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華大學校徽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北京清華大學校徽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力俊寫的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增訂版】 和張鳳的 哈佛問學30年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清華大學 - MBA智库百科也說明:清華大學 (Tsinghua University,清華)是中國著名高等學府,坐落於北京西北郊風景 ... 德載物”勉勵學生,後被鑄入校徽,高懸於大禮堂的上方,成為師生共同遵守的校訓。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時報出版 和秀威資訊所出版 。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楊儒賓所指導 呂柏勳的 中晚明志怪筆記的博物與知識向度 (2020),提出北京清華大學校徽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志怪、筆記、博物、知識、物怪。

而第二篇論文輔仁大學 宗教學系 莊宏誼所指導 陳祈蓁的 陳大姑與臺灣一貫道發一崇德發展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陳大姑、一貫道、發一崇德、集體領導、組織架構的重點而找出了 北京清華大學校徽的解答。

最後網站清華大學校徽_百度百科則補充:清華大學校徽 為三個同心圓構成的圓面,外環為繁體的中文校名(清華大學)、英文校名(TSINGHUA UNIVERSITY)和建校時間,中環為校訓字樣,中心為五角星。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北京清華大學校徽,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水清木華:清華的故事【增訂版】

為了解決北京清華大學校徽的問題,作者陳力俊 這樣論述:

新竹清華人,譜寫清華的傳奇故事── 從北京清華到新竹清華,從新竹清華到兩岸清華。     ▪以平實的文筆,見證清華璀璨的發展。   ▪集纂眾所皆知的清華歷史,述說鮮為人知的清華軼事。   ▪以業餘校史研究者視角,弘揚清華人百年功業。     《水木清華——清華的故事》積累作者於新竹清華大學任教時期,梳理與清華有關之各種典故、事件與趣聞,共一百六十餘篇。第一部分即從國民政府遷台前北京清華說起,有北京清華簡史、庚子賠款與運用、歷任校長事紀、清華風雲人物及西南聯大二三事等內容;第二部分則聚焦新竹清華,有在台發展簡史、校園景觀地理與建物、傑出教師與校友、教學研究貢獻等說明;第三部分為兩岸清華,有各

項名人與文化紀念會、兩岸校長面談、兩岸校友聚會、兩岸學術交流等互動,並附有胡適、林語堂、殷海光、梁實秋、錢穆等清華名人事蹟,展現清華大師如林的光輝過往。全書以故事性為主,偶有幽默風趣之語,加入個人情感與見解,展現對清華的熱愛。   本書特色     以業餘校史研究者的視角,條目回答方式的鋪陳,串起歷史的北京清華、發展中的新竹清華,密切互動的兩岸清華,並在筆墨中寄寓對未來的清華期許與祝福。   誠摯推薦     王汎森 中研院院士│李弘祺 清華大學榮休講座教授│林聖芬 前中國時報社長│洪嘉聰 聯華電子董事長│孫震 前台灣大學校長│陳立白 威剛科技董事長│黃榮村 考試院院長│彭宗平 前元智大學校長

│劉兆玄 前清華大學校長│潘文炎 中技社董事長│蔡進步 清華大學校友總會理事長   好評推薦     「該書富故事性,交代近代中國教育史之核心大學之發展,內容雋永知識兼之,為近年來難得之作,其視野及識見,與校長治學之宏博相互輝映,是不可多得之著述。」──李弘祺 清華大學榮休講座教授     「解讀清華前世今生,見證作育英才輩出,自強不息行勝於言,厚德載物無遠弗屆──強力推薦『清華的故事』。值得細讀,引發省思。」──林聖芬 前中國時報社長     「寫清華故事,清新生動。令讀者對清華歷史和人物,及其彰現之厚德載物,自強不息,生出無限嚮往,有益於世道人心甚多。」──孫震 前台灣大學校長     「

