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型高中日間部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技術型高中日間部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郭德賓寫的 讓你輕鬆學研究方法、數量分析、論文寫作 和本間岐理的 元氣日語會話初級(隨書附贈日籍名師親錄標準日語朗讀MP3)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郭德賓 和瑞蘭國際所出版 。

國立臺南大學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 陳海泓所指導 蔡良宏的 技術型高中學生英文閱讀理解策略學習模式之建構與成效 (2020),提出技術型高中日間部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學術英文閱讀、英文閱讀理解策略、英文閱讀理解。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廖錦文所指導 卓佑霖的 技術型高中機械科學生電腦輔助製造實習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研究 —以臺中市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技術型高中機械科學生、電腦輔助製造實習、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的重點而找出了 技術型高中日間部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技術型高中日間部,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讓你輕鬆學研究方法、數量分析、論文寫作

為了解決技術型高中日間部的問題,作者郭德賓 這樣論述:

不再是厚厚沉沉的一大疊專有名詞 還沒翻閱,就已令人生畏 不再是密密麻麻的一大堆統計分析 即使看了,還是依然不懂   由於目前坊間的研究方法教科書,大多由具有數學、統計或電腦背景的學者所撰寫,內容雖然非常深入豐富,但是對於缺乏相關背景的人而言,讀起來卻是非常吃力。有鑑於此,作者經過多年來教授「研究方法」與「數量分析」的經驗,瞭解學習者在學習上的困難點。所以, 透過簡單扼要的方式來解釋「研究方法」,以清楚明瞭的步驟來進行「數量分析」,以言之有物的文字來撰寫「學位論文」。   本書內容是寫給初學者看的教科書,希望透過本身的學習經驗,帶給那些沒修過「微積分」、「統計學」、「多變量分析」等基礎

課程, 卻需要進行專題研究的高中職、大學部學生與日間部研究生,或是雖然具備多年業界實務經驗,但是卻對研究方法與數量分析一竅不通的在職專班研究生,不僅可以掌握量化研究的要訣,也能克服面對統計方法的恐懼與障礙,將量化的科學研究方法運用於讀者課業或是未來的工作場域上。 本書特色     ◎一個既簡單又明瞭的研究方法概念。   ◎一本看得懂又學得會的統計分析方法。   ◎一種看得懂又寫得出來的論文寫作技巧 作者簡介I 作者自序II p.001 第壹篇  研究方法篇 p.003 第一章  研究概論 p.003 一、何謂科學 p.004 二、何謂研究 p.005 三、科學典範 p.0

07 第二章  理論建構 p.007 一、概念與構念 p.008 二、變數與操作型定義 p.011 三、假設與假說 p.01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p.013 一、研究類型 p.014 二、研究方法 p.017 三、研究流程 p.019 第四章  文獻回顧 p.019 一、何謂文獻回顧 p.020 二、如何搜尋相關文獻 p.032 三、文獻回顧常犯錯誤 p.033 四、參考文獻格式 p.037 五、參考文獻常犯錯誤 p.041 第五章  研究架構 p.041 一、何謂研究架構 p.041 二、如何建立研究架構 p.045 三、如何繪製研究架構圖 p.048 四、研究架構常犯錯誤 p.055 五

、基礎版的研究架構 p.056 六、進階版的研究架構 p.058 七、線性結構關係模式 p.061 第六章  變數測量 p.061 一、何謂測量 p.061 二、測量尺度 p.066 三、何謂效度 p.066 四、何謂信度 p.067 五、研究結論效度 p.073 第七章  研究假設 p.073 一、何謂研究假設 p.073 二、如何建立研究假設 p.076 三、研究假設常犯錯誤 p.079 四、虛無假設與對立假設 p.083 第八章  問卷設計 p.083 一、問卷類型 p.084 二、問卷格式 p.084 三、問卷設計 p.089 四、問卷設計常犯錯誤 p.091 第九章  抽樣方法 p.

