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午糧網購系統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學午糧網購系統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InfoVisual研究所寫的 SDGs系列講堂 零廢棄社會:告別用過即丟的生活方式,邁向循環經濟時代 和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香港社區夥伴的 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東販 和果力文化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 李正文所指導 黃秋琴的 有機健康食品之購買行為及處理購後抱怨之研究 (2013),提出學午糧網購系統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再購買意願、顧客抱怨處理、涉入程度、知覺風險、有機健康飲食行為、有機農產品認知態度。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學午糧網購系統,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SDGs系列講堂 零廢棄社會:告別用過即丟的生活方式,邁向循環經濟時代

為了解決學午糧網購系統的問題,作者InfoVisual研究所 這樣論述:

全球每年會製造出20億噸的一般垃圾, 預計到2050年前將達到34億噸 已開發國家不斷大量廢棄, 開發中國家則為處理所苦 了解垃圾的本質,思索生活的未來, 邁向零廢棄的社會!   根據世界銀行於2018年公布的報告書「What a Waste 2.0」,全球於2016年排出的一般垃圾估計約為20億1,000萬噸。該報告已經敲響了警鐘:如果再這樣不採取任何對策,預計到2050年前將膨脹到34億噸。   這裡所說的一般垃圾,是指從家庭或企業回收的垃圾,又稱為都市垃圾。究其細節,食品與植物類44%、紙類17%、塑膠12%,光是前3名就占了7成以上。   垃圾排放量較多的,都是一些已開發國家

與石油產出國等所得水準較高的國家。這些高所得國家的人口不過占全球人口的16%,排出的一般垃圾卻占了全球的3分之1以上。富裕的國家不斷大量生產並大量消費,結果便產生大量的垃圾。   另一方面,低所得國家的垃圾處理設施不夠完善,導致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危及人們的健康與環境。倘若這些國家的人口繼續增加或愈來愈都市化,垃圾量將會倍增,預計會帶來更嚴重的災害。   一項商品從生產、加工,歷經運送、陳列於商店中,最後才送達我們手中,這個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能源與費用。然而,只要用過了,任何東西最終都會淪為「垃圾」。我們往往會認為,「垃圾燒掉即可」、「只要做好分類即可回收,所以無妨」,但是垃圾處理與回收所耗

費的能源與費用也很龐大。追根究柢,我們的消費活動才是製造出大量垃圾的原因所在。我們是否過度追求超出所需的東西呢?   垃圾問題是龐大產業結構的問題,同時,在其核心運作的引擎正是我們日常中的微小慾望。很遺憾必須這麼說:針對垃圾的探究,最終也會讓我們看清自身慾望的樣貌。   零垃圾社會究竟是不可能的任務還是可行的,有賴於我們每一個人意識上的覺醒。 各界專家誠摯推薦   何昕家(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老師)   林子倫(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陳惠萍(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瑞賓(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依姓氏筆劃排序  

有機健康食品之購買行為及處理購後抱怨之研究

為了解決學午糧網購系統的問題,作者黃秋琴 這樣論述:

摘 要國人隨著國民所得的提高,追求健康、無毒、安全的綠色消費觀念與日俱增,同時也意識到「慣性農業」的耕種方式,對健康及環境生態破壞之影響,我們必須用選擇用更謙卑、更友善的生產方式,生產出安全、優質的農產品,如同記錄片「看見台灣」中的賴清松及洪箱等人對環境永續利用的堅持。近年來,臺灣接連爆發食品安全問題,從三聚氰胺、塑化劑、香精麵包事件至油品安全等食安風暴,使料理家變成化學家,一個外食族一天三餐,很可能吃進了超過一百種添加物,國人對食品安全失去了信心,「究竟還能吃什麼?」成為大家共同的焦慮,國人希望政府不僅在推動有機農業時,同時也應加強食品安全的檢測和認證,如農藥檢測、吉園圃安全認證等,此舉不

僅讓生產者提供乾淨、清潔、無毒、安全、自然、衛生的有機產品外,讓消費者食用放心,滿足對食品安全的需求,並降低對環境汙染、恢復地力,使農業廢棄物再利用,創造三贏局面。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及研究範圍設定:以桃園縣販賣有機產品的專賣店、鄉鎮農會超市、賣場及網購的有機農產品消費者及居住在桃園縣境內之親友、同事、同學為主、並利用網路mySurvey專屬問卷網址,進行便利抽樣。而問卷之設計,參考及引用相關文獻而做成,且有效問卷回收186份,回收率85.71%。本研究除了以因素分析與相關分析來了解有機農產品認知態度、有機健康飲食行為、知覺風險、涉入程度之間關係,對購買決策影響,及顧客抱怨處理與再購買意願等購後行

