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物所有權證明文件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建物所有權證明文件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江中信寫的 都市更新叢書II:都市更新權利變換 和許文昌的 土地登記體系(四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土地登記實務- 2023 - harmful.pw也說明:為節能減碳(四)登記原因證明文件經依法由地政士簽證。 ... 私有部分共有人就公私共有土地或建物全部為處分時,如已符合本法條各項規定,其申請所有權變更登記,應予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詹氏 和元照出版所出版 。

中華大學 建築與都市計畫學系 何明錦所指導 劉美玲的 既有老舊公寓居住者增設電梯之意願探討 -以「臺北市士林區某五層公寓」為例 (2021),提出建物所有權證明文件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高齡社會、老舊公寓、建築用昇降設備、無障礙電梯。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高雄大學 高階法律暨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LBA) 廖義銘所指導 陳聖允的 水利田地地上物徵收探討 –以高雄市旗山區湄洲里大溝頂住戶拆遷乙案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湄洲里大溝頂、土地徵收、徵收補償的重點而找出了 建物所有權證明文件的解答。

最後網站土地登記法令與實務 - 第 238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則補充:建物 滅失時,該建物所有權人未於規定期限內申請消滅登記者,得由土地所有權人或其他權利人代位申請;亦得由登記機關查明後 ... 其他由中央地政機關規定應提出之證明文件。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建物所有權證明文件,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都市更新叢書II:都市更新權利變換

為了解決建物所有權證明文件的問題,作者江中信 這樣論述:

  都市更新權利變換   臺灣都市更新機制解說最權威、最詳盡之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近390頁,叢書約1100頁   都市更新條例權利變換機制逐條白話解說   都市更新條例為基礎,輔以完整函釋分類   著重實務操作,兼顧官方、實施者與地主觀點   旁徵博引,相關函釋與會議紀錄最完整   引用資料與出處文號最正確   穿插大量圖解與表格,艱澀法規不再難懂   近140頁,8篇專題深入解說權利變換原理與機制   穿插13個爭點思考,可作為延伸課題演練   適宜做為地主權益參考、業界工具書、大學教學用書   搭配另書「都市更新事業計畫」、「都市更新公共利益」,   完整呈現

實務與理論全貌

建物所有權證明文件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一日議會都市計畫專案小組第七次會議,嘉義市空地空屋自治條例修正條文草案結案會議(835)
首先感謝蔡榮豐議員、王美惠議員、孫貫志議員、黃思婷議員、戴寧議員,都發處、行政處、法制科、財政稅務處、地政處、教育處、社會處、文化局、環保局,和本會議事組共同參與。
經過三個月的討論,確認了空地空屋管理自治條例,第一條、第七條、第十條修正草案,預定11月送大會討論。
原本103年4月16號公佈的嘉義市空地空屋管理自治條例,是針對私有空地空屋的環境衛生與環境保護管理為主的管理。
但是在五月份的大會期間,王美惠議員針對警察局閒置空屋,無法提供社區使用提出質詢。
蔡榮豐議員針對火車站後站公有土地 、歷史建物,與閒置空間,在鐵路高架化徵收過程,也提出多次質詢。
另外,垂楊路民生北路路口,舊市公所大樓、忠孝路346巷閒置空間、大雅路鄰近聖馬爾定醫院後方,市有土地等,公有空地空屋問題,也成為多位議員質詢焦點。
為了有效解決公有空地空屋管理與再利用問題管理法制化,都市計畫專案小組,便針對嘉義市空地空屋管理自治條例,第一條、第七條,和第十條進行修正草案討論,為期三個月。
期間,和行政部門開誠佈公,充分溝通,確認立法精神、修正條文,最重要的是,和行政部門,完成可行性確認。
修正草案總說明如下。
嘉義市空地空屋管理自治條例103年4月16日公佈,為更全面有效管理空地空屋,基於公私一體適用,宜將公有空地空屋,納入規範,達成有效管理,和多元利用公私有空地空屋之目的,另明定屬文化資產之空地或空屋之權責機關,並對於空地空屋有管理義務之人,名定為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做一致性的規定,原修正本自治條例修正重點如下。
第一,不論公私有空地空屋均一體適用,同時強調有效管理,及多元利用之立法目的。(修正條文第一條)
第二,將屬文化資產之空地空屋主管機關,訂定為文化局。(修正條文第七條)
第三,對於空地空屋之所有人、管理人或使用人,作一致性規定。(修正條文第10條)
修正條文如下。
第一條,嘉義市政府為健全都市發展,並促進都市土地及房屋充分利用,有效管理公私有空地空屋,及多元利用,以達降低影響都市環境衛生公共安全及市容觀瞻之空地空屋,特製定本自治條例。
第七條,本市各區公所,應配合市容查報作業,辦理轄區內之空地空屋之查報,送主管機關造冊管理及列管,但屬文化資產者,由文化局造冊管理及列管,經發現違反第4條之規定者,應將其違反事實,通知相關機關處理。
第十條,本府為查核本市空地和空屋之維護管理情形,經事先通知相關所有權人管理人或使用人同意後,得派員攜帶證明文件,進入公私有土地及建築物內勘查,無故拒絕前項勘查者,處新臺幣6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鍰。
再一次代表市民朋友, 感謝所有參與本次自治條例修正,行政立法部門同仁的努力,為行政立法部門合作 ,公私協力,用立法解決問題,讓政治可以落實到每一天的生活,解決人民的問題,立下新的典範和里程碑。

