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尉薪水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中尉薪水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TomasChamorro-Premuzic寫的 一流企業都在用的人才策略:心理學X大數據,你也能找到、留住人人都想搶的高績效人才 和李維的 週期表:永恆元素與生命的交會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印度陆军中尉的薪水? _万象客 - 硕士也說明:ACC代表陆军军校学生学院。ACC联队训练常规部队的士兵担任印度陆军的军官。ACC进入印度军事学院Dehradun。一个士兵需要具备10 + 2资格,年龄上限为26岁。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采 和天下文化所出版 。

最後網站薪水比少尉少!網問「7年級軍校生」現況內行人曝:很多卡這關則補充:根據國軍人才招募中心薪資待遇說明,軍官最低階的少尉薪資48,990元,網友認為大部分7年級生卡關的上尉,薪資為57,285元,順利發展的7年級生軍官,現在最高階可能是中校,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中尉薪水,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一流企業都在用的人才策略:心理學X大數據,你也能找到、留住人人都想搶的高績效人才

為了解決中尉薪水的問題,作者TomasChamorro-Premuzic 這樣論述:

  史丹佛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倫敦大學心理學教授、   推特、紅牛、《哈佛商業評論》、《衛報》等重磅推薦     《經濟學人》:「公司企業往往不曉得該如何定義人才,更不用說管理了!」   《經濟學人》這一句話說明了現今為什麼斜槓青年、新創事業、人才外流……蔚為一股就業趨勢,   同時也揭露全球各地如何面臨人才危機,這當中尤以台灣更為嚴峻。     擔任Google、JPMorgan、高盛、LV集團的人才管理顧問湯瑪斯・查莫洛・普雷謬齊克(Tomas Chamorro-Premuzic)   從全球經濟總體指標警示企業組織不再是現在員工所嚮往的主要就業趨勢。   為何當企業組織都在喊「員工是資

產」時,卻出現人才出走的情形?     普雷謬齊克引用人力科學的最新研究,指出若要解決此現象,   企業組織要先懂得人才管理是一種科學,使用心理學和大數據,改善人才危機。     3大能力X4項測驗X10種價值觀= 一流人才     ★沒有好員工、找不到人?從心理學用新思維看見人才。   心理學是了解人最主要的科學,並應該成為解決這些人力問題的重要工具,   作者從研究與現況提出一套RAW才能模型,用3項特質,從能力、性格及意願定義人才,   顛覆過去「工作能力」為大的思維,全面性地評量,才能為企業和員工建立正面影響。   ★履歷、筆試、面試都能騙人?應該讓大數據來說話!   人才評估需要有

工具,才能避開直覺做主要判斷,並預測績效與潛能。   最好的評估工具是什麼?面試應該要注意哪些事情?   哪四項評估工具是經證實有高度效力可精準量化才能、人格?   還能用哪些方式能提供有用的判斷?   ★除了是一流人才還能有高敬業度,得從價值觀著手。   為什麼人需要工作?真的只是為了薪水而已嗎?   2025年,全球將有75%員工是千禧世代,價值觀會是他們敬業的主因,   因為他們會在工作中尋求意義,心理學提出從10種價值觀了解你的下屬,   打造真正的企業文化,提升忠誠度與穩定性,是企業員工雙贏的策略。   ★有才能的人都有黑暗面,不好搞,但這樣的人更容易成功。   主管、老闆都希望

員工的性格與工作能力一樣好,然而有才氣的員工性格上多少有黑暗面。   不過研究顯示帶有自戀、追求權力、精神病人格的人放對位置,會展現魅力、更能處理較爭議性的問題。   美國總統川普、蘋果創辦人賈伯斯都擁有自戀的特質,他們高傲、衝動但也能擄獲大眾的心。   如果從黑暗面優化經營管理,真正地把人力變人才!   ★如何因應未來的需求?從創造未來開始!   企業組織若要永續經營,就要懂得未來在等待何種人才。   擁有自覺、好奇心、創業精神三種特質將會是各產業都搶手的員工。     按照作者提出從科學的角度出發,除了從心理學和大數據有效解決現狀,   並學會如何尋找、培育、考核優秀人才的祕訣。   本

書特色     *頂尖企業的人才管理顧問引用人才科學的最新研究,檢視常見的人才管理迷思,提出以數據為本的方法,解決公司企業的人力問題,改善管理人才的能力。   *本書提出的趨勢與臺灣現況相符,從人才定義、評量工具、提高忠誠度和人力管理正是目前企業組織最緊要的人才策略。   *千禧世代的職場觀與優劣勢一次搞懂,輕鬆駕馭人才。   國際推薦     「想要搞定人才管理,你就必讀這本書......前提是你敢面對自己一直都做錯了!」—麥克.柯辛斯基博士(Michal Kosinski),史丹佛大學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     「這本書能教你怎麼尋覓、挖掘、栽培、鼓舞和留下明日之星,充滿實證和引人深思的

思想,讀這本書,會讓主管/老闆們受益良多。」— 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華頓商學院教授,《給予》和《擁抱B選項》作者   「這本書能給你人才管理疑問的必要解答,不只深入探索理論和證據,還提供同樣重要的清晰實際指導。」—羅伯.布萊納博士(Dr. Rob Briner),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組織心理學教授     「在這個天花亂墜的世界,湯馬斯為此題材提供資料數據佐證,指引出一條清晰方向,一把將人力資源的民間傳說拋諸腦後,教你尋覓栽培人才,發揮潛在才能。這本深具啟發性的書,即將撼動就業市場,心臟不夠強的人不要讀。」—亞當.伊爾思禮(Adam Yearsley),紅牛(Red Bu

ll)人才管理部門全球主管     「我想把這本書送給每位我曾合作過、誇口『給我五分鐘,我就能告訴你這個應徵者適不適合』的經理。章章充滿經典名句、研究發現與點子,讓人忍不住想轉貼在推特,與全世界分享。」—陶德.查理斯博士(Dr. Todd Carlisle),推特(Twitter)人力資源部門副總   「沒人比湯馬斯懂研究,也沒人比他更能提出說服力道還大、又有趣幽默的有力說法,每位經理主管都應該讀讀這本洞見之作。」—莎拉.格林.卡密凱爾(Sarah Green Carmichael),《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資深編輯   「這是本目光犀利、研究深遠