為處理方式相互間的影響,並以逐步迴歸分析來深入探討各構面因子之關聯性。本研究發現:(1)有機農產品的認知態度與有機健康飲食行為有顯著相關;(2)有機健康飲食行為與知覺風險的有顯著相關;(3)不同消費者知覺風險上與涉入程度有顯著相關;(4)不同涉入程度的消費者與顧客抱怨行為顯著相關;(5)購後顧客抱怨方式及管理對再購買意願有顯著相關。

巷仔口的農藝復興!:社區協力農業,開創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

為了解決學午糧網購系統的問題,作者蔡培慧台灣農村陣線香港社區夥伴 這樣論述:

社區協力農業 建立小而美、在地的食物夥伴關係 解決食安問題,打造健康的食物生態系 讓我們每日的餐桌 更美味也更永續!   面對工業化食物生產模式所造成的環境破壞與食安危機,以及基改風險、氣候變遷、國際糧價上漲等日益嚴峻的挑戰,我們的一餐一食充滿了不確定的風險!面對危機,我們可以主動出擊,以行動守護餐桌,打造健康永續的食物生態系!   ●社區協力農業,合作找幸福   社區協力農業(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是一股世界性的風潮,鼓勵食物的生產者、消費者攜手建立「在地的食物夥伴關係」,兩方共享豐收、共擔風險、相互提攜,其基本精神,就在於「合

作找幸福」:   ──在食物的生產端(agriculture):鼓勵農人採取友善土地的耕作,食物的生產   和獲取體現了更多人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關係;   ──在食物的消費端(community):人們透過社區配菜、共同採購、認養契作等固定支持(support)方式,協助農人更有計畫地生產、降低進入市場的風險;也可積極參與協助農事,進一步認識農耕的生態與生產過程。   社區協力農業,透過產銷間的正向支持與循環,建立城鄉之間、產銷關係的友善連結,鼓勵更多友善小農、家庭農場、地方生產組合、歸農青年們為我們生產健康食物、照顧土地,進一步維繫了農業、農村、城鄉的活絡生機!   以宜蘭穀東俱樂部

賴青松為例,「農伕青松」在地耕耘十年有成,進而引介年輕新農入鄉,倡議「半農興村」、舉辦「農藝復興研究所」,創造以「農」為中心的活潑生活樣貌。   不僅在台灣,包括香港與中國,近年也紛紛出現一波又一波新的支農、返農、援農風潮,開創出許多社區協力農業的積極模式,人們合作找幸福、連結產地與餐桌,積極打造「身土不二」「以農為本」「農藝復興」的支持系統。   ●餐桌上的革命:安心食物的行動指南,7種具體實踐方式   本書指出,社區協力農業發揮「提攜」的精神,從「社群」這樣的小單位展開改變,用食物重新連結生產端與消費端、連結人與土地的感情;只要捲起袖子、親近農田、好好務農、好好吃飯,我們每天的飲食選

擇,就可以深刻地改變生活、生存、生態與生命;消費者也能以「共同購買」集結有共識的消費力,支持小農生產體系、建構自給自足的微型經濟,成就共好的社會。   本書分析兩岸三地社區協力農業的趨勢,涵蓋「生產型」、「體驗學習&食農教育型」、「共同購買型」、「農會/產銷合作型」、「社群支持型」、「原民部落型」、「市集&生產聚落型」7 種具體實踐方式,介紹背後的動人故事與實用的行動指南。讓我們一餐一食的選擇,可以更健康、更美味也更永續!   這是一場從餐桌、社區、巷仔口發起的美好革命,你我都可以參與其中!   愛的料理,農的力量,讓我們用吃改變世界! 本書特色   ★第一本全面涵蓋台灣、香港中國案

