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社會契約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洛克社會契約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書傑寫的 哲學100問:從古希臘到黑格爾(第1季)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重構社會契約論 - 壹讀也說明:顯然,對於洛克式的社會契約論,潛含聖約也就是立足於終極關懷和理性的二元分裂;這時,僅僅理性是不可能作為社會制度正當性根據的,故它最不容易轉化 ...

世新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含碩專班) 游進發所指導 楊書育的 土地分配違憲探討-以眷改條例、三七五減租條例、耕者有其田條例為例 (2008),提出洛克社會契約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平等權、財產重分配、分配正義、農地土地改革、眷村、世代正義、省籍差別待遇、外省人。

最後網站自由、公意与社会契约 -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則補充:一、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在近代社会契约论传统中,卢梭在霍布斯和洛克之外提供了社会契约论的第三个重要的版本,一. 个共和主义版本。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洛克社會契約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哲學100問:從古希臘到黑格爾(第1季)

為了解決洛克社會契約論的問題,作者書傑 這樣論述:

《哲學100問:從古希臘到黑格爾》系統闡述從古希臘到黑格爾時期的哲學史發展進程,涉及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斯多德、笛卡爾、休謨、盧梭、康得、黑格爾等38位哲學家的思想精髓;集中梳理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理性主義、法國啟蒙哲學和德國古典哲學等哲學流派的核心邏輯脈絡。   四大篇章: 希臘的智慧:世界本原丨古希臘哲學丨三大主義 信仰的時代:基督教起源丨教父哲學丨經院哲學 理性的光輝:唯理論丨經驗論丨文藝復興丨啟蒙哲學 古典的魅力:德國古典哲學   哲學家: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斯多德、奥古斯丁、安瑟爾謨、湯瑪斯·阿奎那、培根、霍布斯、笛卡爾、馬勒伯朗士、斯賓諾莎、萊布尼茨、洛克、貝克萊、休

謨、孟德斯鳩、盧梭、康得、黑格爾等。   書杰,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碩士。“哲學100問”課程主理人、青年哲學作家。專注於哲學大眾啟蒙工作,擁有豐富的哲學課教學經驗。創辦線上首檔哲學入門課“哲學100問”,全網播放量超5000000次,深受大眾歡迎和喜愛。 第一篇章 古希臘的智慧 一、探問世界的本原 002 01 水是世界的本原 003 02 世界萬物源於“無定” 005 03 氣是萬物的本原 007 04 世界是一團永恆的活火 009 05 水、火、土、氣構成萬物 012 06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 014 07 數是萬物的本原 016 08 世界源於“

存在” 020 09 芝諾悖論 024 10 人是萬物的尺度 029 小結:古希臘早期哲學 032 二、古希臘三賢 034 01 蘇格拉底是誰 035 02 蘇格拉底:為思想助產 037 03 蘇格拉底為何非死不可 041 04 蘇格拉底:認識你自己 046 05 柏拉圖:哲學可以使國家至善 049 06 柏拉圖:現象界背後還有一個世界 052 07 柏拉圖:四線段的比喻和太陽的比喻 056 08 柏拉圖:洞穴的比喻 060 09 柏拉圖:理想國真的理想嗎 064 10 柏拉圖式戀愛是精神戀愛嗎 069 11 亞里斯多德: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076 12 亞里斯多德:形而上學從何而來 080

13 亞里斯多德:存在是什麼 082 14 亞里斯多德:什麼是實體 086 15 亞里斯多德:實體是如何形成的 089 16 亞里斯多德:幸福是什麼 094 三、古希臘晚期哲學 098 01 古希臘哲學走向衰落 099 02 伊壁鳩魯主義 103 03 斯多葛主義 108 04 懷疑主義 113 小結:古希臘三賢和古希臘晚期哲學 116 第二篇章 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導言 中世紀信仰時代的哲學 122 一、基督教與基督教哲學 125 01 基督教的起源是什麼 126 02 耶穌基督到底是誰 130 03 基督教為什麼能與哲學結合 135 04 一個時間軸:從教父哲學到經院哲學 140 二、教

父哲學 144 01 奥古斯丁:真理與光照 145 02 奥古斯丁:創世與時間 148 03 奥古斯丁:原罪與救贖 150 三、經院哲學 153 01 安瑟爾謨:上帝存在的本體論證明 154 02 湯瑪斯·阿奎那:哲學與神學是什麼關係 157 03 湯瑪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五路證明 160 04 共相問題 163 05 奧康的剃刀 168 06 基督教哲學因何衰落 170 小結: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172 第三篇章 近代理性主義哲學 一、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及認識論的轉向 176 01 義大利文藝復興 177 02 皮科:人的發現 180 03 布魯諾:自然的發現 182 04 如何獲得真理性