史實廣詳,文筆流暢,而且短期內累積豐富,至深佩服。」──劉炯朗 前清華大學校長     「陳力俊校長從清末民初清華、抗戰清華,講到兩岸清華,寫出國際級清華大學的源頭、風格、苦難、成就、與願景,以及清華大師們的風采與苦悶。本書百餘篇短故事更勾勒出,清華如何面對時代及兩岸變局,在科技與人文互動下,交織出一片多元卓越的迷人風景。」──黃榮村 考試院院長     「水清木華的故事,橫跨一世紀。陳校長親自導覽北京和新竹清華園的人物傳奇與辦學密碼,見證清華的魅力;也為我熱愛的這所大學,添增另一頁美麗的篇章。」──彭宗平 前元智大學校長

中晚明志怪筆記的博物與知識向度

為了解決北京清華大學校徽的問題,作者呂柏勳 這樣論述:

本文以中晚明志怪筆記為討論對象,探討志怪如何言說知識。將從兩條途徑作為切入點,先觀察志怪於明代圖書目錄的分類情況,意在了解明人看待志怪書的定位,會發現志怪和小說於四部分類上並不明確,除了時常游移子、史兩部外,和雜家筆記更是難以區別。這裡通過「子不語」和「多識之學」試圖捕捉志怪的邊界,形成「枝山志恠」與「升庵博物」兩種典型,志怪橫跨了小說的界線,關鍵在於對異物知識的需求。第二條途徑以超自然文學作為框架,這個看似牴觸傳統自然觀念的理論,卻可將志怪化約為對未知產生驚懼及好奇的物學,藉小說的見聞、不誣、傳信、考辨諸多要求,來評估志怪的知識向度。首要參酌西方博物學結合傳統博物思維,以採集、命名、徵驗、

分類、收藏組織陌生之物。在寓勸戒、廣見聞、資考證一貫原則下,明人藉由雅集交遊的耳目聞見來說鬼,利用筆記文體和志怪敘事話語作用於事件參與者、傳述者、紀錄者的角色分工,以強化認知。第二,明人也鳩聚圖書資料,以治學態度來集異,文獻在徵驗有極高的優先性,於藏書堆中拼湊物怪形象,卻著重人和物怪的關係,物怪本身性質不被重視。第三,將物事分門別類進行歸納為明志怪特色,其中有架構天、地、人的三才定位,或是依史書、方志、小說彙編而來的分類嘗試,標誌了志怪編創的獨立性格,可視為企圖理解並掌握天地萬物秩序的世界圖像。明代物的知識體系建構於氣和鬼神實存概念上,志怪格物從祭儀的招致物怪轉向認知行為,借用傳統徵驗方法,向

外涉獵天地常異一切事物之理,內求心性豁然貫通,開啟了物的形上與倫理學之對話空間,表現在志怪測度吉凶善惡,並完成物怪知識儒學化的工作。另一方面,博物源自孔子的多識之學,但始終潛伏於學術外緣,本應兼論常、異而洽聞,但是人們只喜聞狡獪、怪誕,造成物理發展的偏狹現象。無論是祝允明(1460-1526)還是楊慎(1488-1559),言說志怪對應博物百家處境,成為明代文人不遇、遠離中心以邊緣自居的反抗精神。

哈佛問學30年

為了解決北京清華大學校徽的問題,作者張鳳 這樣論述:

「我看風光人物,絕不僅瞥浮面的幸運,尤其仰慕他們深層的孤懷幽抱。」--張鳳   作者張鳳在哈佛已經三十六年,親炙多位國際知名漢學大師,書中以溫潤之筆記述學者們的學思歷程與言行風範,包括楊聯陞、趙如蘭、張光直、杜維明、李歐梵、王德威、黃正德、汪悅進、李惠儀、田曉菲、余英時、高友工、夏志清、葉嘉瑩、孫康宜、陳幼石、鄭洪、鄭培凱、陸惠風、傅偉勳、鹿橋(吳訥孫)、臺益堅、卞學鐄、韓南等多位教授的風采,皆躍然紙上,歷歷在目。 本書特色   以靈動溫暖之筆,描繪出交誼往還的珍貴情景,書寫當代旅美精英之所學、所思、所感、所行,細數各家風采典範。 名人推薦   杜維明教授、王德威教授──專序推薦