例的飲食新生活革命之書   ★提供讀者取得安全食物的行動指南   ★建立在地的食物夥伴關係,7種具體實踐方式 【暖心推薦】   朱慧芳  梧桐環境整合基金會執行長   汪文豪  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番紅花  知名作家   陳曉蕾  香港記者、作家   黃淑德  主婦聯盟消費者基金會理事   楊儒門  248農學市集創辦人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農伕   劉克襄  知名作家 作者簡介 【台灣農村陣】     關心台灣農村、學習土地的包容與農夫的踏實,主張「從心」認識農業、土地、食物與你我的關係,鼓勵直接購買、在地消費、享用當季、支持小農、保護環境。   www.taiwa

nruralfront.org/   zh-tw.facebook.com/taiwanruralfront 【香港社區夥伴】   香港的社區發展組織,主張助人自助,每個人都有權利和能力與他人、大自然和諧相共存,過有尊嚴而可持續的生活。www.pcd.org.hk/zh-hans 導讀序 ●社區協力農業:為食安尋路,找回信任的溫度 文|林樂昕 台灣農村陣線研究員 ●生活起義:創造另一種關係的可能 文|鄧文嫦 香港社區伙伴項目統籌 ●農,是關於身體記憶,是關於生活文化 文|陳惠芳 香港NGO顧問 ◆什麼是「社區協力農業」? ●小農耕作‧野地開花  文|蔡培慧 ●10個問題,「社區協力農業

」快速入門 整理|編輯室 ◆第一部 台灣篇:野地開花,農藝復興 一【生產型】以生產者為中心,發起固定認購的會員制,以定期分享聚會回饋會員 ◆水稻之鄉,農藝復興 ◇穀東俱樂部:「自己的心,才是農夫最好的作物。」 ◆老農新農攜手打拚,翻轉農村慣行思維! ◇有田有米:「希望在未來,農家的孩子可以驕傲地說:我以後也要像爸媽一樣,成為農夫!」 二【社群支持型】以消費者的具體需求出發,支持或主動組織附近生者提供安心食材 ◆彈藥庫變身都市農業基地 ◇輝要有機菜園:「關心食物的產地,就是健康的源頭!」 ◆串起城鄉之間的珍珠 ◇千甲聚落CSA計畫:「做為城鄉交界生態農場的第一個原型!」 ◆從小小一塊豆腐開始,

守護自己糧食的自主權 ◇台東聖母醫院:「發揚醫療傳愛精神,照護偏遠、弱勢及貧病家庭,讓人們活得健康、擁有希望。」  三【食農教育型】以農場為基地,依作物耕作週期,固定舉辦親子援農、農事體驗 ◆地瓜與手機,你選哪個? ◇沐香農場:「保留這一塊地,是保留整個灣寶社區的動能,以及關懷土地的力量。」 ◆種米、種水,種出生物多樣性 ◇狸和禾小穀倉:「種水種米種未來,重新找回你和禾的豐饒共濟。」 ◆從文青到農青,變身農友的萬能後台! ◇野上野下:「在這裡生活的人變多,農地消失的速度應該也會慢下來。」  四【農會&產銷合作型】以在地生產組合方式,推動在地特色品種、建立地方品牌 ◆拔蘿蔔,大家一起拔蘿蔔! ◇

美濃白玉蘿蔔股東會:「米食與蘿蔔代表了農村餐桌上簡樸與細緻的風格,正是美濃的精神!」 ◆偏鄉學校200KM的午餐挑戰  ◇台東縣成功鎮農會:「用在地農會的力量,讓偏鄉學童吃得飽吃得健康,並活絡農村經濟。」 ◆讓孩子從「吃」,認識農作、認識自己的家鄉 ◇溪洲尚水:「讓失去的再度豐富回來,讓農人的勞動獲得合理的尊重,讓消費者獲得友善的糧 食!」 五【原民部落型】支持部落轉型無毒種植、發展加工,創造在地經濟 ◆從日常需求出發,尋找部落關係的更多可能 ◇桃源香梅米如呼工作坊:「讓更多部落的人參與我們,讓更多的消費者了解我們!」 六【共同購買型】社區、企業、家庭集結力量,透過契作、共同採購以支持友善生產

者 ◆透過消費,參與環境運動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愛的料理,食的力量,我們相信消費可以改變世界!」 ◆讓產業中的每一分子,都可以得到更合理的利潤  ◇直接跟農夫買:「認識為你種植的人,了解食物真正的重量。」 七【市集&生產聚落型】以農夫市集為中心,打造生產聚落與綠色消費的支持系統 ◆從產地到餐桌的飲食革命 ◇綠農的家:「生產過程友善環境、交易過程友善農民,串連起來就是產地到餐桌的最佳實踐。」 ◆讓社群述說「美好生活」的故事 ◇合樸農學市集:「好好務農、好好吃飯、好好生活、好好讀書! 」 ◆第二部 香港&中國篇:新一代的歸農路 ◆大埔共同購買小組的靜默革命 ◆農墟,展現生活的精神 ◇香