知識 186 05 英國經驗論和大陸唯理論 190 二、早期經驗論哲學 195 01 培根:知識就是力量 196 02 培根:四個假像阻礙了什麼 198 03 培根:如何通過感覺經驗獲得確定的知識 201 04 霍布斯:如何形成知識 204 05 霍布斯:帶有機械色彩的唯物主義者 208 06 霍布斯:國家是如何產生的 210 三、唯理論哲學 213 01 笛卡爾:懷疑一切 214 02 笛卡爾:我思故我在 217 03 笛卡爾:“天賦觀念”從何而來 221 04 笛卡爾:心與物是什麼關係 226 05 伽桑狄:批判笛卡爾 230 06 馬勒伯朗士:對笛卡爾難題的解決 235 07 斯賓諾莎:

神即自然 239 08 斯賓諾莎:宇宙模型如何構成 244 09 斯賓諾莎:一切從“真觀念”出發 247 10 斯賓諾莎:自由是對必然性的認識 252 11 萊布尼茨:哲學上的二迷宮問題 254 12 萊布尼茨:單子如何構建世界 257 13 萊布尼茨:什麼是“前定和諧” 262 14 萊布尼茨:心靈是一塊“有紋路的大理石” 265 15 萊布尼茨:這是“最好的世界” 269 16 萊布尼茨:“惡”從哪裡來 273 小結:唯理論哲學 279 四、經驗論哲學 287 01 洛克:批判“天賦觀念” 288 02 洛克:知識從哪裡來 291 03 洛克:什麼是簡單觀念 294 04 洛克:什麼是複雜

觀念 296 05 洛克:社會契約論和三權分立 301 06 貝克萊:物是觀念的集合 305 07 貝克萊:存在就是被感知 309 08 貝克萊:物質怎麼成了虛無 313 09 貝克萊:肯定精神實體——心靈 317 10 貝克萊:肯定精神實體——上帝 320 11 休謨:知覺是什麼 323 12 休謨:物質、精神和上帝都是不可知的 327 13 休謨:任何事物都有原因嗎 332 14 休謨:因果關係真的靠譜嗎 336 15 經驗論走向死胡同 341 小結:經驗論哲學 345 五、法國啟蒙哲學 354 01 啟蒙運動 355 02 伏爾泰:自然神論 357 03 孟德斯鳩:什麼是法的精神 359

04 盧梭: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是什麼 363 第四篇章 德國古典哲學 導言 一座不朽的豐碑 370 一、康得 373 01 康得,人類閃耀之星 374 02 康得的終極關懷:人是什麼 377 03 康得:三大批判講了什麼 381 04 康得:為什麼要批判“理性” 386 05 康得:一場偉大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391 06 康得:一個是現象界,一個是自在之物 395 07 康得:限制知識,為道德和信仰留下地盤 399 08 康得:什麼是先天綜合判斷 402 09 康得:先驗感性論 410 10 康得:先驗知性論 418 11 康得:先驗理性論 432 12 康得:實踐哲學 446 1

3 康得:人是自由的嗎 448 14 康得:道德律是一種絕對命令 451 15 康得: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455 小結:康得哲學 460 二、黑格爾 468 01 黑格,一趟精神的探險之旅 469 02 黑格爾:實體即主體 476 03 黑格爾:什麼是能動的辯證法 479 04 黑格爾:世界的邏輯結構是什麼 483 05 黑格爾:傳統哲學就此終結了嗎 488 參考書目 493 後 記 497  

土地分配違憲探討-以眷改條例、三七五減租條例、耕者有其田條例為例

為了解決洛克社會契約論的問題,作者楊書育 這樣論述:

國民黨在1949年入主台灣後,在土地政策方面影響最深遠也備受爭議分別是國軍眷村與農地土地改革政策,本文研究目的在於重新以法律與分配正義的角度重新審視,研究課體為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研究方法從敘述相關法令制定背景開始,再從法律、合憲性、法哲學的分配正義上等三方面做出研究。合憲審查主要以平等原則、福利政策來分析,法哲學上以洛克社會契約論為基礎,羅爾斯「正義論」的分配正義與諾齊克「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中的持有正義為核心來討論。非法律範圍資料搜集上,在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方面參酌了其他領域的論著。眷村改建條例方面除了取得散戶之中的「國軍全

體有眷無舍退伍榮民爭取眷改權益聯誼會」向立委請願書、捷運辛亥站墳墓村居民請願書、寶藏巖資料外,亦有許多非眷戶軍眷的研究、相關資料與報導等。主要研究結果有:一、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在過去時空下是合憲的,但對地主財產權的剝奪與限制過當。在現今社會變遷的情況下,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的部份條文設計過於偏向佃農,不合憲。二、釋字485號解釋認為眷改條例係因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規定為了照顧軍人所設,但有眷無舍榮民的存在證明眷改條例僅為原眷戶利益而非軍人之生存照顧。在橫向比較上,黨國體制下的眷改條例販賣國有地籌措改建基金、限定房地總價20%以下的自付額、毋須負擔自備款、無排富設計、國防部對將

領職務官舍的差別待遇等,對其他職業人民已違反平等原則。眷改實非適當之扶助,不合憲。三、在正義與否的法哲學討論上,農地土地改革政策違反立法正義、矯正正義,國軍眷村政策違反世代正義(代際正義)與持有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