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地方法院免費法律諮詢時間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台南地方法院免費法律諮詢時間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志盛,周瑋軒,周瑋倫寫的 勞動基準法隨身查(三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南地方法院免費法律諮詢,大家都在找解答。第1頁也說明:台南地方法院免費法律諮詢 ,大家都在找解答第1頁。(二)服務地點:永華市政中心一樓聯合服務中心。 (三)電話:06-2991111轉1195。 二、台南律師公會、財團法人法律扶助 ...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許政賢所指導 何盈青的 醫療訴訟起訴前之紛爭解決機制 —以臺中地方法院醫療試辦制度為例 (2017),提出台南地方法院免費法律諮詢時間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醫療糾紛、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調解、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臺中地院醫療試辦制度。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犯罪防治研究所 鄭瑞隆所指導 張采秋的 中輟學生諮商輔導服務現況與問題之研究 ~以雲林縣為例 (2010),提出因為有 中途輟學、諮商輔導、諮商服務、雲林縣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南地方法院免費法律諮詢時間的解答。

最後網站免費法律諮詢 - 群益律師事務所則補充:免費法律諮詢 服務:民事糾紛、刑事訴訟律師、寫訴狀、存證信函、離婚律師、財產分配、監護權、遺產繼承及其他 ... 關心提醒: 收到法院文件或書狀,可拍上來為您解答方向.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南地方法院免費法律諮詢時間,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勞動基準法隨身查(三版)

為了解決台南地方法院免費法律諮詢時間的問題,作者周志盛,周瑋軒,周瑋倫 這樣論述:

  本書精選勞動基準法歷年來重要的解釋令,並且融合實務議題詳加分析,是職場上班族熟稔自身權益的實用工具書。細究本書特色有下列數項:   1.每一條文標示制定要旨,便利讀者查詢與閱覽。   2.逐條彙整主管機關發布之重要解釋令,以使勞資雙方有所依循。   3.常用條文輔以實務解析,藉以探究勞資雙方常見的迷思。   4.敘述簡要、條理清晰,是職場工作者與在校學子必備的工具書。   5.提供讀者人資管理、勞資關係與勞動法令的諮詢服務。

醫療訴訟起訴前之紛爭解決機制 —以臺中地方法院醫療試辦制度為例

為了解決台南地方法院免費法律諮詢時間的問題,作者何盈青 這樣論述:

醫療糾紛的解決途徑,有訴訟上與訴訟外之解決機制。惟醫療行為具有高度專業性與特殊性,且當事人泰半有追求真相之需求,訴訟中加上鑑定程序因而導致時間冗長,當事人無法獲得即時保障,不能滿足雙方之需求。從而,透過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以補缺,利用訴訟外機制之多元彈性,得以針對醫療糾紛之特質,依照衝突內容提供特殊之程序形式,尋求更適切之解決方式。然而我國並未針對醫療糾紛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訂立專法,多半係由地方自行整合當地司法資源與醫療院所,發展出具有個人特色之糾紛解決模式。我國在2014年曾提出專法「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卻因當中之補償問題而未通過。本文將以草案為基底,輔以外國醫療糾紛訴訟外紛

爭解決機制,汲取各國法制優點,以訴訟外調解為核心,提出草案未來改革之方向與調解機制於我國之可能發展。希冀在未來之調解程序中,加入鑑定程序,讓醫療糾紛之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能夠有效發揮消弭紛爭、減少訟源之作用。最後,由各地方所發展而出之訴訟外解決模式中,調解成功率最高者為臺中地方法院醫療試辦制度,故文中將以此為例。藉由檢視此制度,結合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草案中之調解與司法調解,試提出若干問題,期能改善現況,建構適合我國的起訴前之紛爭處理模式。

中輟學生諮商輔導服務現況與問題之研究 ~以雲林縣為例

為了解決台南地方法院免費法律諮詢時間的問題,作者張采秋 這樣論述:

本研究以立意取樣進行半結構深度訪談,探討雲林縣中輟學生諮商輔導服務的現況與問題,在雲林縣選取十個與中輟學生諮商輔導工作有密切關係的單位做為研究對象,共訪談實務工作者十一人。訪談資料根據「現象學內容分析法」做資料分析、詮釋、統整,最後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1.雲林縣學生中輟的原因以家庭因素為最多;中輟學生大多數來自高風險家庭。2.實務工作者認為中輟學生諮商輔導服務的實質內涵是重要的。3.與個案建立良好的諮商關係為個案主動持續求助「諮商輔導」的重要關鍵;對「諮商」沒有概念或沒有病識感是不會主動求助「專業心理諮商」的主要原因。4.轉介「專業心理諮商」或精神醫療以個

