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 木構造建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台南 木構造建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江尻憲泰,小平惠一,落合伸光,大江忍,大場隆博寫的 日本建築學技術‧美學‧工法全系列套書(共十三冊):建築結構+建築入門+綠建材+日式建築改造法+住宅植栽+裝潢建材+照明+環保住宅+茶室設計+木構造+建築材料+家具設計+建築設備 和青風編輯部的 木生:一流匠人教你從零開始學木作╳匠人與他們的原木生活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南木構造建築的推薦與評價,網紅們這樣回答也說明:台南木構造建築 的推薦與評價,的和張哲生這樣回答,找台南木構造建築在的就來便利商店優惠好康推薦指南,有張哲生網紅們這樣回答.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易博士出版社 和樂木文化所出版 。

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張珩所指導 李婉綾的 輕鋼構複合小型住宅使用者決策研究 (2021),提出台南 木構造建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使用者決策、ANP、輕鋼構屋、貨櫃屋、微屋運動(Tiny House)、微型住宅、AHP、木構屋、新型態生活價值。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高階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蘇純繒所指導 黃明進的 友善移動組合屋的探討 (2021),提出因為有 簡易式住宅、綠建材、環境友善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南 木構造建築的解答。

最後網站台南青田居 - Ecfs2017則補充:主建物分成兩部份A、B… Ching Tian Live位于台南的中西区,靠近台南孔庙, ... 大山作品:青田居-台南85年木構造老屋更新計畫/ 大山台南建築再利用,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南 木構造建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日本建築學技術‧美學‧工法全系列套書(共十三冊):建築結構+建築入門+綠建材+日式建築改造法+住宅植栽+裝潢建材+照明+環保住宅+茶室設計+木構造+建築材料+家具設計+建築設備

為了解決台南 木構造建築的問題,作者江尻憲泰,小平惠一,落合伸光,大江忍,大場隆博 這樣論述:

單冊介紹↓↓↓↓ 冊一《建築結構入門:一氣呵成習得結構整體概念╳融會貫通核心專業知識》 日本建築第四代傑出結構家──江尻憲泰 榮獲日本多項建築獎項肯定與讚賞, 與隈研吾等國際級建築大師聯手數次, 不斷碰撞出結構特色與建築形態的無限可能性! 即使安藤忠雄、隈研吾,甚至丹下健三都得和結構家緊密合作,才能蓋出世紀偉大的建築。對結構家與建築家來說,首要考慮的重點是建築物對地震作用的反應。日本歷經阪神淡路大地震、耐震偽造事件等,無論技術或法條,都是同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台灣需要借鏡的經驗。 全書掌握了5大結構核心╳106個議題探討,具體引經據典、搭配圖像輔助。有系統式地逐步解說結構類型與特徵

、材料特性、結構與自然條件的關係,再切入結構力學領域,充分傳達力學概念並教授最低限度的力學計算能力與原理。最後進入設計階段,將結構計算應用到結構設計、耐震設計。本書內容是建築結構師的必備基礎,如同基礎之於建築物的重要性。 特色: ◎建築結構入門專書,提供完整考察日系做法、當今現況,開拓建築視野 ◎引導讀者圖像式思考問題,培養解決結構問題的能力 ◎拯救只靠電腦計算卻不知道原理的讀者,扎實掌握計算方法,學會做低限度的計算 ◎收錄全書重要的建築用語,中日英對照整理,提供查找時的最佳參考資料 【學業界好評推薦】 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退休教授│郭一羽 原型結構技師事務所負責人│ 陳冠帆 中原大學

建築系教授兼任系主任│ 謝明燁 (依姓氏筆畫排序)       冊二《建築入門:統觀建築,從觀念養成、建築人文素養到現場解說全圖解》   建築是一門結合力學、藝術、文化、設計、機能等,相當複雜且養成期長的學科。 建築設計,有形或無形地引導著使用者,體察、互動進而深得人心; 建築結構,它的存在或許不被使用者察覺,卻是人類最堅固的靠山…… 建築學群是建立一座城市風格的推手,使建築成為有價的社會資產。 本書涵蓋建築人具備的建築知識: 1.深刻建築啟發  2.建築演變及未來 3.建築設計素養  4.建築材料與設備選配觀念 5.結構工法基本概念6.建築法規 7.現場工程概貌 學業界書評節錄── 「可

借重於本書提供的當前新穎建築觀念、材料與施工技術實現出來」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 王聰榮 「廣泛且全面性地提供了初學者入門的絕佳途徑」 ──邱文傑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邱文傑 「本書的台日建築實務文化差異,對專業人士而言具有比較與啟發作用,因此有『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功效,成為進入建築執業的最佳入門書」 ──東海大學建築系系主任 邱浩修 「書中處處可見作者不隨波逐流的獨到觀點,讀完必有茅塞頓開的滿足感」 ──張哲夫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張哲夫 「本書將複雜的建築專業說明得簡單而有趣,是一本談建築的好書」 ──張景堯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張景堯 「關於建築的多面貌,本書有很全面的認知,

歡迎大家來飽讀建築一番」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所長兼主任 溫國忠 「在本書中對建築的根本有分門別類的敘述,既可做為入門書也可添補專業知識」 ──立建築工作所主持人 廖偉立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以現今觀點精選110個建築關鍵專業用語,歸納成8個面向完整且廣泛地逐步講述建築領域所有基礎專業知識。從建築的根本、人文、理論到如何思考設計,再從實務面探求材料、設備、工法、施工,並以實際案例輔助,將建築專業知識化繁為簡、具體明白地呈現建築全貌。偉大建築設計必然是在厚實的專業基礎、和建築相關知識支持之下成立,本書也是基於這兩點編排內容。 ● 建築入門專書,全彩印刷精彩案例照片、圖解建築

