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湖農會營業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洪富峰所指導 蘇祥慶的 臺灣便利商店產業之地理學研究 (2018),提出內湖農會營業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便利商店、零售地理學、空間自相關分析、網格式資料、座位區。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地學研究所 李銘輝所指導 焦元輝的 國際連鎖速食餐廳區位選擇與空間擴散之研究-以台北市麥當勞速食店為例 (2003),提出因為有 區位選擇、主成份分析、空間擴散、地理資訊系統的重點而找出了 內湖農會營業時間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內湖農會營業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臺灣便利商店產業之地理學研究

為了解決內湖農會營業時間的問題,作者蘇祥慶 這樣論述:

便利商店已成為臺灣民眾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然迄今國人對此類商業零售空間的認識卻尚多停留在經濟獲利層次,缺乏與區域發展及地方生活間的關聯。本研究透過區位理論的驗證、空間統計方法的改良與應用,以及消費者本位的田野實察結果,審視便利商店產業在不同地理尺度下的區位問題與地方連結。  研究結果顯示,在全國與區域尺度下,便利商店產業於北臺灣地區擁有較快速的發展步調與普及率,於中南部地區則尚集中於都市地帶;2007年以前空間群聚伴隨著各通路商圈競爭而不斷擴張與增強,2008年後少見大規模的展店活動,多以原址翻新或近鄰搬遷的方式延續既有商圈,產業空間擴散與群聚型態的演變過程,除突顯了人口數量的流動外,

亦在人口結構上反映了地方發展的現況與前景。  在鄉鎮市區尺度下,本研究利用網格式資料克服空間統計常見的可調整地區單元問題,並證實歷來微觀研究所歸納的區位要素與商圈範圍,均較適用於雙北都會區,在中南部地區則需考量區域發展與人口結構的差異予以調整。而在通路門市的並存現象上,近十年來雙北市已演變為統一、全家兩大通路為主之並存態勢,統一超商僅在台北市獲得相對的商圈優勢,在新北市多數地區已與全家便利商店呈現五五波發展;萊爾富除鞏固三重、內湖等區之早期商圈優勢外,亦著重於南桃園郊區地帶之發展,且較迴避與統一超商發生商圈重疊之情形;來來超商於基隆地區的商圈優勢,則因統一、全家兩大通路的擴張而逐漸流失。  在

社區鄰里尺度下,便利商店來客使用座位區之比例與頻率,乃隨著門市商圈區位不同而有所差異,而大眾交通運輸的便利性,以及座位的數量、配置與機能,亦會影響座位區的來客組成與停留時間,便利商店已由過去單純著重快速、便捷的商品販售據點,轉變為多功能的社區服務中心,除滿足消費者經濟生產與日常生活的需求外,門市整合物流、金流與資訊流的加值服務,更使座位區連結了不同社群與不同空間尺度下的社會關係。

國際連鎖速食餐廳區位選擇與空間擴散之研究-以台北市麥當勞速食店為例

為了解決內湖農會營業時間的問題,作者焦元輝 這樣論述:

台灣在社會轉型過程中,隨著市場的開放,產業的競爭態勢越來越明顯,尤其台灣已加入WTO,國內市場將面臨國際產業強力及有計劃的進入,加上國際經濟情況曖昧不明,致使本國產業經營環境更加嚴酷。國際連鎖速食店進入台灣已有二十年歷史,其區位型態對市場而言,到目前已相對穩定,如能探討國際連鎖速食餐廳的區位選擇策略與空間擴散方式,對速食產業甚且其他業種,將具有參考價值。 本研究首先以台灣地區主要八個國際連鎖速食業種739間餐廳為抽樣對象,問卷分析結果中區位因子可區分出五個主成份,分別是交通條件、及商圈條件、位置條件、商圈潛力條件、區域潛力條件。本章除了分析因素構面及各項影響因子的

重要程度,並探討原因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將統計資料經過處理,轉化成可供區位潛力評估的權重。 其次本研究以台北市麥當勞速食店為例,針對中正區、信義區及內湖區、北投區之四區,以交通條件及商圈條件兩因素構面中的八項區位要素建立一個速食店區位潛力評估模式,結果發現在中心商業地區或是外圍地方商圈,此模式均可找出較正確設點的潛力區位,將可提供未來連鎖速食產業甚至其他連鎖產業在區位潛力評估過程中之參考。 接著針對台北市全部96家麥當勞速食店為對象,首先進行其發展過程四個階段之區位策略與區位因素間之相關分析,並繪出台北市96家麥當勞速食店正確位置,進行空間擴散模式分析,得

到麥當勞速食店發展過程中呈現層級來回跳躍式的空間擴散策略。 最後,在不同階段麥當勞區位決策準則分別為:第一階段(1984~1986年)之區位決策準則明顯以大面積、三角窗及單行道為主,這與麥當勞選擇中心商業區設點有關;第二階段(1987~1991年)以得來速店設置顯著;第三階段(1992~1996年)營業面積變小,並以無車道有座位為主,此時期明顯看出麥當勞擴點的企圖心;第四階段(1997年~)區位策略與大賣場、百貨公司異業結盟店面寬度變小且以雙向道為主,來增加擴點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