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在乎英文縮寫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我不在乎英文縮寫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陳俞蒨寫的 我的強迫症:腦海裡無法停止的執著與威脅,排山倒海 和湯瑪斯‧林區的 詩人葬儀社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IDC - 英文缩写大全- 118查询网也說明:【英文缩写】 IDC. 【英文全称】 I Don't Care. 【中文解释】 我不在乎. 【缩写分类】 常用词汇. 【缩写简介】 缩写 ... 英文缩写, 缩写分类, 中文意思, 英文全称.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寶瓶文化 和好讀所出版 。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科技法律研究所 王服清所指導 陳于慈的 論跨性別者於法律上之性別認同與婚姻問題 (2017),提出我不在乎英文縮寫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跨性別、性別認同、性別重置手術、性別登記、婚姻自由。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公共事務研究所 陳淳文所指導 任曼欣的 食安風暴平安符:論臺灣食品委託檢驗制度 (2016),提出因為有 食品安全、食品委託檢驗、制度分析、利害關係人、深度訪談、焦點團體座座談的重點而找出了 我不在乎英文縮寫的解答。

最後網站在乎的英文_小红书則補充:老外也爱缩写,省时省力 【出国留学必须了解的英语缩写,都整理好啦!】 ... 我不在乎用英文怎么说#学英语#英文表达#我不在乎 @晓莉英语-lily老师. 点击查看全文.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我不在乎英文縮寫,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的強迫症:腦海裡無法停止的執著與威脅,排山倒海

為了解決我不在乎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陳俞蒨 這樣論述:

  ‧台中文學獎 高中組第三名得主。   ‧台灣第一本由強迫症患者書寫自身疾病的書。   ‧一本聰慧秀異、誠實自省到令人心疼的強迫症書寫。   ‧【特別企劃】精神科醫師Q&A。   她18歲,患強迫症11年,其中7年獨自奮戰。   她想告訴台灣50萬的強迫症患者:   「接受自己,並不可恥,反而很有勇氣。」   醫生:「你們這個女兒可以去選總統了。她將來一定會做大事。」   ‧考卷上滿是淚,她雖知曉答案,但卻無法停止一再塗改與重寫。   ‧在不斷塗改、重寫下,她的作業遲交,老師的藤條狠打在她背上。   ‧夜裡,不斷來回洗手、摔跌,她囓咬手腕,不讓自己哭出聲,以免家人察覺。

  從8歲開始,一直到15歲,長達7年,她獨自忍受強迫症帶來的可怖夢魘。   無論是家人誤解或老師體罰,甚至一度她想結束生命,她都未曾說出這份祕密。   她控制、壓抑、偽裝,非常努力地活得像一個「正常人」。   她對互有好感,向她告白的學長說:   「我,是個精神病患。我不是一個正常人。」   比起失去,她更怕擁有──   排山倒海的傷害,不僅來自強迫症,更來自他人的目光,後者更是深淵……   當強迫症嘲諷:「吃藥就是有病。你看他們看你的眼光,是不是很奇怪?別吃了吧。」   當她鼓起勇氣自剖,朋友說:「你這根本是有病吧。」   當她到醫院就診,婦人尖針芒刺的對話:「怎麼這麼小,就來看這個!

」   她日夜與強迫症這啃噬心靈與自我的巨獸爭戰,而那些曾經走過的孤立無援、被操弄的身不由己、夜裡的無聲崩潰,甚至驚悚懷疑強迫症取代了自己……她不希望其他強迫症患者也經歷,於是,這本掀剝與袒露腥紅傷口的書,雖是以痛銘刻,但她遞出最溫暖的雙手,在個人IG與FB粉專,以文字接住有強迫症困擾的患者、家長。   她企盼,再沒人會被迫躲藏在暗黑的強迫症洞穴裡,且因太習慣黑,而抗拒、害怕明亮的陽光;她更企盼經由自己的書寫,能帶給患者及患者家人療癒與希望。 名人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蔡淇華(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撰推薦序。   余懷瑾(仙女老師;作家)、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徐國能(師大國文系教授)、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蘇明進(大元國小教師)心疼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以我自己來說,我曾經無法抵擋這些暗黑的強迫思考。無論是太過於道德化的要求,或是與性有關的連結,或擔心犯了法律上無法接受的錯誤,或出現莫名想害了誰的念頭。   請允許我無法在這篇文章裡,將曾經彈跳出來的不合理思考列舉出來。對我來說,仍然無法那麼勇敢且坦誠地表露、公諸出來。   這一點,也是我在閱讀陳俞蒨《我的強迫症:腦海裡無法停止的執著與威脅,排山倒海》這本作品中,非常佩服、欣賞,且心疼作者的勇氣以及面對那生命中的脆弱。同時,也看見一位女孩想要突破生命中的

