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家庭功能評估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個案家庭功能評估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盧美秀,陳靜敏,張淑卿,李莉,金美雲,楊雅嵐寫的 長期照顧:護理綜論(2版) 和盧美秀、陳靜敏、張淑卿、李莉、金美雲、楊雅嵐的 長期照護:護理綜論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危機家庭評估指標制訂研究 - 兒福聯盟也說明:三、 危機家庭個案管理服務-台北市個案管理模式......95 ... 的定義以助政府推動家庭功能評估,提供危機家庭支持與補充性家庭照顧功. 能的服務,以收預防性服務措施之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華杏 和華杏所出版 。

東吳大學 社會學系 蔡明哲教授所指導 賴菲菲的 長期照護病患選擇照護型態之研究:以台北市一個醫學中心為例 (2013),提出個案家庭功能評估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長期照護、居家式照護、機構式照護。

最後網站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個案轉介單則補充:花蓮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個案轉介單. 轉介單位. 國小(中) 受轉介單位花蓮 ... 問題的嚴重性(1-10 分,評估嚴重程度): ... (包括個人功能、家庭功能、學校社會生活…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個案家庭功能評估,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長期照顧:護理綜論(2版)

為了解決個案家庭功能評估的問題,作者盧美秀,陳靜敏,張淑卿,李莉,金美雲,楊雅嵐 這樣論述:

  ◎全書分為六篇:   .第一篇 緒論:介紹全球人口結構變動的趨勢、長期照顧的發展與演進、各先進國家的長期照顧制度規劃及其啟示、長照2.0、醫療與長照的整合等。   .第二篇 長期照顧需求者評估:說明長期照顧的周全性評估之意義、重要性及進行;介紹包含生理層面、心理層面、靈性層面常用的評估工具等。   .第三篇 家庭照顧者功能與角色:解說家庭的意義、結構與功能、健康家庭的特質,及家庭評估的內涵、常用評估工具,再分析家庭照顧者的需求與資源、功能與角色、福利方案等。   .第四篇 長期照顧服務的介入與處理:介紹長期照顧計畫擬訂的步驟、技巧、長期照顧個案常見的健康問題與照護

、長期照顧機構的規範和評鑑指標、個案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評估、日常生活的照顧、管路留置的照護、營養評估、營養問題的照顧、活動的需求和安排、輔具的需求和種類等。   .第五篇 照顧品質之監測與管理:論述長期照顧機構品質管理的概念、現況、機制的建構、經營和成效等;介紹感染控制的管理、防治、機制的建構及預防等內容;說明異常事件的相關因素、種類、發生模式、管理策略等。   .第六篇 長期照顧相關議題:介紹失智症的分類、症狀、家屬面臨的問題和照顧等內容;探討活躍老化、在地老化的緣起、理念、配套措施等;說明終生住宅的概念、發展模式、概況、重要思維等。   ◎本版修訂重要內容:   .配合長照2.0的實施

,全書更新相關內容、數據、法規等資料。   .調整章節架構,新增3章全新內容,分別為:   〈長期照顧服務法與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   〈醫療與長照整合:建構無縫銜接之醫養照顧體系〉   〈護理於社區長期照顧的角色與功能〉   ◎適用對象:   .修讀護理、相關醫事類科科系者。   .參加「長期照護專業人力Level Ⅱ專業課程」護理專業領域的培訓者。   .從事長期照顧的臨床實務工作者,及其他醫事類科人員。   .未來要投入長期照顧的工作者,和希望成為照顧管理專員者。  

個案家庭功能評估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溫馨提醒:文長慎入,但很重要!
  
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失能人口數已破百萬,照顧者有65%是失能者的家人,#評估至少有231萬人因照護而影響到工作,而失能者親屬的就業比例,也從原本的41%下降到32%,相當於有9%的上班族為了照護家人而辭職。
  
據統計,#照顧一位失能者走完生命全程的費用需要將近500萬元。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身心失能者的負擔,政府修法個人綜所稅特別扣除額的部分,增訂了「長期照顧特別扣除」,符合資格者,一年最多可以有12萬元的長照扣除額,受益人數推估有42萬餘人。
  
然而,台灣需要被照顧者眾,長照扣除額排富門檻的20%稅率限制,#將多數長照家庭皆排除在外。
  
我認為該項政策立意良善,但若我國長照服務能全面含括失能者被照顧的需求,#也就不需要再透過長照特別扣除額來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
  
行政院列出的排富條款,將稅率限制訂為20%,也僅涵蓋了約5.5%的納稅人口,年所得淨額逾121萬者皆排除在外,我認為太嚴格了,政府應將稅率限制從原本的20%提高到30%,把這10%級距中的4.21萬人也納入適用對象,#受益者便會超過46萬人,約半數的長照家庭都能因此受惠。
  