案有情緒障礙、或有自殺、傷人傾向、懷疑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居首;實務工作者自我知覺有能力可以解決問題,則不轉介「專業心理諮商」,此想法及認知有待商榷;轉介「專業心理諮商」的資源網絡分佈不均,城鄉差距明顯;轉介「專業心理諮商」較常遇見個案排斥轉介及其他實際配套不足的問題。5.諮商輔導服務之內容以提供生涯輔導及個人諮商輔導為最多;諮商輔導人力不足是提供中輟學生諮商輔導服務最主要的問題。6.大部分中輟學生家長不會來參加親職教育。7.教師諮詢服務多數採取與教師直接溝通、合作輔導的方式;社會工作者與學校教師有溝通上的無力感為提供教師諮詢的主要問題。8.舉辦個案研討會所遇見的問題因機構屬性不同,意見也分歧。9

.中輟學生「諮商輔導」須配合司法、警察公權力的介入較能見到成效;短期的「專業心理諮商」效果較為有限,需要較為長期的諮商或搭配社工的服務做長期持續的追蹤輔導。10.溫馨持續的關懷並協助解決個案中輟的原因可避免再輟;未有效改善整個社會制度結構及生態環境問題,則中輟問題未能真正解決。11.實務工作者與各中輟輔導資源網絡均有聯絡或資源分享的合作關係,唯缺乏與家庭教育中心合作;輔導資源網絡合作時常會遇到「網絡資源整合」的問題。12.實務工作者需要政府的協助以「網絡資源整合」居首。13.實務工作者的建議以「資源密切聯繫與統整」居首。14.實務工作者的感想以「輔導功效無法立竿見影,有力不從心的感慨」居首。本

研究針對研究結論加以討論,並提出建議:一、對政府相關部門的建議(一)中輟學生諮商輔導策略上對政府的建議1.比照高風險家庭的處遇編列諮商輔導經費;或籌募公益資源專款專用,提供有諮商需求的中輟個案父(母)免費的心理諮商治療。2.政府及學校重視心理衛生知識之宣導。3.學校增設社工師,協助解決兒童與青少年問題。4.政府的教育策略重視品格道德教育。5.情緒管理教育提早在家庭及幼稚園教育進行實施。6.政府籌建中輟學生諮商輔導求助網站。7.政府宜重視婚前教育並立法實施。8.政府研擬對策或修法,改善強制性親職教育。9.建立周密的個案管理制度,追蹤關懷中輟個案至少到十八歲。10.政府改善中輟問題有長程的規劃而非

僅改善中輟數據。11. 提高社工人員工作之穩定性(二)中輟學生諮商輔導實務上對政府的建議1.鼓勵實務工作者充實與諮商輔導相關之精神醫學及犯罪防治知能。2.精神科心理醫師或諮商心理師巡迴駐校或巡迴各偏遠鄉村提供諮商服務。3.鼓勵諮商專業人員或大學諮商輔導系學生參與中輟學生輔導志工行列。4.依個案之需求彈性調整免費的心理諮商晤談次數。5.增加安親學園諮商輔導人力及社政社工的人力。6.彈性調整社工人員的上班時間,以解決白天家訪遇不到中輟個案的困境。7.政府以聘請專家學者巡迴各校演講或鼓勵教師修學分的方式,增進教師的中輟學生諮商輔導知能。8.政府在舉辦中輟個案研討會及輔導知能研習,邀請民間中輟學生輔導

機構的社工人員參加。9.建立中輟個案管理制度,協助中輟學生輔導網絡的資源整合。10.提供安親學園較大的活動空間。11.以跨局室的協商合作模式,共同為解決中輟問題而努力。12.協助組成精神科醫師、諮商師、社工師的中輟學生輔導工作團隊,對中輟個案及其家庭介入輔導。13.縣府委由少年輔導委員會統籌辦理學校的學生輔導志工召募與認輔訓練,以協助更多有諮商輔導需求的學生。二、對中輟學生諮商輔導實務工作者的建議1.重視父(母)入獄、遭家暴、目睹家暴、遭性侵及來自單親、隔代教養家庭之中輟個案的心理諮商輔導。2.主動宣導輔導室之專業功能。3.主動宣導「專業心理諮商」的意涵與資源。4.重視中輟學生的休閒輔導及休閒

活動的導正。5.加強法律常識之宣導。6.重視同儕輔導服務。7.盡可能將有逃家、逃學的中輟學生個案均轉介「心理衛生諮詢服務」。8.將家庭教育中心列為中輟學生諮商輔導服務的可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