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大學統測分數112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林巧敏所指導 林于心的 高中學生閱讀不同類型文本之理解策略分析-以某技術型高中為例 (2019),提出宜蘭大學統測分數112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技術型高中學生、文本類型、閱讀策略、閱讀理解。

而第二篇論文大同大學 生物工程學系(所) 陳建先所指導 廖雯君的 探討資訊融入教學在國中國文教學之學習成效 (2014),提出因為有 資訊融入、國文教學、學習成效的重點而找出了 宜蘭大學統測分數112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宜蘭大學統測分數112,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高中學生閱讀不同類型文本之理解策略分析-以某技術型高中為例

為了解決宜蘭大學統測分數112的問題,作者林于心 這樣論述:

  本研究欲探討技術型高中學生閱讀不同類型文本的理解策略運用狀況,瞭解學生閱讀圖表類、知識類、文學類等三大類型文本時,運用五大閱讀策略的情形,並探究各類文本閱讀理解測驗分數與閱讀策略運用之關聯。本研究對象為雲林縣斗六市技術型高中兩班高三學生,採量化研究法蒐集資料,以十二篇不同類型文本與閱讀理解測驗及閱讀策略運用量表為研究工具,進行十二次測驗及量表調查,排除無效樣本後計69位有效樣本,再以描述統計、t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顯示:一、整體閱讀策略運用上,使用「理解調整」策略層面最頻繁,在「強化記憶」策略層面使用最少且個別差異大;不同文類的理解能力,以「圖表類」文本閱讀理

解力最佳,「知識類」文本閱讀理解力相對最低。二、 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策略運用情況呈相同趨勢,最常用的閱讀策略項目皆為「理解調整」層面的「重複閱讀」策略;最少用的閱讀策略是「強化記憶」層面的「做筆記」策略。三、技術型高中學生於不同類型文本的閱讀理解測驗分數與各閱讀策略的運用為低相關,而「說明性的知識散文」文本與「理解調整」策略層面則達中度相關。四、閱讀理解測驗高分組與低分組學生對於閱讀策略之運用呈相近趨勢,但高分組在各閱讀策略層面的運用頻率皆高於低分組,高分組與低分組對於「文法結構」策略的運用差異最大。五、國文學習表現有明顯差異的班級,其閱讀理解及閱讀策略運用皆有明顯差異,平時國文學習表現較佳的

班級,閱讀文本時使用「文法結構」策略層面與「理解調整」策略層面的頻率會顯著高於國文學習表現較弱的班級。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於技術型高中學生如何運用閱讀策略以有效閱讀不同文本之建議。

探討資訊融入教學在國中國文教學之學習成效

為了解決宜蘭大學統測分數112的問題,作者廖雯君 這樣論述:

本研究目的在於運用資訊融入的策略進行實驗教學,探討國中七年級學生不同學習水平與不同性別國文學習的提升成效。本實驗採準實驗研究法,以桃園某國中64位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男性學生共32人,女性學生共32人),利用每週國文課進行教學實驗。研究資料為兒時記趣成就測驗和紙船印象成就測驗前後測,再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來分析學生實驗教學之結果。根據資料分析與結果探討,結果如下。1.在資訊融入教學後,對於學生在不同單元的國文學習成效沒有顯著差異。2.資訊融入教學後在「紙船印象」單元,整組學生以及高分組、中分組及女性學生學習成效已達顯著差異。3..資訊融入教學後在「兒時記趣」單元,整組學生、不同能力分

組(高分組、中分組、低分組)及不同性別(男性與女性)的學生的學習成效未達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