的書,究竟要如何尋覓、招募、留才,如何小心防備人才不可思議的黑暗面,聽聽科學怎麼說。」— 奧利佛.柏克曼(Oliver Burkeman),《衛報》(The Guardian)記者,《樂觀病》(The Antidote)作者   「在這個眾聲喧嘩的領域,湯馬斯.查莫洛.普雷穆齊克是罕見的理性聲音。」— 露西.凱拉韋(Lucy Kellaway),《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如果你是想運用科學,開啟事業紅盤的領袖或人力資源業者,或是希望更了解並發揮個人長才的讀者,絕對不能錯過本書。」—約拿斯.普萊辛(Jonas Prising),創新人力資源公司 萬寶華(Manpo

werGroup)主席兼執行長     「煽動人心、風趣幽默、實用十足,這是部了不起的心理學傑作,既能幫你找到人才,甚至解放被汙名化卻有用的才能。精彩絕倫啊!」—娜塔利.納海(Nathalie Nahai),《影響網》(Webs of Influence)作者,網路心理學家     「湯馬斯引用實證說故事的風格,調整我們對人才的聚焦,解構我們對流行普及的人力資源偏見,進而改善我們對人才的理解。」— 林恩.古狄兒(Lyn Goodear),澳洲人力資源學院執行長   「作者結合深入見解、實用指南和堅若磐石的科學,寫成一部可讀性高又引人入勝的好書,這本書絕對會成為管理界的經典!」— 馬克.艾弗隆

(Marc Effron),《一頁人才管理》(暫譯,One Page Talent Management)作者,人才策略集團主席     「終於被我盼到了!這本充滿實用人力資源見解的管理科學書,別開生面,想認識、預測和管理人才,就要讀這本書。」— 艾莉森.艾林博士(Dr. Alison R. Eyring),《配速成功》(暫譯,Pacing for Growth)作者,組織解決方案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     「《一流企業都在用的人才策略》就是理論與實際的一場相逢,趣聞故事遇見資料數據,讓領導者培育美妙成真,強而有力的真實成功法則。」— 克拉克.墨菲(Clarke Murphy),羅盛顧問有限公

司執行長     「湯馬斯.查莫洛.普雷穆齊克是世界頂尖組織心理學家之一,他擁有特殊才能,既能分享知識、引人發想、逗人發笑,同時套用扎實科學佐證教學。」— 賽莫爾.亞德雷博士(Dr. Seymour Adler),怡安翰威特人才顧問公司股東     「面對如此摸不著邊的題材,湯馬斯提供他對人類局勢的科學見解,分享在工作場合運用這些知識的方法。如果你想打造人才助力的組織,這就是你的必讀之書。」— 凱特.布拉弗瑞(Kate Bravery),美世人力資本諮詢公司全球事務領導人     「在這個時代,徵求和留住最強人才便是王道,甚至可說是組織唯一的競爭優勢,查莫洛.普雷穆齊克在書中建議的解決方案比什

麼都要威。」— 凱蒂.賈克伯(Katie Jacobs),《人力資源雜誌》(HR Magazine)編輯     「這本書全面改變我對人才的觀點,無書可及。作者的見解深刻,來的正是時候,他書中的想法充滿煽動性,很有深度。」—杰.康傑爾博士(Dr. Jay Conger),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領導者研究教授     「湯馬斯擁有少見的天賦,既能娛人,分享知識,又讓人驚喜連連,揭穿人力資源最惡劣的習慣和信仰。」—馬修.葛瑟爾(Matthew Gwyther),《今日管理》(Management Today)雜誌主編     「我們正在打的戰爭叫作『人才逼走戰』,湯馬斯就是你的四星將領,而這本書則是終

止戰爭的必勝策略。」— 大衛.博柯思博士(Dr. David Burkus),《別用你知道的方式管員工》(Under New Management)作者,美國歐洛羅伯仕大學管理學教授     「符合時代脈動,前瞻遠矚,為我們逐漸崛起的世界,帶來清新寶貴的見解。」—葛內克.拜恩斯博士(Dr. Gurnek Bains),YSC 顧問公司創辦人兼主席     「所有人力資源專業人士都必讀的重點好書,湯馬斯將所有相關研究濃縮成清澈富有邏輯的雞湯,提供人才培養的紮實根基。」—約爾.狄吉洛拉莫博士(Dr. Joel DiGirolamo),國際教練聯盟教練學主任 作者簡介 湯瑪斯.查莫洛.普雷謬齊

克 (Tomas Chamorro-Premuzic)     心理評測、人才管理和人類分析的國際權威,也是霍根評測系統公司的執行長,倫敦大學學院商業心理學教授、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先前曾於紐約大學和倫敦政經學院授課。   查莫洛.普雷謬齊克博士長期擔任顧問,服務各界客戶,包括金融服務業者(摩根資產管理、匯豐銀行、高盛等公司)、廣告業者(谷歌、哈瓦斯集團和BBH)、媒體業者(奇摩、MTV頻道和英國廣播公司)、時尚業者(路易威登集團、Net-a-Porter)及政府機關(英國陸軍、皇家郵政和英國國民醫療保健系統)。   他共出版過八本著作和一百四十多份科學論文,讓他榮登本世代最多產的社會科

學家之一。他的作品榮獲美國心理學會和國際個人差異研究學會(ISSID)的獎項殊榮,他也是倫敦大學學院工業組織及商業心理學課程主任,以及哈佛創業財經研究室會員,並獲《人力資源》、《勞動力》雜誌和五十思想家機構(Thinkers 50)遴選,躍升最有影響力思想家之一。   他曾在他的媒體生涯裡,參與八十五場電視秀,包括英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天空電視,他也是《哈佛商業評論》、《衛報》、快速企業(Fast Company)、《富比士》和《哈芬登郵報》的常客。湯馬斯擔任經濟事務研究所的專題演講者,也是metaprofiling.com網站的共同創辦人。阿根廷裔的他,在英國認養家庭長大,目前

