創意產業的MBA課程研究案例。   在被問及這位另類藝人

的哪些地方值得企業學習時,這些名校老師的回答是:女神卡卡善用社群媒體營造自己的粉絲圈,以及利用各種平台不斷炒作自己。而這個成功策略的推動者就是她的業務經理卡特(Troy Carter),和他打造的新商業模式。   卡特認為,當你在推特上有超過3100萬追隨者、在臉書上被按了5100萬個讚時,這代表的是你擁有比地球上任何一個人都還要多的龐大粉絲團,但5100萬個讚並不意味著5100萬張CD或演唱會門票,你得知道這些人是誰,怎麼賺錢和持續促進明星的高人氣。   於是,卡特運用了海量資料分析,處理這些大規模、結構各異和高度複雜的資料,從這些龐大的資料中找到最具有吸引力的方法,成立了「Littlemo

nsters.com」這個微型社群平台,讓這一百萬個忠實的「小怪獸」成為女神卡卡各項活動的鐵票,維持100%的未來收入。   媒體這麼形容,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應該有一個女人;而在每一個成功的藝人背後,肯定有一個天才的經理。或許這麼說會更加適當,卡特是一個懂得「資料價值」的天才經理。   IBM估計,每一天從各種各樣感測器、社群媒體和數十億的移動設備中流出的資料量高達25億GB(Gigabyte,吉位元組),其中的90%為非結構性資料,而這些非結構化資料將會佔據IT最大比例的工作負載量。   今天,全球網路人口已超過20億人,光是中國就有5.5億,而台灣則有1100萬人經常上網,等於佔了人口

數的一半。全球手機用戶有60億,光是中國移動用戶就達到6.5億人,而台灣的行動電話更是超過3000萬支,等於平均每個人擁有1.3支,2012年手機上網用戶高達535萬人,比2011年成長一倍。   因應而生的海量資料帶動了2012年280億美元的全球IT支出,2013年帶動之IT支出規模可望進一步增至340億美元,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研究更顯示,其中針對社群網路分析和內容分析新增的支出比重高達45%。   這樣的衝擊不僅是在ICT產業,而是在各行各業。電子商務、移動電子商務和社群媒體帶來的變革,讓跨界競爭日益嚴重,以往的製造商搖身一變成為消費市場上的新對手,投入一億元的廣告費效果卻

比不上100則的消費者網路留言,在在顯示著直接與用戶端接觸的智慧終端時代已然來臨。   另一方面,自2007年起,全世界有超過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之中,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70%以上,大規模的城市化也使得環境、氣候、能源等各方面的規劃和發展愈來愈困難。   企業該如何維持有機式的創新(organic innovation),以找到未來的成長動能?政府和公部門如何才能讓城市的生活環境和公共服務有更高的品質?這是我們規劃這本書最主要的目的,也是IBM為什麼以「智慧的地球」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願景的主要原因。   2013年3月,新北市會與IBM高階領導人團隊一起為城市的公共安全,建構

一個更智慧的藍圖,而屏東縣也將與IBM團隊針對能源議題進行討論及規劃,這是台灣邁向智慧城市的開端。同時,我們也幫助台灣幾家商業銀行,透過IBM顧問諮詢服務以及商業分析解決方案,藉由先進的分析和精確地區分客戶群,有效提升行銷活動的回應率達60至80%,不僅大幅提升行銷活動的效率,也是台灣企業邁向智慧商務的開始。其他包括醫療、交通、能源、製造、金融、電信、零售、娛樂業等,利用海量資料分析擷取商業洞察力(insights),創造出新商業模式的成功案例,也在台灣和全球持續開展中。   海量資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事實,而運用海量資料分析將會是一個開啟你我新視界的新世界,如果連女神卡卡都已經開始用它,而你又

如何能不開始了解它呢? (作者為台灣IBM公司總經理) 推薦序四 一個由資料組成的人與世界∕戴季全     「過去兩年,人們製造的資料就佔了當今全球資料總量的90%。」   這筆資料,有三個觀點值得被「特別提示」:   一、 資料增生的速度。   Big Data以這樣的速度逼近到我們面前。如果我們把兩年以前的文明累積基數以兩百年為限,意味著我們只用了近百分之一的時間,就創造了九成以上的資料。速度快到我們甚至來不及找出一個確定的中文翻譯,叫做:巨量資料、大數據、大資料、還是海量資料。我們就急於需要這些新的理解、新的應用,面對新的可能,還要面對新的危險。   二、個人資料的隱私。   從個人的