091 一、基本概論 p.092 二、機率抽樣 p.095 三、非機率抽樣 p.098 四、抽樣方法常犯錯誤 p.099 第十章  資料收集 p.099 一、人員訪談 p.100 二、電話訪問 p.101 三、郵寄問卷 p.102 四、網路問卷 p.105 第貳篇  數量分析篇 p.107 第一章  SPSS基本操作 p.107 一、SPSS基本畫面 p.108 二、如何輸入變數 p.112 三、如何輸入資料 p.113 四、如何進行分析 p.113 五、如何輸出報表 p.114 六、如何計算變數 p.115 七、如何分割檔案 p.117 第二章  統計概論 p.117 一、測量尺度 p.1

18 二、變數類型 p.118 三、變數數量 p.119 四、統計分析方法 p.133 第三章  描述統計 p.133 一、如何進行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 p.135 二、如何進行次數分配 p.139 三、如何進行交叉分析 p.143 第四章  差異分析 p.143 一、如何進行獨立樣本T檢定 p.145 二、如何進行成對樣本T檢定 p.147 三、如何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p.151 第五章  相關分析 p.152 一、如何進行相關分析 p.154 二、如何設計研究效標 p.154 三、如何決定是否刪除變數 p.157 第六章  因素分析 p.157 一、如何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 p.162 二、

如何進行因素轉軸 p.164 三、如何萃取因素構面 p.171 四、如何萃取特定因素構面 p.172 五、如何檢測構面效度與信度 p.175 六、如何儲存因素分數 p.176 七、如何計算因素分數 p.177 八、如何計算構面平均數 p.179 九、如何利用因素分析進行分類 p.181 第七章  廻歸分析 p.181 一、廻歸分析的目的 p.181 二、廻歸分析的類型 p.182 三、如何進行廻歸分析 p.183 四、如何解讀廻歸分析 p.185 第八章  集群分析 p.185 一、集群分析的定義 p.185 二、集群分析方法的分類 p.186 三、如何決定集群的數目 p.187 四、如何進行

層級集群分析 p.189 五、如何進行K平均數集群分析 p.191 六、如何為不同集群命名 p.193 七、如何找出最佳集群數目 p.196 八、如何使用集群分析進行研究 p.203 第九章  區別分析 p.203 一、區別分析的定義 p.203 二、區別分析與廻歸分析的差異 p.204 三、如何進行區別分析 p.206 四、如何檢測區別效果 p.208 五、如何正確檢測區別效果 p.211 第十章  交叉分析 p.211 一、交叉分析的定義 p.211 二、交叉分析與相關分析的差異 p.211 三、如何進行交叉分析 p.215 第參篇  論文寫作篇 p.217 第一章  學術論文寫作技巧

p.218 一、學術論文基本格式 p.221 二、學術論文寫作技巧 p.229 第二章  文獻回顧寫作技巧 p.229 一、文獻回顧基本格式 p.230 二、文獻回顧參考範例 p.243 第三章  質性研究寫作技巧 p.243 一、質性研究基本格式 p.244 二、質性研究參考範例 p.263 第四章  量化研究寫作技巧 p.263 一、量化研究基本格式 p.264 二、量化研究參考範例 p.279 第五章  技術報告寫作技巧 p.279 一、技術報告基本格式 p.280 二、技術報告參考範例 p.291 第六章  實務個案寫作技巧 p.291 一、實務個案基本格式 p.293 二、實務個案參

考範例 p.317 參考文獻 作者序   美國史丹福大學校長唐納.甘迺迪(Donald Kennedy),認為大學教授應該扮演「思想的啟發者」、「知識的傳授者」、「技藝的指導者」,以及「職業的引領者」四種角色,而不是當一個只會教書的教書匠。個人在大學研究所教授「研究方法」、「數量分析」與「論文寫作」已有十多年,深刻感受國內的學生在學術研究的基本概念非常薄弱,特別是從技職體系畢業的學生,在大學時期偏重實務教學與校外實習,根本沒修過「微積分」、「統計學」、「多變量分析」等基礎課程,研究所的入學考試也不考上述學科,以致在進入研究所之後,對於「研究方法」覺得非常陌生,對於「數量分析」感到艱深難懂,

