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防疫補助申請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宜蘭縣防疫補助申請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李耀明寫的 戰時憶往:八二三砲戰流亡學生的流金歲月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國立宜蘭大學 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應用經濟學碩士班 陳凱俐、孔維新所指導 陳永純的 農業旅遊紓困與振興政策之效果評估 (2021),提出宜蘭縣防疫補助申請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冠肺炎、農業旅遊、紓困政策、振興政策。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碩士在職專班 劉兆隆所指導 王聖斌的 新住民女性之政治參與模式---以彰化縣為例 (2021),提出因為有 政治參與、新住民、參與規範認知、移民融合政策指數的重點而找出了 宜蘭縣防疫補助申請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宜蘭縣防疫補助申請,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戰時憶往:八二三砲戰流亡學生的流金歲月

為了解決宜蘭縣防疫補助申請的問題,作者李耀明 這樣論述:

  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為顧及學生學業與安全,福建省立金門中學學生891人於10月9日再疏遷臺灣,分於臺灣30所省立中學寄讀。   再疏遷?是,民國43年九三砲戰,金門中學即於翌年疏遷陳坑的陳景蘭洋樓,係金門中學第一次疏遷。   金門中學,今國立金門高級中學,係首任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兼福建省政府主席胡璉(1907-1977)於民國40年令將私立金中、金東初中合併成立,惟建校未及十年,二度因戰火遷校,可謂空前絕後。   不比之前,這次,別說陳坑,連料羅也陷在八二三砲戰的砲火中,金門中學不能不疏遷,民國47年9月底,該校校長易希鎬(?-1980)向當時在臺灣省臺北

縣新店鎮辦公的福建省政府主席戴仲玉(1910-1986)請示,3日後做成決定,全校師生遷臺寄讀,分散至各省立高中寄讀。   念及學生不可失學,學業不可中斷,政府遂有利用運補物資返臺的空船疏遷金門中學學生至後方的構想,當下決定把握機會,立馬動員基層行政組織,按學生名冊一個一個通知,並在戎馬倥傯下連繫、協調,硬是調派出車、船,先走再說,以給金門留個一線生機,金門父老也奔相走告。   走不走?放不放……?金門子弟、父老掙扎啊!詢問再詢問,勸說再勸說,討論再討論,琢磨再琢磨,同時一邊收拾行李,張羅、借貸旅費,全部都在一天一夜裡絞盡,無論是心情或準備,都十分倉促,眼淚都來不及乾。10月9日,金門中學

師生分由各地到料羅的新頭碼頭報到。下午,集合點名,金門中學教務主任周建齡率領1004人登上〈中肇艦〉(LST-217),其中,教職員及眷屬113人,學生891人。是晚開船。在船上,人生第一次搭船的少年,因著離家的心情而五味雜陳,也因著柴油煙混合著暈船的嘔吐物而備感五味雜陳。   10月10日國慶日下午5時許,抵達高雄港第13號碼頭,即今光榮碼頭,只是,這又是另一段辛酸的開始……。  

農業旅遊紓困與振興政策之效果評估

為了解決宜蘭縣防疫補助申請的問題,作者陳永純 這樣論述:

新冠肺炎自2019年底爆發以來,許多國家對民眾祭出行動限制的規定,不僅管制邊界進出,國境內移動也有所限制,造成旅遊業嚴重損失,屬於旅遊業一環的農業旅遊業受到的衝擊亦是相當嚴重。鑒於新冠肺炎對農業旅遊業造成的重大衝擊,農委會也在2020年提出四種針對農業旅遊業的紓困與振興方案,分別為補貼利息或低利貸款、場域優化及僱工獎勵、商品開發及體驗服務獎勵,以及獎勵農業旅遊(農遊券)。本研究利用農委會委託台灣農業經營管理學會所執行之「農業旅遊經濟效益調查評估計畫」2019年及2020年我國農業旅遊業者之營運資料,使用差異中差異法(DID),來達成以下研究目的:(一)評估我國農業旅遊業者2020年受到新冠肺

炎之經濟衝擊程度;(二)評估政府所提出之農業旅遊紓困與振興措施對降低新冠肺炎經濟衝擊的效果;(三)探討農業旅遊紓困與振興政策在北中南東四區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新冠肺炎對農業旅遊業的衝擊不明顯。在單一政策方面來看,「場域優化及僱工獎勵」及「商品開發及體驗服務獎勵」具顯著效果;兩種政策組合方面,以同時接受「補貼利息或低利貸款」及「場域優化及僱工獎勵」或「商品開發及體驗服務獎勵」、「獎勵農業旅遊(農遊券)」及「場域優化及僱工獎勵」或「商品開發及體驗服務獎勵」具顯著效果;三種政策組合,則以「補貼利息或低利貸款」及「場域優化及僱工獎勵」搭配「商品開發及體驗服務獎勵」或「獎勵農業旅遊(農遊券)」、「補貼利

息或低利貸款」與「商品開發及體驗服務獎勵」及「獎勵農業旅遊(農遊券)」具顯著效果;四種補助都接受的業者也顯著高於沒有同時申請四種補助的業者。而各區政策效果之結果顯示,有顯著效果之區域為中區及東區,又以東區效果最好。

新住民女性之政治參與模式---以彰化縣為例

為了解決宜蘭縣防疫補助申請的問題,作者王聖斌 這樣論述:

曾幾何時,生活環境中隨處可以見到新住民姐妹的蹤影、聽到他們不知所云的腔調,反而是原住民族朋友們,好像從我們的生活中神隱了,只能從歌壇、體壇看到他們活躍的身影,彷彿生活在另一個平行時空。這才驚覺其中蹊蹺,非同小可。 這些婚姻移民來台的新住民,主要是因為原生母國經濟弱勢發展地位,希望藉由婚姻關係來台創造新生活,迄今人數已超過50萬人之眾,與台灣的原住民族人數相當接近。依新住民的原生國籍,以來自中國大陸的新住民最多,其次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巧的是,中國、越南二國都是共產國家,近年來也都經歷經濟發展快速,國際實力強盛,其人民也顯得更有自信。 這種國際現實投射到台灣,會對生活在民主

自由聖地的新住民姐妹產生怎樣的轉變,從毫無政治參與概念的原生國移民到標榜「人民作主、民意政治」現居地,歷經政治社會化、經濟就業條件穩定改善,社經地位逐漸提升、社群通訊軟體廣泛使用,是否對新住民姐妹的政治參與產生質變、量變,對台灣政治有何影響,是本文所要探討的重點。 所以本文選擇採用質性研究方法、社會學途徑,以彰化縣登記有案的新住民團體為受訪對象,藉由受訪社團的理事長、秘書長等實際參與新住民事務運作、最了解新住民姐妹現實情況的實務操作者口中的陳述,來進一步了解新住民姐妹在褪去家暴陰影、經濟就業條件持續改善的這段期間,他們的政治學習與政治參與歷煉,以及對台灣的政治產生怎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