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日照中心費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交通大學 工學院碩士在職專班永續環境科技組 高正忠所指導 翁志博的 台灣發展太陽能加熱系統之環境與經濟效益評估 (2009),提出中壢日照中心費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太陽能加熱系統、適宜性、環境效益、政策評估、永續環境系統分析。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壢日照中心費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台灣發展太陽能加熱系統之環境與經濟效益評估

為了解決中壢日照中心費用的問題,作者翁志博 這樣論述:

為了改善能源結構及降低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推展太陽能加熱系統(SWHS)為當前重要能源政策之一。唯由於各區域特性不同,適宜性及效益亦因而不同。本研究因而建立一套方法分析在台灣發展SWHS之適宜性及環境與經濟效益。由於各地的輻射量不同,加上行政區域劃分方式影響政策的推動,本研究因而以自然條件為主、行政區為輔的方式分區,以作為後續分析之依據。以往的分析方法是依據全年太陽潛能累積值計算效益,但由於各區每日日照資源無法延至數日後使用,節能效益估算亦因而失真。故本研究依據各分區之水溫資料及太陽潛能估算系統之熱輸出,並依據熱輸出量多寡決定該日是否為有效日照天,再以各分區之有效日照天數比例計算效益值,進而

考量單雙桶之影響。接著探討SWHS在各分區使用適宜性之差異,並以成本效益及政府的能源政策建立程序分析之。然後依據發展狀況、旗艦計畫執行率、補助費用、傳熱率、初置成本、維修費用及折現率等建立七種不同情境,並推估各情境下的安裝量,及評估與比較各情境下的環境與經濟效益,以作為相關決策或規劃之參考依據。各情境分析後結果顯示環境效益在現況下及所替代能源為電力、柴油及天然氣時,估計約分別可減少eCO2 37,175噸、18,721噸及14,157噸。而當旗艦計畫執行率達100%時,環境效益約為現況1.5倍。豐日照與外島區在無補助下之回收年限約在18.9至21.2年間,其他地區則長達24年以上,誘因因而較小

。當初設成本降低10%-30%及含補助時,回收年限則可縮短為12.8至7.9年。傳熱率技術提昇可增加有效日照天數,增加7%-20%時各區最多約可增加9-20日。當折現率值由1.86%增為3%-5%時,各區約可縮短收年限9.1%-17.5%。依結果可看出現今以豐日照區的推廣效益較佳,而中日照區的回收年限長,誘因較為不足。上述情境分析結果可作為台灣在不同區域發展SWHS與相關決策之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