既有老舊公寓居住者增設電梯之意願探討 -以「臺北市士林區某五層公寓」為例

為了解決建物所有權證明文件的問題,作者劉美玲 這樣論述:

依據內政部2021年1月人口統計,65歲以上人口數高達為380萬人,占總人口比率達14.6%,已屬於合聯合國定義之「高齡社會」,且有可能在2025年超過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另依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臺最新統計2020年第2季全國房屋稅籍住宅共891萬餘宅,平均屋齡約32年,其中屋齡超過30年住宅近達450萬,占比約為50.4%,是統計近13年來首度超過50%,而臺北市老屋占比達71.4%;又全臺住宅中有32.1%屬於老舊之公寓或大廈,其中約有54%為五樓以下之無電梯之老舊公寓。 內政部2022年2月更公布,全臺有近43萬老人住在「無電梯公寓」,包括臺北市占16萬300

0人,占比為37.9%;新北市占20萬4000人,占比為47.6%。另衛生福利部2017年推估,我國老人住宅高達七成為無電梯房屋。高齡長者由於行動不便,無電梯公寓更帶來生活甚至就醫之不便,是故老舊公寓增設電梯勢必成為最迫切需要的生活環境改善與提升高齡者生活品質的重要課題。 老舊公寓增設電梯問題,涉及建築基地空間不足、老舊公寓基地特性與原建築配置方式、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區分所有權人同意、建築技術規則之建蔽率容積率,及住戶意願、經費分攤…等問題。惟近年來就法定空地不足、區分所有權人同意比例等相關問題,內政部及各級地方政府已陸續作相關放寬修正;甚至就經費分攤部分,也透由補助方式鼓勵老舊公寓增設電

梯,以符高齡社會及行動不便者之生活需求,增進整體生活環境品質,惟行之多年卻是成效有限;是故本研究探究影響老舊公寓增設電梯問題所在,並將其主要影響因子限縮在『居住者增設電梯之意願』。 本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回顧法,探討相關高齡者行動不便特質與對生活品質之影響、老舊公寓概況與居住者垂直移動困擾、電梯(建築用昇降設備)形式構造、建築法系法令規範與政府推動及補助政策等相關問題以及實行策略與成果檢討;以發掘影響老舊公寓增設電梯之課題與可能對策,尤其是對居住者之態度與意願。並透過問卷調查法及李克特量表分析,探討影響居住者意願之因子,同時進行實地勘查臺北市士林區某五層公寓成功案例,訪問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並

比對居民意願與前述問卷調查之整體意願差異性,用以討論分析策略之有效性。

土地登記體系(四版)

為了解決建物所有權證明文件的問題,作者許文昌 這樣論述:

  這是一本值得採用為教材的大學用書,也是一本值得採用為考試的參考用書。綜合整理、舉例說明,並深入剖析台灣現行土地登記制度。化繁瑣為簡單、化零亂為系統。   「土地登記規則」為學習土地登記必讀條文,本書特地逐條釋義,坊間難得一見。

水利田地地上物徵收探討 –以高雄市旗山區湄洲里大溝頂住戶拆遷乙案為例

為了解決建物所有權證明文件的問題,作者陳聖允 這樣論述:

土地徵收,係指國家因公益需要,為興辦公共事業,對人民受憲法保障之財產權,經由法定程序予以剝奪。土地徵收條例第1條第1項規定:「為規範土地徵收,確保土地合理利用,並保障私人財產,增進公共利益,特制定本條例。」土地徵收條例之制定,係為整合分岐不一的土地徵收法規,並統一徵收程序與補償標準。因此,土地徵收條例第1條第2項規定:「土地徵收,依本條例之規定,本條例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同條第3項規定:「其他法律有關徵收程序、徵收補償標準與本條例牴觸者,優先適用本條例。」惟土地徵收程序屬於行政程序,如個別行政法規有關行政程序之規定,對當事人之權益保障較行政程序法之規定還不充分者,此時行政程序法即

有補充適用之餘地。本文試圖檢視土地徵收程序是否符合行政程序法保障當事人權益之意旨。關於土地徵收之法律關係,則以徵收處分與補償處分為核心,討論土地徵收之程序爭議問題。本文認為,土地徵收條例於民國101年修正後,仍有下列之處須再加以檢討改進:1. 內政部於審核徵收處分時,應明文規範給予被徵收人以及被徵收土地所在地之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依照聽證程序來達到司法院釋字第409號解釋聽取徵收相對人及利害關係人意見機會之意旨。2. 土地徵收條例第22條並未規範對徵收處分不服之救濟途徑,係重大立法疏漏,應再修法於第1項明定對徵收處分不服之救濟途徑,並將原第1項之內容調整至第6項。3. 土地徵收條例第

22條第2項對徵收價額不服之救濟,將異議、復議程序從必要先行程序修改為任意先行程序,係不當之修正,應再修法予以改正。4. 被徵收人主張徵收失效之救濟,現行法規定於土地徵收條例施行細則第22條,本文認為應提昇至母法規範且更改為被徵收人應向內政部提出申請,由內政部函復原土地所有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