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等副教授代表著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升等副教授代表著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何世同寫的 堅苦卓絕:國民革命軍抗日戰史 和許毓良的 台灣在民國:1945~1949年中國大陸期刊與雜誌的台灣報導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提升等教師送審資料自我檢覈表也說明:職稱: 副教授 助理教授 講師 舊制助教 擬升等職級: 教授 副教授 助理 ... 代表作係數人合著,其他合著者須放棄以該著作作為代表著作送審之權利,且已檢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黎明文化 和前衛所出版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休閒遊憩研究所(多媒體組) 朱文浩所指導 林玉皎的 雲林產業文化加值研究-以源順食品VI視覺設計為例 (2013),提出升等副教授代表著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產品包裝、包裝設計、網站視覺、視覺設計、情感設計。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 黃美珍所指導 陳昌寧的 國中柔道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2012),提出因為有 國中柔道選手、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的重點而找出了 升等副教授代表著作的解答。

最後網站教育部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評議書選輯(2006)則補充:中央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評議書選輯釋意旨苟所牴髑;依同辦法規定,升等著作應送校外 ... 蓋謂拙文作為升等教授扈級之代表作,顯不適棓;然於升等教授代表著作所佔總分為 60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升等副教授代表著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堅苦卓絕:國民革命軍抗日戰史

為了解決升等副教授代表著作的問題,作者何世同 這樣論述:

◎一部完全從軍事的專業角度探討分析國民革命軍對日抗戰的戰史典籍。 ◎一三○幅精繪作戰要圖,精闢解析每場戰役的作戰經過,及評論作戰結果與對戰局之影響。 ◎提供軍史界、抗戰戰史研究者、國軍指參軍官及對戰史有研究興趣者閱讀。   「八年全面抗戰」是全中華民族奮起救亡,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復失土,由「次殖民地」一躍而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讓中國人光榮「站起來」的一場神聖戰爭。有了抗戰的勝利,中國始免於亡國滅種;今天中共才能享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進而讓中國人「強起來」,並在昔日西方殖民帝國面前,揚眉吐氣的機會。   國民革命軍在「八年全面抗戰」中,一共傷亡了三百二十

多萬官兵,陣亡了二百六十八名將官,包括兩位集團軍總司令、八位軍長、二十九位師長。他們不是為那一個黨派而戰,而是為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戰;堅苦卓絕,碧血丹心,共同為中華民族譜出這一頁血淚與榮耀的歷史。   「不信公義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長期以來,西方列強刻意將中國之抗戰,排除在二戰之外,日本人更企圖清洗侵略歷史。本書之問世,盼能喚醒兩岸讀者深刻了解八年抗戰對中華民族的意義,以更寬闊的心胸,本實事求是精神,探討抗戰,還給中國抗戰應有的世界歷史定位。   本書採1937年「七七事變」至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的8年時間為斷限,並以中日雙方作戰中的22場「大會戰」、「滇緬作戰」、「桂柳反

攻作戰」、「海空軍作戰」為主軸,對照130幅精繪的抗戰歷史圖像,論述國民革命軍拋頭顱、灑熱血締造光輝之史頁,極具參考價值。  

雲林產業文化加值研究-以源順食品VI視覺設計為例

為了解決升等副教授代表著作的問題,作者林玉皎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雲林虎尾「源順食品」VI視覺創作為設計主題,透過天然食品為創作在地文化特色,率先規劃所需脫胎換骨產品做為研究調查。本研究是以單一個案質性研究為主軸,文獻蒐集採用學者Donald Arthur Norman提出情感設計的本能層次分析,進行彙整相互關聯性,並且透過深度的訪談進行資料蒐集,以源順食品VI視覺設計以及創作成果,最終以創作成果的意象,達到產業創造文化加值之行銷地方為目標。本研究歸納以下二點問題加以探討:一、 由文獻探討中的「情感三層次的本能層次(Visceral Level)與行為層次(Behavioral Level)及視覺設計分析」相關理論。二、 將視覺元素分析結果進行