困頓,破繭而出,令人動容的生命力。   在心理諮商與治療過程中,當兒童、青少年們願意將自己內在的不合理想法,向心理師坦誠地說出,這時已經反映了孩子正往好的改變跨了一大步。──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一個八歲的小女孩,第一次驚覺自己行為的異常,因為她的心裡不停歇地播放一個聲音:「走回去,不然我就殺掉他們。」   那是她自己的聲音,但她卻沒辦法讓那個聲音消失。要很久很久之後,她才知道,那叫「強迫症」,此後經年,都必須與之共生,甚至考慮與之共滅。   是的,痛苦不堪的女孩曾經威脅強迫症:「我要從窗戶跳下去。」   就醫後,醫生感受到女孩強大的內在,說她可以當總統。但在深夜

裡,女孩也曾打開電腦,緩緩打上這些文字:「我已經無能為力了。我撐不下去了,我想要離開了。」   還好,女孩活了下來,而且在高二那年,走進我的辦公室……卸下心防,說出自己的故事,最後才有可能發生得獎、開專欄,甚至實現被出版社看見而出書的夢想……──蔡淇華(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特別企劃:湯華盛醫師Q&A(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副院長;心禾診所執業醫師)   一、全台灣大約有多少強迫症患者?大多是何時發病?大部分的症狀是什麼?   二、強迫症有哪幾種類型?   三、強迫症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四、我如何判斷自己可能罹患強迫症,而需去接受治療?   五、強迫症有

哪些治療方式?   六、強迫症能完全康復嗎?   七、您想給強迫症患者的建議   八、您想給強迫症患者家人的建議   ◎本書作者陳俞蒨想告訴強迫症患者:   ‧接受診療,並不是體現我們與常人不同,而僅僅是想為了更好的自己而努力而已。   ‧強迫症的治療、病發持續的時程,每個人都不一定。就連我,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好。目前則是在努力地維持與它「和平並存」的關係。   而對於這種不確定性,我相信很多人會感到無助或絕望,有時候甚至理性地知道這不是任何人的錯,但還是會因而討厭起這個世界。   這很正常,真的。   ‧對於這種情況,說出你的感受,真的會好一點。儘管那看似不會解決問題,但在你願意開口的

那一刻,你自己也會感受到你是在乎自己的。你不再是從前總想著要逃避,忽略心裡所有求救訊號的你。   如果沒有人可以說,來找我吧。就算只有短暫的幾分鐘,我也會盡我所能的,把溫暖帶給你們。   ‧未來的路,你不會是自己一個人,別害怕。   ◎徐國能(師大國文系教授)對於台中文學獎獲獎作品〈馬上是多久〉的評語:   這是一篇非常有勇氣的作品,作者能正視自己所遇到的生命的困境,努力尋求答案,並向外找尋幫助自己的力量;更可貴的是能將這段寶貴的經驗,用文學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其他同樣在受苦的人得到安慰和信心。作者的文筆質樸,但帶著省察與幽默的色彩,這篇作品在勇氣之外,也閃爍著智慧的光輝,文學固然是個人的故事

,但真正好的創作,就是用這種光輝,照亮在黑暗中惆悵摸索的人,這篇傑作在藝術表達及社會價值上都值得肯定。  

我不在乎英文縮寫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0/20(六)或 11/25(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12/12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8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 11.1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自己,平常每一天的情緒,是怎樣起伏變化的?或者是如果以每週為單位,你從禮拜一、禮拜二,一直到禮拜六、禮拜天;你的情緒,如果要畫出一個曲線,它大概會長成什麼樣子?

那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是因為我最近讀到一個研究,真是太有趣了!在這邊給你分享哦。有兩位康奈爾大學的社會學家,分別是麥肯.梅西,跟史考特.高德。

他們花了兩年的時間,收集了84個國家,大概有240萬名Twitter的用戶,他們所張貼的Twitter的貼文,總共大概有五億則以上。他們希望從這些資料當中,去衡量人們的情緒,尤其是那些「正向的感受」。

比如說像熱情啊、信心啊這些部分;和「負向的感受」,憤怒啊、消沉啊、愧疚啊。那這些「正向」跟「負向」的感受,是怎麼樣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但是你聽到這邊,你一定會很好奇,開什麼玩笑!五億則貼文,他要怎樣去一個一個分析?