港導覽:禾・花・雀・塱原生態農社、馬寶寶社區農場、菜園村生活館、土作坊、南湧養地人 ◆沃土有好米 ◆以農為本的美好生活價值 ◇中國導覽:綠耕社會工作發展中心、愛佳源•亮亮農場、北京有機農夫市集、愛農會•土生良品飯店 ◆社區協力農業•行動指南 整理|編輯室 台灣序 社區協力農業:為食安尋路,找回產銷之間信任的溫度 林樂昕   近年食安連環風暴使人惶惶不安,「到底還有什麼東西可吃?」是我們共同的疑問。有越來越多的社會 大眾開始關注飲食與農業議題,希望尋找友善安心的農產作物;再伴隨著近年網路與物流產業的發 展,大家對於「揪團網購」也十分熱衷,所以在網路上尋找另類的產銷管道,不管是直接向農民或

是 友善的中間通路,購買安心無毒的當令新鮮果菜或傳統手做加工品,都是很夯很潮的現象。   而這些事情,與這本《巷仔口的農藝復興》所要談的「社區協力農業」,又有什麼關係呢?   ★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安心飲食何處尋?   我們還是得從食安問題的源頭談起。現代化、快捷、便利的都會生活,以最有效率與經濟利潤的方式, 滿足我們各種生活需求,例如我們只要到超商,付錢、剝開封膜包裝、加熱,24小時都有調理食品可 飽腹;又如果我們到超市,全球農糧體系亦以驚人的低廉價格,打破歲令時節與區域地理的天然條 件,常年供應各種農糧果菜與食材。   但是,方便的代價是失去──我們失去的是掌握食物生產的自主權。巨幅

的食物哩程、高度精細的片 斷化分工、精美的包裝,替代了掂斤秤兩的人情溫暖,食物不再具有信任的溫度。就和其他生產線上 的工業化產品差不多,食品也變成一種盡量壓低成本以求利潤最大化的商品。   台灣食安風暴不斷,逼使我們開始正視食物生產的真實過程,那是我們在餐桌上不敢面對的真相─ ─為了有穩定的供銷,「單一作物的大規模耕種」是農企業追求利潤極大化的生產方式,輔以大量化 肥讓作物加快成長、加速收成,提高農地的「翻桌率」;由於大規模的種作造成生態失衡,因此更需施 灑大量農藥抑制害蟲、保持作物外表的美觀可口,於是農藥殘留的新聞事件屢見不鮮。現在,我們更 知道為了保持各種加工食品的口味與保存期限,各種非

食用的化工添加物,也被我們大口吃進肚子 裡而累積在體內。   不論是生態環境、農業生產、食品加工、全民健康、農民勞動權益……這些環節都是絲絲扣連,彼此反 饋又相互影響。這個負面的循環有可能解開嗎?   有的。社區協力農業雖然不是神妙的萬靈丹,卻能提供一些我們思考與實踐的啟發。   ★社區協力農業:重新建立社會的連結   簡單來說,食安問題的根源是生產與消費之間「斷裂」,是資訊的斷裂也是關係的斷裂。而社區協力農 業,就是一個重新建立連結的過程。   在這個新的連結裡,農夫以環境友善的自然農法耕作,維護生態永續的農業生產環境,消費者則予 以生產者直接的支持,從而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事實上

,互惠合作一直是我們傳統經濟的生活重心, 所謂的「交工」、「留田角」,都是鄉鄰日常生活文化的一部份。只是隨著都市化與全場市場的拓展,這 種彼此嵌合的勞動生活已成明日黃花。社區協力農業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學問,不過就是找回 社群經濟的合作模式。   社區協力農業雖然定義簡單,不過各地實踐出來的面貌模樣卻有百百款,一般說來,社區協力農業 在光譜上的兩個極端分別是:一種是農場要求穀東一起支援農事,以共同投入勞力替代現金交易, 共同分享收穫與承擔風險;另一種則類似「預購會員制」,讓農民們安心生產,不擔心收成後產銷失 衡的問題。前一種「勞力支持」模式,可以讓穀東充份參與農事、接觸土地,但這對大部份