主要居住紐約市布魯克林區。   譯者簡介 張家綺     畢業於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英國新堡大學筆譯研究所,法國巴黎Speos攝影學院新聞攝影。   現任專職譯者/不專業攝影,與三采合作的譯作包括《不被壓力綁架》、《精準表達》和《如何有感表達》。     前言 全球企業正面臨人才危機 第一章 斜槓青年、新創事業、人才外流……為什麼好員工留不住? 如果「人」應該是公司最大的資產,為何全球都在面臨人才出走的危機?這些人去哪了?會造成什麼樣的現象?   第二章 一流企業挑人的4大原則 企業組織是如何挑人?作者歸納為4大原則,能套用在任何領域與產業, 從中明辨各原則的優缺點

,強化現有基礎。   第三章 不能只有工作能力,RAW模型重新定義精英 跳脫出「工作能力」為大的思維,現在企業組織以RAW才能模型評估員工, 並提出以科學為前提,用何種工具能精準量化才能。   第四章 想要高敬業度,用10種價值觀滿足工作動機 企業目前最重要的課題就是如何留住人才。最好的方法是企業與員工的價值觀達成一致。 本章從職業心理學角度提出10大價值觀,讓組織用自身優勢吸引、激勵員工!   第五章 麻煩、難搞?人才需要一點黑暗面更容易成功 主管老闆都希望員工的性格與工作能力一樣好,一流人才通常多少帶有黑暗面, 但在組織管理角度上,並不全然是件壞事。深入跟重新思考黑暗特質,能優化人才管理。

  第六章 不要想著改變員工,而是給員工改變的機會 為何國外企業流行提供「職涯教練」?一方面培養潛力人才/高階職員/主管提升領導力、提高績效, 一方面人們通常自覺性較低,藉著外力,才能補足弱點。   第七章 企業和人才如何與未來接軌? 未來在等待什麼樣的人才?從產業趨勢與世代變化來看,然而具有三樣特質的員工,將是最搶手的人才。   結語 用心理學和大數據做人才管理     作者序 全球企業正面臨人才危機     所有公司都有問題,這些問題通常與人有關,例如:要怎麼管理員工、應該僱聘誰、開除誰、幫誰升職,要怎麼激勵和培育員工、如何留才。如果說心理學是理解人類的科學,應該也是解決這類問題

的關鍵手段,然而大多公司組織卻選擇且戰且走,沒有認真看待心理學,結果徒勞砸了幾十億資金招募和留下重要職務人才,最後這些人才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卻依舊不甚滿意,這種效果人人都感受到了,因為員工都想要更好的工作和領袖,領袖則想要更好的員工,因此公司組織和整體經濟無法發揮潛力。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率先推出人才戰爭的觀念,強調人力是公司行號最主要的資產,而公司的成敗都在於是否能搶到、激勵和留下頂尖員工,而該概念在一九九七年推出後已近二十年,但大多公司挖角和培養人類潛能的能力依舊不足。     我覺得自己算很幸運,我的職業生涯可以說臨時起意的。當我決定進大學攻讀心理學,是因為這是唯一讓我稍微感

興趣而且不難的學科,當時老師告訴我,我有研讀心理學的天賦,雖然我不覺得她有挖掘人才的慧眼,倒還記得我之所以聽她的話,是因為不用太費力就能取得大學學位,聽起來頗吸引人。就讀大學的期間,我沉迷佛洛依德和賈克.拉岡(Jacques Lacan)的理論,在夜半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酒吧裡,可以持續幾個鐘頭的美好對談,後來我才發現,這些對話只是形而上、遙不可及的自我安慰。     我決定自尋出路,並回到現實,於是我搬到倫敦,懷抱英倫帝國主義。數據資料成了我最新的死黨,唯一的問題是心理計量學和人格特質評鑑很少有機會可從學術心理學的底層鑽出頭,進入我最想存活的實際商業世界。我剛完成博士學位那時,人才戰爭正好打得火

熱,人格科學變得熱門搶手。自那時起,我大部分時間都在打造評估、預測、解釋人類行為的科學認證工具。我驕傲率領的霍根評測系統公司,是人才戰爭裡最主要的軍火供應商— 我們的主軸放在開發、理解人類的工具,尤其是他們的天賦才能。     我知道多數人沒這麼幸運,即使他們有才華,生活在機會無限的環境,卻找不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好幾年下來只能繼續做無意義的工作,浪費長才,感到疏離隔閡,或者不得不頻換工作。最後工作演變成一種重擔,成了悲劇的源頭,唯一尚存的快樂,就是個人生活裡的小成功。另一方面,老闆不斷哀嘆在重要職務找不到人才,抱怨求職市場零效率。     人才管理是一門科學     我們都在人才戰爭裡扮演

某個角色,公司組織像是一個國家,執行長則是將軍,人力資源領袖是中尉,獨立承包人和教練則分別是傭兵和士兵。然而卻有許多有毒的人力仲介滲透其中,他們混亂失序、發布錯誤消息,導致局勢腐敗,戰役變成一場骯髒戰爭,說句公道話,參與人才戰爭的人多半出自好意,但他們聽從的意見不科學又摻雜民粹主義,進而讓危機劣化。之後出現了貨真價實的思想擾亂分子,先發制人引起知識混亂,對人才的思考變成業餘行為,而本書目標是打擊不理性的民粹主義力量,科學就是最強而有力的砲彈。正如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Adam Smith)形容的:「科學是熱情與迷信毒害的解藥。」並不是說科學能為所有問題提供至高真理,但科學確實是強而有力的武器,