所以呢,他們自然不是用這種人力、手工的方法,他們是把這些貼文,丟進一個電腦分析程式裡面,而這個程式的英文縮寫叫做LIWC.。中文的翻譯叫做「語文探索與字詞計算」這樣的程式。

這樣的程式,能夠幫助這些研究者,去分析、評估每一個字所傳遞的情緒到底是什麼?於是啊,梅西跟高德,他們的研究結果,就刊登在聲譽卓著的《科學期刊》裡面。

而結果是什麼呢?他們發現喔,人在清醒的時候,有一個非常一致的模式;一般而言,那些正面的情緒,會在上午開始攀升,然後到了下午急遽下降,到傍晚再稍微回升一些。

不管這些發文的人,是北美洲的人士、亞洲的人士、穆斯林、無神論者、黑人
、白人,或棕色皮膚的人,他們都沒有區別,大概都是這個模式。於是呢,在他們的研究結論裡面就寫哦,類似的時間作用模式,橫跨迥然不同的文化和地理位置。

然後,他們進一步也發現,在星期一或星期四的貼文,也不會產生任何影響;基本上週間的日子差別不大,到了週末會有一些差異。這個差異來自於「正向的感受」,通常會在禮拜六和禮拜天稍微高一點,可能是因為放假,大家比較放輕鬆。

然後,上午的高峰期在禮拜六、禮拜天的時候,開始的時間,大概會比週間晚兩個小時。這可能是因為多數人在周六、周日,都睡得比較晚的原因;但是整個曲線的模式,基本上是相同的。

當我讀完這個研究的時候,我心裡就一直迴盪著,每一次我在教學的現場當中,就會遇到很多人,皺著眉頭跟我說:「人啊,真的好難懂喔!」、「我真的搞不懂人到底怎麼了?」。

那其實在這些挫折感,跟緊皺的眉頭背後,他沒有先瞭解一個人,只要他身為人類,會有的一些「共同模式」;就像今天分享的這個研究一樣,這是大多數人的「共同模式」。

當你先從這種大多數、大樣本的「共同模式」瞭解起之後。這個時候,你就可以以此作為背景,抽絲剝繭,回到每一個個人,跟每一個個案的個別差異。這種感覺就好像是,在所有的動物跟植物的研究裡面,你一定要先知道,這個動物跟植物長在哪裡,而這個環境、背景是如何?

這個環境、背景當中的動、植物族群,有什麼樣的「共同性」跟「變化」?接下來他們的差異,他們個別、個體,在各自不同環境底下,會有什麼樣的影響跟效果?

這個時候,你才能夠去做細部的區分。甚至於你才能夠去分辨,哪些訊號是值得你研究的;而哪些訊號,他可能只是某個時空底下的特殊個案,如此而已。所以,當你聽到這邊,如果你還是覺得「人很難懂」的話,那或許真的有必要,你要幫自己安排一個,真正去學習「人的模式」。

而「人的模式」就如同今天所分享的這個研究,是從情緒狀態跟每天的週期性,作為研究的開始。那其實只要是人類,當他的情緒有所變化的時候,在他的臉上、在他的表情,都有相對應的「變化模組」。

你也可以把這個視作為「共同的模式」,當你先從這裡瞭解起,自然你對人的判斷,就能夠慢慢的依此而前進。

其實熟悉我的課程的朋友,就會知道,我在『人際回應力』的這一門課,最主要的就是讓你學會,怎樣有效的「辨識」別人的情緒,透過正確的辨識別人的情緒,進而給予最適當的人際回應。

所以,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下來,我真的深刻覺得,人並沒有你我覺得的「難懂」,但是,你一定要先懂「他的模式」是什麼,只要是人類都會有這樣的「共通性」。

就好像是你看只要是魚類,只要是任何植物,都有它的「共同性」。先從這裡瞭解起,那麼你就會慢慢的明白,這千變萬化的背後,它的根本脈落跟原因,到底是什麼?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剛剛在內容當中提到的『人際回應力』課程。今年的最後一期,是在12月12號開課,我很期待能夠在啟點文化的教室裡,見到了你;希望能夠跟你一起攜手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論跨性別者於法律上之性別認同與婚姻問題