專業知識,效率通曉建築實務理念和執行體系 ● 中日英對照收錄全書重要的建築用語       冊三《綠建材知識:飾面材、塗裝、機能材選配,從生產過程或成分到施工維護全圖解》   綠建材know-how專書! 木竹石土泥紙六種「健康、再生、減廢、低汙」 綠建材的特性與應用,以綠建築的真正意義切入並貫穿全書,深刻傳達綠建築的內涵。 學業界書評節錄── 「本書最感動我的地方,在於指出『適合與不適合自然材料的屋主』、及『認清屋主選擇自然住宅的真正理由』,並提出維護書的製作做法,這是多麼負責的態度」 ──社團法人臺灣永續綠營建聯盟理事長‧建築師 王世昌 「本書深入淺出說明選用建築材料的正確觀點和實用知識

,更提醒我們:可以選擇一種永續、自然的生活態度」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兼創新綠建材研發與推廣中心主任 邵文政 「這是第一本針對自然材料做討論的專書,同時也是提供查詢各項自然材料的實用工具書」 ──樂齡居家空間規劃諮詢師、《想住一輩子的家》等友善住宅作家 林黛羚 「在裝修前先閱讀本書了解正確知識、做好預防設計,就能遠離『病態建築症候群』」 ──社團法人臺灣病態建築診斷協會理事長 莊燈泰 「本書介紹日本高緯度永續林木產業的自然建築,是台灣住宅從業人士、自力造屋者可延伸思考並進行調整的基礎」 ──台灣減法綠建築發展協會理事長‧建築師 劉志鵬 「本書內容輕鬆易懂、饒富生趣,即便初次接觸也能

快速且有效率掌握基礎知識」 ──台灣綠建材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 羅志明 〈依姓氏筆畫排序〉 作者是以「取自大自然的國產材料、從生產到施工不做多餘加工或耗費能源、只需最低程度的處理即可報廢或回收,對環境負荷小、對人體無害」定義綠建築材料,歸整出110個健康綠建材、生態綠建材、高性能綠建材等成分或生產過程、以及施工步驟工法。並且針對木質地板聲響、泥作裂痕等常見問題提供解決辦法,又另闢篇幅提出病態建築症候群的改造方法。除了實務層面以外,更建立屋主與建商、建築從業人員使用綠建材和維護上的正確觀念。 ● 全彩印刷精彩案例照片、圖解建材專業知識,效率通曉綠建材的真正價值和應用方式 ● 中日英對照收錄全書

重要的建築用語       冊四《日本式建築改造法:耐震補強、節能改造重點技巧╳RC、木造建築改造設計流程全圖解》   建築改造,讓老屋重獲新生! 建築要全面改造還是局部翻修?需要改造的是客廳、廚房還是臥室?有沒有年幼孩童或行動不便的年長者?是否要注意無障礙空間?有無防火、防震、採光、隔音的性能需求?最重要的是業主的想法和預算…… 與新建案不同,改造建物有著天生的複雜問題,除了上述考量,更重要的是得在既有的建築上做出檢查、判斷,並且必須顧及已存在的建物,讓改造後的建築能夠與原本的建物完美融合,要注意的事項尤其龐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國內建築的平均年齡高齡化,包含中古公寓、大廈住宅,以及各

種餐旅商辦等商業空間建物,三、四十年的老屋比比皆是,若想讓老屋再繼續使用,改造建築是當務之急。除了要符合和過去不同的生活需求,重新檢查看不見的水電配管與耐震結構,提升房屋安全性是第一要務。 為了追求更好的品質,許多設計師、建築師往往會將他們的目光投向擁有建築人文素養與高規格建築工法的歐洲、美國、日本等。而與台灣相鄰的日本,因為同屬東方社會、又都是地震頻繁的島國等各種因素而受到台灣更多的矚目。 本書將頂尖的改造方法精簡為「前置準備、現場調查復圖、室內設計、設備設計、結構設計、性能設計、融資、估價契約監造」八大面向,藉由觀摩七位活躍於日本建築領域的建築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學習嚴謹有條理的作業模式,不

管面對RC造或木造、局部改造或增減改建,還是節能、耐震等各種需求,本書都有精彩範例和詳解,讓讀者輕鬆吸取寶貴經驗,掌握日本的建築技法! ●改造種類齊全,具體提出適切的工法或材料設備的選擇 ●全彩印刷精彩照片、設計詳圖、詳盡圖表,迅速建構專業知識 ●附錄中英日專有詞彙對照表、台灣法規補充,方便快速查找資料     冊五《住宅植栽:110個栽植重點與主題設計╳植栽選用規劃全圖解》   提升居住品質、親近自然生態,打造會呼吸的綠色美宅! 不只是美觀,根據植栽的不同特質, 能夠有防止土壤流失、遮斷視線等功能, 甚至有掌握微氣候、調節日照、溫度與風速以及防煙隔音等效果! 從環境條件、設計預算等初步規

劃,本書涵蓋住宅與植栽設計的基礎必備概念,扼要地介紹植栽相關知識並依適合的環境、優點特色與主題風格加以分類,將植物與建築物有規劃地組合搭配,此外也將常見的特殊植栽如竹子、苔蘚、椰子等彙整起來獨立說明,並重點解說植栽工程的注意要點與後續的長期管理。帶領讀者了解植物特性,全面掌握住宅植栽的挑選種植與養護管理方法原則,美化建築體的視覺印象,打造出生意盎然的居家生活! ●依照各種需求清楚分類,具體提出適宜樹種,幫助實務上選擇使用 ●全彩印刷,精美插圖,迅速建構專業知識 ●中英日專有詞彙對照表,查找資料方便又省時     冊六《裝潢建材:全面涵蓋各類世界建材╳原理性質施工應用全圖解》   好設計