可以消弭誤解,拆穿迷思的假面罩。湯瑪斯.薛菲爾德(Thomas Schofield)也曾說:「科學完全不是為了尋找真理,而是尋找更合理的出錯方式。」     為了消弭人才心理學和真實世界裡人才誤判的落差,本書目標是利用該領域的最新研究,傳授各階主管和人資部門重要人才管理的相關觀念。為了這個目的,本書將會解釋當前大家遇到的難題:     ● 關於員工篩選、培養和敬業的難題   ● 怎麼定義評估人才?   ● 怎麼發現和抑制有害的員工行為?   ● 該如何鞭策員工,讓他們發揮最高潛能?     書裡消化了重要學術研究的證據,提供理論基礎、資料佐證的建議,教你如何修正公司機構的人才疑難。這本書是寫給

業者的,但書裡探討涵蓋的題材很廣泛,對工作潛能有興趣的讀者,可能也會對這本書感興趣。但我更希望想認識人才心理學的人,都可以把這本書當作有別於誤解人才、市面上氾濫出版、自我感覺良好的人類潛能書籍,是讀者能夠信賴又有趣的參考來源。     我寫這本書的主要用意是保持批判而有建設性,卻不敵對惡意。然而主流的人才議題探討實在欠缺批判性思考,我有些論點可能讓人覺得有爭議,因此我會盡可能引述科學證據,支持佐證我提出的論點,所以此類資料會多過坊間書籍。如果你相信學術資料,就知道沒有比同儕評閱的學術期刊更有力的證據,因為這些期刊的重點放在完整又謹慎進行的研究,研究本身亦慎重保持公正、平衡利益衝突。同儕評閱文章

還有個重要特點,那就是這類文章會按照科學方法,也就是以過去的知識為主,遞增疊加更先進的知識,駁斥某些發現,同時亦提供清晰基礎。相反地,企業發行的白皮書未達科學標準,學術研究很少拿來重複使用,不知是有意或無意,這類白皮書會忽視同儕評閱期刊裡更穩健可靠的證據。     這一點足以解釋,為何流行的風潮和行話,不僅逃過仰賴證據的業者和科學家嚴苛批判的雙眼,更成為人力資源界信眾追隨的耀眼新興主題。人才管理業者要是持續以常識和直覺,評斷這些構想的品質,進展就會如同龜步慢行,瑣碎無意義。     若說人才戰爭的目的就是和平,我們要怎麼終結這場人才之戰?我們該思考哪些條件,好讓更多公司組織有效找到重要員工,進

化集體潛力和勞工產力?我們要怎麼讓多數人發展發揮個人最高潛能,享受充滿意義又有收穫的職業生涯?這些問題的答案無關魔法,也不簡單,但改善理解力、增進預測管理人才的能力,就是進步成長的必經之路。     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是世界最偉大拳擊手,也是現代史上最優秀的運動員之一。跟大多冠軍一樣,阿里的才能是先天與後天結合的副產品:與生俱來的特質,加上關鍵性的環境經驗日積月累,琢磨培養而來。想像一下,其實阿里在人生早期就決定踏入拳擊界,當時的他才九歲,背後理由很莫名其妙。那時已展現出易怒又好爭傾向的阿里,由於單車遭竊,誓言要報仇,揪出小偷好好痛打一頓,當地的健身房教練

建議他先學打拳擊。只能說小偷運氣好,阿里從沒有找到他,而是在擂台上打敗眾多站在他面前的男人。拳擊雖然不是常見職業,但正如阿里自己說的:「這只是份工作。野草叢生,鳥會飛翔,海浪拍打沙灘,我則扁人。」 當然大多數的單車偷兒並沒有造就拳擊冠軍或其他運動界精英,但要是少了這種催化劑,小阿里就可能踏入另一行,或許建議阿里學拳擊的指導教練也已經看出,小時候的阿里已經展現出天分,或至少具有潛質。但無論天資多聰穎,還是需要正確的培訓和練習,才能發展出超群技能。跟阿里一樣,你認識的傑出人士,每一個都是成功賭上自我潛能,有效耕耘天賦的人。但才能是怎麼一回事? 才能不是簡簡單單的現象:無法藉由肉眼觀察,而我們推斷的

信號往往不穩定,模糊不清,正如羅馬劇作家普勞圖斯(Plautus)說的:「最偉大的才能往往藏在眼睛看不見的地方。」但要是我們不了解才能為何,甚至連簡單的定義都沒有,就不可能衡量才能,更別說經營管理。就好比不先定義毒品,就無法打反毒戰,不知道黃金長怎樣,就不可能踏上尋找黃金之路,唯獨先定義什麼是才能,什麼不是,才可能有效管理才能。 當然我們並不缺才能的流行定義,然而大多定義都謬誤或混淆視聽。定義才能的常見問題,包括錯把表現當作潛力,高估多少人擁有天賦,卻無法認清每個人的後天能力不同,最後過分強調運氣或努力。以下只是幾個誤解卻廣為流傳的才能說法: 才能就是堅持……世上沒有才疏學淺這回事…… 只要堅

持,就有才能,千真萬確。 只要堅持下去,才能就勢不可擋。 我們都有才能,類型不同,方向不同罷了,有些才能人人皆有,有些則是我們自己獨有。才能反映出你與生俱來的特質,不同於知識或技能。

週期表:永恆元素與生命的交會

為了解決中尉薪水的問題,作者李維 這樣論述:

有史以來最動人的科學作品   《週期表》借用科學書名,包裝了大屠殺劫後餘生的人文關懷。李維身兼化學家、抗法西斯游擊隊、集中營生還者、作家四種身分,用獨有的筆觸,追憶了他在整個時代中感受到的喜樂與哀戚。   書中以各種元素暗喻不同人生階段的際遇,每一章節都濃縮了作者一部分的生命。用氬的惰性,回憶家族親人的安逸個性;用氫的活潑,思念少年時期令人興奮的啟蒙實驗;與心儀同學重逢的有機磷分析,則讓他沉澱了同窗不同路的酸苦情愫;以及遭關進集中營時,偷取鈰來換得在慘澹奴工生活中足以苟活的麵包……   《週期表》呈現了一段不可抹滅的歷史,也存留了人與人交會時的光輝。 名人推薦   面對急遽變遷的世界