對於如何撰寫「碩士論文」不知從何下手,對於為什麼要唸研究所更是缺乏目標方向。   此外,從教師的觀點來看,面對一群從未唸過「微積分」、「統計學」、「多變量分析」等基礎課程的學生,卻必需在一上教會如何做研究的「研究方法」,在一下教會如何進行統計分析的「數量分析」,在二上教會如何撰寫論文研究計畫的「專題研討」,在二下教會如何撰寫論文的「論文寫作」,這是何等艱難的工作!   然而,翻遍所有「研究方法」、「數量分析」與「論文寫作」的教科書,那一本不是厚厚沉沉的一大疊專有名詞,還沒看就已經令人生畏。那一本不是密密麻麻的一大堆統計分析,即使看了還是依然不懂。由於目前坊間的研究方法教科書,大多由具有數學

、統計或電腦背景的學者所撰寫,內容雖然非常深入豐富,但是對於缺乏相關背景的人而言,讀起來卻是非常吃力。   有鑑於此,將多年來教授「研究方法」與「數量分析」的心得,以及指導「論文寫作」的經驗,寫成「讓你輕鬆學習研究方法、數量分析、論文寫作」,希望能用簡單扼要的方式來解釋「研究方法」,以清楚明瞭的步驟來進行「數量分析」,以言之有物的文字來撰寫「學位論文」。   所以,這是寫給初學者看的「研究方法」、「數量分析」與「論文寫作」教科書,作者希望透過本身的學習經驗,帶給那些沒修過「微積分」、「統計學」、「多變量分析」等基礎課程,卻需要進行專題研究的高中職、大學部學生與日間部研究生,或是雖然具備多年

業界實務經驗,但是卻對研究方法與數量分析一竅不通的在職專班研究生,一個既簡單又明瞭的研究方法概念,一本看得懂又學得會的統計分析方法,一種看得懂又寫得出來的論文寫作技巧。書中若有疏漏之處,敬請不吝指正,信箱:[email protected]。 郭德賓 謹誌於國立高雄餐旅大學 2016, 9 ,1

技術型高中學生英文閱讀理解策略學習模式之建構與成效

為了解決技術型高中日間部的問題,作者蔡良宏 這樣論述:

本研究分析學術英文篇章結構綱要並結合有效閱讀理解策略,旨在建構一個幫助技術型高中學生英文閱讀理解的學習模式,並探討此學習模式對提升技術型高中學生英文閱讀理解表現的成效。本研究採取準實驗研究法,以臺南市某國立技術型高中日間部三年級兩個班級,共七十三名學生為研究對象,分派一班為實驗組、另一班為控制組。研究時間為期十九週共七十六節課。研究期間,實驗組學生接受「英文閱讀理解策略學習模式」的實驗教學;控制組接受傳統的英文閱讀教學。以研究對象二下的期末考成績為前測,三上校外聯合出題之全國第二次聯合模擬考試成績與三上期末考成績作為後測。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資料處理。實驗組學生另以「英文閱讀理解策略學習模

式回饋單」蒐集學生對學習模式的回饋資料。本研究的發現如下:一、 英文篇章結構的組織概念可以建構成閱讀理解策略學習模式。二、 閱讀理解策略學習模式可轉化成可操作的閱讀理解策略。三、 閱讀理解策略學習模式能顯著提升學生的英文閱讀理解表現。四、 從「英文閱讀理解策略學習模式回饋單」發現,學生對閱讀理解策略學習模式 的英文閱讀教學設計抱持正向態度且給予肯定評價。根據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提出未來研究、教學與課程規畫的建議,以提供相關人士參考。