,是建築的靈魂,用對建材,則將設計效果撐開到最極限! 本書嚴選世界600種代表建材,依材質屬性分為:木質材料、石材磁磚玻璃、泥作材料與塗料以及其他材料如金銅鋁塑膠等四大主題;105個重點解說,循序漸進地從材料的製作工程剖析原料原理特徵,到材料的加工應用、施工收整工法與後續維護,徹底解析裝潢材料,帶領讀者從大方向全面掌握建材的性質特性,認識各種代表性的產品技術,跳脫一成不變的用材迷思,選配出最適當的建材,打造理想中的完美設計! 本書特色 ◎ 建材種類齊備,板材合板木質材料、石材磚材玻璃、各類灰泥與塗料、各式化學礦物性能板等,從觀念養成到實務技巧,迅速建構專業知識 ◎ 實體產品照片、生產加工流

程圖、施工詳圖等皆為全彩印刷,清楚好懂易照做 ◎  附有中英日專有詞彙對照表、建材廠商資料,查找資料方便又快速   冊七《照明:110種關鍵提案與具體做法╳空間表情營造規劃全圖解》   照明是人與空間對話的媒介,以明暗光影,營造有感覺的空間感! 只要改變照明方式,就能讓空間氛圍煥然一新。打造符合各種日常活動的需求、回應生活情緒的照明計畫,從了解光和人之間的對話著手,進而掌握不同光源的特性及差異,思考各個環境的需求與情境,考量空間用途、光源、燈具搭配的同時,兼顧室內設計與運作成本。 本書以照明設計的步驟為主軸,一一拆解照明計畫所應具備的基本知識,涵蓋各種光源特性與效果介紹、照明計畫的構

想規劃、各種形式的照明配置使用等概念與雛型構成。內容配合大量圖像照片,示範不同用途的空間環境,讓所在的空間符合人性的需求,營造出實用又有趣的照明情境,有系統、有邏輯地帶領大家進入照明的世界。       冊八《環保住宅》   以順應環境為起點,重新認識環保住宅!   環保住宅不是仰賴昂貴的設備,或只能落實在新建築中的概念;而是回歸人與大自然的友善關係、善用環境特色,創造以人為本、順應生態的人性化居住空間。本書網羅了110種環保建築的關鍵要點,並具體呈現出實用的建築工法。活用這些設計提案,讓你可以不花大錢,就將老宅或新屋打造成節能又舒適的有氧綠住宅!       冊九《日式茶室設計最新版:飽覽茶

道珍貴史料、茶室設計表現手法,領略名茶室的空間意匠》   「在器物、格局配置中展現謙虛及待客之心」,是日式茶室設計的根本 ★百張精美平面設計圖、細部圖、繪製圖和史料圖 ★格局‧道具之材料種類、工法與施工全圖解 ★細說茶室茶道歷史‧剖析名茶室重要之作   茶室是為茶事特別設計的空間,也是茶道精神的具體展現。日式茶室並非講究形式、而是看重形式內的豐富精神意涵,只有實際了解才能應用形式,又不受形式侷限。 作者師事茶室權威中村昌生門下,長年專研茶室、茶道文化等,是現代數一數二的茶室專家。本書從茶道茶室的脈絡發展、茶室空間配置形式、構成要件、茶庭構造、材料種類,至現代茶室,帶領讀者細細追尋茶道文化精隨

、茶室設計要領,窺探日式茶室的堂奧。 ●115個茶室專門知識與實務設計施工要領,迅速建構茶室設計專業 ●深度解說豐臣秀吉「黃金茶屋」、日本國寶「如庵」、千利休「待庵」、小堀遠州「擁翠亭」、北大路魯人「星岡茶寮」……古今18座名茶室的空間配置 ●茶道歷史精華和茶室演變簡史 ●中日專有詞彙對照表,方便快查資料       冊十《木構造最新修訂版:從基礎到實務理論,徹底解構「柱樑構架式」工法、材料、接合、耐震與構架計畫全圖解》   擁抱木造,實現建築與人、自然永續共存共享的理想。 木構造是有益環境永續發展、現在和未來的營造趨勢。而木頭獨有的柔美曲線、溫潤觸感,也是現代建築展現力與美的首選媒材。在日本

,歷史悠久的柱樑構架式工法因構架自由度極高,且合乎經濟可行性、易改造維修,一直都是最受青睞的主流工法。 本書作者獨立執業結構設計逾40年、獲獎無數,親歷數次重大震災、及建築技術革新,累積深厚的實務經驗和專業涵養。從業之餘主持日本全國柱樑構架式工法研究會貢獻己力,是深受業界敬重的一流木構造家。本書是作者從業40年一手梳理的木構造系統精華,以大量到位圖解,傳授木構造特性、結構系統、構架計畫、地盤基礎工法等,帶領讀者通曉木構造入門必備學理知識。  本書架構特色 01 木材介紹木材種類和特性、工法介紹、建築物的各種力與力的傳遞、構件類型、木構造特性 02 構架與接合構架的作用與種類、各構件設計(柱、木

地檻、橫向材)、接合部的作用與種類 03 剪力牆 剪力牆的作用與種類、壁體強度、壁量計算、防止扭轉與構材拔出的設計 04樓板組與屋架組樓板組‧屋架組的作用與種類、對應垂直和水平載重的設計、日式西式屋頂構造 05構架計畫木構造常見災害、結構計算流程、構架計畫的細項、耐震診斷與補強 06地盤與基礎 基礎的作用與種類、地盤種類與常見災害、地盤調查與改良方法、基礎的鋼筋混凝土工法 專業推薦 李綠枝/大藏聯合建築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洪育成/考工記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陳啓仁/國立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永續居住環境科技中心主任 蘇文清/國立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教授 本書特色 6大核心主題╳110個木