局勢及環境變化,創新的科學研究是解決當前眾多棘手問題的重要基礎。天下文化多年來持續以淺顯活潑的文字,將深奧嚴肅的科學知識介紹給廣大的讀者,深受各界歡迎。如今精選各領域的科普著作為經典套書,不但可使讀者一窺歷久彌堅的大師風範,領略科學與人文和諧之美,更能啟發理性的思辨能力,為人類的永續發展持續追尋與努力。── 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   閱讀片刻,我便欣然沉浸在《週期表》的書頁之中。本書毫無冗贅,文字美妙又精粹。──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婁   本書引領我們通往這位當代天才作家的心靈世界。── 義大利文學家卡爾維諾   本書讀來撫慰人心、沉澱心靈,甚至又帶有飛躍的想像力。──《紐約時報書評》

  《週期表》就像燦爛陽光中,帶有一絲陰鬱氣息……毫無疑問是傑作!──《洛杉磯時報》   每一章節都充滿了驚奇、洞識、幽默與詩意。── 《紐約客》 作者簡介 李維Primo Levi   猶太裔義大利人,1919年生於義大利的杜林。從小著迷於化學實驗,1941年自杜林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畢業後,李維加入反法西斯組織,但不幸被納粹逮捕,隨後送進舉世聞名的奧茲維茲集中營,也就是他口中的「地獄」。   二戰結束,李維是集中營少數倖存者之一,他把集中營裡的悲慘記憶,化作文字,以小說、散文、詩呈現在世人面前。李維不因他化學上的專業而令寫作有悶塞之感,反而因自地獄走過一遭而擁有獨特的人文

關懷,再加上摻揉化學上的隱喻,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風格。   其著作受同時期文學大師推崇,如義大利小說家卡爾維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貝婁等人。《週期表》以化學元素暗喻其人生的不同階段,或化為腦海中的奇思幻想,是公認的最佳代表作品。 譯者簡介 牟中原   出生於台灣基隆,台灣大學化學系畢業,美國華盛頓大學化學博士。   曾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現任台灣大學教授、天下文化「科學人文」書系策劃者之一。曾獲世界科學院「化學獎」。   研究領域包括、奈米材料、界面化學、催化等。   著有學術研究論文約四百篇、專著《原住民教育》《物理化學實驗》;譯作有《理性之夢》、《氫彈之父︰沙卡洛夫

回憶錄1921~1967》、《人權鬥士︰沙卡洛夫回憶錄1968~1989》、《週期表》。 回憶週期──再版序 牟中原 翻譯李維──譯序 牟中原 倖存者的聲音──導讀 王浩威 氬 Argon 氫 Hydrogen     鋅 Zinc 鐵 Iron 鉀 Potassium 鎳 Nickel 鉛 Lead     汞 Mercury 磷 Phosphorus 金 Gold 鈰 Cerium 鉻 Chromium 硫 Sulfur 鈦 Titanium 砷 Arsenic 氮 Nitrogen 錫 Tin 鈾 Uranium 銀 Silver 釩 Vanadium 碳 Carbon

再版序 回憶週期   李維於1919年,出生於義大利北部杜林市的中產猶太家庭。當時,猶太人多已成功在社會取得地位,並不很注重猶太宗教和身分。年輕的李維受到良好的古典教育,但特別喜愛科學。他在杜林大學開始學習化學,也在這個時候,法西斯政權實施了反猶太族法律。李維的化學學習是在日益艱困的環境中完成的。畢業後,種族法律已經讓他沒辦法找到正式工作。德國占領之後,李維加入地下反抗游擊隊。由於笨拙和背叛,李維被捕而送進納粹的奧茲維茲集中營。   在非人的集中營一年,李維倖存的活了下來。戰後被蘇聯軍隊俘虜,他又花了十個月,非常辛苦的輾轉流離於東歐各國,才終於回到家鄉。當初同批進集中營的八百多人,只

有二十幾個人活著回家。   身為大屠殺的倖存者和見證者,李維在戰後結合了化學家和作家的身分,辛勤的做和寫。白天在化工廠做化學製造,晚上則拿筆傾訴集中營的非人世界。《如果這是個人類》給了世人有關大屠殺極為縈繞的傑作。此後,他長期思考「人怎麼才算是個人」。《終戰》則反省了整個世代的恥辱。除此之外,他為報紙寫短文、評論,並翻譯了卡夫卡的《審判》。   李維是一個博學的人。雖然正職是化學家,他出版了二十本書,包含短篇小說、散文和詩。他也到各處演說,談在集中營的經歷,以及自己的倖存。到了1970年代初期,李維開始考慮從化學工作退下來,以專心從事寫作。從1948到1975年,他在同一家化工廠擔任技術總

管(他在同一棟公寓住了一輩子,從生到死)。化學是他青少年時期的最愛,化學也是他終身賴以為生的專業。更重要的是,化學是他在集中營倖存下來的護身符。在集中營的苦工,包含了一間化學化驗室,李維,以他的專長成為了有用、免死的奴役。他的存活是化學所賜予。在臨退休前,他想寫一本書總結他化學與文學的生命。於是《週期表》誕生了,這本書成了他的人生頌歌和對化學的獻禮。在這本奇妙、無從分類的書,他以二十一個元素隱喻他的人生。   李維從豐富的化學故事去和他的祖先、同學、朋友聯繫。他以惰性氣體描述猶太家族的獨特孤立及豐富語言。   「在我們呼吸的空氣裡有所謂惰性氣體。它們有奇怪的希臘名字,博學的字源,意指「新」

(氖)、「隱」(氪)、「怠惰」(氬)、「奇異」(氙)。它們真的是很遲鈍,對現狀極為滿意……」   在〈氫〉這一篇中,化學是有關童年的明晰之美,是那教人心動不已、探知世界的勇氣。多年之後,即使戰雲消散,正邪的塵埃落定,昔日的夢想也已不復,李維仍能歡愉的回憶第一次偷進實驗室做了氫氣的製備和燃爆。   「我的腿有點發抖,同時感到事後的戰慄和愚蠢的驕傲,我釋放了一個自然力,也證實了一項假說。是氫沒錯,和星星與太陽裡燃燒的元素一樣。它的凝聚產生了這永恆而孤寂的宇宙。」   在〈釩〉這一篇,故事起源自李維公司生產的一批油漆有了問題。為了這個問題,他和德國供應廠的一位化學家通信。故事有兩條線,一條線是

