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原住民議員參選人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原民議員 - 新北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也說明:職別 姓名 族別 服務處電話 議員 楊春妹 阿美族 (02)22081720 議員 宋雨蓁Nikar‧Falong 阿美族 (02)32336717 議員 蘇錦雄Paylang.Caya 阿美族 (02)2672‑2340

世新大學 行政管理學研究所(含博、碩專班) 莊文忠所指導 劉倢瑜的 政治新人誰能當選?2010-2018年臺北市議員選舉的實證分析 (2021),提出新北市原住民議員參選人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新人參政、選區特性、候選人特質。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 劉兆隆所指導 阮青梅的 地方民意代表選民服務與問政行為之研究 —以和美鎮民代表會第廿、廿一屆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選民服務、選區經營、問政行為的重點而找出了 新北市原住民議員參選人的解答。

最後網站獨/新北市議員選舉抽籤最年長與最年輕侯選人相差47歲 - 蕃新聞則補充:(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新北市選舉委員會今(21)日舉行新北市第4屆市長、議員選舉候選人姓名號次的抽籤作業,本次議員候選人共129人,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新北市原住民議員參選人,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政治新人誰能當選?2010-2018年臺北市議員選舉的實證分析

為了解決新北市原住民議員參選人的問題,作者劉倢瑜 這樣論述:

自柯文哲在2014 年以素人身分參選臺北市長後,青年參與政治活動的比例有逐漸提升的趨勢,而在2018 年臺北市議員選舉,新人參政更是達到高峰,因此,新人投入政治選舉儼然成為一種新的選舉氣象,本研究選擇以臺北市作為分析對象,主要是相較於其他縣市,臺北市的選舉較不受到傳統上的政黨動員和地方派系影響,政治新人的選舉模式較為獨立自主,透過實證分析,瞭解其勝選機會是否更高。本研究分析2010 年至2018 年三屆臺北市議員選舉,從選區特性與候選人特質探討新人能否脫穎而出及其影響因素。主要的研究問題包括:首先,新人在臺北市議員選舉究竟有無生存空間?其次,未來新人要投入選舉,是否能從各選區的政黨優勢以及人

口結構中做衡量的因素?最後,候選人特質中除了政治背景等條件有無其他影響的關鍵因素?本研究在檢閱相關文獻外,運用量化分析方法檢證相關的研究假設,並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幾個重要的研究發現:第一、在這三次選舉中,新人與非新人的平均得票率差距透過變異係數的觀察,的確有逐漸縮小的趨勢;第二、政黨優勢和人口結構與候選人的平均得票率皆有關係,且民進黨新科議員較與年輕人口多有關,國民黨新科議員則是與壯年和老年人口多有關;第三、候選人特質中年齡與政黨提名皆會成為影響新人得票率與當選與否的關鍵因素。

地方民意代表選民服務與問政行為之研究 —以和美鎮民代表會第廿、廿一屆為例

為了解決新北市原住民議員參選人的問題,作者阮青梅 這樣論述:

 在民主發展過程中,由於直接民主有其實踐上的困難,所以許有的民主國家都透過代議政治,由民意代表組成議會監督行政體系,除了制訂及修改法案外,隨著時代演進、行政權逐漸擴張,民眾與行政機關之間紛爭也越來越多,所以接受民眾的請託、陳情等的選民服務,也成為在議會質詢之外的重要的工作。地方民意代表具有多重角色,其不只是政治人,以工作型態而言,民意代表是立法者,更是為民服務的工作者。鄉鎮市民代表會是我國地方自治中最基層的民意代表機構,本文以第廿、廿一屆和美鎮民代表會為研究對象,在研究方法上使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參與觀察法三種方式,藉由多元資料蒐集方式,試圖分析基層的民意代表的選民服務與問政行為,其二

者相關性,對其選票是否有正向影響效力。地方民意代表勤走基層、參加婚喪喜慶及地方社區或慶典活動等,增加本身能見度與曝光度,無非是希望能夠獲得連任的機會,繼續做為民服務的工作,研究者歸納整理其選民服務工作性質有三:1.涉及公部門協調與爭取;2.處理私權紛爭;3. 社會公益性質。研究者認為在基層的選舉,地方選民服務做得好,未必能拿得到選票,但是如果不做選民服務,一定不會有選票。另外,在選舉中的政見及在議會上議案提出與質詢的問政行為,乃是鎮民代表在作選民服務時之延伸,其皆與選民服務的案件有相對的關聯性。研究者認為有別於傳統上對於議會政治的觀察,在基層的民意機關,如果單純研究議事錄提案、質詢案件與次數形

式上的問政行為,無法真正辨別民意代表實際的問政行為,應將其平日與公所的互動及協商等行為考慮入內,方可梳理出隱於議事會議紀錄背後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