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地公所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金門大學 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碩士班 紀博棟所指導 張嘉珍的 兩岸政經變遷中金門縣人口遷入因素之分析(2001-2011) (2012),提出戶籍地公所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兩岸政經、金門縣、遷入人口、福利。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戶籍地公所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兩岸政經變遷中金門縣人口遷入因素之分析(2001-2011)

為了解決戶籍地公所查詢的問題,作者張嘉珍 這樣論述:

近年來台灣社會經濟日益頻繁,隨著經濟成長及國民所得水準提高,國民對生活環境品質的需求則愈形強烈,而在各縣市之地區條件(如社會福利、教育水準等)各種因素的差異影響下,迫使人們產生遷移以追求高生活品質的動機。金門縣人口自2001年兩岸小三通政策施行後,人口成長漸趨增長,截至2011年遷入人口數為10547,相較於2001年遷入人口數為5088,其增長2倍的正成長。研究發現遷入金門縣之人口以就學居多,其次為工作,其衡量遷入之拉力因素以三節家戶配酒、機票7折、學生圖書交通卷為多數;推力因素以醫療環境較不足為居高,其次為氣候因素起霧季與對外交通不便影響之。研究顯示,遷入人口之性別比,男女比率較為平均,

年齡以20-29歲的年輕族群居多,婚姻狀況以未婚占大多數,職業以學生居多,個人月收入以25000以下為大多數,教育程度以大學畢業為最多,遷入戶籍地以金寧鄉為大多數,原戶籍地以台北市遷入較為多數。本研究發現,男女遷入金門縣的比率較為平均,不同於過去的男性遷移率大於女性;單身比已婚有較高的遷移率,尤其年輕人遷移的相對比例顯著上升;教育程度高者在跨縣市的遷徙機率較高;遷入動機以教育與工作較為顯著。本研究以教育因素佔較多數,也就是說教育水準及每個人財產收入可能有連帶相關性,其福利因素為遷入的最大誘因,其次為居住因素,除了利益上的獲得,另一方面是社會安全環境的議題逐漸受到重視,並且從都市流動到鄉村的情況

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