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勢街土石流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東勢街土石流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楊貴三,葉志杰寫的 福爾摩沙地形誌:北臺灣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新北大雨不斷汐止等地土石滑落 - 機能除臭襪,慢跑襪也說明:... 記者林長順新北14日電)受東北風與颱風卡努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新北市大雨不斷,汐止東勢街今天上午發生土石流,坍方面積約2個籃球場大。

國防大學 運籌管理學系 嚴國基所指導 吳譿昀的 基於避難設施剩餘容量最小化與最大捕獲災民人數之設施選址雙層規劃模型 (2019),提出東勢街土石流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避難設施區位選址、避難時間感知函數、曝光風險感知函數、都市防災、雙層規劃模型、遺傳基因演算法、禁忌搜索演算法。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 洪鴻智所指導 林芯漪的 居民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 -以臺南市永康區、新化區、七股區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災害識覺、調適行為、計畫行為理論、保護動機理論、空間自相關分析的重點而找出了 東勢街土石流的解答。

最後網站[心得] 還是有很多人不看好汐止,就錯了! - home-sale則補充:但是實在話不管置產自住的話汐止真的很有未來,最近因為疫情,也一直有一個衝動想去買汐止東勢街的研究 ... 32樓 → pavaro: 研究苑不是有土石流嗎?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東勢街土石流,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福爾摩沙地形誌:北臺灣

為了解決東勢街土石流的問題,作者楊貴三,葉志杰 這樣論述:

  臺灣面積雖小,但各種地形均具備且相當精彩     早在十六世紀大海行時代,福爾摩沙臺灣地形之美,已名聞遐邇。綜觀臺灣地形的豐富性,分以南北探查,北臺灣共計25區:     1.北海岸西段:火山的遺物∕2.北海岸東段:海嘯來過嗎?∕3.東北角海岸:海上工藝師∕4.基隆火山群:從黃金礦場到緩慢山城∕5.大屯火山群:崇岡湧沸泉、丹山草欲燃∕6.五指山山脈:科學與風水∕7.基隆河:流路之謎∕8.南港山、伏獅山兩山脈:把水平變歪斜∕9.臺北盆地:從神啟到科學∕10.新店溪:誤闖水的地盤∕11.大漢溪:搶水大戲∕12.山子腳、清水坑兩山塊:層階地形、通谷、襲奪∕13.林口臺地:狂風、飛霧下的古新

店溪扇洲遺跡∕14.桃園臺地:旱地-祈雨、埤塘、大圳∕15.竹東丘陵:土地的古老意志∕16.苗栗丘陵:矮山迷宮∕17.大安溪:歌唱自然與人文共生的溪流∕18.后里臺地:被斷層與河階撕裂之地∕19.大甲溪:乘著魔毯飛天的河流∕20.雪山山脈北段:逃離與寄情的地理∕21.宜蘭平原:吳沙的抉擇∕22.蘭陽溪:線與面的地理組合∕23.中央山脈北段:邊坡潛移-未被人類馴服的大自然課題∕24.蘇花海岸:虛線的空白地理∕25.立霧溪:橫過古老-鋸切峽谷的壯麗與隱憂     本書前後歷經5年撰寫,初以《臺灣全志•地形篇》為本,攜帶地圖、相機、空拍機等工具,進行田野踏查、增補、修改。同時參考多種文獻,除了核查富

田芳郎、林朝棨、石再添等前人研究的成果外,多有新的發現,期能說明各地形區的地形特徵、成因與演育等,瞭解其來龍去脈。因此,本書可當作認識臺灣這塊土地以及知性之旅的參考,擴增地理科普知識視野。   本書特色     1.有別於台灣地理教科書或學術書之靜態地貌介紹,本書以實地考察的方式進行地形、地景的現地踏查,並考掘地形地貌古今變遷,以空拍輔助,圖文呈現各類型的地形,並以人類所見所得的視角呈現觀察所得,讓地理知識不枯燥,適合一般無科普基礎的讀者,也適合各級老師教學,以及準備升學的一般生。     2.面對氣候劇烈變遷,屬海島地形的台灣,更能強烈感受氣候所帶給在地的影響,斷層、土石流、地層下陷、水災等

,地形地貌的改變也相對快速,在在影響民生,若能從地形變遷的角度認識這塊土地,不論防災、開發與建設,思慮及政策就能更周延,也因此,對台灣地形現實現地的了解,就極具重要性。

基於避難設施剩餘容量最小化與最大捕獲災民人數之設施選址雙層規劃模型

為了解決東勢街土石流的問題,作者吳譿昀 這樣論述:

都市為人口密集且產經活動發展聚集之地區,在重大災害之後,設置妥適的避難收容設施吸引災民離開受災區域,將有助於救災以及復原工作的推行。因此,都市避難收容設施必須考量災後民眾可能選擇原址避難的活動,故災後居民避難收容設施選址問題為避難收容設施區位與就地避難之間的隨機選擇決策問題。而前述之關鍵在於避難時間感知程度以及曝光風險感知程度將影響災民的避難選擇行為。本研究以雙層規劃的角度同時探討避難收容設施剩餘容量最小與捕獲災民避難人數最大化問題。由於前述兩者之間存在領導者與跟隨者之關係,即規劃設置避難收容設施位址與數量將以設施剩餘容量最小化為目標以節省資源投入,然亦須兼顧滿足災民對避難時間的感知與風險認

知,藉以構建雙層規劃模型詮釋災後現象並妥適規劃設施區位。在求解上,以禁忌搜索法與基因演算法為基礎發展TS-GA混合式演算法,並藉由實際路網進行數值求解與分析,證明了本研究模型及演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確性。期能為都市避難收容設施選址問題提供科學依據與輔助決策。

居民災害識覺與調適行為之研究 -以臺南市永康區、新化區、七股區為例

為了解決東勢街土石流的問題,作者林芯漪 這樣論述:

因現今經濟發展及氣候變遷的趨勢,各地發生災害之頻率上升,基於災害的不確定性,居民應具備妥善災害調適之觀念以應變各種災害。常見極端降雨時常造成臺南地區淹水災情,鑒於2016年美濃地震造成重大的損失,本研究選定臺南市永康區、新化區與七股區為研究範圍,探討其不同地理性質對於地震災害與颱洪災害雙重威脅下影響居民調適行為之因素。研究問卷設計以計畫行為理論與保護動機理論為架構,並以二元與次序羅吉特模型、空間自相關分析與空間迴歸模型進行深入探討,並將成果提出因地制宜的策略,供日後地區防救災工作調整參考。羅吉特迴歸分析中得知共同影響三區地震與颱洪災害之調適行為因素,永康區可以提升其發送災訊之頻率,鼓勵居民以

災訊管道接收頻率,多開辦防災課程等,新化區在災前與災後需強化居民在區域廣播與政府單位之信任程度,最後在七股區中建議提升地震與颱洪災害調適行為方針分開施行,以達更有效率之分配。在空間自相關分析中在地震災害三區調適行為多為低值且顯著分散的現象,颱洪災害中永康區及新化區則中有調適行為之高值且空間聚集的現象,在上述低值的部分之防救災方針可以由空間迴歸模型得出之分析予以參考。根據研究成果,提升調適行為的部分針對三區之特性擁有不同的做法,甚至可以一併達成提升地震與颱洪災害調適行為之作法,在政策建議部分可以於防救災計畫設計時加入群體防災課程與健全災訊系統且可考慮設置臺語系統的災訊傳播,以突破語言限制及啟動社

會群體力量鼓勵居民採取調適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