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踏階尺寸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樓梯踏階尺寸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X-Knowledge寫的 設計師必備!住宅設計黃金比例解剖書【暢銷改版】:細緻美感精準掌握!日本建築師最懂的比例美學、施工細節、關鍵思考 和的 動漫人物線稿資料集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樓梯及平臺扶手之淨寬、梯級之尺寸也說明:因應新修正的建築法規,規定8樓以上大樓,為了消防安全,必須規劃2支逃生梯,使公設比衝高至30%以上,有些建商為了降低公設比,將樓梯寬度縮小,但在降低公設比的同時,也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麥浩斯 和楓書坊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研究所 郭雅雯、張謙允所指導 高鈺淳的 從臺日住宅型式演變探討玄關空間變容之研究 (2020),提出樓梯踏階尺寸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玄關、入口空間、臺日住宅型式、居住文化、變容過程。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建築系建築及都市設計碩博士班 邱建維所指導 游筱嵩的 陳其寬建築作品的構築方式與空間關係之研究-以東海大學為例 (2019),提出因為有 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陳其寬、包浩斯、東海大學白牆建築時期、陳其寬繪畫的重點而找出了 樓梯踏階尺寸的解答。

最後網站戶外階梯階高–階寬比(Tread-Riser Ratio) 吳樹陸 - 亂講日誌則補充:我喜歡用37.5公分的階寬/12.5公分的階高, 也用40.0公分的階寬/12.5 ... 每一階也得有1/8 至1/4英吋的坡降(包含在階高的尺寸之內)以利洩水。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樓梯踏階尺寸,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設計師必備!住宅設計黃金比例解剖書【暢銷改版】:細緻美感精準掌握!日本建築師最懂的比例美學、施工細節、關鍵思考

為了解決樓梯踏階尺寸的問題,作者X-Knowledge 這樣論述:

所有設計師都要知道的住宅設計黃金比例-年度【暢銷新版】建築現場才看得到的剖面圖、施工圖,日本建築師教你尺寸&施工細節!從平面到實務,一次精通設計真功夫,不藏私完整公開統整28位日本建築師的經典作品,不只設計概念,還附上比例尺的平面、立面、細部設計圖,標註精確的尺寸細節,建築&室內設計系學生、開業設計師、專業空間設計者人手必備的絕佳參考聖經!格局規劃,日本建築師是這樣想的:∥大門到玄關∥從馬路到玄關的這段動線,是為了轉換心情而存在的。◎馬路離玄關太短 → 大門退縮再加上格子門遮掩,讓人看不到房子內部。∥玄關∥是讓人對室內其他空間先產生期待的場所。◎要像逛街一樣有趣 → 就靠天

花板的高低差與明暗對比。走廊設置高低差,天花板可以挑高,從明亮的玄關通往微暗的走廊,拉深視覺感受。◎能夠眺望美景的基地縮減中間走廊的寬度來限制視線;地面設置高低差,越往內走,天花板越高。只要打開大門,玄關門穿過室內,對面的美景馬上就印入眼簾。∥LDK∥徹底活用LDK到每個房間的動線。◎以隔間分隔,讓人感到狹窄  → 房間與房間之間設置中庭,每房都用玻璃隔間和中庭來區分,感覺空間更加寬敞。◎小住宅空間狹小不好用→ 將沙發或桌子沿牆固定設置,讓動線分布在每個角落,同時增加生活空間,活用房子的每一吋。◎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完家事→ 廚房直接跟盥洗室、浴室或洗衣機等串聯在一起,就能有效縮短動線。建議使用拉

門,開關頻繁也不會造成妨礙,十分方便。∥樓梯‧走廊 ∥避免淪為單純用來連接各房間的無用空間。◎三角形的基地,樓梯不易規劃→ 將樓梯配在靠近基地中心的位置來縮短動線,大多能輕鬆將各空間劃分出來。直角和鈍角部分則用來給需要較多坪數的LDK使用,銳角部分可設成管道間、窗台或庭院。將不規則的樓梯包圍起來,讓其他房間的格局變得方正。◎聯繫家人情感和豐富空間機能→ 經常行走的走廊建議設在靠近客廳或餐廳,同時走廊加寬50cm,再設置桌板,即便只有一人在使用也能注意到家人的動態。尺寸&施工細節,日本建築師教你這樣做:∥入門走道‧玄關∥◎運用格子門和緩聯繫中庭與戶外有天井的房子都會在基地境界線上規劃圍牆,為了避