為了解決我不在乎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陳于慈 這樣論述:

在現今的社會中「性別」已經不再是二元論,不像過往「非黑即白」的正反兩面,反倒像是一道光譜。某些人的性別認同與其生理性別並不相符,換句話說,就像住在男性身體裡的女性靈魂,在醫學上稱為「性別不安」或「性別不一致」。然而,醫療的進步使得這些錯置的靈魂得有性別更換之機會,人們因此也有了自主決定性別的權利。國際上,有針對「性別重置手術」(Sex reassignment surgery,縮寫:SRS)另作特別規範者,如:美國精神醫療協會在《精神疾患分類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訂立了基本

的手術條件;中國亦有《變性手術技術管理規範(試行)》明定手術要件。在性別確認方面,各國亦有不同的規範,如:日本有《性別認同障礙者性別處理特別法》(性同一性障害者の性別の取扱いの特例に関する法律)、英國有《性別承認法》(Gender Recognition Act,GRA)、德國有《特別案例中更改名字與確認性別認同法》(Gesetzüber die Änderung der Vornamen und die Feststellung der Geschlechtszugehörigkeit in besonderenFällen),保障跨性別者的性別認同及相關性別身份轉換的權利。惟日本及德國仍以

性別重置手術作為變更性別之要件;英國則無需進行性別重置手術即可變更性別。可見跨性別者的人權保障,在世界已成為主流意識,但這樣的國際立法趨勢並未影響到台灣,目前台灣的法律並未對跨性別者有所保護,更別說跨性別族群最為在乎的婚姻自由。本文將重心放置於跨性別者之性別確認以及其婚姻自由,參考國內外有關跨性別族群之相關文章,藉由資料整理、分析,針對性別確認,我國立法者未來應明訂相關性別變更、確認及性別重置手術之要件,確保跨性別者手術及性別自主權的權利;於婚姻自由方面,根據釋字362號及釋字748號之解釋,婚姻並非異性戀之專屬權,不以性別為限,本文認為除婚姻制度外,應參考法國《民事伴侶結合法》(Pacte

civil de solidarité),建立婚姻及不以性別為前提的伴侶制度,以不同之義務程度與權利保障為區分,以保障人民婚姻選擇自由。關鍵字: 跨性別、性別認同、性別重置手術、性別登記、婚姻自由

詩人葬儀社

為了解決我不在乎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湯瑪斯‧林區 這樣論述:

  ※面對死亡,我們或許能再溫柔詩意些,太過直視,對自己是種殘忍   那些我們愛的恨的喜歡的沒感覺的,都在這一刻歸於平靜了。   這場葬禮是為了讓他在最後的最後好走,   這場儀式讓我們或不捨或抽離地好好道別,   儀式感是不可言說的,卻能讓我們的心日漸復歸安寧。   ●本散文集共分12篇,以第一人稱,貫穿全書書寫。   ●作者湯瑪斯‧林區以其殯葬業葬儀師兼詩人的角色,以介乎生者與死者橋梁的身分,以自己親身其中的經驗娓娓道出對死亡的深刻思考,筆法冷凝,卻又不失溫暖與幽默。   ●作者湯瑪斯‧林區並且深刻地思考、關心活著的人如何去「活」,如何面對信仰,如何面對紛呈的人際關係……他沒有什麼

所謂的標準答案(事實上,關於人生,誰會有呢?),他只是真誠地書寫著,寫下一篇篇略帶悲傷、詩意深沉的散文。   ●本書有個重要命題,那就是「愛與死亡,或說性與死亡」,它們既是同義字,也是反義字,甚至有某種推進的意味──「愛→性→死亡」。   ●因為愛與被愛,我們百感交集地感受著,紮實飽滿地活著;每日每日地見證死亡,作者湯瑪斯‧林區其實更是在說人與人、人與信仰之間有關「愛」的故事。   ※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都有人誕生,也有人因為誰的死去而重生。   沒有哪一次出生是完全喜樂或完全無憂無慮的,也不是每次死亡都糟糕透頂,沒有祝福與安慰。每次的死亡都會帶來某種救贖,每次的失去都會有一場只屬於自

