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大國文考卷解答第一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東大國文考卷解答第一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厭世國文老師寫的 《厭世廢文觀止》+《厭世國文教室》雙書限量套組 和洪儷瑜,劉淑貞,李珮瑜的 國語文補救教學教戰手冊:解構語文精進教材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三民公民考卷解答 - 美食貼文懶人包也說明:東大 高職國文考卷評量解答-阿摩線上測驗第8 條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領域之平時及定期 ... 手冊(上/下) - 三民網路書店- 三民書局依據三民書局高中國文第一冊課本編寫,以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究竟 和心理所出版 。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施隆民所指導 徐瑞香的 徐渭及其題畫藝術 (2006),提出東大國文考卷解答第一冊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徐渭、款識、鈐印、題畫藝術、躁鬱。

最後網站東大國文iv 習作解答 - Antleblan則補充:作業卷答案下載區. 習作答案下載區. 考卷解析下載區. 藝三甲複習專區. 105高三戊複習專區. 105商三丙複習專區. 互動專區. 回首頁. 第三次期中考2017/01/17 09:00.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東大國文考卷解答第一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厭世廢文觀止》+《厭世國文教室》雙書限量套組

為了解決東大國文考卷解答第一冊的問題,作者厭世國文老師 這樣論述:

  《厭世廢文觀止》+《厭世國文教室》雙書限量套組內含:   《厭世廢文觀止:英雄豪傑競靠腰,國文課本沒有教》   《厭世國文教室:古文青生涯檔案》   ★「毀」人不倦,開卷耍廢!你讀的國文課本才不會這樣教!   ★從不為人知的古聖先哲內心戲,到課本沒提的番外話,《厭世廢文觀止》和《厭世國文教室》帶你了解那些課本沒寫、老師來不及教,但絕對超有感的古人真心話與現世悲歡!   ★編輯這樣說《厭世廢文觀止》:這是一段愛與英雄豪傑競靠腰的故事(茶)。古人不是廢,很多時候是不得不廢;古文不是無聊,而是這些古人有時真的傲嬌白目又難聊(被拖走)……   ★編輯這樣說《厭世國文教室

》:設計對白+群組對話+有所本的「輔導紀錄」,把那些古代文學家放在現代,其實就跟你隔壁同學差不多啦(拍肩)~   ★祁立峰、宋怡慧、劉滄龍、吳冠宏、簡齊儒、敏鎬的黑特事務所、陳茻、陳怡嘉、陳安儀、楊子漠、厭世哲學家、歐陽立中、蕭宇辰、凌性傑、吳一晉、李純瑀、東燁、李佩蓉、白白老師──陪你讀古文推薦   你讀的國文課本,才不會這樣教!   ‧〈燭之武退秦師〉:燭之武沒那麼重要啦,派誰去說都嘛一樣可以勸退秦軍!   ‧〈大同與小康〉:孔子想表達的是「沒有雞排(大同)吃,雞塊(小康)也不錯」?   ‧〈出師表〉:諸葛亮想對少主劉禪說:「別趁家裡沒大人,自己亂做決定喔。」(乖)   ‧〈左忠毅公軼

事〉:記錄的是左光斗和史可法師生之間「一段不可告人的故事」。(曖昧滿點)   ‧〈諫太宗十思疏〉:魏徵嘴上念歸念,其實趁亂對太宗真情告白:「因為你,我才敢如此做自己。」   當高冷文學家秒變同學你哪位,古人們的真心話,跟課本好像不太一樣?   ‧司馬光:極簡生活過起來超讚的,你要不要也試試看?   ‧劉鶚:不要再跟我說「你真的很會描寫聲音」了,重點真的不是那裡!   ‧文天祥:老子超帥超有錢,但技能樹完全沒點到軍事這方面(尷尬)。   ‧龔自珍: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假文青!   ‧張岱:做人不要太中二,人生沒有後悔藥吃的(茶)~   ‧袁枚:我愛錢、愛吃、愛DIY,更愛妹妹(無

