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有守,郭世良寫的 考銓制度(4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102/11/22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重點講習會(上午場次)也說明:102/11/22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重點講習會(上午場次). 返回.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 ...

南開科技大學 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 紀建平所指導 林明和的 公立國中教師對退休金制度改革認同度及退休規劃之研究 (2017),提出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年金改革、退休制度、請領規劃、退撫基金。

而第二篇論文健行科技大學 財務金融系碩士班 曾曉萍所指導 藍宜亭的 年金改革認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中小學教師為例 (2017),提出因為有 年金改革、教學效能、教師退休制度、中小學教師的重點而找出了 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的解答。

最後網站公教人員保險法民國101年修正草案評析 - 月旦知識庫則補充:郭冬瑞,公教人員保險法,保險給付,一次養老給付,養老年金,超額年金,月旦知識庫,整合十大資料庫交叉檢索搜尋,是法律學者,實務工作者,法律學子學習好幫手!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考銓制度(4版)

為了解決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的問題,作者徐有守,郭世良 這樣論述:

  內容豐富,析述制度,詳敘沿革,列舉案例,專題討論,是一本最切實用的書。從考選到退休撫卹共二十章無所不包,引據最新人事法規或其相關法規二百多種。每段析論均註明所據法規名稱與條次,目錄詳細,查閱便利,有如考銓辭典。是人事工作人員必備工具書,是研究者最好的參考書,也是參加國家考試人員必讀書。

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30)在司法法制委員會質詢銓敘部長張哲琛及教育部政次陳益興,針對院版「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林佳龍認為還有三大疏漏,應該解決,分別為「未納入生育給付」、「私校老師扣繳補充保費」及「勞保與公保年資無法合併計算」,林佳龍亦已在廠提出修正動議,讓年金改成能落實真正的公平正義!

首先,林佳龍指出,依據院版的公教人員保險法第三條修正草案,保險範圍未納入生育給付,而現有的公教人員,卻是每年編列公務預算給予生育給付,未能建立體制,反觀勞版都已經將生育給付明文納入,依據現行的修法版本,私校老師又會再度成員年金孤兒,無法領到生育給付,非常不公平,所以他已提案將生育給付納入。

再者,林佳龍也表示,本次修法提供的年金給付率1.3%,然而,私立學校老師卻要在領月退休金時扣繳部分費用當補充保費,實際換算下來給付率僅達1.0725%,林佳龍主張,私校老師的年金如果繼續放在公保給付,不應該扣繳補充保費的費用,林佳龍亦已經提案修正。

最後,林佳龍說,本次修法版本並未建立「可攜式年金」制度,有人當勞工12年、公務員年資也12年,卻因換工作,之前年金就不算,都只能選擇一次領,非常不合理,林佳龍亦已提案修正,期望可以過關。

公立國中教師對退休金制度改革認同度及退休規劃之研究

為了解決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的問題,作者林明和 這樣論述:

受到台灣人口急速高齡化與預定利率不斷降低,台灣退休金財務缺口也日益擴大,軍公教退撫基金恐有破產之虞,此一結果造成政府不得不推動軍公教退休年金制度改革。本研究主旨在剖析公立國中教師面對退休金制度改革後,教職人員對修法的認同程度及對未來退休金請領規劃的影響。研究採用問卷調查,以自編之「公立國中教師對退休金制度改革認同度及請領規劃問卷」作為資料蒐集的工具,以中彰投公立國中教師為研究對象,採便利抽樣的方式進行分析,總計有效樣本計300份,運用SPSS 22版統計軟體進行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分析問卷填答結果。希望藉由觀察性別、健康狀況、教學年資、個人月所得、婚姻及配

偶狀況以及撫養人數多寡對於退休年齡影響程度、決定幾歲辦理退休、領取退休金方式、未符合支領月退休金資格時選擇何種方式退休以及預期退休所得減少,教師因應對策等,研究結論如下:一、受測公立國中教師對退休金制度改革整體而言屬於低度認同。二、公立國中教師對退休金制度改革後未來退休金請領規劃之因應之道以「延後退休」為主。三、公立國中教師性別對於期望何時辦理退休及領取退休金方式有顯著差異。四、公立國中教師之婚姻及配偶狀況對於退休年齡之影響程度有顯著差異。五、公立國中教師之健康狀況良莠、教學年資深淺、個人月所得高低、撫養人數多寡對於未來退休金請領規劃上均無顯著差異。關鍵詞:年金改革、退休制度、請領規劃、退撫基

年金改革認知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以桃園市中小學教師為例

為了解決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的問題,作者藍宜亭 這樣論述:

近年來,政府積極展開年金制度改革。雖然政府推動改革有其背景因素與理由,但任何制度的變革都容易造成政策關係人的心理不安與情緒反應。無論是改革過程中或是法規實施後,年金改革是否會影響教師教學效能,這是教育研究應重視的一環。本研究旨在探討年金改革認知下,對於中小學教師之教學效能是否有相關影響。以桃園市中小學教師為抽樣研究對象,共發出54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65份,有效回收率為86.11%。調查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等方法分析。主要研究結論如下:一、中小學教師對年金改革認知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延退訊息」層面最高。二、中小學教師的教學

效能表現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教學策略」層面最高。三、不同任教階段、性別、年齡、教學年資的中小學教師,在整體年金改革認知上有顯著差異。四、不同年齡、教學年資的中小學教師,在教學效能中的「教學信念」層面上有顯著差異。五、年金改革認知與教學效能具有低度正相關。六、年金改革認知中的「福利變動」層面對教學效能有顯著解釋能力,但解釋力偏低。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論,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中小學教師與後續研究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