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里斯多德地心說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亞里斯多德地心說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法]讓—皮埃爾•盧米涅寫的 牛頓的假髮 和(法)伊萬·基利奧夫的 解碼世界科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上海人民 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所出版 。

南華大學 哲學系碩士班 陳德和所指導 潘明聰的 論老子身心靈統一的理想與實踐-以「社團法人中國大智慧靈氣研究會」的創立與運作為例 (2009),提出亞里斯多德地心說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內聖外王、中國大智慧靈氣研究會、道家、身心靈、老子。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所 鄺芷人所指導 鄭維德的 蒯因與公孫龍實有論之比較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蒯因、公孫龍、實有論的重點而找出了 亞里斯多德地心說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亞里斯多德地心說,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牛頓的假髮

為了解決亞里斯多德地心說的問題,作者[法]讓—皮埃爾•盧米涅 這樣論述:

本書講述了科學家牛頓一生的故事。在牛頓高大厚重的假髮下藏著什麼呢?當然是一個非凡的大腦,它揭開了萬有引力定律,出版了最偉大的科學著作。但他也是個禿頭,就像他的煉金實驗中的硫磺和水銀蒸氣一樣,也像他為了計算《啟示錄》中的日期而重讀《聖經》所度過的不眠之夜一樣。這位現代科學和理性科學的創始人,進行煉金實驗和研究神學的時間比他從事自然科學的時間還要多。 《牛頓的假髮》描繪了一個格外複雜的人,在經歷了某種童年之後,牛頓變得陰暗、憤怒、愛報復,並且深深地迷戀著上帝。這位在啟蒙運動中備受讚譽的理性人物,同時也是一位密教的研究者、一個冷酷無情的造幣廠廠長和英國皇家學會的暴虐主席。他在八十二年的漫長人生中,

保持著童貞,死後像國王一樣被埋葬。 讓—皮埃爾·盧米涅(Jean-Pierre Luminet) 世界知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和黑洞問題專家,“喬治·勒梅特天文學獎”獲得者,現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從事相對論天體物理和宇宙學研究。他同時也是一位暢銷書作家和詩人,曾榮獲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著有多部科普圖書和歷史小說。其作品將科學、歷史和藝術相互關聯,用法語這一美麗的語言引領讀者進入深邃神秘的天文世界。 “天空建築師”系列序言   I 生而無父   II 化學婚禮   III 無肩巨人   IV 獅爪之下   V 附錄   i 主要人物表 ii 從哥白尼到

牛頓的世界體系   “天空建築師”系列序言 您手中的這套系列小說,不僅是為了消遣而作,還具有教育意義。所謂“寓教於樂”,大仲馬用他無可比擬的小說,將法蘭西的歷史娓娓道來時,已經有這樣的設想。 科學的歷史,尤其是創造它的那些科學巨匠們自身的歷史,長久以來鮮為人知。而這一歷史充滿了崇高與卑微,既英傑輩出,也不乏叛賣小人,王侯將相,平民百姓,勇者與懦夫,可謂無所不包。簡言之,他們都是對天際與大地充滿激情的兒女,既有對智慧的追求,也有對物質的渴望,精神至上與七情六欲兼而有之。在探尋宇宙奧秘的征途中,與嫉妒心、權力欲、追名逐利、貪婪懈怠同行的則是無私忘我、敢於犧牲和精神的光輝。

版畫中的學者形象往往漫不經心,始終仰望星空,若有所思。然而,真實的歷史遠非如此,偉大的科學家們在他們所處的時代都歷經磨難,嘗盡人生悲苦。他們具有革命性的先進思想,總是與知識界的權威、教會或者政權統治者相抵觸而招致迫害。他們是先驅、發明家和天才的鼓動者。不過,人們通常會忘記他們本身也是非凡之人,個性鮮明——這或許因為他們在科學上的傑出成就令世人仰慕不已,以至於忽略了科學家本人所遭受的坎坷,人生跌宕起伏,未解之謎不斷,極富戲劇性。一句話,他們稱得上是真正的小說主人公…… 由此,加之已故好友安德列·巴朗的鼓勵,在拉特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在1990年代末開始構思以“科學小說”的形式,再現這些鮮

