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代建築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台灣現代建築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徐明松,黃瑋庭寫的 狂喜與節制:張肇康的建築藝術 和沈孟穎的 台灣公宅100年──最完整圖說,從日治、美援至今的公共住宅演化史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台灣最值得看的10座現代建築 - 每日頭條也說明:看膩了大陸如出一轍的建築,一定要去看看台灣那些著名的現代建築。台灣湧現了眾多有獨立思想的建築師,以姚仁喜、黃聲遠、廖偉立、楊家凱、謝英俊為代表,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木馬文化 和PCuSER電腦人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 邱博舜所指導 張雅倫的 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林慶豐及其建築機能主義 (2021),提出台灣現代建築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林慶豐、戰後建築、現代建築、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建築機能主義。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 吳光庭所指導 吳昱成的 戰後建築媒體與建築專業之研究-以台灣建築獎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戰後台灣、建築媒體、建築師、建築專業、台灣建築獎的重點而找出了 台灣現代建築的解答。

最後網站Tag: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則補充:FAM是「Forgemind ArchiMedia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之簡稱,FAM於2000年創立,交流傳遞「建築、設計、美學、文化、現象」。FAM was founded in 2000.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台灣現代建築,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狂喜與節制:張肇康的建築藝術

為了解決台灣現代建築的問題,作者徐明松,黃瑋庭 這樣論述:

浪漫與理性,是共存於張肇康創作中的雙重力量; 他以「現代之眼」拾取傳統精華, 致力尋找華人建築之現代性的出路。     張肇康是華人建築師中少見畢業自哈佛、師承葛羅培斯的直系弟子,   也是與貝聿銘、陳其寬共同實踐東海大學校園規劃的關鍵推手。     身為兼容包浩斯教誨與華人文化的浪漫主義者,   收放、陰陽的雙重力量,在張肇康畢生創作中皆相伴而生,   有時酒神似的浪漫狂放,有時又理性的自我節制。     張肇康接受包浩斯設計教育的洗禮,   先是在創作、實驗了一系列的「中國現代建築」,   試圖將所學的包浩斯現代性,努力嫁接到華人傳統建築,   而有了東海校園建築、臺大農業陳列館、香港

太平行大樓等佳作;   晚年則以「現代之眼」進行民居的測繪與記錄,   著成《中國:建築之道》一書,既傳達他對現代建築與傳統對話的看法,   也寄寓了他在艱困創作環境中持續找尋出口的浪漫奮戰。     建築學者徐明松歷經數年深入研究、蒐集、探訪,終將張肇康散落香港、美國、中國各地的建築作品梳理清晰,分為「東海時期1954-1959」、「後東海時期1959-1975」以及「沉潛時期」三輯,共二十多件精選作品,深入淺出地介紹張肇康其人其作的發展歷程、職業環境與作品特色。由此,可清楚看見一條脈絡的成形:張肇康試圖將他所學到的包浩斯現代性,努力嫁接到華人傳統的木構建築,創作、實驗一系列的「中國現代建築

」,而後更以「現代之眼」進行民居的測繪與記錄。讀者不只能認識個別作品,也可以更有系統性地理解作品在時代中所象徵的意義。     本書不僅是一本透過作品來述說的建築師傳記,也不單純是一部經典現代建築指南,徐明松亦想透過張肇康一代的建築師生命,探討建築師與社會相容的可能性與困厄處──為何頂著顯赫文憑與歷練、年方43歲的張肇康,就已完成此生最好的作品?之後僅能透過民居的研究,作為在這種充滿磨難的創作環境裡唯一的救贖與出口?一如王大閎晚年提筆寫起小說,陳其寬拿起顏料揮灑。作者拋出提問,勾畫巨匠身影,只希望能讓來者可以站在他們的肩膀上,看得更廣、更遠。   本書特色     1. 首部以作品為經、以年代

為緯,勾勒出張肇康的創作生命、思想與人生的建築傳記。   2. 深入扼要的東海大學建築賞析指南,收錄珍貴的創建初期舊照與各式建築設計圖紙。   3. 透過解說導讀、建築地圖、建築師作品年表,帶領讀者認識五、六○年代台灣現代建築的設計脈絡。

台灣現代建築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保存生活:漢寶德談鄉土與藝術」介紹
  
訪問主編: 黃健敏 (Jiahn Min Huang)
  
內容簡介:  
  生活中發生的這些與那些,
  發生過或進行中的,
  都是漢寶德眼中殿堂外所獨具的奇花異采,
  這些都是在地底蘊與原動力。
 
  從日常到創作,漢寶德漫談鄉土與藝術十五章。
  本書共分四大卷,從「鄉土藝術家」、「鄉土藝術」、「鄉土建築」,到「老街」,各卷又有名詞義釋與時事探討的詳正論述,諸如鄉土與民間,本土與外來,手工藝與古董等等,倆倆參照又類比影響的相似卻又不一樣,通通都在漢寶德根深淺出的說明比喻裡,談出另一種或更多的可能。
   
作者簡介:漢寶德(1934-2014)
  1934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1958年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1964年赴美留學,先後取得哈佛大學建築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等學位,1967年返國。主要經歷為: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主任及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備主任及校長、國藝會董事長、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長、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文建會委員、台北市文化局顧問等。
 
  早年於建築系就學期間便創辦了《百葉窗》,爾後至1970年代,陸續編輯出版《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畫》、《境與象》等建築專業雜誌,致力推動台灣現代建築思潮,冀探討建築設計思想與社會人文之關聯等課題。
 