構造系統的重要觀念與設計施工工法 百張全彩構架細部詳圖、簡便公式及設計必備的數值參考表 中日英專有名詞索引、台灣法規補充       冊十一《建築材料最新修訂版:從營建程序「基礎工程→結構工程→內外裝工程→設備外構工程」全覽材料特性、用途工法、現場施工細部全圖解》   從農業時代的土夯住屋,到現代的鋼骨造高樓建築,建築形態因建築材料的技術進步,而有重大突破。建築材料之於建築物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不論是為了不同使用目的之各式需求設計、抑或是打造社會價值、環保永續,實現的唯一途徑就是從建築材料著手。 本書集結日本橫濱地區眾多資深一級建築師的各種現場經驗,和近年新技術材料使用分析與導入的工法。依照

建築物的建造工序,從整體構法到施做細節,詳述各項工程的材料性質、施工方法及施工後的維護,帶領讀者透過現場作業,理解材料的加工方式與工法重點,實質發揮出材料的性能價值,亦助於在設計階段就掌握細節要點。  ●詳介LVL、BP材、CLT等中大型木造結構材、結構用五金、及耐火新技術 ●5大工程╳110個木造、鋼骨造、鋼筋混凝土造工程材料性能、用途與施做工法的重點 ●百張全彩呈現施工精彩照片、詳盡圖表、構造原理圖 ●中日英建築術語索引、台灣法規補充,方便對照參考     冊十二《家具設計: 110個關鍵步驟,打造兼具機能與美感,久住舒適的生活空間》 完美的家具空間設計,必須將人與家具、建築結合為一!

家具不只決定生活動線和便利性、好不好看,實際上就是左右著日常生活感 透過精妙的設計,配合空間、環境及預算等條件,完美協調機能與美感,訂製最獨特又舒適的起居環境,是系統家具的優勢,也是它的真實價值。無論是家庭住宅或是商業建築,都需要良好的家具設計才能有效利用空間,使收納機能與美感舒適達成絕妙平衡,這意味著必須整合人與家具、建築的關係進行思考與設計,才有可能隨時間經久使用下,仍能保有日常活動的空間舒適感。 本書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裝修家具,詳述「評估空間條件、繪製草圖與平面圖、估價簡報與報價、繪製施工圖、正式施工、移交維護」的完整流程,並介紹各種材料、塗裝、五金的特性與優缺點,附上各種場景的設

計實例。讓使用者(業主)建立充分的知識,具備家具設計的良好概念、了解自己的需求;設計者則可透過本書將專業建議傳遞給業主,形成高水準、有建設性的共識,完成業主與設計者均滿意的作品。 冊十三《建築設備最新修訂版:107個規劃與應用知識,有效營造健康舒適、節能永續的居家環境》 認識基礎設備+最有效率的規劃與配置 因應住宅、商辦等各式建築,涵蓋生活用水、空調通風、電力系統、通信裝置、防災安全、以及節能趨勢 貼近生活需求細節,掌握建築物整體的環境技術,運用整合能力,以最小資源創造最大機能與舒適。 房子就像我們的身體,骨骼是結構、外表是造型。而建築設備的運作,恰如重要的器官一樣,掌管著建築整體的

各項機能,同時也維繫著建築的壽命。不同的設備各自獨立、各有所長,卻需要互相呼應,才足以構成完整的生活系統。由於建築設備十分貼近生活,卻往往容易忽略而運用失當,造成浪費及危險;在強調節能環保、重視災害應變能力的今日,也可能形成環境的破壞、昂貴卻無效而不自知。 本書從理解建築設備的基礎開始,從使用的需求切入探討各種設備與建築整體的相應性,以漸進式、豐富的圖解與計畫施作要點,有系統地引領進入實際的規畫當中。舉凡生活用水的引入、排放;空調及通風系統的冷、暖氣與氣密性;以及驅動各種設備運作的電力系統、還有符合時代潮流的節能設備,涵括生活所需的細項,深度剖析,完整介紹。   本書特色: 1.設備知識齊備詳

盡,聰明結合機械設備與環境條件,實務應用最有效率。 2.切合使用需求,前瞻未來趨勢,以新思維新技術規劃因應未來節能防震防災對策。 3.各式圖表輕鬆理解:實物圖、流程圖、數據圖表、範例圖表、剖面圖、設計圖、設備圖等,應有盡有。 4.跨業種應用:建築師、室內設計師、設備廠商、業主等,自學專業、或做為設計選購參考皆宜。

台南 木構造建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佛陀紀念館永久保存高雄市大崗山龍湖庵3座木造「穹窿頂」藻井彩繪大悲出相圖,由於是台灣首例不解體移地保存的佛教古物,相當具有歷史價值,館方配合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於2019年5月11日上架。

高雄大崗山百年古剎龍湖庵大悲樓,拆除進行重建,住持印悟法師將約有60年歷史的三座彩繪藻井捐贈給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商請臺灣文化部文資局施國隆局長支持,由所屬的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展開文保工作,進行全程3D影像紀錄,科學調查研究與專業保存修復以及包裝落架技術等協助,終於讓罕見的三座穹窿頂木構藻井及其上的彩繪大悲出相圖等珍貴文化藝術,得以完整被保存下來,安全地運到佛陀紀念館。

文化部文資局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李麗芳主任表示,大崗山龍湖庵創健於1908年,是台灣首座專供女眾修行的寺廟,寺方在1960年曾禮聘台南地區彩繪師傅為大悲樓3座穹窿式藻井彩繪上「大悲出相圖」,堪稱全台第一,非常珍貴。由於大悲樓要拆除重建,決定捐給佛館永久保存。

龍湖庵因為「千家寺院聯誼」而和佛光山結緣,該寺創建於1908年(日治時期),大悲樓於1961年落成。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主任李麗芳表示:大悲樓彩繪藻井的作品不同於現存寺廟常見的壁畫或是樑枋彩繪形式的大悲出相圖,其名相註腳完整,具有歷史性與稀有性。從源流上來說,與千手千眼觀世音有密切關聯,以《大悲心陀羅尼經》為圖文藍本,加上菩薩像共有88幅,藻井上還繪有16幅佛典故事與詩偈警世語等,共組成104幅圖像,另再加上8幅象徵永離八難之苦的幡蓋共計112幅圖文。