元氣日語會話初級(隨書附贈日籍名師親錄標準日語朗讀MP3)

為了解決技術型高中日間部的問題,作者本間岐理 這樣論述:

字大‧圖多‧最輕鬆‧最貼近生活,面面俱到! 單字‧會話‧文法‧練習,一次到位! 名師本間老師執筆, 史上最棒的日語會話教科書《元氣日語會話》, 讓你一圓開口說日語的美夢!   明明已經學習日語好幾年,怎麼一遇到需要說日語的場合,還是只能在說完「初めまして、私は◯◯◯です。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之後就陷入漫長的沉默……   你對開口說日語的猶豫、遲疑、徬徨,在台灣教學日語近15年的本間老師都了解!為了想學好日語會話的你,本間老師轉化累積多年的教學經驗,打造出最輕鬆、活潑、愉快、有趣的《元氣日語會話 初級》!   本間老師設計出一套能逐漸並持續累積會話實力的學習架構,只要跟著

本間老師的腳步,缺乏電力的日語會話電池,也能一格一格充飽電!   ★課前暖身   在開始學習之前,先做點小小暖身,導入正課吧!   .學習目標 0%……10%!   本間老師精選日語生活會話前5大必備場景,將全書分為5課,在開始進入每一課之前,都有本間老師點出的該課學習目標,先了解學習主軸,就能迅速抓住學習節奏。   .暖身一下 11%……20%!   就像運動前要先暖身一樣,學習前也要來個暖身操!輕鬆地動動腦,一邊玩小遊戲、一邊培養學習情緒,順便檢視自己較不熟悉的概念,更知道哪個部分要加強學習。   ★正課學習   為了減輕學習的負擔,本間老師將每一課都再細分為3~4個部分,每個部分

的學習量都不多,可以一次完整學完一個部分,學習更有階段性。   .標準日語朗讀MP3+輔助插圖 21%……30%!   由作者本間老師搭配日籍名師共同錄製標準日語朗讀MP3,從生詞、文型、情境會話,到學習總複習、延伸學習,把標準發音帶著走,不只會「說」、也會「聽」!全書更有豐富的插圖,輔助理解、記憶,讓學習過程更有趣、效果更加倍!   .生詞 31%……40%!   每個生詞除了有詞性、漢字寫法、中譯,更標有「アクセント(重音)」,讓你確實掌握每個單字的發音。此外,每個生詞都會在後續會話、練習中出現,百分之百的實用率,每個生詞都是必學的精華。   .文型 41%……50%!   將重點文

型條列出來,清楚呈現每課、每個部分所要學習的文法重點,進入情境會話後,就能一眼看到重要句型。   .情境會話 51%……60%!   結合該課會話情境、生詞、文型,寫出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對話的過程,會如何開啟話題、會討論哪些事情、對話中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都可以透過情境會話一窺究竟。   .練習問題 61%……70%!   從情境會話中擷取重要文型,進行簡短的會話練習,如:「套進去說說看!」,從較簡單的代換練習開始試著說日語,習慣了說日語的感覺,自然而然就更敢於嘗試用日語說出自己的想法。   .Point! 71%……80%!   本間老師精心整理出台灣的學習者們最需要釐清的重點文法概念,利

用簡潔清晰的說明加上例句解說,各個擊破日語文法的眉角。除了文法概念之外,本間老師也針對口語的日語使用做了豐富的介紹,讓學習者在說日語時不再僵硬不自然。   ★課後複習   完成正課學習後,別忘了和本間老師一起複習所學!   .學習總複習-會話、聽力 81%……90%!   會話不是只要會「說」,還要會「聽」,本間老師在學習總複習安排了會話、聽力共2個部分,除了和他人練習互相對話,也要練習聽出CD播放的會話中,有什麼談話重點;或是聽CD播放的問題,練習回答;在如此多元的練習之下,不僅能增快進行日語會話時的反應速度,也能拓展話題的豐富度。   .延伸學習 91%……100%!   在每課的最