  「張鳳帶著深情,懷著厚意,用褒而不貶的熱筆替一群在海外為『文化中國』招魂而不知自己魂歸何處的知識分子,繪製了一幅具體圖像。」──哈佛大學燕京中國歷史及哲學與儒家研究講座教授 杜維明   「這是本『學術因緣』的結集,張鳳對各個學派及學者都做了專精的研究,每一篇章皆嚴謹呈現學者的面貌風采,深入淺出,鮮活感人,極具可讀性。」──哈佛大學漢德森中國文學講座教授 王德威   「張鳳以史家的冷峻,作家的溫暖,勾勒了百年來哈佛大學華裔學者的研學史。」──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 王一川教授   「張鳳為讀者描畫了哈佛令人欽慕的歷史與傳統,以及由哈佛培養熏陶而湧現的人文與自然科學的傑出代表人物,在張鳳筆

下,個個顯示了活生生可觸可摸的鮮活特點,完全不是呆板正經的『僵化』學者,文筆語言可誦可贊。」──復旦大學中文系 徐志嘯教授   「張鳳的哈佛書寫將文學和學術帶出哈佛課堂,推向『公共領域』,擴大了東方文化和中國文明的影響,也使『哈佛的中國緣』更加豐富和多樣。」──南京大學中文系 劉俊教授   作者簡介 張鳳   生於臺北近郊淡水。師大歷史學士及密西根州立大學歷史碩士。   著有:《哈佛心影錄》、《哈佛哈佛》、《域外著名華文女作家散文自選集──哈佛采微》、《哈佛緣》、《一頭栽進哈佛》、《哈佛問學錄——與哈佛大學教授對話30年》等作,為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主持人、主持組織百場文學、文化會議

。曾任職哈佛燕京圖書館編目組25年,並研究哈佛漢學跨過近百年的文化文學歷史思想,以及多位學人的傳記思想史。曾獲台灣僑聯文教基金會2016年華文著述獎散文類第一名,現為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創會會長,現任分會會長。   序/杜維明 序/王德威 一懷孤月映清流――博雅的漢學名師楊聯陞教授 教我如何不想他――語言與音樂學家趙元任、趙如蘭教授 啟發漢學的中國考古文明――考古人類學家張光直教授 儒學現代轉化任重道遠――為往聖繼絕學的杜維明教授 鐵屋中的吶喊――解讀城市現代性與中國現代浪漫文學的李歐梵教授 如此繁華――首開哈佛中國現代文學課程的王

德威教授 語法理論長項的語言學家――哈佛語言學系黃正德教授 性別格局昇降:談論《紅高粱》――哈佛藝術與建築史汪悅進教授 明清文學審美風尚與女性研究――哈佛大學東亞系李惠儀教授 古典與現代的學術與詩情――哈佛大學東亞系田曉菲教授 歷史與思想之間――人文諾貝爾獎:克魯格獎得主余英時教授的學與思 中國之美典與審美態度――普林斯頓大學高友工教授 改變現代文學史生態譜系――感時憂國的中國小說史家夏志清教授 融匯古今卓然有成――開拓古詩詞現代觀的葉嘉瑩教授 文學的聲音――古典文學與生命情懷――孫康宜教授 老男人現代化――創辦女性人雜誌的陳幼石教授 創作小說《南京不哭》《紅塵裡的黑尊》――高能物理專家鄭洪教

授 中國文化與史學意識――鄭培凱教授的詩與史 欲識乾坤造化心――劍橋新語社創辦人陸惠風教授 生愛死與生死智慧――探索生命哲學的傅偉勳教授 《未央歌》歌未央•中國藝術史――鹿橋•吳訥孫教授 近代戲劇和表演藝術還本歸原――臺益堅教授 黃金歲月――航太結構動力學專家卞學鐄教授 第一位華裔美國東亞圖書館館長――哈佛燕京圖書館首任館長裘開明 哈佛大學1879年首聘中文教師――戈鯤化赴美教學第一人 哈佛大學理科諾貝爾獎得主的啟示――李遠哲教授等位 張愛玲繡荷包的緣分――古典小說史家韓南教授之寶物珍藏 跋 關於張鳳 〔附錄〕 哈佛理科人物掠影 哈佛燕京學社的漢學貢獻 哈佛大學生日快樂!375年!  