為人知的科學家中某幾位的生平與成就。第一部《與金星之約》講述啟蒙時代科學領域重要的一段歷史:各國的學者為了觀測罕見又短暫的“金星淩日”現象在世界各地探索,進而使人類首次測量出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之後,我繼續創作《歐幾裡得的木棍》,縱覽亞歷山大圖書館和在此從事科學研究的天文學者、博學之士和哲學家近千年跌宕起伏的歷史。事實上,這正是西方科學史的起點:在世紀更替的漫長歲月中,幾何學的奠基人歐幾裡得、天才發明家阿基米德、最早支援“日心說”卻鮮有人知的薩默斯的阿裡斯塔克斯、精確測量出地球圓周的非凡地理學家艾拉托斯特尼、其學說持續影響世界15個世紀的權威托勒密,以及兼具美貌與智慧的希帕提婭,這些科學的

先驅者在探尋真理的戰鬥中不惜以自由乃至生命為代價。我仿佛置身於一場曠日持久的接力賽中,歐幾裡得在亞歷山大城沙地上用來描繪幾何圖形的小木棍則成為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傳遞知識的“接力棒”,無論何種政治、社會或者宗教的紛爭,都不能阻止他們奮勇前行的步伐。比賽的“終點”是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在大火化為灰燼的幾個世紀之後,“接力棒”最終傳遞到一個叫尼古拉·哥白尼的人手中…… 至此,書寫天文學家傳奇故事的“天空建築師”系列一切準備就緒,書中將會展現16、 17世紀一小批“奇異”之人如何徹底改變人類認識與思考世界的方式。簡而言之,由四部小說構成的這個系列將把山魯佐德在第849夜對蘇丹講出的那句名言表現得淋漓盡致:

“哦,我的蘇丹大人,那些學者,尤其是天文學家,從來都不走常人所走之路。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冒險經歷必定與眾不同。”這個系列將會把哥白尼、第穀·布拉赫、約翰·開普勒、伽利略·伽利雷、以撒·牛頓等人類的英雄形象有血有肉、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當然,其中還包括一些名氣雖不及上述科學巨人,但他們依然為前者所取得的成就所處了不可或缺的貢獻……所有這些人都致力於創立一種全新的世界觀,與哥倫布和古滕堡一樣,奠定了建立現代文明的基石。 達爾文、巴斯德、麥克斯韋、愛因斯坦為何沒有名列其中?這是因為16、17世紀標誌科學——尤其是天文學的歷史及人類整個文明歷史的一個關鍵階段。為了更好地加以審視,有必要回顧當時人類對

於世界的本源與構建所具有的認知與爭議。 亞里斯多德創立的宇宙論在托勒密天文學的推動下日臻完美,中世紀時神學家們為滿足自身的需要進行整理和修訂。因而,古代與中世紀的宇宙被認為已完成演變過程,且規模極小,絕對靜止的地球則是其中心,其他星辰圍繞地球運轉。世俗與精神的權威這種等級森嚴的“地心說”構造中自然佔據著中心地位,這種宇宙觀統治世界,並將其不容置疑的至高無上地位一直保持到17世紀。 “完美”宇宙第一道“裂痕”的出現與一個名叫尼古拉·哥白尼(1473—1543)的波蘭議事司鐸息息相關。他意識到托勒密天體系統的缺陷,試圖發現宇宙運行中的整體協調機制,進而將薩默斯的阿裡斯塔克斯(Aristarqu

e de Samos)早已提出卻被遺忘千年之久的“日心說”重新引入天文學研究之中。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直到他去世那一年才正式出版,這部論著確認太陽是世界的中心,地球圍繞太陽運行,同時自身不斷旋轉。不過,哥白尼依然堅持宇宙是一個封閉的整體,其邊緣由固定不動的天體構成。《哥白尼的秘密》探尋這一科學創舉的奧秘所在,展現科學家的猶疑、漂泊和緩慢的成長歷程,仿佛在漆黑的迷宮中摸索,最終方能發現一絲真理的曙光,這正是偉大的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探究奧秘的必經之路。 事實上,哥白尼的著作當時無人問津,無人理解。幾十年之後,亞里斯多德宇宙系統才又出現了新的“裂痕”。1572年,貴族出身的丹麥天文學家第穀·布拉赫