後,本間老師都整理出了與該課主題相關的各類單字,行有餘力的學習者,除了完成課前暖身和正課學習的部分,還能藉延伸學習認識更多單字,在與他人進行會話時,也有更多的話題能隨時信手拈來,與人侃侃而談。   本間老師傾注多年教學經驗,設計出系統最完整的日語會話學習書,不僅活潑、有趣,更是面面俱到,想重新找回開口說日語的勇氣,就一起跟著本間老師往前走吧!   本間老師的7大堅持,是學習日語會話的最大助力!   →適合學習的份量設計   全書分為「自我介紹」、「數字」、「購物」、「旅行」、「嗜好.專長」共5課,每課又細分為3~4個部分,一次要學習的份量不多,不會對學習感到恐懼。同一課的相同主題之下,又

可進行3~4次的完整學習,對主題更熟悉、掌握度也更高。   →貼近生活的日常主題   本間老師精選日語生活會話前5大必備場景:「自我介紹」、「數字」、「購物」、「旅行」、「嗜好.專長」。只要先學好這5個最基本的會話情境,就能和他人進行許多話題類型的對話。   →事半功倍的重點整理   本間老師特闢一部分專門解說,針對重要文法概念、口語的日語使用一一做介紹,讓學習者能在熟悉基本文型、簡單會話後,更深入了解增強日語會話實力的加分利器。   →雙管齊下的聽說訓練   想和他人順利進行會話,「說」、「聽」能力缺一不可,本間老師深知此重要性,在書中特別設計了會話、聽力並重的訓練,要讓每位學習者兩項

能力同時並進。   →豐富有趣的練習活動   為了讓練習會話更有趣,本間老師構思了各式各樣的互動練習,可以實際和他人一起進行練習活動,也可以透過MP3來進行單人的模擬會話練習,會話練習不再只有單調的照著課本唸,而是需要更多思考、參與,更有學習效果的練習活動。   →不可不知的文化知識   在每一課的最後,本間老師還為學習者準備了小小的日本文化知識,在學習的過程中,增添了一分文化氣息,不僅學習日語,也更了解日本人的思維、習慣、生活方式。   →輕鬆活潑的輔助插圖   書中有豐富且大量的插圖,一邊可增加學習的樂趣、一邊還可輔助記憶,學習不是枯燥乏味的例行公事,而是輕鬆、愉快的探索旅程。

技術型高中機械科學生電腦輔助製造實習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關係研究 —以臺中市為例

為了解決技術型高中日間部的問題,作者卓佑霖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旨為探討技術型高中機械科學生對於電腦輔助製造實習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差異性及其關聯性。為了完成研究目的,經文獻探討,採問卷調查法,以臺中市公、私立技術型高中日間部機械科三年級學生為作為研究母體,進行分層隨機取樣,合計寄發正式問卷400份。問卷回收整理後得有效樣本數353份,有效樣本回收率為88.3%,以IBM SPSS 套裝統計程式,採取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ANOVA變方分析、Scheffé事後比較和皮爾遜積差矩陣相關係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依據研究目的,經資料分析處理後,獲致研究結果如下:壹、 技術型高中機械科學生學習電腦輔助製造實習課程,所展現的「學習動機」為正向積

極;所得之「學習滿意度」為正向感受。貳、 技術型高中機械科學生學習電腦輔助製造實習課程,以學業成績較佳 、有參加競賽經驗、有機械相關證照等及未來選擇就業等,所展現的學習動機較積極。參、 技術型高中機械科學生學習電腦輔助製造實習課程,以學業成績較佳 、有參加競賽經驗、有機械相關證照等及未來選擇就業等,所展現的學習滿意度較高。肆、 技術型高中機械科學生學習電腦輔助製造實習課程,其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呈高度正向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