李主任說,木構建築最怕火災,傳統建築均用「井」做為造形並於其上彩繪藻類等水生植物,取其水火相剋意思,因此稱為藻井;龍湖庵的3座藻井,繪製了一百多大悲出相圖,以「大悲心陀羅尼經」84句咒語,加上4幅大天王的圖像,依據方位,從中座面對大雄寶殿依據逆時針方向繪製第1至16幅大悲出相圖,再由龍邊到虎邊,依據東,北,西,南四個方位繪製,共88幅,加上藻井上的鸚鵡請佛等16幅佛典故事、詩偈與警世語。

尤其中座藻井的最上方,有兩輪連續環繞其上的「心」與「佛」兩字,意涵「欲見佛土,先淨其心」,字、畫觸動人心,許多旅客看了深受感動,歡喜在下方拍照留影。

文資中心還邀請了學者專家一起到龍湖庵見證相關修復工作。成大的林宜君博士指出,龍湖庵大悲樓的三座藻井不同於臺灣多數以斗拱形成槓桿原理的藻井,其「穹窿頂」趨近宋式《營造法式》的鬬八藻井,在臺灣相當罕見。對於宗教建築知名的李乾朗教授現勘時也表示大悲樓中座藻井,在宋《營造法式》稱為陽馬板型式,陽馬板作法在臺灣罕見,原本林口的竹林寺藻井及現存大直劍潭寺正殿藻井雖有,但都不比龍湖庵大悲樓藻井有三座之多,也沒有珍貴的大悲出相圖。

深入臺灣宗教彩繪研究的蕭瓊瑞教授現勘時指出大悲樓藻井彩繪為臺灣罕見實木結構,大悲出相圖應為臺南知名畫師蔡草如或其流派匠師所繪。

負責藻井外部加固與落架的大木師傅蕭勝壬說,他從業40餘年尚未見過如此建築構造,以檜木層層堆疊後的彩繪相當罕見,尤其不拆解藻井,在有限的時間與經費和人力下要完成完整加固落架與包裝運送,還是首度的大挑戰。負責這次任務的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陳俊宇也表示,這是他負責過的保存修復工作中,難度與規模最大的一次。

如常法師指出:佛館樂於承擔「移地保存、延續文物生命的重任」。後續的工作,包括繼續請文資中心專業人員協助修復外,向高雄市政府申請登錄指定為文化資產。佛館計畫出版專書、舉辦研討會,研究最佳的展藏方式等,希望讓彩繪藻井風華再現,讓來到佛館的國內外觀眾有更多的機會認識與欣賞真正屬於台灣這片土地與歷史的宗教藝術。

輕鋼構複合小型住宅使用者決策研究

為了解決台南 木構造建築的問題,作者李婉綾 這樣論述:

近年全球人口結構改變導致缺工潮湧現,加上通貨膨脹以及COVID-19疫情影響,全國終端房價居高不下,使越來越多的民眾退怯於購屋。因此,尋求簡易、不需依賴大量技術工的工法、工期短、省材料、價格低廉甚至美觀精巧的房屋成為必要的方向。本研究提出以貨櫃屋、木構造屋結合輕型鋼構成為複合式構造。輕型鋼構在工法上不需依賴大量技術勞力可克服營建成本高漲的窘境,降低民眾購屋門檻。「貨櫃」除了具有六面堅固結構性良好的壁體所圍塑出來的空間外,歸納其利用為建築使用的考量優點為:1.成本。2.工時效益。3.永續性(貨櫃回收再利用)。4.結構強度及耐久性(劉馥維, 2019)。而一棟「木構造屋」則相當碳素貯藏庫(王松永

, 2004),相當符合綠建築精神。同時木造建築具有調節濕度、揮發芬多精、保溫隔熱的優點,提供居住者舒適的空間體驗。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及焦點討論建立包含影響使用者決策的四大構面、十一項要素層級架構,邀請潛在使用者以成對比較問卷進行比較評估,以分析網路程序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進行分析。計算結果將得到使用者最重視的決策要因權重,並且進行相關領域專家問卷得到考量相互依存性之要素權重,目的為藉此了解民眾對輕鋼構複合小型住宅的接受程度、了解民眾的重視因素以及偏好的構造模式,為輕鋼構小型複合住宅規劃設計之參考依據。使用的研究方法為分析網路程序法(Analyt

ic Network Process ANP),使用的分析計算軟體是SuperDecicions。 經過成對比較與矩陣計算後之結果:整體民眾選擇輕鋼構複合式建築作為住宅使用時,首要考量因素為1.建築維護(0.1267) 2.造價預算(0.1206) 3.建築安全性(0.1144) ; 而專家考慮內部相依性的首要決策因素為1.造價預算(0.1858),其次為2.工期與工法(0.1481),第三為3.建築安全性(0.1388)。因此,在輕型鋼構複合小型住宅(包含複合貨櫃屋、鋼構木屋)的規劃上,應著重以下各點以符合使用者需求;1.應委任專業建築團隊執行(規劃設計階段、營建管理、施工團隊)2.著

重建築構造物之安全(結構、防火、耐震、抗風等設計)3.整體建築從規劃到施工的相關造價預算應符合大多數使用者經濟能力。4.構造工法品質掌握5.工程品質與工期效率管理6.營造商或建築開發商應協助使用者在固定年限進行鋼製或實木建材部品巡檢維護,以確保建築安全性及耐久性。關鍵詞:使用者決策、AHP、ANP、輕鋼構屋、貨櫃屋、木構屋、微屋運動(Tiny House)、新型態生活價值、微型住宅

木生:一流匠人教你從零開始學木作╳匠人與他們的原木生活

為了解決台南 木構造建築的問題,作者青風編輯部 這樣論述:

[專訪43位頂尖匠人 ╳ 文化藝術工作者 ╳ 新生代跨界設計師,深度探討家具哲匠的精湛工藝與原木生活]   人的一生,我們稱呼他為人生。   如果木頭有知覺的話,那木頭的一生又會是怎樣的故事呢 ?   遇見,於是木生。   從「遇見」展開序幕,橫跨兩岸三地不同的城市,橫跨過去與未來更迭 的時光,從設計人的創意巧思、木藝哲匠的技藝智慧、百年木匠家族「承心承意」的世代傳 承,見證了六十年設計哲匠們作品、空間與人的對話。   溫暖動人的故事與初心,他們與「木」相遇— 現代舞蹈家、當代藝術家、僧人、茶師...跨越人群,木頭與人展開近距離的接觸,相遇帶來不 同的契機、心境、啟發與故事。 在開始學木

藝前,要先磨一套自己專用的刀具?工欲善其事前,利其器的範疇也包含製作者的心。   每一段故事,每一位講述,都是濃重猶如木頭內藴的木紋,每個紋路都留下精彩生動的紀錄。   回歸人本,自然之木與人文生活相融相會,是為「木生」。   一根木頭,一把工具,一雙手, 匠魂入神木生,見證安平府城百年木藝家族興衰變革百年薪火傳承 ,新舊融合   六十載光陰鐫刻的「善念、頂眞、永續」,從台南安平的小巷,飛躍時空,從洛本天津 仁波切噶瑪噶居寺的索薪展開木生的旅程;從人文和藝術跨界,品讀當代藝術家楊納超現實 主義中萬物與人的作品;從多才多藝的跨界設計師郭俠邑的《蒲公英書席計畫》,讓更多人 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從百年木工家族第二代經營者周敬堯、江文義與葉武東的專訪中見證臺 灣一甲子家具產業的興衰變革,以及如何走向國際舞台的歷程;從侯世光博士投入技藝傳承 敎育,成為光的發散與延續者讓家具設計與技術被全世界看見;從設計師林垂弘在泰國曼谷 「研石造物」的跨界設計中,一場木與石交織的盛典,讓35萬人遇見來自臺灣的好設計;從 臺灣家具產業協會理事長簡慶裕為宜蘭傳藝靑木工坊設計的「請坐」禪椅中,展現臺灣人的 好客與熱情;從設計師張顥瀚作品《旭日疊峰》中感受對木匠父親的崇敬與深厚情感;從魯 班學堂堂長黃俊傑與弟子簡玉林的師徒對談中感受到新世代培育刻不容緩;更從11位創新設 計的新世代職人中,感受到一股不容小覷的設

計新勢力正在蔓延。   木生旅程未完,待續。   【匠人匠心,鋸、磨、量、雕,處處是哲學】   書中更收錄魯班小學堂從認識木構造建築、車枳與老祖宗傳承的榫卯工藝、匠人們代代相傳的木作俚語   工匠從自己的器具、打磨的功夫,精準地計算尺寸與接榫,無不是生活的功夫,更是一種與木對話的哲學。魯班學堂中,要學會木工,第一件事是學會如何做出一套自己的工具,除了工欲善其事外,更是磨刀磨心,磨出耐心才能從中淬鍊出純青技藝,躍然木中。   【創意無設限,跨世代對談】    師者如父,老師傅教徒弟,不僅學技藝還要學做人!過去時代收徒弟可不像補習 班,繳了學費學完就走。製作好的藝品,同樣也要有木頭般質樸紮

實的為人!嚴格的匠人老師傅,以前如何帶學徒?   傳統工法的接榫技術,在師傅手中變化萬千,比起釘槍接合,更著重木頭本身的結構,在計算之間更是為了完美「斤斤計較」。現代傳統工法逐漸失傳,當現代設計師與藝術家遇見木藝老工法,注入全新的啟發與能量!   跨世代對談:父子與師徒漫談木藝人生   跨世代見學:新世代設計職人榫卯見習,活用榫卯設計創意家具   (每篇均附設計師手稿) 本書特色   始於「遇見」,終於「美好」   「木」以載生,與「木」共生的關係學    當家具,不只是擺設,更是人生意念的展演舞台     木製品從古代人類生活史至現代生活,依然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與地位。最令人著迷的莫過

於它們溫暖質樸的觸感,源於大自然的溫柔與韌固,在歷時彌堅的工藝技術下,輾轉出千姿百態。當樹木成為木材,成為貼近每個空間的靈魂,與時間、人們共同生長的質料。它們依然保有毛細孔,在空間中與一切共同呼吸,有的甚或散發香氣,有的經過使用的撫觸,更顯光麗,木的生命與人的生活相互交會,成為人文與自然間優雅、飽富哲理的「生」之陪伴。   無數的創意巧思盡在每一件靜默且充滿溫度的「陪伴」中。有的「陪伴」融化了空間與人的隔閡, 有的「陪伴」承載著家族的記憶,有的「陪伴」讓人更特別想家,想回家,坐在那張舒適的 椅子與家人共餐,療癒出外闖蕩的遊子心與鄉愁。這一件件的「陪伴」,該是多少人的心意 凝聚而成,又豈能單純

以「家具」定義。   專訪43位不同領域的木藝家、設計師、百年木藝家族為材的深度報導,剖析每位哲匠的人文思維。  名人推薦   汪莎    |ADCC生活藝術學院執行院長   林東陽|懷德居木工教室創辦人   何武賢|生活禪美學大師    高媛    |觀念攝影藝術家       孫群    |WDW世界設計周城市網絡國際執委   陳殿禮|工業設計系教授兼系主任/木藝培育暨設計研發中心主任   陳郁秀|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   黃子佼|跨界才子   楊岸    |室內設計建築師   詹怡宜|《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節目主持人   蔣永溪|台灣大師畫家      劉爾金|相聲表演藝術