此外,多納這10%級距的人數,#預估減少的稅損也只有約10億元,在過去5年皆超徵的狀況下,不至於造成稅基過度流失,卻能使民眾對該項政策更有感,我認為是值得的。
  
除了財政後援,全面性長照服務的提供也很重要。目前長照2.0的補助多以居家式和社區式服務為主,#缺乏對於機構式服務的補助,導致長照機構的資源不足且佈建不均,「排隊五年等不到床位」、「有錢也找不到長照機構的床」等說法四起。
  
弔詭的是,即使衛福部推估現在的長照住宿式機構缺口超過5萬張床,還有88個鄉鎮市區未設立或供不應求,#但國內住宿式機構的佔床率也僅有85%,究竟是城鄉資源分布不均?還是住宿式機構品質參差?還有待衛福部查清、解決。
  
此外,政府也應盡快清查閒置的公共設施空間,評估設置綜合式服務長照機構的可行性,並參考日本居家護理師的先驅秋山正子所開設的「生活保健室」,#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小規模多機能整合型服務中心,針對門診以上、在宅未滿的社區長照個案,提供免費的諮詢服務,並藉由聚集長輩成為日常串門子的地方,發揮預防保健的功能,實現在地老化。
  
在長照人力方面,居家照顧服務員和「照老闆」雖然因為薪資待遇提高與政府鼓勵創業而快速增加,但不夠全面的制度與管控,#卻也可能產生了許多弊端,像是勞動合作社設立的照服單位無法透過勞基法監測時數、勞工故意失業再從事照服工作以領最高10.8萬元的就業獎勵津貼等等,這也都需要政府再去徹查與改善。
  
此外,大部分的治療師白天都在醫院或診所上班,#僅一部分有接觸到長照業務的治療師會在下班後到個案家中進行居家復能的服務,社區的長照人力嚴重不足。
  
這都凸顯出了社區長照專業服務的血汗,還有夜間服務是服務者需求抑或是服務者需求等問題。
  
我再一次呼籲政府,#只有當長照單位的勞動條件比醫院好時,才會有人願意到長照領域服務,否則訓練出再多的照護人員或是醫護人員,最後還是都不願意「下場」。
  
💥建議
  
✔長照特別扣除額應提高排富稅收至30%。
  
✔護理人員為整合醫療與生活照顧最適合的專業人力。
  
✔協助護理人員成立、經營「社區保健站」。
  
💥提案
  
✔研擬除了稅制補貼外紓解長照負擔的方案。
  
✔提升住宿式機構「好床數及佔床率」的具體方案。
  
✔徹查居服申報、濫用失業勞工就業獎勵津貼的可能弊端。
  
✔改善居家專業服務的勞動條件與促進社區化的發展。
  
#質詢
#長期照顧

長期照護病患選擇照護型態之研究:以台北市一個醫學中心為例

為了解決個案家庭功能評估的問題,作者賴菲菲 這樣論述:

本研究希望能經由了解長期照護個案的特質與需求,進而明白有長期照護需求的個案對照護型態的選擇和家庭功能及需求之間的關聯性,並探討長期照護病患及其家屬對長期照護型態的選擇,比較個案管理師和個案或主要照護者對長期照護型態選擇的差異。讓有長期照護需求的個案或家屬參考,以提供最佳的照護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作為健保對機構或居家式照護服務給付的參考。期望有長期照護需求的個案能獲得合宜的照護,使這些個案能維持其尊嚴,並兼顧照護者與被照護者的福祉,提升國民生活品質。且依照研究發現,提供出院準備服務小組做為實務推展的參考。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包含「基本資料」、「健康狀況評估」、「心理功能評

估」、「個案家庭功能評估」、「個案需求評估」及「主要照護者評估」,進而分析所選擇的照護型態。以出院準備小組的護理師提供需要長期照護的個案為研究對象,總計收案人數為200人。問卷回收後,以SPSS套裝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發現,大部分個案選擇照護型態與家庭功能較相關,與個案個人特質關聯性較低。 研究發現如下:一、個案在無法自我照護,而且照護的困難度較高時,仍希望住在家中選擇居家式照護,和家人共同生活。二、當家庭功能愈健全選擇居家式照護者越多。三、經濟狀況與長期照護型態的選擇有關聯性。四、無論選擇居家式照護或是機構式照護,對專業人員的需求最大。 最後本論文根據研究所得的發現進行討論

,並提出對長期照護的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

長期照護:護理綜論

為了解決個案家庭功能評估的問題,作者盧美秀、陳靜敏、張淑卿、李莉、金美雲、楊雅嵐 這樣論述:

全書分為六篇:   1.第一篇 緒論:介紹全球人口結構變動的趨勢、長期照護的發展與演進、各先進國家的長期照護制度規劃及其啟示等。   2.第二篇 長期照護需求者評估:說明長期照護的周全性評估之意義、重要性及進行;介紹包含生理層面、心理層面、靈性層面常用的評估工具等。   3.第三篇 家庭照顧者功能與角色:解說家庭的意義、結構與功能、健康家庭的特質,及家庭評估的內涵、常用評估工具,再分析家庭照顧者的需求與資源、功能與角色、福利方案等。   4.第四篇 長期照護服務的介入與處理:介紹長期照護計畫擬訂的步驟、技巧、長期照護個案常見的健康問題與照護、長期照護機構的規範和評鑑指標、個案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評