己的哀悼。只要這個世界還有「誰」在「掌管」,就不可能所有結局都是喜劇,也不可能每句說出口的話都是祝福,人間事就這麼繼續上演下去……   我們生,便必然死;我們愛,也因此悲傷。 本書特色   ●《詩人葬儀社》,是1997年美國國家書卷獎(National Book Award,美國文學界最高榮譽之一)決選之作   ●電影《美國心玫瑰情》《噬血真愛》鬼才編導、經典美劇《六呎風雲》之父艾倫‧鮑爾(Alan Ball),說:   「當初規畫《六呎風雲》影集時,要數閱讀湯瑪斯‧林區的《詩人葬儀社》幫助最大,是它給了我為這部影集定調的靈感。」   ●這個世界讓人流淚,人類必死的命運讓人心如刀割

  《詩人葬儀社》這本書,是全體喪葬業者、禮儀師,以及你我的生死研習   「身兼禮儀師與詩人角色的作者,告訴活著的我們,該如何去做有關死亡的功課,並將生與死的討論昇華成藝術性的語言。」   「辦喪事,儀式引領死者回歸天地,一切平靜;這儀式性行為則平撫生者,熨貼我們失落無著的靈魂,乃至送走隱隱深藏於心的愧疚自責。」 作者簡介 湯瑪斯‧林區(Thomas Lynch,1948~)   愛爾蘭裔美國人。詩人、散文作家,並在美國中西部的密西根州密爾福市經營「林區與子葬儀社」(Lynch & Sons funeral home)。林區從事禮儀師工作已超過四十年了,此為家族事業,目前傳承至其子姪輩

第三代。長年於密西根州的密爾福市(Milford)和愛爾蘭的克萊爾郡(West Clare)兩地輪流居住。   很難說他先是一名詩人,或是一名禮儀師,畢竟死亡與詩作之間,互文性如此深切。林區長期為人文藝術類型雜誌、質報供稿,如《紐約客雜誌》(The New Yorker)、《倫敦書評雜誌》(London Review of Books)、《巴黎評論雜誌》(The Paris Review)、《哈潑雜誌》(Harper's)、《亞特蘭大雜誌》(The Atlantic)、《基督教世紀雜誌》(The Christian Century)、《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

》(The Washington Post),以及《泰晤士報》(The Times)等刊物,文體包括詩作與散文。   林區創作了《與海瑟‧葛雷斯一同滑冰》(Skating with Heather Grace)等五本詩集、《詩人葬儀社》等四本散文集(近年更出版了過往詩作與散文的精選集子)、一本短篇故事集,並與一位牧師合著有《The Good Funeral》這本關於喪禮的書,目前仍創作不輟。   《詩人葬儀社》是林區於一九九六年完成的第一部散文集,以精練冷凝、諷喻犀利又不失暖情關懷的詩意,攫住了文學界、心理勵志界的目光,並於翌年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National Book Award)決

選。此書對影視界的影響亦不容小覷,是經典美劇《六呎風雲》(Six Feet Under)的發想來源;催生並製作該影集的是電影《美國心玫瑰情》的鬼才編導艾倫‧鮑爾(Alan Ball),他曾說:「這本書給了我為《六呎風雲》定調的靈感。」   林區個人網站:www.thomaslynch.com 譯者簡介 王聖棻   譯有《大亨小傳》、《基督教的故事》等。 魏婉琪   清大中文所畢,曾任報社編輯,譯有《冰狗任務》等。   合譯作品有《活在一個愛恨剛剛好的世界》《月亮與六便士》《人性枷鎖》《歐亨利短篇小說選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等。兩人目前旅居加拿大。   ●開場

白 1 入土為安 2 格萊斯頓 3 克拉普 4 上帝的右手邊 5 文字織就的肉體 6 高爾夫墓場 7 瑪莉和威伯 8 斯維尼 9 諸聖節前夕 10 艾迪叔叔的公司 11 潔西卡、新聞獵狗和棺木買賣 12 生前告別致詞 ●謝辭 開場白(摘錄) 湯瑪斯‧林區(Thomas Lynch)   一開始,我以為那表示他「把人帶去埋了」(took them under)。當時是一九五○年代,而我是禮儀師(undertaker)的小孩(正確地說,是好多個小孩的其中之一)。這對我來說其實沒什麼,但對當時玩在一起的朋友而言,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有個玩伴這樣問:「他都『做』些什麼事?他到底是怎麼『做