免全然的封閉空間,特意向外展示內部中庭的部分景色。設置了寬1,820mm、高2,280mm的直條格子門來確保居家安全。〔尺寸細節〕格子門的木條間隙寬度,會因為想不想讓人看到東西而有所不同。這邊為了讓人能夠看見且確保安全性,規格是寬30×深37mm、間隔100mm ∥LDK∥◎利用高低差來區分使用空間全開放的空間容易讓人覺得沒有什麼變化。可以透過寬敞—狹窄—寬敞或高—低—高,在寬度或高度加上強弱變化,來改變空間所帶來的感受。〔尺寸細節〕雨庇通往客廳的過程,藉由天花板高度從高(3,480mm)→低(2,130mm)→高(4,010mm)的變化,強調出開放感。◎利用框材來隱藏防水與氣密用的高低差為了

讓室內外呈現一體感,通常會避免地面產生高低差,或是將天花板與屋簷天花板的線條收齊。但考慮到防水與氣密性,要讓線條完全水平是很困難的。只要在收邊下功夫,就能讓內外的地板與天花板盡可能貼近水平線條。〔施工細節〕為了隱藏中庭屋頂的雨水排水溝,改成內藏設計。考慮遇到超出排水溝排水能力的大雨時, 有規劃多餘的雨水會往外流的構造。內藏排水溝底部的屋簷與主結構分離,使用加上鋼板補強的橫架組件來支撐。◎廚房漂亮的關鍵在於檯面邊緣開放式廚房因為中島有四個面, 所以更須注意四面的美感。在廚房當中最容易吸引人注意的就是檯面,尤其是檯面邊緣的收邊是否無懈可擊,是最重要的關鍵。〔施工細節〕檯面厚度統一為10mm,至於1

.5mm不鏽鋼板的端部處理,則是選擇在彎曲部分採V字切削,打造出有稜有角的效果。∥各式房間∥◎縫隙般的開口,切割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風景若想將戶外風景引入臥房,設置可方便視線左右移動的水平長窗,長窗尺寸設計是長度約8.5m、窗戶高度430mm。視覺效果非常好。〔施工細節〕固定長窗玻璃的縱框、單扇拉門與紗門的縱框的外露寬度保持一致,將上下方向的框架隱藏於壁內,可讓單扇拉門的存在感消失。◎就算面積有限,也能感到寬敞的設計為了將有限室內面積, 轉化成不會感到狹隘的生活空間,可藉由各房之間不加裝門、不設置走道等設計手法之外,同時再加上讓空間看起來寬廣的尺度扭曲技巧,會讓效果更加提升。〔尺寸細節〕連結主臥、

客廳、小孩房的走廊,設置極度低於視線的低窗或地板式書桌。如此一來,走廊的距離感受到扭曲,拉出比實際還要大的遠近差距。矮窗窗框上緣高度1,230mm,加上適合坐在地板使用的書桌長度10,650mm,貫穿走廊。本書特色★28位日本空間設計專業職人,黑崎敏、伊禮智、堀部安嗣等不傳的設計尺寸一次給足。★設計概念、設計手法、銜接面處理、收邊、材質選用全面精通。★納入和室、水屋等,在現代建築中注入傳統日式空間,讓和洋空間融為一體的巧妙設計。★家事空間、樓梯串聯、空調維修、戶外風呂等,打造最短、最省空間,也不會被打擾的動線,告訴你日本人想得最深的細節有哪些。★日式紙拉窗、百葉門片的精準收邊技巧,門窗框不顯突

兀,框景效果達到最大值,創造驚艷風景。專業審定  黃慶輝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列)邵唯晏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設計總監陳淑美 中國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專任助理教授 

從臺日住宅型式演變探討玄關空間變容之研究

為了解決樓梯踏階尺寸的問題,作者高鈺淳 這樣論述:

