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apgar簡易量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古東源、鄭博文所指導 黃玉甄的 以機器學習建構失智症患者職能治療介入決策模型 (2019),提出家庭apgar簡易量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患者特性、職能治療、機器學習。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護理研究所 謝佳容所指導 李佳蓉的 初次腦中風病人的心理困擾對生活品質之影響:以復原力和家庭支持為中介變項 (2019),提出因為有 腦中風、心理困擾、家庭支持、復原力、生活品質的重點而找出了 家庭apgar簡易量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家庭apgar簡易量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以機器學習建構失智症患者職能治療介入決策模型

為了解決家庭apgar簡易量表的問題,作者黃玉甄 這樣論述: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日趨嚴重,失智症問題也隨著攀升,在失智症尚未有藥物可治癒且有藥物副作用情況下,職能(非藥物)治療方式分外重要,在職能治療方法決策中未有針對個別失智患者特性所適合介入之歸納依據,故本研究將建構以患者背景特性尋求有效減緩患者失智病程之職能治療介入方法。收案62位失智患者,實驗為期八周,每周一次,一次一小時,利用C5.0、SVM、隨機森林分類器以找出不同失智患者特性適合的職能治療方式。本研究發現在失智症職能治療小樣本數據中,SVM及隨機森林分類器表現優異;失智症患者特性在職能治療決策中重要度依序為性格、年紀、性別;本研究將SVM分類器及隨機森林分類器測試數據進行整理,提供隨機森林預

測模型18條規則。期望研究結果可作為職治師、社工或是居服員在照護失智患者的職能治療決策的參考。

初次腦中風病人的心理困擾對生活品質之影響:以復原力和家庭支持為中介變項

為了解決家庭apgar簡易量表的問題,作者李佳蓉 這樣論述:

【目的】 腦中風的嚴重程度會影響到病人生活品質,初次面對患病衝擊造成的心理困擾、家庭支持及復原力可協助提高個人適應能力,並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但過去研究鮮少驗證其關係。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初次腦中風病人心理困擾、家庭支持、復原力及生活品質之間的相關性,同時驗證家庭支持及復原力為中風後心理困擾與生活品質之間的中介變項。【方法】 本研究為橫斷性研究,採立意取樣,選取北部某區域教學醫院一年內初次腦中風病人為對象,共收案220位。研究工具有:基本人口資料學、醫院焦慮憂鬱量表、家庭支持量表、復原力量表及健康生活品質量表。以問卷訪談方式收集資料後,使用SPSS 22.0進行統計分析,另使用Proc

ess SPSS評估家庭支持及復原力對心理困擾及生活品質之間的中介效果。【結果】 相關矩陣表顯示,中風後心理困擾之焦慮及憂鬱,與家庭支持皆呈顯著負相關(p< .01;p< .001),與復原力皆呈顯著負相關(p< .001;p< .001),以及與整體生活品質亦皆呈顯著負相關(p< .01;p< .001)。家庭支持與生理層面生活品質呈顯著負相關(p< .05),家庭支持的成長度與心理層面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p< .05)。復原力的內涵構面之抗壓性及適應性,皆與整體生活品質呈顯著正相關(p< .01;p< .01),而復原力的內涵構面之堅毅性(p< .01)、抗壓性(p< .01)、適應性

(p< .01)、掌控性(p< .01)及意義性(p< .01),皆與心理層面呈顯著正相關。 經迴歸分析顯示,日常生活功能為影響生理層面生活品質(p< .001)、心理層面生活品質(p< .05)及整體生活品質(p< .001)的顯著相關因素。經簡單中介模型檢視,在日常生活功能嚴重依賴的組別,復原力對焦慮與心理層面生活品質之間的中介作用,結果顯示該模型總變異量達統計顯著意義(R2=19.70%,p< .01)。焦慮對復原力具顯著直接負向影響(p< .001),復原力對心理層面生活品質則具顯著直接正向影響(p< .01),而焦慮對心理層面生活品質具顯著直接負向影響(p< .05)。意即當焦慮程

度增加時,會降低生活品質,但復原力具中介焦慮對生活品質的影響,能改善焦慮對心理層面生活品質的威脅。 以及,復原力對憂鬱與心理層面生活品質之間的中介作用,結果顯示該模型總變異量達統計顯著意義(R2=23.20%,p< .001)。憂鬱對復原力具顯著直接負向影響(p< .001),復原力對心理層面生活品質則具顯著直接正向影響(p< .05),而憂鬱對心理層面生活品質具顯著直接負向影響(p< .001)。意即當憂鬱程度增加時,會降低生活品質,但復原力具中介憂鬱對生活品質的影響,能改善憂鬱對心理層面生活品質的威脅。 在日常生活功能輕中程度依賴的組別,復原力對焦慮與整體生活品質之間的中介作用,結果顯

示該模型總變異量達統計顯著意義(R2=8.00%,p< .05)。焦慮對復原力具顯著直接負向影響(p< .001),復原力對整體生活品質則具顯著直接正向影響(p< .01),而焦慮對整體生活品質具顯著直接負向影響(p< .05)。意即當焦慮程度增加時,會降低生活品質,但復原力具中介焦慮對生活品質的影響,能改善焦慮對整體生活品質的威脅。【結論】 初次面對腦中風衝擊,病人於疾病調適歷程中,易因中風後失去對日常生活的掌控與身體功能障礙的衝擊,進而使個人內心產生痛苦、挫折及無力的感覺,引發心理困擾。復原力可改善焦慮及憂鬱對生活品質的負向影響,故建議醫護人員於臨床照護時,應提供具體及適切的個別性復健計

畫,讓病人能藉達到目標,給予自身具體正向回饋,以及透過掌控自我日常生活事件,提升自尊及控制感,並可運用正念技巧,減少負向思維反芻,以及重新正向詮釋衝擊事件,使能接納自身中風後的改變等,則能改善疾病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關鍵字:腦中風、心理困擾、家庭支持、復原力、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