化學性質出錯的偵探故事。但另外在通信過程中,他敏銳覺察到那人是他在集中營實驗室的上司。那時對方只是不涉情緒的專業工作,李維卻要花每份精力想辦法存活下去。李維在書中以一種平靜,但幽默而曖昧的語氣訴說這令人激動的重逢。那德國人似乎想道歉,但李維並不急著想原諒。   在一篇篇散文中,李維成了化學哲學家。他沉思化學的工藝(如蒸餾)和純度的意義。   「鋅雖然很容易和酸反應,但是很純的鋅遇到酸時,倒不大會起作用。人們可以從這裡得到兩個相反的哲學結論:讚美純真,它防止罪惡;讚美雜物,它引導變化以及生命。我放棄了第一個道德教訓,而傾向於後者。為了輪子要轉,生活要過,雜質是必要的。」   當李維沉思化學

純化的過程,有如納粹的種族清洗時,他也發現這過程中物質變化的奇蹟,和他原來不怎麼重視的猶太族裔聯繫起來了。在墨索里尼的統治下,他李維當然是一位猶太人,並從中吸取了哲學上的教訓:純度雖可以起保護作用,但是雜質可以促使變化,產生新生命。   就這樣,李維揉合了奧妙的科學、可怕的經歷和如詩的語言,寫下了《週期表》,懷念他的化學與人生。   「它是一本微觀歷史,是行業誌,記錄它的勝利、失敗和痛苦。是一個事業快走到終點的人所想講的故事。」   從化學工藝退休以後,李維又回到猶太浩劫的問題。在他最後一本書《滅頂與生還》中,李維反覆沉思、一再詰問,是為了誠實回答自己一個問題:這不可思議的歷史屠殺事件,

如何可能發生?我又如何面對存活的恥辱?他曾寫:「最壞的、能適應的活下來了;最好的卻都死去了……」倖存者的罪惡感侵蝕著他,1987年4月11日,李維自殺了。大屠殺最後還是粉碎了他對秩序的信念,集中營之後他盡力反思,徒勞的對抗虛無的侵襲。同樣是奧茲維茲倖存者、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維瑟爾(Elie Wiesel)說:「早在四十年前的奧茲維茲時代,李維已死。」然而,李維「倖存」下來的四十幾年,給世人帶來豐富的遺產。「週期表」是這裡面的鑽石,它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本科學書。   《週期表》中譯版距離上次發行已經有18年了(時報文化出版:1998年),多年以來一直有愛好者此書的讀者,但近年來在書店已經

不容易找到。現在「天下文化」能夠再次出版,能夠讓新一代的讀者見到它,感到很欣慰。李維去世多年,他的書仍然一直有新的進展。前年大陸出版了《週期表》的簡體字版,是和台灣相同的譯本。今年李維全集出版,含三千萬字,二十本書和很多他的文章。李維雖然走了很久,但他的影響是一直存在的。 牟中原 導讀 倖存者的聲音   1997年初夏,到義大利水上之都參觀威尼斯雙年展。   結束了比安那列舉辦的頒獎觀禮後,離開這個過度擁擠的第一展覽會場,一群朋友走到舊日造船廠改建的第二會場。   1893年開始的威尼斯雙年展,曾經是未來派的大本營,希特勒痛斥為墮落藝術的討伐對象;到了二次大戰後,原本秉持世界一

同的良意,比安那列區舊別館再加上新設計的建築,都擁有了自己的國名,恍如聯合國般充斥著另一種國家主義。舊造船廠改成的第二會場,以大會主動邀約的藝術家為主,國家的旗幟終於消失。   我們一群人先出了第二會場,沿水道旁的巷子漫步,而後隨意找了一家平常小館,簡單進食。一位同行的義大利藝術家聊起了文學和藝術的關係,他說其實義大利一直都很重視文字的。他本身是位化學家,經營了一家化學工廠,卻是長期支持前衛藝術,包括蒐購和寫評論。   雖然一起走了好長一段路,我才終於有機會認識他,不禁問:「你的情形,跨界搞文藝的化學家,不就像普利摩‧李維一樣嗎?」   他忽然一陣驚訝,問道:「在台灣,有他的作品翻譯出版

嗎?」然後就滔滔不絕說李維是多麼棒的作家,他的敏銳心思,他真誠的文學態度,當然,也談到了他的自殺帶來的遺憾。   1992年3月12日的晚上,李維去世近五年左右,羅馬的街頭出現了長長的火炬隊伍,上千的火光在黑夜中前進。他們的聚集是反對義大利境內逐年崛起的種族主義和新納粹風氣,特別是近年橫行的光頭族。在小巷口,一幅長長拉開的抗議布條只簡單寫著幾個數字:174517。   1994年4月25日,二十萬人聚會在米蘭慶祝義大利脫離法西斯政權四十九週年,其中一幅搶眼的旗幟寫著:「勿忘174517」。   174517,一個乍看毫無意義的隨機數字,在二次大戰尚未結束的1944年2月,赤裸裸火烙在李維

的肌膚上。當時他才從一列囚禁的火車走下月台。這是前後一年總共載送幾千人的許多次列車的其中一次。五百個人從義大利Fossoli監獄送到德國日後惡名昭彰的「奧茲維茲」集中營。車上有二十九名婦女和九十五名男子被挑上,依序烙印,編號174471到174565,而174517只是其中一號。剩下的四百人,老幼婦孺等等,人數很龐大,處理卻很簡單,直接送入瓦斯室處死。   人類歷史上最悲痛記憶的所在地奧茲維茲營,1943年底設立。當時納粹德國年輕人力投入了戰場,工廠人手急迫缺乏,於是一個徹底利用人力的集中營出現了。二次大戰期間,在義大利境內有八千名猶太人被送出境,六千名送到奧茲維茲,只有三百五十六名在戰後生