(1546—1601)觀測到一顆新的恒星,並確認它位於極為遙遠的星際,而那裡一直被視為是一片固定不變的區域。他還觀測彗星的運行軌跡,發現這些“天外來客”毫不費力的穿透亞里斯多德天際所謂水晶般堅固的邊緣。第穀親自督造歐洲第一座天文臺,命名為“天王堡”。他在這座無與倫比的巴羅克式殿堂中,連續30多年對日月星辰的運行進行細緻精確的觀察,收集當時最好的觀測資料。令人遺憾的是第穀,直至生命即將結束時,也未能將這些資料組織起來,從而構建起一個更為合理的新的宇宙體系,最終他把“接力棒”傳遞到一位出身貧寒的年輕數學家手中——約翰·開普勒。有關宇宙的新的真相在兩人充滿激烈辯爭的合作中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正是《

天空的對決》一書的主題。 開普勒(1571—1630)與伽利略(1564—1642)同為天文學革命的偉大推動者。他通過研究第穀·布拉赫提供的觀測資料,發現行星運行軌道的橢圓形特徵,創立光學與晶體學理論法則,最早探尋各類現象的物理學原因,尤其是預見到萬有引力定義,而他所制定出的音樂理論對後世整個西方的音樂產生影響!開普勒性格特別討人喜歡,具有人道主義精神,成為這部“天空建築師”系列中真正的主角,甚至超過《伽利略之眼》中他的義大利同行。開普勒的確是小說家和歷史學家所推崇的人物,而他本人更是把實現其科學理想的道路記錄下來,同時對其中的錯誤與偏差進行反思。然而,偉大的科學家中極少有人敢於將自己創造性

思想漫長又複雜的歷程公佈於世。通常,他們只公開最終的成功所在,卻將所遭遇的艱難困苦掩蓋起來。開普勒恰好與之相反,他把科學研究中的心路歷程完全展現給我們。 說到伽利略,他最初既不是數學家,也不是天文學家,而是一位唯理性主義的物理學家,一位天才的實驗者,卻最終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天文學家。1609年,伽利略得知有一種光學儀器可以將所見物體放大,立即對這種儀器進行複製並改良,然後將這台“望遠鏡”朝向天際。一年之後,他將所觀察到的結果彙集成書。這本小冊子一經發表,立刻引起“公憤”:通過伽利略發明的望遠鏡觀測到的一切都與亞里斯多德物理學的教義背道而馳!從此,伽利略投身於一場捍衛哥白尼天體理論的卓絕鬥爭中

,目的就在於證明地球物理學與天體物理學的共性所在。而科學家因此遭受宗教裁判所的審判,最終被迫“發誓棄絕”,引發極大轟動,促使他成為整個歐洲家喻戶曉的人物。 伽利略和開普勒之後,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發生了徹底的變革。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亞里斯多德物理學受到挑戰,這一切促使人們重新思考物體運動的法則,從而提出更為合理和精確的闡釋。法國的勒內·笛卡爾(1596—1650)所創立的新的哲學體系影響深遠,宣揚以精確的數學方式研究物理學,同時強調物質與精神二者之間的對立關係。笛卡爾認為無論是地球,還是太陽,或者其他星辰,都不是宇宙的中心。恒星就是無數與太陽相似或不同的天體,宇宙則由連綿不絕而呈旋渦狀的物質

構成,向著各個方向無限延展。 對原有宇宙觀的徹底改造由以撒·牛頓(1642—1727)最終完成。他揭示出萬有引力、光的折射、微積分等科學定律,編寫成有史以來最為宏達的科學巨著。在《牛頓的假髮》下,卻隱藏著一位極其古怪的人,他令人生厭的性格讓小說家感到頭疼:記仇、善妒、宗教狂熱。但是,正是他將一個半世紀前由哥白尼發起的科學革命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現代文明就此拉開序幕。事實上,牛頓的哲學思想並不滿足與對天文學乃至整個科學的革命性改造,更要將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囊括其中,為西方社會之後的發展演變奠定基礎。如同在《聖經》中一樣,牛頓在自然中追尋上帝,但他卻為世人留下一個不再被宗教所掌控的世界。正因為有了

牛頓,科學使知識從長期控制人類思想的宗教中有力地脫離出來,並且自由地引領著人類探索宇宙無盡的奧秘,從而感受到所生活的這顆行星自身的渺小和脆弱。 對科學的歷史簡要梳理之後,我們會發現“天空建築師”傳奇的續篇其實已經書寫完成,準確地說就是之前提到的我的第一部小說:《與金星之約》(按照常規,這本應該最後閱讀!)。小說的故事發生在18世紀,當時牛頓的科學理論已獲得公認,天體運行機制通過數學計算達到完美,據此準確預測哈雷彗星的回歸或者月球運行軌跡的細微之處,人們利用天文望遠鏡發現第一顆肉眼無法辨識的行星:天王星,並且制訂出第一份星雲表,甚至最早提出“黑洞”學說。從更為廣泛的文化角度審視這個世紀,一批傑