  在建築方面,漢寶德於回國初期設計之洛韶山莊、天祥青年活動中心等作品,呈現出強烈的現代建築立體派風格,其建築作品屢獲《建築師》雜誌建築獎。
 
  此外亦致力於藝術及美感教育之推廣,1994年獲教育部一等文化獎章、2006年獲得國家文藝獎第一屆建築獎、2008年台灣大學榮譽博士、2009年雜誌最佳專欄金鼎獎、2010年中國建築傳媒獎──傑出成就獎、2014年第34屆行政院文化獎。
 
  
出版社粉絲頁: 典藏 ARTouch.com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五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林慶豐及其建築機能主義

為了解決台灣現代建築的問題,作者張雅倫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討臺灣戰後第一代建築師林慶豐,於二戰之前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所受到的現代主義建築教育,從其設計思想回推至西方機能主義,檢視其起源、脈絡以及對現代建築的影響,並探析林慶豐的機能主義設計在臺灣的實踐及特色。  筆者回顧西方現代主義建築史論經典,從現代建築史學者們的關注面向綜結出三大變遷主題:「形式」、「空間」、「構築」,作為開展本研究的分析架構;接著回溯林慶豐在早稻田大學深造時,當時日本的建築環境狀態以及早大建築學科師長們的流派思想,以此建立林慶豐的建築專業養成背景。 從林慶豐的大學畢業設計中,筆者發現已可看見他日後機能建築設計的端倪,因此探討西方現代建築中機能主義的起源及

影響,並檢視林慶豐著述中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的之機能主義思考。  筆者對照臺灣各個時期建築環境發展,透過研究架構探討林慶豐的五大建築作品類型:醫療建築、會所建築、教堂建築、學校建築、辦公建築,從中分析五個建築類型的時序與變化、歸納林慶豐演繹之下的機能主義建築特色,多有形式反映結構、空間機能至上、構築技術導向的風格,合乎戰後時期強調經濟務實的需求,對臺灣現代建築影響至鉅。

台灣公宅100年──最完整圖說,從日治、美援至今的公共住宅演化史

為了解決台灣現代建築的問題,作者沈孟穎 這樣論述:

唯一一本台灣社會住宅圖文演進史 社會住宅的樣貌如何隨政權而改變? 為何對你我而言,仍是一屋難求?   專文推薦 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蕭宗煌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會長暨中原大學副教授 黃俊銘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王俊雄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名譽教授 傅朝卿   走進台灣建築最貼近歷史脈動的一頁 從不同年代的公宅風景,看懂近百年的都市規劃 住房是集體消費商品?還是確保人民基本生存權利的必需品? 我們真的住者有其屋嗎? 房地產商炒作土地、墊高地價,都市裡仍一屋難求, 人口高齡化更讓居住偏好發生變化,新二代宅又會是什麼樣?   住宅是掌握台灣人民日常生活的每一面向,從

飲食、睡眠、如廁到祭祀,無不與它有關。但是,擁有自宅只能成為一場華麗的美夢嗎?居住正義似乎根本無法落實。  從日治時期開始,經過戰後美援時期,直到如今;從公營住宅、營團住宅、節約住宅、美援國宅、集中興建國宅,到經濟住宅、國民住宅,及目前的社會住宅;政府大量積極興建公共住宅,原因無他,只因公宅是負有政策任務的公共住宅營建,它是基本人權而非自由市場下的商品。  儘管百年來的歷史實踐,住居治理仍然擺盪於平價、合宜、社會、貧民住宅之間,而缺乏對台灣公共住宅一個明確的定義,究竟民眾需要怎樣的住屋?政府和建築師想要設計出什麼形式的住宅與社區?政策和現實之間又該如何取得平衡?

戰後建築媒體與建築專業之研究-以台灣建築獎為例

為了解決台灣現代建築的問題,作者吳昱成 這樣論述:

台灣建築獎由建築師雜誌主辦,而建築師雜誌是建築師公會發行之專業刊物,是公會對社會大眾釋出信息的媒體,若欲理解台灣建築獎,我們必須先了解現今建築師公會與建築師制度形成之源由,然後藉由觀察各時期雜誌獎與台灣社會脈絡之間的關係,找出媒體如何影響建築領域的發展,以及在何種力量的作用下形成今日台灣建築的風貌,本研究內容將釐清:1.臺灣「建築師」專業的形成2.建築專業雜誌做為媒體的功能3.台灣建築獎的意圖;同樣做為媒體,獎與雜誌有什麼異同?  專業是出現在近代趨向工業資本主義的社會發展時,生產分工過程下的產物。專業者們並非秉持技術理性的中立者,也非無私地付出其特殊專門知識的人群。他們所進行的「專業化」也

就是一方面建立同業之間專業能力的標準化,一方面也尋求國家以法律制度界定或保障其權利義務與行使範圍,企圖以組織性的力量對社會某些領域進行知識與經濟的壟斷。  因此這些媒體受制於必須回應社會現實以免與之脫節,這個條件而展現出多種樣貌,雖然這代表建築師能處理的業務更加多元,但由於前面討論的轉變並沒有回饋到框定「專業」的教育、考試及法規上,這些多劃出的範圍顯然離核心的「建築學」漸行漸遠,以至於還是難以回答究竟建築師「專業」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