還回到故鄉。李維,這位被編號為174517的囚犯,日後在美國小說家羅思(Philip Roth)的訪談裡表示,他的倖存是一大堆因素賜予的,主要包括他的遲遲被捕,他適合這個強迫勞役制度的要求,當然,最重要的純屬幸運而已。   奧茲維茲的大門就刻著這樣的字句:「Arbeit Macht Frei」(勞動創造自由)。1919年7月31日出生的李維,抵達奧茲維茲時是二十五歲。他被挑出來的原因,最先是年輕力壯的肉體,後來是他化學家的專長;最後,當德國開始戰敗,健康囚犯都被強制撤離和謀殺時,他卻正因腥紅熱侵襲奄奄一息,被丟棄在營中而倖存。   這許多幸運的偶然,這樣微小的生存機率,在和死神不斷擦身而過

的過程,倖存的人,包括李維,也就成為一個永遠無法相信生命的困惑者,卻又勢必扮演這一切災難的目擊證人。   和台灣讀者所熟悉的卡爾維諾一樣,李維從出生以來,一直都是在杜林。1930年代的作家,也是文壇精神領袖帕維瑟,將卡爾維諾引進文壇,介紹到最重要的文化出版社埃伊瑙迪(Einaudi)工作和出書。相反的,同樣是杜林人,同樣二次戰後寫作,只比卡爾維諾大四歲的李維,卻沒有這樣的一份幸運。一方面,戰後回到杜林的他,就像《週期表》裡寫的,在這個近乎廢墟的城郊找到了一份工廠化學家的工作,也就少與杜林文人圈來往。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卻是他作品中的絕望和憤怒。   在奧茲維茲的絕望處境裡支持他活下去的,就是

盼望扮演這場悲劇見證人的決心。他將觀察和感受陸續寫在紙上,然後一一銷燬,只留在腦海而避免遭發現。   回到杜林,他和另一位同是倖存者的醫師貝內德蒂(Leonardo de Benedetti)揭開集中營如何虐待和摧毀人體的科學報告,刊在醫學期刊。1947年,他開始在《人民之友》週刊發表有關集中營的文章。完整手稿分別給了埃伊瑙迪、帕維瑟和金芝柏夫人(Natalia Ginzburg),反應極佳,可是埃伊瑙迪的出版社都沒興趣,最後是一家小出版社草草發行,第一版滯銷而庫存在佛羅倫斯的地下倉庫,某年水災全遭淹漬。   二次大戰後,乃至到了今天,人們一直不願去回想大屠殺這類的記憶,這一切歷史事件證明

了人性可能的殘酷,既不僅屬於少數幾個民族,也不是人類的文明演化可以消除的,而是永遠,永遠存在像你我這樣的所謂平凡或善良老百姓的潛意識深處。李維喊出來了,大家的痛處卻被觸及了,即使是良心知識份子也都有意無意迴避而不積極歡迎它的出版。   《如果這是個人類》在被拒十年後,1958年才由埃伊瑙迪出版。   1950年代末期,二次大戰的災難還距離不遠,經歷過法西斯、戰爭、死亡和集中營的一代,發覺部分新一代歐洲青年開始投入當年的思考模式,新法西斯和新納粹風潮開始蠢蠢欲動。學校的教科書還停留在過去,課本裡的歷史只記錄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因為這樣的發展,原先指望以遺忘作為原諒的文化界,才開始恐慌起來,許多

二次大戰期間的資料,包括《安妮日記》在內,終於得以發行。初版才兩千冊的《如果這是個人類》,直到1987年為止,共售出一百七十五萬冊。   在《如果這是個人類》裡,集中營的主題一直持續著,聲音是憤怒和見證的;到了《終戰》,分貝開始下降,思考更加複雜。他的反省不再是只有少數的「壞人」,而是包括猶太人在內的集體的道德責任,恥辱和罪疚成為一再盤旋的主題。   《終戰》的〈恥辱〉一章最先完成於1947年,關於「所謂正直的人在他人果真做下錯事以前,早已隱約感到恥辱」的主題,到四十年後他在死前發表的最後一本重要作品《被溺斃的和被救活的》,進一步發展成對倖存者更深遠的分析,特別是他們的罪疚和恥辱。罪疚是指

在某些場合中,儘管主動選擇的可能性將是渺小的,但還是有可能時,倖存者對自己的沒有抵抗和沒有救助他人(雖然當時的情況根本不可能)而永遠承受自責。恥辱既是個人也是集體的。倖存者必須個別承受別人質疑的眼神:為什麼人都死了而你還活著,同時也承受著集體的恥辱:我居然也是屬於這般禽獸的人類的其中一分子。   在這樣複雜的思考和分析後,李維開始肯定為何有些人在承受囚禁和侮辱時,可以勇敢活下來,在自由之後反而自行結束生命。他說:「自殺的行徑是人性的而不是動物的,它是縝密思考的舉止,不是衝動或不自然的選擇。」奧地利籍哲學家Hans Mayer(別名Jean Améry)在1978年自殺,生前寫了一篇〈奧茲維茲

的知識份子〉,警告下一代一定要抗拒冷漠和不在乎。李維在書中,也用了一整個章篇來討論這個問題,結論都是悲觀而不確定的。   這本書出版的同一年,1986年6月,奧地利前納粹份子華德翰(Kurt Waldheim)當選為該國總理,引起歐洲知識份子的一片憤怒和辯論;當然,義大利也不例外。李維在他的聖經背後寫了一首詩:   如果沒有多少的改變也不要怯懦了   我們需要你,雖然你只是較不疲累罷了。   ……再想想我們所犯的錯吧:   在我們之間有一些人,   他們的追尋是瞎眼的出發,   像是矇上眼布的人憑依摸索。   還有些人海盜般出航;   有些人努力繼續堅持好心腸。   ……千萬別驚駭了,在這