誤)!   這是一趟以「厭世」為起點,以「懂人世」為目標的旅程。   國文課本裡的那些古人和古文,絕對不是想像中那麼無聊;   關於生活中層出不窮的種種鳥事和挫折,他們遇過的絕對沒有比較少。   讀古文,能讓你提前模擬世界上各種悲催歪腰的可能;   懂古人,能讓你了解前輩們如何應付埋伏在人生裡的各種坑。   儘管國文課本裡的文章都是一時之選,但大家多半把重點放在修辭技巧、文章結構、筆法運用,卻未必有時間了解作者的想法,更別談什麼跟古人取暖、反思自己的人生。   然而在刻板印象和有限的課文篇幅之外,這些古文青們其實都曾在自己的時代努力活過,各有邊緣、媽寶、吃貨、一言不合就開扁等不同屬性,

也有他人難以理解的心痛、追悔、堅持,甚至是尖銳的無聲吶喊。而他們所寫下的這些文章,其實也都有我們沒能讀懂的弦外之音(確認過眼神),不管是對人生最深沉的體悟、無法坦言的憂心、必須包裝在其他外表下的告白,或是各種面對現實不得不的妥協。即使是身處現世的我們,這些狀況依舊每天遭遇。   如果只認識課本裡的它們和他們,未免太可惜了!   在《厭世廢文觀止》裡,卸下了古文「載道」的責任,讓讀者透過這些文章了解過去的人們如何在時代的壓迫下保護自己、捍衛自己相信的價值、關心社會,甚至征服宇宙(咦)。而在《厭世國文教室》裡,藉著有所本的「輔導紀錄」,解密古文青們的生涯檔案,了解他們三分耿直、三分堅持、三分傲

嬌,再加一分白目的內心世界,也看見無法寫進課本裡的另一面。 各界推薦   祁立峰(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劉滄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吳冠宏(東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臺灣中文學會理事長)   簡齊儒(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敏鎬的黑特事務所(《人生自古誰不廢》作者)   陳 茻(國文教師)   陳怡嘉(女王的教室國文老師)   陳安儀(親職作家)   楊子漠(翻滾海貍工作室企劃長)   厭世哲學家(作家)   歐陽立中(作家、教師)   蕭宇辰(「臺灣吧」共同創辦人)   凌性傑(作家)   吳一晉(花

蓮女中歷史科教師)   李純瑀(魚小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東燁(穹風,《這個國文老師不識字》作者)   李佩蓉(景美女中教師、政大師培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白白老師(白白國文YouTuber)   從未仗著古人的權威說教的厭世國文老師,這回化身古人的心靈導師,把古人(書中有些作者作古不久)的生平與文章轉寫成生動有趣的輔導週記,在詼諧又精闢的點評中翻新我們對古人的想像與古文超連結。如此創新的體裁,突破傳統課文呈現方式的呆板、割裂,還給古人/古文生機淋漓的樣貌。我相信這本靈思妙語不斷的奇書,不僅能讓青年讀者抱著看故事(笑話)的愉悅心情領悟人生智慧,以古文(國文)為專業的教師、甚至

本來視古文為畏途的讀者,都將會發現古文/古人原來跟你想的不一樣,還能對自己的生活帶來驚喜與啟發。──劉滄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   《厭世國文教室:古文青生涯檔案》糾集歷歷在目的古人們,進校園、串門子、跑社會,警醒我們朝生活、朝省覺、往對的方向走。厭世從來只是遮掩熱情的幌子,其實正是感覺敏銳、凡事咎責的態度。不論古人、今者,厭世來自於過度堅持、自有主張、愛恨分明,因而自感疲憊。能帶著成見過活的人,人生方能看穿大小毛病、別有個性,為快樂而叛逆。收放多可調配,人生多有意思。   厭世國文老師跟古人借火說情,有光,讀來,即能生意盎然,藥到病除啊。──簡齊儒(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副教授

