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紓困貸款逾期還款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勞工貸款繳不出來也說明:2019 · 勞保局開放勞保紓困貸款申請,至今約26萬名勞工貸款逾期未還,總金額達新台幣219億元。勞保局今天說,勞工逾期未繳款將從保險給付支出,不會.07.2020 · (延伸閱讀 ...

國立中正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郝鳳鳴博士所指導 謝宗穎的 關廠勞工清償貸款案法律性質之研究 (2013),提出勞保紓困貸款逾期還款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關廠工人、社會促進、社會補償、行政契約、私法契約、法院管轄、公私法、社會國原則、民生福利國。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財經法律研究所 陳櫻琴所指導 張琦玲的 論我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紓困貸款制度之存廢 (2008),提出因為有 勞保紓困貸款、紓困貸款、勞工保險、行政契約、雙階理論、新制勞工退休基金的重點而找出了 勞保紓困貸款逾期還款的解答。

最後網站勞工紓困貸款又來了! 逾期未還不能再借 - 工商時報則補充:勞動部勞動福祉退休司司長謝倩蒨指出,年滿20歲的本國籍、有投保投保的勞工,未參加勞保者可提出工作事實者都可申貸,但她也強調,去年有借貸的民眾,須還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勞保紓困貸款逾期還款,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關廠勞工清償貸款案法律性質之研究

為了解決勞保紓困貸款逾期還款的問題,作者謝宗穎 這樣論述:

關廠工人清償債務案法律性質之研究謝宗穎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院法律研究所摘要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究關廠勞工清償貸款案法律之性質。於民國86年間政府的財經政策,造成大量的關廠潮,這些關廠失業勞工因為爭取工作權及資遣費、退休金等問題無法藉由規範之保障,紛紛走上街頭抗議,勞動部(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為安定這些失業勞工,而提出貸款方式作為措施,暫時平息了這場紛爭。惟這些貸款請求權時效將屆至,尚有半數左右勞工仍未還款,勞動部依法必須請求這些關廠失業勞工返還貸款,而全案進入法院訴訟,在法院裁判中一部分貸款契約被判斷為私法案件適用民事法律、一部分案件則被判斷為公法事件適用公法法律而裁定移轉至行政法院,也有部分案

件在訴訟外和解。而在行政法院則有聲請大法官統一解釋裁定暫停訴訟及行政法院之判決兩種類型,在判決類型中則有行政契約及社會促進、社會補償等爭議類型。關廠失業工人事件原本僅是一個單純貸款事件,卻隨著法院各種不同裁判見解,讓事件呈現各種不同的結果。是以,本研究以關廠勞工清償債務案之事件之法律性質為基礎研究,去探究關廠勞工清償貸款案司法審查爭議,藉由本研究呈現關廠勞工清償貸款爭議案與司法實務審判及學說間爭議之所在,俾便行政機關嗣後於保護失業勞工規範實踐之參考。

論我國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紓困貸款制度之存廢

為了解決勞保紓困貸款逾期還款的問題,作者張琦玲 這樣論述:

民國90年間,國內、外經濟景氣低迷,失業率不斷攀升,許多勞工面臨經濟上窘境,為使勞工保險基金比照商業保險機制,讓勞工在財政困難時能辦理個人紓困貸款,使勞工保險被保險人可以提前動支老年給付,最後再以保險給付抵銷之,我國於92年修正勞工保險條例第67條第1項第4款,增列勞保基金得用於被保險人貸款。我國自92年起開辦勞工保險被保險人紓困貸款,迄98年1月底,申貸人數58萬人次,核撥金額638億元。惟未按期繳納貸款本金及利息人數10萬餘人,逾欠金額達95億元,逾欠比率約18.61%。因勞保條例第29條第1項但書規定,勞保被保險人有未償還勞保紓困貸款係以保險給付抵銷之。以此觀察,勞保紓困貸款人數不可謂

不多,辦理時可否達到政策目的,提供勞工一時急難之需?惟勞保紓困貸款逾欠比率偏高,將來倘以被保險人之保險給付抵銷欠款,對勞工發生保險事故時經濟生活保障是否足夠?又未償還保險給付是否一定能以保險給付抵銷?本研究從勞保及勞工退休基金之功能及性質,探討不同勞工退休基金辦理紓困貸款之優缺點,並分析紓困貸款制度對全體或個別勞工退休生活保障等之影響。分析以全體共有之勞保基金辦理個人紓困貸款,在法規適用及實務運用上面臨之困境,並希借鏡新加坡公積金制度及美國401(K)退休金制度辦理辦理紓困貸款之經驗,提出我國以退休基金辦理紓困貸款之研究結論、政策建議及法規之修法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