廢墟和垃圾的惡臭裡:   我曾經赤手清除這一切,   就在和你們一樣的年紀時。   維持這樣的步伐,盼望你可以做到。   我們曾經梳開彗星的髮叢,   解讀出天才的祕密,   踏上月球的沙地,   建立奧茲維茲和摧毀廣島。   瞧,我們並不是啥都不動的。   扛上這負擔吧,繼續現在的困惑。   千萬啊,千萬不要稱我們為導師。   這一年的年底,李維再次陷入嚴重的憂鬱症。1987年初,在最後的一次訪問裡,他說:「過去和現在的每一刻,我總覺得要將一切都說出來……我走過迢迢的混亂,也許是和集中營經驗有關。我面對困難的情形,慘透了。而這些都是沒寫出來的。……我不是勇敢強壯的。一點也不是!」   3

月,他連續兩次前列腺手術,生理的惡化讓憂鬱症更沉重。4月8日清晨,義大利國家電視台的新聞,宣稱李維從他家的三樓墜落死亡。   李維不僅是奧茲維茲的倖存者,不止是書寫集中營的回憶和反思。   1995年9月,旅途行中路過倫敦,遇見了在英國遊修科學史的朋友。他說,最近才因為課堂老師的介紹,讀完一本棒極了的書《週期表》。從薩爾茲堡搭車到蘇黎士,再搭機到倫敦的途中,我也買了這一本《週期表》。   李維從沒失去他出身的化學本行。只是,在人的問題和化學的科學之間,身為科學家的他不再是看不見的觀察者,所有所謂客觀的科學都開始有了主觀的故事和歷史。李維用人文的眼神凝視科學,顛覆了幾百年在科學與人文的爭執

中,永遠只有科學在打量著人文的處境。   他曾經寫詩、寫評論,也寫過完全符合嚴格西方定義的長篇小說:《如果不是現在,又何時?》然而,大多的評論家公認《週期表》是他最成功的文學創作。這本1975年出版的「小說」,在濃厚的自傳色彩中將化學元素化為個人的隱喻,恍如也是宣告他的記憶開始努力從集中營的經歷中再回到一切還沒發生的原點。   第一章的氬開始追溯祖先的脈絡,從古老猶太傳統到杜林的定居,而李維是最後登場的一個角色。從氫到鎳,李維渡過了他的青春期到第一份差事。這是《週期表》的第一部分,也是最愉快的人生,他發現了自己擁有傾聽的能力,而別人也有告訴一切的意願。   第二階段是磷到鈰,從他失去自由

到Lager(營)處的囚禁。第二階段則是鉻到釩,談及戰後的一切,在重新適應原來城市的過程,已經失去了昔日用浪漫眼光看待化學的悠哉了。他必須面對現實的需要,重新架構自己的價值觀和視野。   碳出現在最後倒數的階段,一種「時間不再存在」的元素,是一種「永恆的現在」。特別是,李維指出,這樣的平衡狀態將導致死亡。碳和人類的肉體是不同的,它擁有永恆的質性,李維選擇它暗喻自己化學生涯的結束和作家身分的重生,卻也不知不覺預言了在面對創傷記憶的漫長奮鬥後,四十年的煎熬渡過了,最後還是選擇了一種永遠平靜下去的結束。 王浩威 1942年6月,我坦白和中尉及主任說了。我明白我不再有用,他們也同意並

建議我,去那些猶太人還可以進去的行業找找工作。正覺得茫然時,一天早晨來了件不尋常的事:有通電話找我。另一端是粗魯有力的米蘭腔,自稱是馬丁尼博士,約我下星期天在杜林的「Hotel Suisse」(瑞士飯店)見面,什麼細節也沒提。但他說的是「Hotel Suisse」,而不是一位愛國公民應該說的「Albergo Svizzera」。在史塔拉西當權時,人們都注意用語,耳朵特別尖。飯店休息室(哦,對不起,義大利人該說大廳)有豪華的裝潢、紫窗簾等等。馬丁尼博士正等著我。剛才我從門房那兒知道,他還算是個爵士。他年約六十,中等身材,壯碩,黝黑的皮膚,頭幾乎禿了。他臉上皺紋深刻,眼小而銳利,薄嘴像是有點輕蔑斜

向一邊。從第一句話,可以看出這位爵士是個認真、公事公辦的人。這奇特的「亞利安」式一本正經對待法,像我這種猶太人是不意外的。不管是本能,還是算計,對一位猶太佬,在這「種族優先」的年代,你可以加以禮遇,甚至可以幫助他,或是可以(小心的)吹噓幫助過他。但可別和他有私人關係或深交,以免惹上麻煩。爵士只問了幾個問題,對我的很多問題都避開了,但對兩個重要問題倒是直截了當:薪水之高,是我根本沒敢要的數字,直讓我目瞪口呆;他經營的是一家瑞士公司,事實上他是瑞士人(他把Swiss唸成Sviss),所以我的應聘是沒問題的。他那濃厚米蘭腔的瑞士味道,有點怪和好笑。但他的拘謹是有道理的。他的工廠在米蘭郊區,我得搬去米

蘭。工廠生產荷爾蒙精,而我得處理一個很特定的問題,就是研究一種治糖尿病的口服劑。我了解糖尿病嗎?不多,但我說外祖父死於糖尿病。也有幾個叔叔,通心粉吃太多,年老時出現糖尿病的病徵。聽到這,爵士瞇起眼開始注意起來。後來,我便了解,既然糖尿病是遺傳的,他倒是樂意找個還算是人類的糖尿病患者來試驗他的主意。他告訴我,薪水會加得很快,實驗室寬廣、設備好、現代化,工廠圖書室有一萬本書。最後,像魔術師從帽子拉出兔子,他說也許我不知道(我是不知道),在實驗室中已有一個我熟悉的人在研究同樣的問題。是我一個同學,喬麗亞.文耐斯,她跟他提到了我。我應該仔細考慮,兩星期後和他在瑞士飯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