家    作者簡介 青風編輯部   在市場發展戰略高度和現代行銷觀念影響下,成立了專門從事於企業文化整合行銷的團隊青風文化傳播,如已出版了多年《青風》季刊、在各大城市舉辦過《東風漸》新書發表會、發行了《青風樂府Ⅰ心靈秘境》、《青風樂府Ⅱ樂活東方》並在兩岸舉辦了多次青風會館的茶道、香道、花道、手作體驗等人文活動等等。堅持現代東方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推動東方人文生活新概念的誕生和成長。 推薦序Foreword 極簡禪意的生活美學  | 生活禪美學大師  何武賢 一步一腳印的真價值|《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節目主持人 詹怡宜 木息蘊藉的傳承精神 |WDW世界設計周城市網絡國際

執委  孫群 前言Introduction 始於「遇見」,終於「美好」的關係學 Chapter 1遇見•木生 用一輩子,追尋理念—永興與仁波切的人生行旅 -第三世洛本天津  洛本天津仁波切 「海嶼」重生的廢棄木料 -當代舞蹈家 廖末喜 門上斑駁的「加官晉爵」,象徵藝術與當代的變形記 -當代藝術家 楊納 木作•家的溫度與記憶  -清廷創辦人 石大宇 讓生活本質與空間共舞交談   -近境製作設計總監 唐忠漢 花中談木的美學靈動 -CNFlower西恩創辦人 凌宗湧 好設計,拉近彼此關係 -青埕建築整合設計創始人/執行長  郭俠邑   木材邊角廢料再生新觀點 -尚策設計聯合創始人  陳子俊 「家

具」內裝空間的靈魂要角 -台灣大學圖書館館長 林光美 人文與自然的空間默契 -天涵空間設計總監 楊書林 設計講求的和諧性 -臺灣室內設計師專技協會理事長 王明川 木的起滅輪迴詮釋生命之行 -當代藝術家 澤一乃柏‧藍君 台南古都茶師,吟詩細看人與樹的生命地景 -十八卯茶屋負責人  葉東泰 當家具成為「家」的有形符號 -設計師 蘇偉傑 魯班小學堂:認識木構造建築 Chapter 2  遇見•設計哲匠 投入技藝傳承教育,成為光的發散與延續者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 退休教授  侯世光 巧聖道心,木藝導師   -藝匠 李萬財 木藝熱情家及他的教育行旅 -魯班學堂堂長  黃俊傑 魯班小學堂:認識

車枳 匠人們的木作俚語 Chapter 3 遇見•60年木魂 復興家具美學,遇見木與人的溫度 -永興家具事業集團營運長  周敬堯 以日本工藝世家為師,不斷追求「極致」的經營哲學 -永興祥木業負責人暨臺南  •  家具產業博物館館長  江文義 傳統變革•60年老牌變身文創潮牌 -永興家具集團執行長  葉武東 自然木質與人文交會而綻的光陰歲月  -永興家具事業集團台灣區營業部協理  江淑妹 三代共宅,關於人與屋的共生學  -臺灣家具產業協會理事長  簡慶裕 漢風設計,終成「大器」 -永興家具事業集團設計總監  盧圓華 「會呼吸」的匠人精神 -青築設計主任  林垂弘 有形X無形的傳承 -魯班學堂

學員看永興 40年技藝傳承,職人的敬心篤意 -永興家具事業集團技術總監  王登發   斜槓木職人,人與設計的對話 -永興家具事業集團品牌策略長  陳悠溱 有形 × 無形的傳承 -魯班學員蔡秉學、謝明憲、翁嘉聲 魯班小學堂:百年傳承的匠藝文化記痕-榫卯工藝 Chapter 4 傳承•讓相遇更美好 血緣延續工藝魂:父子對談薪火相傳   -木藝匠人 張文輝×無界象限國際設計執行總監  張顥瀚 匠藝師心不自用:師徒對談木藝昂揚  -魯班學堂堂長黃俊傑×副堂長簡玉林 傳承‧新世代設計職人  當新舊融合×創意與技藝的無限變革 創意與技藝的交融-榫卯工藝的展現是世代匠魂的對話 1.跨界融匯,創造設

計新空間  -禾宅舍季室內裝修  執行總監  呂文志 -可言殳言十室內裝修工程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王可容 2.淬煉 × 古藝 -森沛設計總監  李季遠 3.老技法華麗轉身 -可言殳言十室內設計  藝術總監  王可容 4.重修舊好+設計翻轉 -可言殳言十室內裝修工程有限公司執行總監 徐偉泓 5.提煉,工藝質感 -懷特室內設計  設計師  林志隆 6.恆越時空,呈現多元新風貌 -抱璞室內設計 設計總監 周言叡 7.與時並進的木作古藝 -寬居國際室內設計 設計總監 柯韋存 8.圓融 × 傳承 -寬居國際室內設計執行總監 許家慈 9.延展工藝技法,形塑設計的無限可能 -石方空間設計設計總監 

陳泓元 10.新 × 舊完美融合 -爾聲空間設計師 陳榮聲 11.簡約,凝鍊設計新風格 -夢溪設計 藝術總監 奧思     推薦序 極簡禪意的生活美學   在愈來愈注重設計美學的現代社會中,「斷捨離」似乎是極受矚目的生活風格。無論是強調收納功能的設計器物,或是極簡風格的北歐家具,再再透露現代人渴望以「減法精神」拋開日常慣有的束縛,透過簡約的外在設計,撫平內在焦躁煩擾,從而獲得平靜的「心靈禪境」。   其實西方的極簡主義設計,恰好呼應東方的生活禪學。西方設計師不斷翻新設計觀念,利用各種科技及工藝締造出「極簡」風格。而東方則遵循傳統工藝,看似千年不變,卻以實在的方式傳承老祖宗的禪學靈魂。

