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股利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財富與稅務管理系 柯伯昇所指導 張簡素卿的 臺灣上市貨櫃及散裝航運公司之經營績效研究 (2018),提出光耀股利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複迴歸分析、經營績效、航運業。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會計學系碩士班 林彥廷所指導 黃芷苓的 金融商品評價損益與股利政策 (2017),提出因為有 IFRS 13、公允價值層級、第三等級公允價值、股利政策的重點而找出了 光耀股利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光耀股利,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上市貨櫃及散裝航運公司之經營績效研究

為了解決光耀股利的問題,作者張簡素卿 這樣論述:

本研究透過TEJ(台灣經濟新報)蒐集2010年至2017年臺灣上市貨櫃航運及散裝航運共十家公司之財務指標及非財務指標,探討與經營績效有關之因素,並以現金及短期償債能力、成長能力、公司治理能力三大構面建立假說,藉由線性迴歸模型,分析三大構面各別指標與「資產報酬率」及「股東權益報酬率」之關聯性。研究結果發現,與航運業經營績效有關之財務指標,以現金流量比率、流動比率、淨值成長率較具影響力;與航運業經營績效有關之非財務指標,以董事總人數,董事長兼任總經理職務較具影響力;資本額對於航運業經營績效雖有關聯,但非絕對,關鍵在於投入的資本是否能充分靈活運用。

金融商品評價損益與股利政策

為了解決光耀股利的問題,作者黃芷苓 這樣論述:

自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於 2011 年發布 IFRS 13—公允價值衡量後,重新定義公允價值,並統一規範公允價值資訊的衡量與揭露,臺灣上市櫃公司於2013 年起適用 IFRS 13。本研究擬從公司股利政策角度,探討金融商品公允價值資訊對公司股利政策之影響,以了解實施 IFRS 13 所產生的經濟後果之一。本研究以手工蒐集方式,蒐集 2013 年至 2016 年年報中揭露有關第三等級公允價值之資訊。本研究將第一等級及第二等級損益與第三等級損益分別探討其對股利政策之影響。此外,進一步探討當公司為四大事務所查核及管理階層具財務會計之專長,其對第三等級損益與股利政策間之影響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金融商品

之第一等級及第二等級損益與第三等級損益對股利變動皆呈負向關係,而外部審計因素及管理階層特性皆能減緩第三等級公允價值評價損益與股利政策的負向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