估、日常生活的照護、管路留置的照護、營養評估、營養問題的照護、活動的需求和安排、環境安全、輔具的需求和種類等。   5.第五篇 照護品質之監測與管理:論述長期照護機構品質管理的概念、現況、機制的建構、經營和成效等;介紹感染控制的管理、防治、機制的建構及預防等內容;說明異常事件的相關因素、種類、發生模式、管理策略等。   6.第六篇 長期照護相關議題:介紹失智症的分類、症狀、家屬面臨的問題和照護等內容;探討在地老化的緣起、理念、配套措施等;說明終生住宅的概念、發展模式、概況、重要思維等。 適用對象:   1.修讀護理、相關醫事類科科系者。   2.參加「長期照護專業人力Level 2專業課程」護

理專業領域的培訓者。   3.從事長期照護的臨床實務工作者,及其他醫事類科人員。   4.未來要投入長期照護的工作者,和希望成為照顧管理專員者。 第一篇 緒論 第1章 長期照護概述第一節 全球人口結構改變趨勢第二節 臺灣人口結構現況與變動之趨勢第三節 長期照護的發展與演進第四節 世界各人口老化國家對長期照護制度之規劃第五節 世界先進國家長期照護政策發展之啟示 第2章 長期照護的定義、特性與理念第一節 長期照護的定義第二節 長期照護的特性第三節 長期照護的理念 第3章 我國長期照護體系發展沿革與相關政策發展第一節 我國長期照護體系發展沿革第二節 我國長期照護相關政策的發展 第4章 活躍老化第一

節 活躍老化第二節 活躍老化的策略 第二篇 長期照護需求者評估 第5章 長期照護個案之周全性評估第一節 周全性評估之意義與重要性第二節 長期照護個案周全性評估的進行第三節 常見評估工具第四節 美國護理之家住民評估工具 第三篇 家庭照顧者功能與角色 第6章 長期照護個案家庭功能評估第一節 家庭的意義、結構與功能第二節 健康家庭的特質第三節 家庭評估 第7章 家庭照顧者的負荷與支持第一節 家庭照護的定義與發展第二節 家庭照顧者的需求與資源第三節 家庭照顧者所提供之照護活動與負荷第四節 家庭照顧者福利方案第五節 長期照護專業人員提供的角色與功能 第四篇 長期照護服務的介入與處理 第8章 長期照護個案

照護計畫之擬訂第一節 長期照護計畫擬定常見問題第二節 長期照護計畫擬定步驟與技巧第三節 長期照護常見照護問題與護理計畫第四節 長期照護計畫案例 第9章 長期照護個案常見健康問題與照護第一節 長期照護個案特性第二節 常見健康問題與照護 第10章 日常生活無法自理之照護第一節 長期照護機構日常生活照護規範與評鑑指標第二節 日常生活活動功能評估內容和方式第三節 日常生活照護重點及注意事項 第11章 管路留置之照護第一節 鼻胃管第二節 胃造□管第三節 留置導尿管第四節 膀胱造□管第五節 氣切導管第六節 非計畫性管路滑脫的評估與預防 第12章 長期照護個案常見營養問題與餐食調配第一節 生理變化第二節 營

養評估的方法第三節 營養狀態的評估第四節 營養供給與個案的營養需求第五節 常見的營養問題及處理對策第六節 長期照護個案的餐食調配第七節 藥物與餐食間的交互作用 第13章 個案活動、環境安全與輔具應用第一節 個案活動第二節 環境安全第三節 輔具應用 第五篇 照護品質之監測與管理 第14章 全面性長期照護品質經營第一節 品質概念第二節 國內外長期照護機構品質監測現況第三節 長期照護機構品質確保機制之建構第四節 長期照護品質管理第五節 全面性長期照護品質經營第六節 品質管理手法與品質管理成效 第15章 感染控制第一節 長照機構感染控制與管理之發展沿革第二節 傳染病防治概念第三節 長照機構實施感染控制

的重要性第四節 長照機構感染控制機制的建構第五節 長照機構常見傳染病的預防與照護 第16章 異常事件管理第一節 與個案(住民)安全有關的因素第二節 異常事件的種類第三節 異常事件發生的模式第四節 異常事件管理策略第五節 案例 第六篇 長期照護相關議題 第17章 失智症照護第一節 失智症之分類第二節 早期診斷及介入的益處第三節 失智症的症狀第四節 家屬可能面臨的挑戰與壓力第五節 日常生活自立程度判定基準第六節 大腦功能活化訓練第七節 失智症的照護 第18章 在地老化和終生住宅第一節 在地老化議題第二節 終生住宅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