)   一個標準的國文老師,能幫你考試順利,卻未必能教你通情達理、知古鑑今;一個厭世的國文老師,除了上課,則更能告訴你:其實古人也是人,有些甚至比你還屁,而他們北爛的人生裡,多少都有你的影子──無論你是嘴砲老劉、屁孩小陳,還是美到炸開的杜妹妹。   國文老師不見得只能教國文,還能教你笑著一邊厭世,一邊品味人生。──東燁(穹風,《這個國文老師不識字》作者)   魯迅傳迅搶讀劉鶚連載,畫荷王冕差點沒被看太陽不用戴墨鏡的沈復閃瞎!杜麗娘、林黛玉收到老師傳送的「服儀規定.pdf」……作者善用「國文老師」身分,靈活調度文獻素材,將虛實人物依成長履歷與個性,重新歸類分群,在跳脫制約的天馬行空之間出入文

本,還原文學本然不拘格套的靈動想像。全書不逃離古文與國文課,而把古人與國文課同時變可愛了。──李佩蓉(景美女中教師、政大師培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做為一個待過體制內,又叛逃到體制外的教育相關人員,《厭世國文教室》讓我想起教過的許多學生,他們有些浪漫無懼,像極了書中的正義魔人;也有些是懷抱理想的資優學生,如書中的醫科學霸。當我在閱讀這些古人故事時,忍不住想到身邊的每個孩子,也想起了求學時代的自己,因此,本書所寫的絕對不單是古人的故事,也是曾經勇敢無懼、年少單純的每個你我。──白白老師(白白國文YouTuber )   ★厭粉笑中帶淚,口碑持續延燒中──   ‧要是課本每一篇都這麼有趣,我一

定會愛上國文QQ!   ‧我與厭世國文老師相見恨晚。   ‧謝謝老師給我從沒想過的課本趣味,我想開始去找書看了。   ‧超愛古人廢話系列!   ‧哈哈!看了都好想幫國文課本古人開IG!   ‧今天段考正要考這篇,我到底該不該看?   ‧早一天看到這篇,我段考閱讀測驗就可以省10分鐘了!   ‧看你說古文歷史故事,我想當你的學生(心)。   ‧這個我可以。   ‧我缺這種老師。   ‧立志成為這種老師!   ‧老師好帥,想跟老師一起延畢(心)。   ‧太有才,快拜!請收下我的膝蓋(跪)。   ‧老師出來,當教育部長,立刻!   ‧我的眼淚怎麼默默掉了下來……

徐渭及其題畫藝術

為了解決東大國文考卷解答第一冊的問題,作者徐瑞香 這樣論述:

徐渭及其題畫藝術探析內容提要明代中晚葉,天才超逸之奇特文人徐渭,於詩文、書法、繪畫、戲曲方面皆有卓越成就,尤其他傾注於繪畫之激情與表現力,融合詩歌、書法的深刻領悟,加上鈐印之靈活運用,使其繪畫并題識撼動人心影響後世甚鉅,此就清代書畫家鄭燮刻印「青藤門下牛馬走」及李澤厚以「賦性疏朗,狂放不羈」視徐渭為「浪漫思潮」在繪畫的集中代表可見一般。從生活至觀念、情感的不受束縛羈絆,其人其題畫風格皆感動後人,其創新精神更影響水墨花卉寫意發展。故本論文以「徐渭及其題畫藝術探析」為題共分九章,略述各章內容如下: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研究動機為五:借鑒徐渭文學與藝術的研究成果,探析其詩文書畫結合之題畫藝術為本論

文研究動機之一。明代中晚葉,徐渭所處的社經地位與其題識風格有何相關?其繼承傳統題識及屬於個人開創之藝術風貌為何?本論文擬於徐渭相關詩文及其畫作尋求解答,此為研究動機之二。徐渭以「畸人」自居,其大量從事文學、書畫、鈐印之題畫時間落於人生轉捩點,此與其個人內在心理需求有何相關?此為本論文研究動機之三。徐渭中年為「病易」所苦,晚歲處貧病困厄之境,其尷尬窘促如何影響繪畫題識表現?此為本論文研究動機之四。而詩、書、畫、印,當彼此不盡相同卻又關係密切之藝術融通於畫作,則徐渭繪畫題識的特色如何呈現?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五。由是,本論文期待於明代政治腐化、經濟繁榮、市民文化興起的環境下,以徐渭其人其題畫藝術何以成