角度來看,我們從未被如此清楚地紀錄過。我們的基本行為其實沒有劇烈的改變,還是要吃穿,還是要交通,還是需要有住的地方,也還是需要娛樂和教育。即便我們有時候用冷漠來面對,政治依然是我們關心的事,即便我們有愈來愈長的壽命,用醫療來抵抗死亡依然是我們每天的企圖。   但我們從來沒有被如此詳實地被紀錄著。我們在什麼特定時間去了哪間餐廳、在某一個信義計劃區的商場待了三個小時,看了一場動作類型的3D電影,平均消費額超過新台幣六千元,因為某支新的智慧型手機上市帶動本月消費多了三萬元。哪個地點上車,哪一站下車。台北市五月的GDP因為天氣比往年多雨少了14%。購物推薦的演算法除了推薦商品,相同的演算法也可以應用在

類似基因的族群,把你可能會罹患的疾病推薦給你。這些資料,正以新的速度,揭露各種新的理解。   公領域和私領域的界限模糊更不只發生在臉書等社交網絡,這些資料的歸屬、誰能用什麼樣的方式紀錄什麼、如何應用或交易這些資料,更正在加劇衝擊我們以往所熟悉的隱私。提升,或者破壞我們的生活。   三、資料所帶來的權力。   我們還缺乏一個允許或不允許、哪些政府或企業、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或不可以紀錄和使用、哪些資料到什麼程度,的成熟理解與機制。   從另外一個面向來看,擁有資料的組織,會比沒有資料的組織擁有更大的權力。擁有資料規模較大的組織,會比擁有資料規模較小的組織擁有更大的權力。擁有較完整的資料的組織,會比

擁有較不完整資料的組織擁有更大的權力。擁有更即時資料的組織,會比擁有更不即時資料的組織擁有更大的權力。擁有消費者信任、主動提供資料的組織,會比缺乏消費者信任、背後蒐集資料的組織,擁有更大的權力。   數據被大量地釋放出來,權力便被大量地釋放出來。知識被大量地創造出來,權力便被大量地創造出來。   缺乏這些數據的組織、缺乏能力將數據加值為知識的組織,就缺乏和這個世界互動的基礎,就無能成為這個新世界的一部分。   資訊焦慮只是個人遭受資訊時代衝擊產生的課題,那只是前菜。   歡迎來到瀰漫「資料焦慮」的大數據時代。 (作者為《TechOrange科技報橘》創辦人暨發行人、《WIRED國際中文版》創刊

總編輯) 導讀 人類生活的下一塊拼圖   早在幾年前,海量資料(Big Data)的相關話題就已在科技界發酵,當時大家著重的是技術層面,希望開發更先進的軟硬體,更有效的儲存、利用這些因應網路時代而不斷產生的資料。但是,海量資料(Big Data)之所以重要,絕不是更先進的數據資料採集而已,因此每當討論這個議題時,我總是一再地強調,我們要探討的主題叫做「海量資料分析」(Big Data Analytics)。   誠如本書所提到的,海量資料真正的價值在於趨勢背後所包含的「分析學」(Analytics),也就是以系統化的方式,把從不同管道獲得的大量資料,轉變為經過組織的資訊、甚至知識;這就像是一個

人同時擁有聽覺、視覺、味覺和觸覺一樣,將這些「感覺」綜合起來,才能感知到我們身處的每一個瞬間,然後因應各種狀況,做出適當的反應。   尤其是在這一個愈來愈「平」、愈變愈「小」的世界裡,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的連結愈來愈緊密,交互影響力也愈來愈大,人們開始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生活,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無論好事或是壞事,就比如說這幾年的金融危機、能源短缺、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風險,都已經不再是區域性問題,而是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各個國家、各個階層的每一個人。   同時,透過手機、網路、感測器(sensor)等資料化系統,讓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幾乎任何東西都可以數位化地被測量,各種創新的感應科技大量被嵌入汽車

、家電、公路、水利、電力等設施當中,加上網路的高速發展,使得愈來愈多的人、物品、環境可以被建構成一個互聯互通的系統。   從資料裡挖出新需求   發展海量資料分析的意義是將這些大量增生的新資料,透過分析工具形成新的洞察,進而提早在變化莫測的世界裡預知風險,以追求更美好安全的生活,所以它不只是新科技,而是一種新生活型態的前導,而這種新的生活形態,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來說意義深遠。   如果我們不論時間軸次序去回顧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目前為止已發生了三種類型的革命,背後的原因大都是為了提高生產力。第一類型的分子是「需要花的時間」,分母是「地理上相隔的距離」,人類希望花在交通時間上的數值愈來愈小,也就

是不管距離有多遠,花的時間要愈來愈短,所以我們發明了新的道路系統和運輸工具,從馬車、火車一直到飛機。   第二種類型的分子是「生產量」,分母則是「一定的人口數」。人類希望這個數值可以愈來愈大,因此本來我們一天只有八小時的日光時間用來工作、生產,發明了電燈以後,現在我們一天的生產時間可能增加到十四小時以上。又或者是電冰箱和洗衣機的發明,是因為過去的社會結構,家庭需要女性來照顧,沒有電冰箱以前,女性得每天去買菜;沒有洗衣機以前,女性得到井邊或河邊洗衣服,因此過去的女性就被綁在家裡,直到有了家電的輔助,女性才有餘力投入生產,因此「電氣化」在近代史上也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當整個生產的時間縮短、數量