產品包裝與網站視覺介面之實務創作。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設計VI視覺成果,提供學界及業界從另一個角度來衡量產品包裝設計透過網頁視覺呈現的效益,作為未來導入客製化設計於實務工作之參考。

台灣在民國:1945~1949年中國大陸期刊與雜誌的台灣報導

為了解決升等副教授代表著作的問題,作者許毓良 這樣論述:

台灣戰後關鍵四年,從進步島嶼到絕望深淵。 「中華民國」人如何看待台灣? 台灣如何透過中華民國的角度看見自己?   ※關於本書   台灣地處亞洲的邊陲島嶼,卻又身陷地緣政治的風暴中心,在世界舞台的競逐中,無法避免地遭遇數次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以及封建官僚的掠奪榨取,而始終處於複雜的歷史脈絡與認同混亂中。戰後台灣進入了現代史上最關鍵的四年──1945年至1949年,台灣處於二次大戰後的國際情勢,以及中國內戰、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權敗退來台的夾縫中,猶如一艘太平洋上遭逢狂風暴雨的孤舟,已無法回頭,卻仍不知彼岸在何方。   在這樣曖昧的時間點,「中華民國」如何認識、理解曾為日本殖民地的隔海

島嶼?短短四年間,從「光復」到敗退,這些片面理解台灣歷史,對台灣社會的想像,將台灣視為「歷史以來的迷惑者」、「太平洋戰略的美女」的別稱,如何形成錯綜複雜的歷史,深刻影響至今?   本書作者許毓良為台灣少數專精中國所藏相關台灣史料的學者之一,以過往因反共氛圍而被忽略的中國雜誌、期刊史料為範圍,從中進行1945至1949年間台灣相關報導的史料挖掘與研究,試圖從「中華民國」視角來探討戰後初期的台灣,雜誌、期刊相較於報紙新聞,更具有分析、評論與批判的特性,進一步剖析歸納出當時中華民國──中國知識分子對於台灣的好奇與想像。   本書以戰後四年間,中國的雜誌、期刊對台灣的報導為本,其來源遍及中國各主要

城市,內容可分成政治、社會、經濟、旅遊四類主題,可見當時中國各地的雜誌期刊,對於台灣有相當豐富的觀察與解讀,甚至對國民黨在台灣的施政,引發二二八事件也有不少詮釋與批判,全書縝密爬梳史料後,將描述出一段在海峽之間激盪洶湧的戰後台灣史。 本書特點   一、蒐集中國1400餘篇雜誌、期刊與98張圖片的龐雜史料,首次浮出水面讓世人看見的另類台灣史觀。   二、以戰後時期的「中華民國」視角來觀看台灣,全書呈現輕鬆且故事性濃厚的台灣圖像,能夠重新認識混沌不明的戰後台灣。   三、集結1945至1949年間台灣的政治事件、社會脈動、經濟產業、旅遊景點等珍貴資訊,具有深入淺出的觀點與解讀。 名家推薦

  李筱峰(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戴寶村(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秘書長) 專文推薦   林桶法(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   劉維開(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序  

國中柔道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

為了解決升等副教授代表著作的問題,作者陳昌寧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旨在於瞭解國中柔道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關係,並且比較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柔道選手在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差異。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參加101年全國柔道錦標賽之國中組男女柔道選手為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內容包含三個部分,分別為個人基本資料、知覺教練領導行為量表及團隊凝聚力量表。資料完成後以描述性統計、Hotelling T2檢定、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One-way MANOVA) 、及典型相關 (canonical correlation) 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茲將分析結果摘要如下:一、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以「訓練與指導行為」的感受最高,以「專制行為」的

感受最低。二、團隊凝聚力以「團隊合作」為最高,以「人際親和」為最低。三、不同年級之國中柔道選手在知覺教練領導行為有顯著差異。四、不同最佳成績表現之國中柔道選手在團隊凝聚力有顯著差異。五、國中柔道選手知覺的「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以典型相關分析得知典型相關係數達顯著水準,兩者之間呈高度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