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民意信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元智大學 資訊管理學系 曾淑芬所指導 方麗珍的 民眾申訴系統議題關聯性之社會網絡分析-以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 (2018),提出交通部民意信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中文斷詞系統、語意分析、社會網絡分析、議題關聯性、服務品質。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在職專班 陳志瑋所指導 吳梨怡的 交通部民意信箱運作機制之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民意信箱、電子化政府、公民參與、公民關係管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交通部民意信箱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交通部民意信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民眾申訴系統議題關聯性之社會網絡分析-以某區域教學醫院為例

為了解決交通部民意信箱的問題,作者方麗珍 這樣論述:

書名頁 i論文口試委員審定書ii中文摘要iii英文摘要iv誌謝v目錄vi表目錄vii圖目錄viii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背景1第二節研究動機1第三節研究目的2第二章文獻探討3第一節電子信箱設置與建議3第二節數據分析相關研究5第三節醫療服務品質與顧客滿意度之相關性9第三章研究方法13第一節資料蒐集13第二節分析方法16第四章研究結果20第一節研究醫院「便民服務」系統描述性分析20第二節中文斷字結果24第三節HTML5文字雲頻率統計25第四節社群網路分析26第五章結論與建議30第一節結論30第二節建議31第三節研究限制32參考文獻33中文文獻33英文文獻37

交通部民意信箱運作機制之研究

為了解決交通部民意信箱的問題,作者吳梨怡 這樣論述:

面對突飛猛進與變化莫測的網路時代,各級政府為拉近與民眾之間的距離,電子民意信箱成為廣納民意及強化公民參與的主要管道。本論文以交通部民意信箱為個案研究之標的,結合參與觀察法與深度訪談法,試圖回答以下問題:(一)部長民意信箱的主要案件類別與來源及處理流程為何?(二)現行部長民意信箱的陳情處理存在何種問題?是否有可改進之處?(三)民眾陳情部長民意信箱對機關內部造成哪些方面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案件類別以權益維護最高,占38%以上、案件來源則以電子郵件為大宗,占68%以上;處理程序遵守以案管制規定,涵蓋電子郵件、書面、傳真、親自到部、電話、部長室交辦案件及其他行政機關移文等所有陳情信件;電子化政府與公

民參與機制以設置民意信箱為便利管道,大部分受訪者認為可提供建立詞庫快速回覆與廣納建言、聽取正反意見之正面效益,而反面影響則為一次性臨時信箱、檢舉或重複案件等陳情門檻似乎太過寬鬆,重大議題事件快速成長比例在18%至85%以上;電子民意信箱對組織發展下民主價值,具有提高組織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適應外在環境變遷的正面效益。然而,從民眾重複陳情相同事件或匿名案件等大量信件,似乎可預見其對政府的不信任,正衝擊快速解決問題與適應環境變遷的負面影響。另發現陳情案件大多涉及檢舉、權益或法令規章疑義的處理過程,不是一般單純服務的提供,甚難達到民眾預期滿意結果。又案件量增加,業務量必然增多,承辦人員的壓力負荷也隨之加

重,彼此之間呈現正向相關。顯見政府機關應積極正視民意信箱所存在的問題,適時修正不合宜法規,圓滿化解雙方歧見,暢通政府與民眾溝通管道,讓民眾實質感受到政府服務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