的穀東(消 費者)而言,門檻較高;後一種「會員預購」模式,對消費者來說很易於接受並樂於支持,但他們對 農場以及土地的連結往往不深。大部份社區協力農業的個案,就落在上述兩種極端光譜的中間。   在本書中,台灣至少已經發展出七種社區協力農業的模式,不管是穀東預購、社區訂購一籃菜、消費 者的共同購買、鄉村托兒所的在地食材,都共同編織出社區協力農業的多元光譜。或許是社區協力農 業的概念對台灣民眾而言還十分生疏,在食安風波下,雖然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開始關注飲食健康的 購買管道,也出現各種友善的中介平台,協助推廣小農的安心農產,但若要進一步更積極實踐另類 經濟的合作模式,我們還有很長的路需要摸索。   

不過台灣幅員不廣,人際社群的連結相當容易,因此較諸國外社區協力農業的發展,我覺得台灣的 經驗在「社群連結」上有相當特出的表現。除了生產者農民之外,還匯聚各種民間力量共同集結、協力 農事生產,例如:新竹千甲聚落在工研院的支持下,有充份的資源可以摸索「最適科技」在生態農業 上的應用;台東聖母醫院透過教會網絡,讓友善農產成為偏鄉發展的新機會,他們甚至與高職合作,發展板豆腐的木工技術,傳承工藝技術也同時倡議雜糧復耕。此外,各地農會、鄉公所、消費者合作社、社會企業、NGO民間組織……也都是這一波新農業運動的重要推手。   我很喜歡史蒂‧吉爾曼(Steve Gilman)在<我們的故事>(Our sto

ries)談到「社區協力農業」的多樣性:   社區協力農業就像葡萄或大蒜一樣,它的味道、氣息與整體感覺來自它所成長的土壤,恰如其份地適應每個特殊的環境。   畢竟社區協力農業不是緊箍咒或是檢驗試紙,「到底什麼是社區?如何協力?什麼算是農業?」這些根本性的問題,都在全球各地的不同脈絡下,各自展開活潑的辯論與行動。而大家若想瞭解台灣的情形,不妨仔細閱讀本書中的各種案例,這些案例如同敲門磚,帶領我們直驅台灣社區協力農業的前 線現場。   相信大家看完本書之後,可以揪合購、認穀、購買社區一籃菜、加入消費合作社,甚至就大膽試試到農村幫農援農、共耕同食……。如果能夠持續實踐社區協力農業的夢想與各種合

作方案,那我們自己就 是扭轉飲食系統與食安危機的關鍵角色! 作者序 小農耕作,野地開花 蔡培慧(世新社發所助理教授、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   當今台灣是「農業雙軌制」的產銷結構,即「資本農」(以利潤為導向,擴大再生產)與「小農」(以計 畫為導向,直接再生產)並行。那麼,當發展規模經濟成為政策的方向,小農的機會在哪裡?   小農耕作是經,社會需求為緯,一個具體可行的可能性是:重新連結「小農生產的隊伍」與「有意識的 城市消費者」,創造「在地經濟體系」。   創造「以小農為主體的在地經濟」,意味著連結個別生產的小農,並與消費者形成合作經濟體系;換 句話說,當前的工作,不僅僅是田間勞動與生產

面的改變,同時也是意識型態之戰。小農耕作意味著 健康的食物、豐富的文化肌理、綿密的社會網絡,以及涵養這一切的環境空間。   我們──有志於農村工作的群體,不論從「支農」、「援農」甚至是「從農」的角色,面向歷史、面向農村, 試圖在資本主義已竭澤而漁的荒蕪焦土上,重新耕耘一片新天地。我們傳承老農邊做邊學的智慧,適 地適種並友善土地,同時連結綠色消費,開創任何互惠協作的可能;甚至主動介入體制政策,見縫 插針地鬆動結構,扭轉過度偏向城市的當代社會關係。   ★提攜:社區協力農業的核心價值   做為消費者,請細想以下這些問題:每天食物從哪裡來?怎麼來?它需要加工嗎?它怎麼保存呢? 它如何運送呢?它

的品種為何呢?是否隱藏著基因改造的的品種?在廚房房如何料理?新鮮食材從 洗菜、搭配、烹煮到美味上桌,需經過哪些過程?微波爐料理包何以口味竟然如此濃厚、辛香辣俱全?   光是從餐桌回想,就發現無可避免的工業生產,甚至罐頭番茄等農工產品已無所不在,食安問題一 再爆發,也提醒你我「更多未必更好」、「金錢未必美味」、「欲望未必安心」,是以,花一些時間認識食 物、連結農民,正是你我該做的事。   本書介紹的「社區協力農業」(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正是一股積極創造可循環的、 社會生產交換的新趨勢:透過你與我、消費者與農民、個人與土地、社群與環境的社