』的啊?」   我就說,我覺得一定要有洞才行,就是要挖洞啊,然後還有身體,死人的身體。   「他把死人的身體帶去『埋』,懂嗎?放進『地底下』。」   通常,朋友們聽到這裡就閉嘴了。   不過呢,我說是說得言之鑿鑿,心裡其實沒那麼肯定。我在想,為什麼不是叫做「埋人師」(underputter),也就是把死人「放在」(put)地底下埋葬掉。說是「帶」(take)他們,確實有點不太對勁;我是指,如果人已經死了,也就不需要有人「帶」著去地下了。就好比,你會「帶」妹妹去藥房,但你會把腳踏車「放在」車庫裡。那個時期的我,很喜歡把字詞和字義當成遊戲來玩。   為了當輔祭,七歲的時候,我被送去學拉丁

文。那是我媽的主意。她說,如果我對上帝很小氣,上帝也不會對我大方。這句話似乎有它的道理,就算不是,也是我媽希望我明白的事,而那對我來說,已是最接近真理的一句話。   拉丁文很神奇也很神祕,一大堆母音讓這個語言讀起來很有意思。每個星期二下午四點,我和聖高隆邦教堂的肯尼神父碰面,學習牢記這些古老的音節。他會給我一張卡片,上頭紅色的部分是神父的,黑色的部分是我的。他來自愛爾蘭,跟我爸的叔叔一起在神學院唸書。這位叔公年紀輕輕便死於肺結核,後來我出生時就是以他為名。當時,我隱隱覺得去當輔祭這件事是我媽和神父串通好的,後來還真的接受了任命。   多年後,神父把這件事一五一十說給我聽;那時他剛退休,回到

了戈爾韋郡的鹽丘市。對他來說,這個世界和教會的改變實在太劇烈。我還記得他跟我爸在教堂後頭碰面的情景。   那時,我總在下課後去葬禮幫忙,我爸穿著護柩人的禮服,戴著手套,別著胸花,從頭到腳一絲不苟;他背後,是一具棕色的棺木,和一群低低抽泣的亡者家屬。神父的祭服已經從黑色換成白色,原本說拉丁文的彌撒全都改說英文,連儀式的先後順序都不一樣了,肯尼神父對此完全不能接受。   「愛德華!」他一到教堂後頭就大吼,「人家要我和大夥一起『慶祝』葬禮,所以把你那張正經八百的臉給我拿掉,而且還要很親切地告訴葛利馬蒂太太,我們主教大人希望她高高興興地辦她死去丈夫的葬禮!」   葛利馬蒂家已很習慣肯尼神父這種諷

刺的口吻,看起來完全不為所動。   我手上提著一桶聖水,站在神父跟我爸中間,一邊是白衣一邊是黑衣。   「告訴你,下回我們就會在洗禮儀式上,痛哭流涕以示哀悼了……」肯尼神父還在繼續火上加油。   「神父,時間到了。」我爸說。   身穿白色十字褡、一臉忿忿不平的神父在靈柩上撒了一些聖水,然後轉向聖壇,管風琴師彈起新讚美詩中幾段輕快的旋律。神父狠狠看了他一眼,示意他別彈了,然後從鼻孔深深吸了口氣,以他那憂傷的男高音音色吟唱來自自己家鄉的〈引進天堂〉,表達哀悼與慰藉。   神父很清楚,一切都變了。   這類事情見多了之後,我漸漸明白,我爸這一行在死者身上花的功夫少,更多的,是讓活著的人接

受親朋好友逝去的事實。   隨著歲月遞嬗,言語更替,我爸所從事的這個行當也有了好些新名字。   「殯葬從業人員」(mortician)──這個名號他大概受不了,因為聽起來活像什麼科學研究員之類的新奇東西,跟汽車、電視和各式家電一樣,總在永無休止地換包裝,創新,改良。   「葬禮指導師」(funeral director)──聽起來很符合現實,老爸也的確具備早期以「葬儀社」指稱業者、如今風向轉為「葬禮指導師」的特徵,他一直相信有困難的家屬需要的是「人」,而不只是一個冷冰冰的場所。   但是他照著鏡子,鏡裡的人還是當年那個禮儀師,那個總是和生者一起面對死亡、發誓會盡己所能做好一切的人。埋葬