為中國文藝史上影響後世甚深之大家,並於徐渭現存畫作中爬梳其題識「變」與「不變」的風格特色;以「藝如其人」觀點,透過繪畫題識一窺此傳奇人物創作心理樣貌。研究範圍以徐渭繪畫題識為主,相關題畫詩文、鈐印為輔;以傳記研究、文獻分析、藝術心理學等方法,探討其人格、題畫款識特色與創作心理為重點。只是,徐渭傳世畫蹟分散各地,且真偽相間,造成研究限制。故本論文於眾多徐渭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先從《故宮書畫圖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中國繪畫總合圖錄》、《南畫大成》與《徐渭精品畫集》、浙江出版社之《徐渭》等畫冊中,蒐集、整理徐渭現存畫蹟,並輯錄其中題識、鈐印與徐渭文集中的題畫詩文,再依據前人研究成果,整理、分析

、比較其畫蹟、題識的創作時期,將紀年畫作及繪畫題識整理分期,作為主要研究文本。第二章以晚明之風雲變幻、動盪變異以及思想史上的轉型期,在充滿變遷意義的時代「得君行道」的價值觀受到挑戰,而此即是開畫學思想史「奇崛風氣」之先的徐渭所處的題畫背景。在變動而充盈書畫創作能量的情境裡,對當時文士、畫家的創作影響為何?該章即以「社會經濟型態的轉變」、「文士棄儒就賈——代筆與潤筆」、「工藝品、花蟲之間——閒賞雅趣的生活」、「市民文學興起——雅、俗傳統的混融」作為徐渭所處時代,給予當時從事書畫創作者的動力。而政治動盪、社會文化變遷的洪流中,徐渭置身其中自然被潮流推進,然身為其中一員,徐渭又以狂縱率真行於潮流之外

,另一方面,也悄然成為以真我自然表現題畫藝術之先行者。第三章徐渭人生經歷及性格特徵。在時代變遷中,徐渭汲汲於功名,欲藉科舉走向經世濟民、實現自我之康莊大道。無奈,天才早慧,卻才高不第,屢困闈場。中歲以文采風流受當權者重用,然在他自我價值受到肯定之際,同時背負趨炎附勢、代人筆耕、寄人籬下的矛盾衝突。由是,長期壓力與宿疾在依附者胡宗憲垮台後,與科長別,進而狂疾復發,殺妻入獄,最終結下布衣之命運情結;又歷經四次婚姻失敗,出獄後將近十年的遊居漂泊歲月裡,多有繪畫題識創作或爲他人畫作題畫。晚年,回鄉獨居十多年至辭世止,因生活困頓,故以繪畫題識答謝門生友人餽贈。由於,徐渭從事繪畫題識等相關活動,並非職志,

卻與抒發內心感傷憂憤有關,此就其與友人書信往來中,得見其性格存在之矛盾衝突、心理壓力,使他成為當時社會的「邊緣人」。故見徐渭題識中蘊含「離騷」精神,實以其現實挫折與性格中潛在的焦躁矛盾有關。第四章徐渭題畫款識與鈐印分析。先釐析徐渭繪畫題識淵源,以確立本論文研究文本;再就其可紀年題識所載形式內容,與其生平經歷連結,探究徐渭繪畫題識動機。見徐渭繪畫雖無師承,然深具文藝涵養,尤以書法理論實踐之深厚根基,加上時代風尚薰陶,文藝環境日漸月染,啟發徐渭先爲他人畫作題識,之後自畫自題,爾後更塗抹出自我風格。本章就尋繹徐渭題識軌跡的同時,得知:其一,窺得徐渭題識動機係從爲「他人」轉向「自我」,即其詩畫活動隨仕