會參與,展現從餐 桌到農田之間的連結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人們彼此的協力與互惠。   「社區協力農業」行動的根源來自日本。美國此一運動的推動者即直言,他們觀察到日本小農耕作基礎 之間,即農民與農民、農民與消費者,及其生活網絡、社會關係之間,是一種提攜(teikei)的關係。此 一「提攜」概念反應了人們彼此之間互動互惠、相知相惜的感受,同時也主張,若能在食物生產過程中 參與勞動,雙腳踩進土地、迎來豐碩收成,那麼,從農田到餐桌並非僅止是商品的交換、並非僅止是 貨幣的運用,而是共同協力的農耕實踐。   在美國「社區協力農業」與日本「提攜」思維之外,我們或許還可以,也更應該從台灣的社會傳承與在 地經驗

來思考──人與社群、人與社區的連結為何?小農交換的社會基礎為何?   社區協力農業主張「分攤風險、共享收成」,農耕、園藝並非只是農民的生產事業,而是農民與消費者 合作協力的多元型態,它可以成為支撐在地經濟的重要環節;透過餐桌食物美味的呼喚,人們走進 田裡與自然互動,一方面理解到人並非萬物中心,同時也理解到農民耕作的收成乃建基於農耕過程 的努力與付出,進而開始在個人經驗上反思,「經濟至上的線性發展主義」是否得當。   ★日常生活實踐,從餐桌開始   本書起源於二〇一三年在香港召開的「落地生根研討會」,書中除了台灣案例,也收錄了具代表性的 中國及香港案例。例如,在高度經濟發展的香港,由於中國

擬在一國兩制框架中將香港、深圳連成一 線,透過交通工具及高樓大規模開發,造成香港土地被地產霸權掌握而引發人民的積極反抗,「維持 農業生產」正是人民基層抵抗的一環。   而在台灣,由於農業結構出現「大規模農耕」壓抑「小農耕作」的情形,因此我們主張支持「小農」以及 「小農耕作」的生產型態,希望透過「社區協力農業」的支持系統,讓農民得以維持適當家計收入,農 民及消費者、城市與鄉村之間,也能彼此連結、互惠共生。   本書藉著七種類型的「社區協力農業」案例,展現人們與農民的互動。即使只是小額消費,仍可感受到 因為更好的溝通、更短的距離、更深的理解、更多的支持而帶來幸福的力道與快樂的感受。 落地生根

:看見兩岸三地的農業新面貌!【第一部:台灣篇】野地開花,農藝復興 二○一○年,台灣農民在凱達格蘭大道冰冷的水泥地上,鋪上一方青翠秧苗,抗議政府重工商地產 輕農的偏頗發展策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拉起手來,就可以深深感覺到、真正知道:農,的自主、的 知足、的傳統、的技術、的美學、的肌體藝術、的態度。如何「破」和「立」?如何走向真實的「城鄉共好」?如何並肩而行?學者學生、媒體、律師醫生等等不同 界別人士,在熟悉如文宣行動,不熟悉如農耕勞動中反思,建構更整全、更流動開放的社群。小農間 的社會協作、有制約的生產規模,似乎都在回應社會各種逼在眉睫的危機。他鄉不遠,就在咫尺。農家集墟成鎮成市,城鄉本是一家

,分工合作,相互依存。自稱社運青年的賴 青松從小城鄉兩邊跑,兒時經驗是定居城市,歲節返鄉。這確是不少台灣城市中青代的常規。但有人 說,心定下來的地方就是鄉,於是,青松在不遠的他鄉的稻田中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然後,有更多年 輕人,帶著深刻的城市經驗,義無反顧地踏進泥巴地,嘗試在現代社會建構一套新的生活方法和倫 理,裡面包括知識教育、組織社區/社群、市場生產,以至情意、理念和信仰的傳遞流動。「和消費者溝通」說來簡單,實則是件不容易的差事;什麼是現代農夫的必備技能?或許,十年之後 的都市原住民,可以擁有美麗的農場,供應城市所需的健康糧食。有社群協力的農業,才能倚賴農業 來維繫社區所需的環境資源;我們中

的不只是米,也種出水資源、種出生物的多樣性。過去六、七年間,小農市集在小島上如繁星湧現。這些人與人直接碰觸的場合中,不只獲得力量,我 們也探入各種美麗的想像和踐行。簡樸的互相合作,腳踏實地的經濟社會,以互助互惠、資源共享、用手用勞動創造社群的認同和生活的厚度。在日常瑣細事務磨練,是從回到農開始。 現代美好生活的原鄉,在手上、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