死者這件事沒有跟著名字一起變新,它還是很古老,在他認為,大概和生命本身一樣老。   跟我一起廝混的朋友還想多知道一些更驚悚的情節。   正如電視上大偵探喬‧佛萊迪掛在嘴邊的話──「事實……就擺在眼前」,因此我們圍成一圈,抱著我爸以前上葬儀學校時買的兩本書《格雷解剖學》和《貝爾病理學》,看著一堆肢體殘破不全的、得病的,還有死亡的照片,模樣之鬼祟跟後來看色情書刊沒什麼兩樣。   但事實多半不如想像精彩。比如說,沒有誰會從靈柩裡坐起來,也沒有人看過鬼。我還沒見過哪個死人的指甲或頭髮會一直長長。屍體變僵硬並不稀奇,死掉的人其實很平常,平常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活著的人才一點也不平常,成人雜誌

裡皮光肉滑的女性胴體也不平常,我們隨年華老去而越顯精彩及醜怪的生命,也一樣不尋常。   也許對每個世代來說都是一樣的──性與死亡,都是必須完成的功課。   我的父母從高中時期便相識熱戀,畢業時正好碰上二次大戰爆發。我媽一邊繼續讀大學一邊在醫院工作,我爸則跟著陸戰隊第一師遠征南太平洋,之後又去了中國,兩人在戰爭結束後結了婚。他們的世界看起來充滿各種可能。他們的性,因饑餓與擦身而過的死亡而增強,又因擔心懷孕而壓抑,因戰事爆發而延遲,最終在嬰兒潮中開花結果。性和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反義詞;正如在我們心中,俠客與惡棍,貞女與蕩婦,這些人對那些人錯一清二楚的既定形象那樣。   在大戰時期與大蕭條期間

出生的孩子如他們,通常帶有浪漫與忠貞的特質──強烈渴望保障,尋求安全感,希望一切長長久久,做生意能眼光精準,並找到一塊安身立命之地。他們結了婚就一生一世永不分離,住得離城市越來越遠,過著彷彿長生不老的生活。   我們嬰兒潮這一代則在核子武器的致命威脅下出生,在古巴和柏林飛彈的瞄準中成長,對待愛情和死亡的態度就像電視上播放的卡通影片。我們抬頭望天空,低頭看新聞。防空洞是我們遊戲的場所,而就在我們從防空洞走出、或說進入青春期之際,災劫降臨在甘迺迪總統身上。   那個星期四,我們這些讀高中或國中的青少年,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性幻想和骨盆腔裡代表青春與慾望的新生器官上,轉而思考生命裡發生的第一樁死亡事

件。這是性和死亡的偶然交會嗎?是我們生命裡創造與毀滅力量意外地相互衝擊嗎?我們的生命與死亡是不是從此變得更隨機了呢?   於是,無論是不知不覺,是機緣巧合,是意料之外,還是不顧一切,只要伸手能及,我們都要緊緊抓住自己喜好的事物。我們這一生也就走這麼一遭,如果不能和所愛的人在一起,那麼親愛的,至少可以去愛和我們在一起的人。有時,我們甚至託上天的福,萬事如意地老去……儘管借用視覺詩人卡明斯(e. e. Cummings)的細膩隱喻手法,這似乎帶點「北極熊穿起了溜冰鞋」的滑稽意味。   正因為擔心天有不測風雲,所以我們計畫著傳宗接代,結婚之前要先試婚,雙親的葬禮要事先安排。只因我們從旁人身上得知

、並且深信,迎接新生命,迎接真正的愛情,乃至迎向死亡,這些感受全都可以事先預習。然而這所有的計畫、所有鉅細靡遺的安排,所有對於父母這沒做好那沒做到的牢騷抱怨,卻只是讓我們挫折更多,離婚更多;相信,很快我們就會比這世上任何二十歲世代的人「凱沃克」(kevork)得更多,意即「試圖自殺」更多。 第一章  入土為安(摘錄) ……一個人的時間到了就會死,不管是一週裡哪一天,或一年裡哪個月份,如果就季節因素來考量,人也沒有明顯喜歡死在哪個季節。而星星怎麼排列,是不是滿月,或是教會年曆上某個節日也跟死亡沒什麼關係。就死亡的地點來說,哪裡都可以死。有人可以在自己的雪佛蘭車子裡或養老院裡站著或躺著死,也有