路無望,在人生陷入黑暗低潮同時,則藉丹青題詩紀事,書寫自我生命轉折並加以省思。其二,分析徐渭題識主題意蘊為本章重點,題識中見其以抒發一己情感志向爲目的,其中不乏藉繪畫題材發諷刺時政、反映社會現況之不平。其三,在感傷題識之外,又多詮釋圖像、引申繪畫意境的清新詩作,從中時而流露其細膩真切的生活體驗。其四,雖然徐渭雖未留下繪畫專論,然其相關理念每以題識加以闡發,其中「以真為本的審美追求」、「戲弄翰墨的體驗」、及時而藉酒以「醉入『無法之法』的境界」為徐渭理論核心及體驗說明。其四,隨徐渭晚年經濟困難、病痛纏身,故以代筆、賣畫謀生,或將繪畫題識作為酬酢答餉,故此類題識之字裡行間,或傳達題識目的,或於自信之

用字遣辭中,表達化解其自尊受損、受人接濟之難堪。其四,徐渭題識選用的鈐印內容,除了一般作為徵信之姓名印章,在其別號、閒章的選用上,多以「布衣」、「道士」、「道人」、「處士」、「孺子」、「佛壽」等表示身分,除了傳達徐渭內心以秀才布衣為憾,亦透露其鑽研釋、道以求安身立命、精神有所依歸。而款署用字或閒章的搭配使用,則見徐渭藉前人詩句如「公孫大娘」等寄予創作體會,並將詩、書、畫、印融通於一之指向。第五章徐渭題畫款識的文藝技巧。承第四章徐渭題識主題意蘊,以徐渭於題識之表現手法見與前人題識各異其趣,是他處理傳統詩畫題材不同以往的特色,也是他異於以往或同時代詩畫家的技巧表現。故該章分析徐渭題識文藝技巧,首以

「想像與思維」結合表現之自我內在精神價值,見其才人狂士特質。此特質又以「非理性的想像思維」藉對比聯想與季節錯置,強調事物轉變的本質,突顯事物存在的不確定性;或於強烈對比的狀態下,將事物錯置於時空環境之聯想發揮,使強烈似「狂喜」/「恐怖」,「悲傷」/「快樂」等矛盾對立得到緩和。或以「細膩的刻畫摹寫」聚焦於弱小生命,刻畫殘弱卑微也謳歌生命價值,其中多運用「疊字」、「類字」摹寫畫面難以傳達之聲色,或運用色彩營造浪漫、淡雅、衰敗等氛圍。在徐渭題識技巧中更見徐渭以豐富學養,博綜經史典籍、稗官野史,於旁徵博引間靈活用典,抒其情志別出新意,其中又以《莊子》、釋道典故之化用居多。在徐渭題識中又採借代雙關技巧,

以音、義之諧音雙關、事物聯想、借代,銷解個人鬱抑不平之遭逢。第六章徐渭繪畫題識之風格形成。是繼第五章以徐渭題識之文藝技巧,探索徐渭不同時期繪畫題識之風格呈現。該章分別以徐渭現存畫作中可繫年之繪畫加以分期,以徐渭於四十五歲殺妻入獄至五十二歲除夕夜出獄,結合徐渭書畫理論探索其題識與繪畫實踐之關係,並以「入法出法、工而入逸」作為徐渭早期題識風格呈現;繼而以其五十三歲出獄後至六十一歲病易歸鄉前,見其題識看似無法可依循,然卻是以真情本色作為題畫原則;最後,從徐渭六十二歲歸鄉至七十三歲辭世,見其繫年作品多集中七十之後,作品可以「無法之法,狂掃換工描」概括其晚年繪畫題識之風格表現。第七章繪畫與題識對應之技巧