臺灣承載外來文化的移入與殖民,於食衣住行皆表現出多樣性的發展,尤以住宅型式更為顯著。從早期傳統住宅的合院建築與街屋,並於日治時期接收日本融合西方文化的住宅思維,再到國民政府時期引進西方集合住宅的建築概念,臺灣住宅型式的脈絡交織中國、日本與西方的建築樣式與住居思維,經歷融合、分離、改變,構成現今臺灣住宅的樣貌。本論文將玄關視為一種外來形式,再進一步分析如何變容成為符合本地生活的空間樣貌,主要以中國及日本二地對臺灣玄關空間的影響為分析重點。藉由回顧1945年以前及1945年以後臺日住宅型式的特徵,從中窺探玄關的起源以及演變過程,並以臺日現代住宅共29例個案研究,比較現今玄關之使用狀況及臺日二地玄

關之異同。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以田野調查、訪談及觀察法並濟,試圖解明玄關空間的變化脈絡。研究得致的結果可以歸納以下四點:1. 玄關未正式出現前,日本的土間、式台及臺灣的影壁、凹壽、軒亭最為接近玄關的表現,本論文視為臺日玄關之前身。日本現代住宅中仍可見土間的存在,式台於案例中雖已日漸式微,但是高低差踏階的表現及隱身的送迎意義仍是日本現代住宅不可或缺的重要特徵及住居精神。而臺灣則因住宅型式大幅度改變,現代住宅中已不復見凹壽與軒亭,而影壁在現代住宅則轉化為隔屏及端景牆面的設計。2. 玄關空間的存在是領域性的呈現,傳統住宅的合院及街屋時期,領域性意識不深,直至日治時期日式住宅玄關現形,才為國人帶來入口

空間的公私領域分界之概念以及穿脫鞋文化。爾後國民住宅,空間配置發展前後幾經演變,直至1984年才確定玄關之必要性,並於1993年訂立玄關空間標準尺寸為1.5~2.25平方公尺。3. 臺日二地玄關空間的最大差異為高低差的有無,雖然日治時期日式住宅現形於臺灣,亦帶入日本居住樣式,臺人接受了在玄關穿脫換鞋的思維與行為,但入口高低差的住宅特徵在臺灣現代住宅中並未深植。4. 玄關正式出現於臺灣現代住宅以來,早期為玄關定義「出入」、「應門」與「通行」的功能,其後儲藏與緩衝機能成為玄關規劃的重點。然而透過研究調查,通行、穿脫鞋以及收納機能等已不足以滿足現代人所需,更多居住者關注於生活動線的使用需求以及透

過生活化的表現來呈現住家玄關空間的樣貌。居住文化是影響空間與習慣的一大關鍵因素,空間成就習慣,習慣進而成就空間,玄關空間的需求日新月異,伴隨著不同的居住者,即產生不同的使用者行為。本論文透過研究玄關的形成及演變脈絡,從無到有再到普遍性的存在,現今玄關已呈現一種個人化的表現,並發展出符合臺灣本地文化的空間語言。

動漫人物線稿資料集

為了解決樓梯踏階尺寸的問題,作者 這樣論述:

  ~全視角掌握作畫的核心──線稿~   結合動作與角度,通過姿勢創造角色的個性!   照著喜歡的圖片臨摹,感覺還是差很多……   人物只要一加入肢體動作,就會變成手腳僵硬、眼歪嘴斜的紙片人……   我在現實生活就缺乏空間感,有辦法在紙上好好表現透視與遠近感嗎?   相信不少初次學畫的新手,好不容易終於能輕鬆畫出完美的45度角色設計圖,   但說到要怎麼讓角色「動起來」,總是大腦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該從何著手。   為什麼Pixiv、Twitter擁有眾多粉絲的繪師,所創造的漫畫角色會那麼有魅力呢?   這是因為,角色的魅力來自姿勢的躍動感、場景的空氣感,以及帶有透視的構圖。畫技高超的