序   張鳳女士的《哈佛問學30年》是因對一批當代旅美學人「所學所思所感所行的關切」,而加以引介論述的文集。這本文集所採的筆法,既非扣緊文本的學術批評,也不是浮光掠影的品題人物,而是通過和每人進行面對面的溝通,逐字逐句的閱讀有關文獻,再加上「尋覓根苗」的思索,讓心影漸有雛形才作出勾勒,寫成篇章的。   自從1982年,歷史出身而偏好文學的張鳳和夫婿黃紹光博士遷居哈佛大學劍橋一帶以來,她即苦心於筆耕開拓人文天地,並藉方塊漢字建構自淑淑人的文化事業。我想張鳳選擇了一批文史哲工作者為書寫和評介的對象,與其說是對海內外媒體特別重視政治和企業人物(不必提明星和歌星)的反應。毋寧說是為自己提供了一

吐胸中塊壘的園地。我們這批樂觀其成的學人對象,為她的熱忱、敬業和鍥而不捨的精神所動,也都感到能和一位有志趣投身人文學領域的道友談天、談心或通信,不是責任而是欣然的承諾。   多年來因為李歐梵教授創立,後王德威教授引領,和現在張鳳主持的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一度鄭培凱教授和我們主持的中國文化研討會(原九州學刊)年會及哈佛儒學研討會;過去趙如蘭教授和陸惠風教授作東(張鳳聯絡)的劍橋新語;還有張鳳創會的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及通過大波士頓區中華文化協會安排召集的藝文小集等;哈佛已經成為在英語世界中經常用普通話談論「國學」(中國學問)的道場。   《哈佛問學30年》生動的刻畫了協力使哈佛大學

成為「人和」勝境的一批求道者的學思歷程。我們不能改變新英格蘭的嚴冬和酷暑,我們雖然希望面向大西洋的美國歷史發源地可以為東亞文明的再生創造契機,但我們有自知之明,真正塑造劍橋話語的是現代西方的啟蒙心態。   不過,如果我們真像張鳳描寫那樣(她帶著深情,懷著厚意,用褒而不貶的熱筆替一群在海外為「文化中國」招魂而不知自己魂歸何處的智識分子,繪製了一幅具體圖象),我們的「想像社群」也許在花果飄零之後還有一線「靈根再植」的生機! 杜維明 序   哈佛大學是舉世聞名的學術重鎮之一,也是美國常春藤八大盟校的龍頭老大。   自1636年建校以來,哈佛大學培育無數人才,堪稱人文薈萃,菁英輩出。近百年來

,更有眾多華人學者在此傳道授業,或研究講學。他們的所思所見,不僅為這學府倍添光彩,也為二十世紀中美文化交流,寫下重要篇章。   張鳳隨著先生黃紹光博士到哈佛擔任核磁共振實驗室主任和貴重儀器中心主任來到哈佛大學,她自己又曾二十五年任職於西方漢學研究的寶庫―哈佛燕京圖書館編目組,藉地利人和之便,得以與哈佛文理各科華洋教授,時相往還。而與前來哈佛客座或訪問的學者,亦多有求教機會。本書各章,即為這些學術因緣的結集。每位學者不只暢敘他們的專長,也兼及個人為學歷程的省思。如:   余英時教授談歷史與思想的貫串方法,孫康宜教授談女性學者與女性研究的互動關係,李歐梵教授談城市現代性等等,張鳳對各個學派及學

者都做了專精的研究,再經各位親閱授權發表,每一篇章嚴謹呈現學者的面貌風采,深入淺出,鮮活感人,且極具可讀性。   當代人物傳記,多偏重政商兩界;所談所錄,亦囿於一時一地的話題。《哈佛問學30年》以學者為主要寫作對象,以學術思想為論介重點。誠如哈佛校徽VERITAS美麗真實所謂,知識的追求、真理的辯證,方是文化建設百年大業的基石。   特為之序。   王德威 (*本文節選自書中〈一懷孤月映清流――博雅的漢學名師楊聯陞教授〉其中一段)歲暮天寒,哈佛大學燕京講座教授楊聯陞先生於1990年11月16日與世長辭。楊先生學問博大精深,是大家公認的啟沃西方漢學界的先導史學家之一。在哈佛東亞系近四十年間

