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梠湖一球一宿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佛光大學 管理學系 陳志賢所指導 陳勝樂的 探討民宿停歇業之關鍵因素—以宜蘭地區為例 (2019),提出棕梠湖一球一宿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民宿、停歇業、平衡計分卡、PEST。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堀込憲二所指導 蕭文杰的 從淡水八景變遷探討淡水文化景觀保存與經營 (2015),提出因為有 文化景觀;八景;文化傳播;藝術地理學;淡水的重點而找出了 棕梠湖一球一宿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棕梠湖一球一宿,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探討民宿停歇業之關鍵因素—以宜蘭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棕梠湖一球一宿的問題,作者陳勝樂 這樣論述:

現在遊客至宜蘭旅遊,選擇住宿民宿已漸趨風行。從1995年宜蘭第一家合法民宿「庄腳所在」於員山鄉枕山成立,距今已25年的時間。這樣的新興產業經過20多年的蓬勃發展,到2019年底宜蘭縣政府發出的合法立案編號已到達1900號,而2020年初還在營業的家數約有1500家之多。從這數字看來,民宿停歇業約有四百家。故本論文將透過質性研究分析,探討宜蘭民宿停歇業因素。本研究透過平衡計分卡與PEST分析法來設計訪談問卷,對停歇業者來進行訪談,並以逐字稿分析停歇業之原因。透過逐字稿之關鍵詞、節點次數分析與屬性分析,歸納出民宿停歇業的14項命題。研究結果也發現,在平衡計分卡之停歇業因素,民宿硬體裝修所造成的貸

款與稅額壓力是屬財務構面因素;顧客認知的差異和衝突所造成的顧客關係經營之困難,是屬顧客構面因素;旺季的人力不足與管理技能提昇之困難,是屬內部流程構面因素;民宿主人的生涯規劃,則是屬學習與成長構面因素。另外,在民宿外部環境的停歇業因素裡,政府法規限制與執行,是屬政治構面因素;旅宿業的競爭激烈所造成的負面經濟效益,是屬經濟構面因素;交通與輿論造成的環境負面衝擊,是屬社會構面因素;網路平台與科技排斥性造成的數位落差,則是屬於科技構面因素。

從淡水八景變遷探討淡水文化景觀保存與經營

為了解決棕梠湖一球一宿的問題,作者蕭文杰 這樣論述:

東方文化當中,「八景」是十分特殊的案例,許多受了「瀟湘文化」傳播影響的區域都有相近的文本流傳,這個文化思想最初是出現在名人詩詞繪畫當中,後來逐漸形成集體共識,並藉由人的移動與文化變遷,產生了不同的文本。這個文化思想也用來評選實際的美景,成為真正的「聯想性文化景觀」。隨著時代變遷,臺灣淡水的「八景」分別繼承了源自湖南瀟湘與日本的「八景」思想,除了美學之外,清領、日治與1945年之後的中華民國政府皆藉由「八景」的評選,推展其背後的目的。觀察八景的變遷,發現過程當中可以產生了「美」的價值與地緣經驗,這個文化、藝術價值有機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城市意識,使文化資產保存與經營進入到生活的世界,是把對景觀的「

感知」,視為一種重要的文化資產。因此本研究從描述「八景」演變,用文人、藝術家、…等多元角度,回到生活互動的風景,藉此探討八景藝術及地域文化景點保存與經營。研究共區分六章:第一章(緒論):提出研究動機,藉由「八景」聯想性的藝術特色,與文化不斷變動的特性,思考能否藉由美感經驗的論述,成為城市保存或經營的基礎。第二章「八景」意識的傳播在文化資產的意義:描述「八景」的文化起源與歷代變化,瞭解「八景」的特色與場所意義,並由現代有形、無形「文化資產」角度分析「八景」。第三章談論清治時期臺灣的「八景」場所精神分析,藉由清治時期臺灣的八景產生與流變,尋找清代臺灣府八景文化景觀當中,屬於臺灣的場所特色。第四章將

研究鎖定在清同治十年之前淡水的八景文化景觀形塑,因為受瀟湘流傳的淡水八景思想在清朝同治年間定型,分布於廣義與狹義的淡水地區。此章節也說明淡水與滬尾的名稱、範圍、詩意空間履歷。第五章近代藝術視角與世界遺產機制下的「淡水文化景觀」: 時間軸界定在1858年「天津條約」後洋人文化對淡水埔頂地景的衝擊;以及日治時期明治維新思想傳遞下的日本「新八景」傳播。在這個章節中,「藝術」是「淡水文化景觀」構成的重要因子,因此也藉由「名所觀」與「名所繪」提出藝術思想下的淡水聯想性文化景觀。第六章結論,描述淡水現況,思考變動下的「淡水」該如何規劃及藝術介入文化保育的可能,由淡水經驗、八景變遷經驗提出對淡水當地及我國文

化景點保存與經營提出新的概念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