繪師筆下角色之所以迷人,不只光憑外表的可愛或帥氣,還必須「畫出正確的線稿」,因此才能夠畫出──   ✔︎正確的臉部尺寸   ✔︎正確的全身比例   ✔︎確實表現出遠近感   凡是資深的繪師,都會非常重視「線稿」這個階段。   透過姿勢、角度與遠近感,精準無誤地形塑出角色的特質。   不誇張地說,光只是看線稿,讀者就能掌握這名角色的六成人設與個性!   本書將列舉81個新手也想嘗試的迷人姿勢,介紹從線稿開始繪製的方法。   從表現生活感的站坐走臥,到配合情節的奔跑、跌倒、揮棒、拔刀對峙等驚心動魄的演出,層次遞進地示範如何拆解描繪的過程,並隨時補充注意事項,以及畫得更好的訣竅。   ●Pa

rt.1 作畫的基本知識   作畫之前,首先要認識人體的構造,以及仰望、俯視等基本技術與描繪的原則。   ●Part.2 基本動作與姿勢Level 1   這章正式進入線稿作畫。針對站立、走路等基本動作與姿勢,練習畫好線稿的技巧。繪圖時只要留意人體構造與姿勢等整體狀況,就有助於確實提升畫功。   ●Part.3 基本動作與姿勢Level 2   延續上一章的基本動作與姿勢,開始練習角度與空間感更豐富的姿勢。只要確實搞清楚範例與重點,就能夠掌握作畫的關鍵。   ●Part.4 動作幅度與角度大的姿勢   接下來要進入進階姿勢!開始挑戰像是衝上樓梯、跳躍、伸展操等更劇烈的動作,還會有雙人構圖

登場。從這個階段開始,如何表現角色的差異也成為描繪線稿的一大重心。   ●Part.5 特徵明顯的場景與姿勢   最後要介紹的是,做出幽靈的動作說著「我好恨啊~」、奮力出擊、奮力踢出等更具特徵的場景與姿勢。再搭配刀槍等工具和更豐富的表情,嘗試畫出更有魅力的人物。   透過本書,了解線稿的繪製法後,再搭配大量的練習,   就能自在畫出最能展現你的風格的漫畫角色! 本書特色   ◎集結5位繪師,專為不知道該如何描繪人物姿勢的人,專輯推出最扎實的線稿教學書。   ◎仰視、平視、俯視三個視角,結合室內與戶外的動靜態姿勢,拆解成四個步驟,從草稿開始一步步完成作品。   ◎全書依難易度,區分【

基本姿勢】、【進階姿勢】、【大幅度動作】與【場景動作】,共介紹81幅指定動作。可作為每日的練習題,畫技提升很有感。  

陳其寬建築作品的構築方式與空間關係之研究-以東海大學為例

為了解決樓梯踏階尺寸的問題,作者游筱嵩 這樣論述:

本論文目的是探索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中,陳其寬先生的建築構築與空間設計方式,以及分析傳統文化的影響。藉由陳其寬在東海大學1960年代白牆建築時期的個案進行分析,並將原始設計圖面建構3D與測繪,探討陳其寬於東海大學個案在台灣近代建築中的價值。陳其寬先生於1921年在北京出生,是旅居台灣的建築師兼畫家,因為設計東海大學而入籍台灣。童年長期居住在北京四合院,以及求學經歷,使中國建築與繪畫的文化底蘊深植心裡。1951年進入Walter Gropius的TAC建築事務所工作,成為台灣建築師中,少數歷經包浩斯教育的洗禮,同時學習西方繪畫的新技巧融合至中國繪畫空間。1954年與貝聿銘、張肇康先生們合作設計東

海大學的陳其寬,在1959年為校園建設開啟白牆建築時期;為此本研究在東海大學白牆建築時期的個案研究中發現:一、陳其寬融合建築師與藝術家之雙重身分看待設計,建築具理性實用與感性精神的平衡,為台灣近代建築融合出新的構築語言。二、空間融合西方繪畫的空間肢解、中國文化的自然時間觀。追求使用者與自然共處、動線具有起承轉合之氛圍意境。三、以新技術、新材料表現中國建築新型態構架,並特別設計具彈性性質的結構,以應變所有空間機能與氛圍變化。四、以順勢而為的方式,善用材料的自然質感變化空間氣氛;強調地域性觀念,自然景觀為建築設計之一環。五、陳其寬融合東西方之優點,包含多處文化在細部表現上,作品具有台灣之多元折衷內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