,教誨培育出無數英才遍布世界各國,如趙如蘭、余英時、高友工、勞延煊、張灝、劉翠溶、陸惠風等,跟他上過課更有張灝、劉翠溶、蕭啟慶等位。在追思儀式的前夜,適逢哈佛中國教授、學者在趙如蘭和卞學鐄教授家,有個劍橋新語討論粥會。當我領著學者與聯合文學的發行人張寶琴到達不久,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的余英時教授、陳大端教授夫婦也應邀趕來參加。當晚余教授跟我提到:「今年是我最難過的一年!兩位與我最親近的老師,錢穆和楊聯陞先生,竟先後在三個月間都去了……」11月24日,在大波士頓華人聖經教會舉行的追思儀式莊嚴隆重,到場的有哈佛柯立夫、魏格納、孔復禮等楊先生的老同事或受教者。當時正休假的、1990年在夏威夷大學東西中

心的哈佛東亞系系主任杜維明,也千里迢迢地趕回來。膝部開刀未久、行動十分不便的張光直太太李卉老師,亦拄著拐杖同張先生前往。趙如蘭,卞學鐄教授夫妻則幫忙拍下感人鏡頭。追思是由麻省理工學院退休教授、中研院院士林家翹先生,回憶他與楊聯陞教授認識經過而展開。1933年,他與楊先生一同進入清華大學。大一時,楊先生就以一手精彩的文言文,顯示出深厚的國學基礎。楊先生精力過人,這是他以後在學術上主要成功要素。余英時與陸惠風二位先生都曾受教於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也是楊聯陞先生的得意門生,和在哈佛執教時的輔士,共同開過中國制度史,通史等。余教授哀傷地談起三十五年前的往事。他初遇楊先生,正值楊先生的事業高峰,他推崇楊先

生是漢學界第一流真正居於領導地位的學者。在1955年以後的二十二年間,除去他在密西根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幾年,他們師生幾乎天天見面。無論是教學或討論,都能體會到楊先生的照顧和關切。楊先生做學問從不偏私,有時還為了學生而做。譬如楊先生在法國得獎的學術名著《中國貨幣信用小史》(1952),就是因為教學沒有適當的教材,他特意為學生而完成的一本書。

陳大姑與臺灣一貫道發一崇德發展之研究

為了解決北京清華大學校徽的問題,作者陳祈蓁 這樣論述:

摘 要 一貫道源自中國,1945年來到臺灣傳道,從戒嚴到解嚴,沒有停滯一路前進,在持續的發展中,也將一貫道由臺灣傳至世界80多個國家。順應整體社會的變化,保有宗教的神聖超越、聖凡兼修的入世情懷,以其得以在傳統觀念逐漸沒落、科技網路飛速的訊息傳遞中,不被淘汰,凸顯出一貫道與時俱進的開創力。而崇德道場無論是在道務量約占全球一貫道的一半以上,是學術界值得探究的對象。 本研究以宗教的組織結構性、信仰團體之動能性、在當代社會的適應性等,是本文所關注的主要面向。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文獻回顧與分析評述、問題意識、研究目的與本文之分析框架。第二章︰考察發一崇德道場的歷史源流,崇德領導人陳

大姑修辦歷程、發一崇德名稱命名由來、崇德之修辦理念與實踐。第三章︰論述發一崇德之組織架構,在組織重構過程中,歷經四個關鍵事件︰1980年的重挫與再造;2011年陳大姑召開《三爐三會》解決崇德具有爭議的問題;崇德負責群之磨合;「百代薪傳」重振崇德對組織領導的向心力。第四章︰分析以聖凡兼顧的道場事業︰崇德發事業之經營;文化事業部需改變策略才能因應未來立於不敗之地。第五章,以崇德傳承發展所面臨的困境與前景。如何讓年輕代投入道場、三才的培養、天命金線傳承等問題尋找解決之道。第六章︰結論。以本文的研究總結發現崇德的發展轉向,崇德的集體領導,亦是華人宗教之中一個值得參考的範型。唯有永續傳承發展,促使一貫道

各組線團結的道務發展,並與各宗教攜手共為人類謀福的理想實現,才是宗教傳播的終極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