在東西設計之間,似乎可以窺見「禪」之於生活的真正含意。不贅述花俏言語,不標榜特立獨行,只是單純地修剪紛擾雜沓,將事物簡化至最極限的初始狀態,從而在這份「極致的純粹」當中,尋找內心的單純,感受內在「禪的境界」。   還原,禪的境界   對我來說,設計並非以個人喜好層層堆砌作品,過度主觀的感受反倒淪於匠氣。設計,是創造天地萬物之間共有「美的連結」,而感應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訊息,即是「禪意」。生活處處皆有禪,堅持「善工藝念,頂真維新」的永興家具,以傳統木藝貫徹東方文化強調的「禪藝美學」。不膠黏、不打釘的傳統榫卯工藝,還原木頭純粹質樸的生命。   永興家具以傳統木藝技術作為起點,透過持續不斷

的跨界交流與新舊交融,創造出承接老祖宗智慧的生活美學。在眾聲喧嘩的年代,我們更應該耐著性子傾聽老祖宗的千年智慧,從中挖掘出獨特的設計語彙,表達東方文化的禪藝美學。 生活禪美學大師   何武賢 一步一腳印的真價值   我喜歡讀人的故事,因為透過不同人的生命軌跡,可以察覺人生變與不變的智慧。我也喜歡看品牌的故事,那是一群人在組織運作中共同成長,終至開花結果的歷程。   這本書在木作家具之美環繞之下,講述匠人與品牌的故事。對我這樣追求快速資訊的新聞工作者來說,是獨特有趣的跨界閱讀經驗,引導我去觀察木作靜物、設計空間。原來,靜止沈穩的木作家具也自有豐富人文底蘊,每每翻閱更有不同的領略傾溢

,獲益良多;原來,圓融的設計使物件與人在不同界面之間得以產生和諧的關係。原來,許多匠人們為了達成這種圓融的美感,幾窮畢生之力鑽研古藝技法。   它讓我看見60年光陰故事積累出的用心痕跡,也再度體會臺灣一步一腳印的真價值。 《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節目主持人 詹怡宜             木息蘊藉的傳承精神   家,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每個人對家的定義都不一樣,但可以肯定的是,「家」是安身立命、心所棲之處。 「家」乘載你的生活軌跡,顯現你的生命哲學,家是每一個人過去的縮影,也是未來的折射。一個人如何生活,就如何經營居家環境。居家如此,一件好家具亦如此。   一件好的家具,帶

給你的絕不止於華貴的設計標誌,以及舒適的使用經驗。家具是很特殊的媒介,能夠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儲存使用者的生命記憶,延展人與空間的體驗,昭示主人的生活品味。若能注入匠心獨具的設計風格及文化意涵,甚至能提升一個人的生活質感及幸福感。   創辦《國際家居》以來,總有不少人問我「好家具的條件是什麼?」其實挑家具,就跟品嘗美食一般。一道美味的料理,需要以頂級廚藝烹調新鮮食材,再放入外型優雅的食器,才能完成一場豐富的味覺盛宴。挑選一件好家具,也須嚴選製作材質,揉合設計者的創作靈魂,再以精準細緻的工法賦予其血肉,才能成就一件至臻至美的家居藝術品。   設計,是一條永無止盡的追尋之路。從1996年引介

國際家居品牌進入華人世界, 2002年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引進米蘭理工大學,出版一系列設計美學刊物,創辦北京國際設計周。近年來,我發現華人愈來愈重視「設計」的重要性。當美學在一個社會裡逐漸發酵,消費者不再只重視CP值與方便性,而是追求質感風格,就代表設計師有愈多發揮空間,對家具的想像更加遼闊。當社會鬆綁「設計」的框架,包容各種生活樣貌,就能沉澱出更厚實的文化底蘊。   文化人的傳承使命   以往的消費者較崇尚西方文化,多以快速的拼裝家具妝點居家空間。隨著時光流逝,愈來愈多人在繁忙的日常中體會到生活美學的重要性,從而開始建立專屬的自我品味。漸漸地,大家也開始愛上現代東方式的設計家具,認同家具帶

來的人文意涵。   在中華文化裡,「木」是興興向榮、謙容自抑的君子象徵。木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木藝是最古老的生活藝術。當你面對一件好的木藝品,其溫厚的質地及富有生命力的紋路,總有一股令人心靜意足的力量。而木匠亦包含珍惜自然、自我負責、對他人心懷敬意的修養。可貴的是,永興人都有這種精神。   深夜提筆時,不禁回首這些年的奮鬥時光,赫然發現與葉總已然有十幾年的情誼。記得十年前青木堂通過「木藝」這項古老匠人技法,生動地闡釋了中華文化裡「抑己崇人、和而不同」的的君子之道。他所創立的青木堂,被兩岸三地推崇為現代東方人文家具、文化產業代表。青木堂堅持傳統木藝、致力傳承匠人文化,在做的不僅僅是家具,也

是一種文化傳承。我特別感謝青木堂讓我開始瞭解臺灣,瞭解臺灣對中華文化的珍愛和傳承。期待這本書能讓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透過永興的經歷、作品,感悟傳統的價值、時間的價值、家庭的價值。           WDW世界設計周城市網絡國際執委  孫群

友善移動組合屋的探討

為了解決台南 木構造建築的問題,作者黃明進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簡易式住宅的多元應用,由於簡易式住宅可做為長期與臨時性的住所,且具備成本低、工期短、組裝快、可堆疊、易拆移、環境友善、更環保等特徵,也可針對不同需求搭配各種不同的材質,甚至結合綠建材,進行多元的彈性組合,因此更應該加以推廣與使用。本研究綜整簡易式住宅的材質與搭建方式,發現各有其優點,同時也提出簡易式住宅的創新商業機會,期待政府可以立法,若簡易式住宅有專法管理,同時搭配獎勵措施,將提升國人對簡易式住宅的接受度,同時也可以讓簡易式住宅更被廣泛應用,發揮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