變大,我們還希望它品質穩定,因此人類又發明了電腦,來幫助人類做一些重複的事情,例如抄寫、填表,也因此電腦最早的應用都是我們現在每天要用的文書處理(word document)和試算表(spreadsheet),之後逐漸發展成可以幫人類處理很多繁瑣又精細的重複性工作,像是設備、機床等儀器,藉由「設備化」把人為的不穩定性控制到最低。   從利用交通工作縮短時空距離、利用電氣產品增加生產量,一直到利用儀器設備優化生產品質,下一階段人類文明的發展又會朝哪裡前進?其實,不管是兩千年前、八百年前、一百年前,人類的基本需求都沒有改變,我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所以想辦法提升了物質上的需求,但不要忘記,還有另一部

分也是亙古不變的,那就是人們心靈上的需求。   從歷史上看,今天很多的改變都是為了標準化,以提高生產力,但上帝創造每一個人的天性都不一樣,所以不管iPhone賣得有多好,就是會有人不想和大家一樣使用它,這種獨特性代表著在每一個人的心裡面,都有一個需要去填補的空虛,因此除了標準化之外,愈來愈多企業注意到每一個人內在個性化的不同需要。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一間會議室裡原本只有兩個人,當另外兩個人加入討論,溫度開始升高,這時候空調是不是應該開始調整?調整到幾度對人體才會最舒適?如果中途有人離開,或是有人的情緒愈來愈激動,那麼空調系統又該如何因應?滿足這些個性化的不同需要,在科技、商業以及社會中

都是正在進行中的實驗過程(ongoing experimentation),也是人類文明發展中另一個進程的開始。   經歷了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原子時代和計算機時代,現在我們正在進入爆發的「資料時代」,如果縮小了時間軸(time frame)來看,每一次的大變化都是文明發展中的一次革命,但如果拉長來看,這些革命一樣還是在解決人類提升物質和心靈的需求,海量資料分析的出現也是如此。   如何利用大量的資料分析、洞察,讓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以及心靈需要,和這個世界的管理結合起來,是我們希望海量資料能夠做到的應用和服務,而技術的演進則是幫助這件事情發生的推動力。   拼出未來的樣貌   所以,在這本書裡

我們並沒有提供很深入的技術,而是希望以「科普」的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如何利用海量資料分析幫助你的企業、組織,甚至生活。尤其是當你可以用即時(real time)或近乎即時的速度,整合來自不同管道的龐雜資料,並運用強大的計算能力分析和挖掘,那麼趨勢(Trend)就不再只是像素,而是一塊有意義的拼圖。   海量資料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拼湊,甚至預測趨勢的發生軌跡,表面上看來是幫助產業找到新的方向,但是這本書所要傳遞更深層的意義是,希望這項新技術可以形成一股由資料分析帶動的正向迴圈,讓更多人具備相關的知識跟技能,成為這個世界更良善的幫助,引領著你我的生活走向一個更美好的新境地。

高雄市區域土地開發及投資策之研究:以B公司為例

為了解決中國 哪個 城市人口 最多的問題,作者黃育慶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討高雄市區域土地開發及投資策略,並以B公司為例,針對本研究仁武、鳥松與大寮等區域,以SWOT理論為分析基礎,深度訪談南部土地開發或建商負責人、不動產業界實務專家、相關政府單位人員以及學者,透過受訪者在「開發策略」、「經營關鍵」和「投資效益」三大研究構面之分析與建議,以做為B公司未來營運管理與投資策略的方向,並提供其它業者、政府相關單位與個案投資者之參考依據。研究結果顯示:1. 政府在本研究範圍內相關的重大建設,對新創公司在土地開發時占有決定性因素。故新創土地開發公司,應首重市場可行性評估與財務可行評估以控制風險,並在資源與人員有限的情況下,應透過內部管理系統的建立,將營運資金與

組織制度的內控機制整合,以協助未來的財會制度奠定良好基礎。2. 新版房地合一稅,除影響土地開發之意願,面對近年營建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建議研究個案可朝委託興建、合建分售或是聯合投資開發的方向發展,除降低財務風險及投資失敗率外,也可採取聯合發包模式降低營造成本。3. 我國己正式進入高齡化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勢必也會影響住宅需求,建議從建築產品與建築成本的觀點考量,針對本研究區域內之建築產品定位,一定要符合市場需求與供需法則,才能有效提高土地開發的投資報酬率。4. 面對土地日漸稀少,土地開發者更應該有長遠的眼光與思考,利用土地的資本價值,活用租售策略在土地開發的規劃執行上,同時把組織的經營模

式,以相同模式套用投資報酬率之思維,進而思考彈性的土地開發配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