與特色。先鳥瞰徐渭畫幅形式以手卷、立軸、冊頁不同形式之題識佈局,分別歸納詩畫間以「一詩一畫,移景換步」、「繁簡秀逸,氣勢縱貫」、「精緻小巧,捨形傳神」之表現特色。進而援引視覺藝術原理,分析徐渭題識與圖像對應方式,就其選取相同的繪畫題材,以不同繪畫佈局加以題識,可謂「依圖定勢」;在題識與圖像之間的佈局上,則見繪畫與題識間以書畫用筆之一致性,形成畫面和諧;且以手卷為例,可視題識章法彼此「大小與形的類似」,形成畫面中好的連續;且題識與圖像間因「群化與分節」造成變化而統一;題識與圖像間以筆、墨造型,形成「動與靜」的變化,使畫作整體維持平衡、和諧韻致。且圖像與題識之間,或疏朗、或繁密的相對融合,營造了題

識本身,與圖像之間「變」與「不變」之關係平衡。雖然徐渭題畫書法未若單幅作品放逸恣肆,然視之以小幅書作,則見以蕭散風流、以醜為美的線條與造型為徐渭題寫特色;最後以徐渭題畫之手卷、立軸、冊頁中鈐印之運用,見其以形式重於內容,以率意代替傳統鈐印之講究,在追求畫面的平衡下呈現相對和諧,可謂開創題識「奇局」之先河。第八章徐渭題畫款識的心理分析。以前面各章研究所得為基礎,在徐渭題畫的特色表現中見其奧衍古峭及圖像、題識間用筆造型表現,時有灌注強烈情感思緒者。故本章於探析歸納徐渭題畫特色後,結合徐渭記錄其身心變異情形,并參考前人對患有狂疾之藝術家,與其文學、藝術表現之相關研究成果,正視徐渭其「躁鬱傾向之冒險精

神」、「內外衝突的矛盾氣質」、「酒樽忘悲的暗夜生命」等潛在特質,與其現實挫折相互刺激,終使徐渭成為名符其實之一代畸人。該章對於徐渭「病易」與繪畫題識之相關性,主要援引藝術心理學,對徐渭畸變心靈與創作心理加以分析,並推論徐渭早年以求取功名為人生目標,然「病易」殺妻後與仕途絕緣,使其內在冒險精神、矛盾氣質與酗酒情形,突顯其躁鬱傾向,致使心理變異間增強創作動力,而部分時候也因「瘋狂」與「天才」潛在特質之糅和,造就徐渭異於他人的題畫藝術風格。第九章結論。在徐渭題畫藝術撼動人心之際,往往無法避免談論其人,尤其他傳奇性的一生,以及尚無定論且眾說紛紜的徐渭殺妻動機、精神狀況等問題。本論文以徐渭其人其性格、人

生經歷與題畫動機、藝術表現之間彼此相關。其間也包括時代因素的影響,然就其特殊遭遇、與特殊題識表現,尤其如南京博物館藏「雜花圖」似解構圖像,卻又是他揮灑塗抹的真我藝術實踐;故探討徐渭題畫藝術很難不探索其「真我」的藝術人生,此也如學者們所言,晚明畫家繪畫成就,很難與其人、其文學、書法藝術,及社會現況切割討論。尤其對於一心懷抱科舉夢,卻又行於社會群體之外的徐渭而言,無論其題識中賦予繪畫題材新意,題識表現的藝術手法,題識與圖像之間於不和諧中取得和諧,圖、文彼此以奇異勃發的風貌呈現等。在在說明,所謂開繪畫題識「奇局」之先河,正是徐渭其人其題畫藝術影響明末清初的遺民畫家、揚州八怪以及近代如吳昌碩、潘天壽、

齊白石等畫家,而此也突顯了徐渭題畫藝術之價值。然,本論文就蒐集徐渭畫蹟時,即因畫作涉及之真偽、圖版清晰與否而感困擾;之後,雖以《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故宮書畫圖錄》等,經專家鑑定為徐渭畫蹟無虞之作,為本論文研究文本,然鑑別書畫為專業領域,學者們對同一畫作,所持意見、看法或有不同,故筆者雖謹慎於徐渭畫作之選擇,然限於能力及所學,仍無法釐清二幅極為相似的徐渭畫蹟,或部分畫作中鈐印內容之代表意義,及印章本身是否為徐渭鈐用?例如徐渭畫蹟中常見之「湘管齋」即是。又部分徐渭題識內容難以解讀,而徐渭文集中輯錄之繪畫題識,其用字與畫蹟裡的題識有所差異,尤其與相關書畫著錄之記載差異為大,倘若其為關鍵字,則易影響