出的知識份子在“沙龍”中高談闊論,伏爾泰、狄德羅、達朗貝爾以及其他思想家的聲音回蕩其中,科學、社會、風俗、政治,無不信手拈來。 遺憾的是,如今的哲學家和文學家卻無法從容應對“大爆炸宇宙論”“超導理論”“超弦理論”這些話題!究其原因,則是自19世紀開始在理科與文科之間出現的“災難性”的對立。我既是學者又是小說家,撰寫這套系列小說的目的之一(或許有些理想主義色彩)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重建科學、哲學、藝術和文學之間喪失的聯繫。   故事的關鍵所在 本系列的每部小說都通過科學家的著作——這一點是理所當然的,同時還特別注重結合他們與親人、朋友、社會、政治及所處時代的風俗習慣之間充滿情感與矛盾的關係,講

述這些知識界的探險家們非凡的一生。人類歷史證明,科學發展的每一個階段都與具體的社會背景息息相關。少數天才人物則與所生活時代的政治、宗教和文化的歷史產生共鳴,這個過程孕育出科學突飛猛進並具有決定意義的進步。 四部傳記小說形式上是對科學的思考,卻並非科學讀物,而在於引起讀者的興趣。這些作品的首要目的並非傳播知識——儘管這的確是作品希望達到的次要目標,傳奇故事的形式能夠有血有肉地展現人物,使那些初次接觸時枯燥無味,甚至令人生厭的“科學”理論描述得更為生動。話語、思想都充滿人性,從而證明知識從來都離不開豐富的情感。 每當小說中的情節涉及真實歷史事件時,讀者自然會思考一個問題:小說家自由發揮的程度究

竟多大?甚至,讀者有時會因為無法分辨真實與虛構而感到焦慮。這一點大可不必擔心:每部小說的“後記”中提供了一些線索,能夠滿足那些想要深入探究歷史的讀者們的好奇心。我在“後記”中標注出部分寫作素材的源頭,加入圖片和圖表,以此解讀這位或者那位科學家對宇宙體系的不同闡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提供了更為完整的科學家生平(此處絕對精確),使讀者能夠對在閱讀中接觸到的眾多人物進行“定位”,從而將真實的歷史與出於寫作需要而虛構的故事清晰地區分開來。當然,這樣做並非是要顯示小說家創作的“訣竅”,不過是為了保證故事情節深深根植於所處時代歷史與科學的真實之中。每部小說的主人公都是完全真實可靠的,虛構的人物極少,不過

是一些配角。故事中的日期、事件以及人物的功績和冒險經歷絕大多數都是真實存在的,即便我偶爾喜歡誇大一些,甚至根據推測,虛構出某些人物之間的友情、愛情或對立。 讀者將會通過各種方式遊歷歐洲,那些同世俗和宗教權力關係密切的學者—冒險家始終陪伴左右。這些學者無畏艱險,博學多聞,正直無私,又善於交際,有時也會顯露出一點點野心,但不管怎樣,他們都是人道主義者。每當他們與其他文明接觸時,所有人都會表現出世界主義者的寬容,所有人都願意為人類的進步做出努力。由此,讀者在一頁一頁的閱讀中不僅會發現科學發展的步伐,更加會體驗到“一個歐洲”的想法從萌芽到成熟的歷程。 “天空建築師”系列希望為讀者奉上一部科學、歡樂

與勇敢精神的頌歌。正是歸功於這些敢於冒險的傑出人物,人類才第一次對我們置身其中的宇宙有了正確的認識。浩瀚的宇宙無法測量它的邊界,但憑藉人類的智慧、創造力與想像力,完全能夠探究它無盡的奧秘。  

論老子身心靈統一的理想與實踐-以「社團法人中國大智慧靈氣研究會」的創立與運作為例

為了解決亞里斯多德地心說的問題,作者潘明聰 這樣論述:

  工業革命帶動了科學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在享受物質的豐盛之餘,每日忙、盲、茫地不停歇喘息,因耽溺於生理感官的奔競追逐之中,不僅社會文化日漸隳壞衰敗,漸漸地心靈也充滿著貪婪與虛偽,致心靈日益苦悶沉淪,此時應有生命的智慧來指引人們返璞歸真,走出心靈的桎梏。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說:「哲學家的論證如果無法有效治療人類的苦難,這樣的論證沒有價值;若無法解除身體上的疾病,醫學可謂毫無助益;同樣地,若是無法去除心靈的苦難,哲學亦是毫無用處。」千古不朽的《道德經》兩千多年來,深切的影響著華夏子民的生活與心靈,老子其人、其書雖眾說紛紜,迭有爭議,但區區五千餘言卻識見真切,明智照鑑,言簡意賅,語多超塵,蘊藏著

生命哲學之智慧。   「道」為老子哲學的核心理論,是其在經驗世界中所體悟之真理,超越的道內在於人,以做為人類生活實踐與精神修養的依據或能力,那就是「德」。天道的呈現是通過人的道德努力去呈現,人不但可以體現天道的無窮,而且人是經由自己的修養實踐所證成的生命理想來體現天道,這就是「體道證德」。人因欲望的追逐及心知障蔽而深陷痛苦之中,故老子要人柔弱不爭、和諧圓融、虛靜自然、復歸赤子、無欲知足、見素抱樸,以使心境不隨外物流轉,生命的價值才能長久。而「身體」是吾人修德養性,體道證德之載體,人必須要依靠身體來證成道家「返樸抱一」與「全德葆真」的生命境界,也就是聖人的境界,聖人跟天道的關係追根究柢就是如何地

修行、修養而達到人格的成就。   中國哲學是「生命的學問」,其最重要的特色就是身體力行,踐履篤實在生活之中。在儒家與道家的思維裏,追求永生並不困難,可是要從哪裡著手才能達到目的?其實只要我們很負責任、很用心、很誠懇地分分秒秒在生活裡過我們應該過的日子,就會慢慢地累積而得到證實。當一個人的生命不被死亡所束縛時,代表生命不是隨著肉體結束而結束,這就是道家式的「雖有限而可無限」。「社團法人中國大智慧靈氣研究會」之宗旨願景與老子的理想等同,其人文精神、修行理念與修德養性之方式,緊扣老子體道證德、致虛守靜、專氣致柔之內涵。也就是要吾人在心性的自覺與反省中,力求身心的和諧平衡與統一,蛻變為一位才德兼備的謙

謙君子,而走向「內聖外王」之道,那就是身心靈的和諧與統一。

解碼世界科學

為了解決亞里斯多德地心說的問題,作者(法)伊萬·基利奧夫 這樣論述:

本書分版塊進行分析論述,從地球歷史的發端、史前時代、人類的奧秘、醫學探索、地球和宇宙、數學、物理和科技等各個方面全面展示了全球的科學發展史。本書的內容從大腦到DNA的秘密,從伽利略到愛因斯坦,再到宇宙的全新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分子遺傳學及幹細胞、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發現等,《解碼世界科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構建了一個綜合的科學發展全景圖。 醫學、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等所有主要學科的歷史都在這裡一一鋪陳。本書通過科學的分析,揭秘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中的重大問題,這些問題的核心,或存於日常生活之中,或停留在理論層面,都被一一分析闡述,只為幫助讀者能讀懂科學的神秘、自然原則以

及挑戰,以便更好地認識和解讀我們生活的世界。

蒯因與公孫龍實有論之比較研究

為了解決亞里斯多德地心說的問題,作者鄭維德 這樣論述:

本論文題為〈蒯因與公孫龍實有論之比較研究〉。本文作者之所以選擇蒯因與公孫龍進行比較研究,其動機在於︰在對名(語言)實(實在,reality)問題的討論或分析方面,蒯因與公孫龍有相當值得參照之處。名實問題,雖然是中國先秦思想與西方分析哲學所共同關注的主題之一,但一直不易澄清。特別是中文學術界在探討辯者或名家的問題時,往往很少運用分析哲學的方法,來進行比較研究。因此,從中西文化會通的觀點來看,這類比較研究,既饒富學術意義,更有其必要性。 本論文的撰寫方法,是以語意分析〔semantic analysis,又稱「邏輯分析」(logical analysis)或「意義分析」〕為原則,而