人死在浴缸裡,在州際公路上,在急診室或手術室,或在寶馬轎車裡。不知道是不是我們把更多的設備跟死亡相提並論,或者是我們更看重死亡這件事,死在一些用縮寫表示的地點似乎比較不一樣,比如說死在加護病房(ICU)好像就比死在格林次布萊爾療養之家來得好,但事實還是一樣,死者不在乎這個。就這點來說,我埋葬和焚化的死者和以前並沒有兩樣,因為他們的時間和空間已經是極不重要的事。其實,喪失空間時間感正是大事即將發生前第一個確切的兆頭。接下來便是停止呼吸。在這個時候,如果是胸部中槍或是外傷休克,肯定要比中風或是冠狀動脈硬化來得引人注目,不過死了之後,怎麼死的就完全不重要了。任何一種死法都行,因為死者不在乎這個。 死

的是誰也沒有那麼重要。像「我還好,你沒事吧,差點忘了說,他死了!」這樣的話,是用來安慰生者的。 正因如此,我們才在河裡打撈屍體,在飛機殘骸和爆炸現場搜尋死者。 正因如此,執行任務時失蹤(MIA)比當場宣告死亡(DOA)讓人更痛苦。 也正因如此,我們會開著棺木,齊聲朗讀訃聞。 知情比不知情好,而知道死的是你,比知道死的是我要好上太多。因為如果死的人是我,不管你好不好,或是他好不好,跟我都沒太大關係。你大可以直接轉身走人,因為死者不在乎這個。 當然,生者因為還活著,因為還有保險要操心,所以還是會在乎。現在,你可以看出其中的差異,以及為什麼我還待在這個行業。活著的人是很謹慎的,常常要注意很多事情。死

去的人就沒什麼需要在意的,也可能是沒辦法在意了。不管是哪一種,死者不在乎這些。這些都是事實,沒什麼特別,想驗證也沒問題。

食安風暴平安符:論臺灣食品委託檢驗制度

為了解決我不在乎英文縮寫的問題,作者任曼欣 這樣論述:

「食」為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在食品製程與供應鏈日益複雜、食品安全問題叢生的今日臺灣社會,人們透過將食品委託特定機構檢驗特定的成分作為判定安全與否最速成的一道防線,諸如「本產品通過某公司檢驗合格」的宣稱屢見不鮮,在食品安全政策中也隨處可見檢驗的身影。然而,委託檢驗卻不必然能預示食品的安全與否,食品檢驗於臺灣是近年來因應食安危機而新興的產業,在制度上仍潛藏著諸多不成熟。 社會生活以制度做為框架,不同的利害關係人身處其中並面對各種不同的條件與選擇,計算並決策而產生結果。公共政策的規劃與制定鑲嵌於特定社會的時空脈絡,同時涵蓋了制度框架的建立與調整以及其中行為者關係的協調。據此,深入當下脈絡以檢

視臺灣食品委託檢驗制度以及利害關係人在其中的態度與立場,並探究制度中問題的解決方案為本研究之主要目的。 本研究從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間,訪談一共18位檢驗機構主管、食品業者與相關官員、舉辦六場消費者焦點團體座談會,參與者共57人,並將蒐集的資料整理對照過去研究文獻。透過研究內容交叉比對分析,歸納出各方行為者面對現存制度的實際考量與行動,描繪並刻畫臺灣食品委託檢驗制度運行的真實樣貌。 研究結果指出,制度中資訊不對稱的落差以及各方行為者對於食品委託檢驗之本質和結果判讀的混淆,提高了行為者投機的誘因,並使食品委託檢驗在臺灣的食品安全風暴中逐漸呈現流於形式的趨向。更進一步導致食品委

託檢驗成為不可靠的食品安全品質信號,而不穩定的食品安全品質信號加劇了臺灣社會面對食品安全議題的恐慌與不信任,消費者更加無所依循。 本研究對此提出三個政策建議:(一)建立食品業者公開張貼或使用檢驗報告的管理規範,並由管理機關不定期突襲式複檢;(二)強化檢驗機構資訊公開,包括檢驗機構品質評比資訊、強制要求檢驗報告出具標示告知該檢驗方法的認證與否;(三)提高政府與消費者對於食品安全風險溝通的密度與深度,溝通範疇例如檢驗標準的訂定、食品安全本質的釐清、以及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所能擔負的相關社會責任。 食品的安全是製造出來的,而不是檢驗出來的,透過以上改善,將食品委託檢驗的本質回歸為對於食品品

質的控管,而非將其視為安全保證的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