對題識之理解;故本論文於分析徐渭題識時,除了整理其間差異而有「(附錄三) 徐渭現存畫作款識一覽表」提供參考,并於第四、五章分析題識時,以徐渭文集為主,而題識與圖像間的對應關係,則以畫作為主,以期客觀分析徐渭題畫藝術。又礙於見識淺薄,對於部分文意尚難解讀…,凡此種種,在複雜而又繁瑣的探索過程中,是筆者力有未迨之處,須待積累相關學識,並就教方家指正,以求進一步釐清問題,進而更深入研究分析。

國語文補救教學教戰手冊:解構語文精進教材

為了解決東大國文考卷解答第一冊的問題,作者洪儷瑜,劉淑貞,李珮瑜 這樣論述:

  「語文精進教材」是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發的一套補救教學之教材,以文章結構知識和閱讀策略為編製重點,並依據不同文章結構共編有六個模組。本書特以策略為主軸,重新解構「語文精進教材」,每個策略的陳述都結合理論、實例和實施經驗,對閱讀策略或語文補救教學有興趣者,都可以由本書獲得更深刻的學習。 名人推薦   以本人施作語文精進教材一~四冊的經驗而言,這套教材能提供貼近教學現場最精準的導引。當教師不再囿於困境,便更能一本初衷、懷抱熱情,帶著孩子突破語文的層層關卡。本教材毫無疑問的就是教學者必備的利器。-臺北市蘭雅國中 盧雅君退休老師   教材本身由淺而深,以及習作練習的搭配,

都讓學生喜歡來上課,兩年間極少有缺課的情形,無形中的進步與精進的提升,是感受最深刻的印象。心想:假使用對了教材和方法,學生必然是樂於上課與增長,此教材確實是符合這樣的需求,如果能被全國的國中生來使用,真是學生的福氣。-屏東縣東港國中 李乾隆老師   語文精進課程,有理論基礎做為後盾,不僅能讓學生的「語文」有所「精進」,也能讓資源班老師可以驕傲的說:我知道如何教導學生讀寫策略!-臺北市中正國中資源班 王敏薰老師   如果你還在相信學國文只是靠直覺、靠語感,孩子學不起來是民智未開、閱讀量敗爛,那你該坐時光機回到二十年前的古代(笑)。給自己一個機會,給孩子一個機會,一起學學「科學系統化」的國文吧

!-2013年度新北市聯合教師甄選榜首、新北市福營國中 黃方妤老師   這是一套能讓師生同時增能的教材,學生不但能學到帶得走的策略,更能增進閱讀素養。教師則能藉此習得不同文體的結構化教學法,並重新解構教學方式。翻開此書,將使您對語文教學有不一樣的體會。-臺北市中正國中資源班 劉宴彤老師   參加補救教學精進計畫模組教學及培訓,讓我在原有的國文教學模式中,看到另一種可能。在國文教學方面,建立詞庫、組字方法、上位詞練習、三層次提問法等,在普通班一併適用,是提升學生能力的良方;在班級經營方面,提問法配合即時回饋與積點方式,使學生願意擦亮眼睛、張開耳朵,將目光重新放到教師與課本上。師訓時聽到一句話

令我非常感動,與大家共勉之:「何謂進步?學生做出以前不會做的行為就是進步。」-宜蘭縣東光國中 陳育玲老師     國中語文精進教材的內容如同一份由各種策略組成的美味餐點,這本教戰手冊則如同食譜,分析出餐點中包含哪些策略及其進行方式,更棒的是最後的Q&A,預先解答了做菜可能出現的困難並給予實用的建議,讓人迫不及待想擁有一本。-臺北市金華國中 葉純菁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