這也就是分析哲學的方法。所謂的「語意分析」,是表示把一個學說或理論的主要概念置於語境之中,來澄清這些概念所可能存在的含混(ambiguous)或模糊(vague)。這些語意含混或語意模糊,往往是出於論者不自覺地混淆,或是定義不明確所致。而在中國思想中,雖然普遍存在概念含混或模糊的現象,卻相當缺乏澄清這些語意含混和模糊的方法。因此,本文作者選擇以蒯因和公孫龍為代表,嘗試運用邏輯分析的方法,來比較中西哲學處理名實問題的異同。 在分析蒯因和公孫龍的名實論之前,有必要先行分析柏拉圖所謂的「理型」(希臘文e&;#7990;doj,英文Form),並介紹蒯因與邏輯實證主義的聯繫。首先,柏拉圖哲學所論

述的理型,乃是絕對、單一且恆久不變的實在,也相當於西方中世紀哲學所談到的共相(universal)。而將“e&;#7990;doj”譯為「理型」,不僅最能表達出“e&;#7990;doj”為「現象界客觀而普遍的原理」這層意義,更強調出這類原理所具有的結構性。其次,蒯因與邏輯實證主義雖然都是運用現代邏輯來從事哲學研究,但在對於形而上學的看法上,兩方卻是同途而殊歸。邏輯實證主義認為,所謂的「形而上學」,只是由一些似是而非的陳述(pseudo-statement)所堆積而成。這些陳述不能在原則上得到經驗的證實,故沒有認知意義可言。蒯因則主張應運用邏輯分析的方法,來澄清傳統形而上學中那些存在已久的含混

而模糊的概念。 蒯因認為,對於實有論難題的分析,應著重在其語言層面,來探究實有論承諾(ontological commitment)的問題。這也就是運用邏輯語言,從理論上探討何物存在。蒯因根據其所提出之實有論承諾的識別標準︰存在就是作為約束變項的值(to be is to be the value of the bound variable),指出唯有約束變項才足以作為實有論承諾的載體。蒯因進而指出︰唯名主義否認共相為實有。概念主義認為共相存在,但限定共相僅僅存在於人的心智之中,並且必須是人心在有限步驟之內所構造出來的對象。而柏拉圖主義則強調共相獨立自存於人心之外。蒯因的實有論立場屢經更

迭,本文作者嘗試梳理出一條較為清晰的脈絡,建議將其實有論立場判為概念主義。 對於《公孫龍子.名實論》,本文作者在文句有所脫漏或誤加的段落,參考各家學者的校勘成果,並從北宋以降關於〈名實論〉的注解或論述中,擇出近三十家較具代表性的見解,以重新考訂、分析〈名實論〉全文。特別是運用數字下標的方式,將〈名實論〉中最重要的兩個概念︰「物」與「實」,各自析出四類意義,並逐一詳細解釋這八個概念的意義。 從實有論的觀點來看,蒯因傾向概念主義,而公孫龍的〈名實論〉則屬於唯名主義。在〈名實論〉中,僅僅承諾了「天地」和「天地所產者」這兩類具體對象的存在。因此,〈名實論〉與蒯因在實有論上,都承認殊相或個體

是一種實在。進一步要探究的是︰共相是否存在?對於這個問題,根據現存〈名實論〉原文,可知公孫龍完全沒有涉及,這是很可惜的。 而從語言哲學的觀點來看,蒯因繼承羅素分析限定描述詞(definite description)的方法,指出一個名稱未必對應一個所指稱的對象。例如「佩格薩斯」(Pegasus)。蒯因也繼承了弗雷格區別內涵意義(Sinn)與外延意義(Bedeutung)的觀點,強調兩個表達式儘管內涵意義不同,仍可具有相同的外延意義。例如「晨星」(Phosphorus)和「暮星」(Hesperus),或是「有心臟的動物」和「有腎臟的動物」。根據公孫龍〈名實論〉所提出的「正名」原則︰「唯乎其

彼此」,那麼,〈名實論〉似乎是把名稱限定為指稱單一具體對象的單稱詞項(singular term)。但〈名實論〉沒有考慮到的是,單稱詞項除了可以指稱具體對象,還可以指稱抽象對象,例如數字8,或是木星的衛星數目。進一步而論,除了單稱詞項以外,還有一般詞項。而在〈名實論〉中,並未討論到一般詞項。相對於蒯因或分析哲學的名實觀,《公孫龍子.名實論》所提出的「正名」原則,不免過於嚴格,因此在現實中,恐怕沒有任何一種日常語言,足以對應〈名實論〉的名實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