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浴室出租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流動浴室出租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櫻木紫乃寫的 蛇行之月 和柴崎友香的 春之庭院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博識圖書 和聯經所出版 。

中原大學 室內設計研究所 魏主榮所指導 羅志民的 學校宿舍與民間出租套房之生活居住空間差異與相容性探討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生活圈為例 (2017),提出流動浴室出租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學生宿舍、出租套房、生活居住空間。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流動浴室出租,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蛇行之月

為了解決流動浴室出租的問題,作者櫻木紫乃 這樣論述:

明知道幸福難以衡量、無從比較, 但為什麼不跟別人比,就無法察覺自己的幸福?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名女子的「幸福」,將改變六個女人的命運。   直木獎作家櫻木紫乃,探問幸福真諦的誠摯之作   妳的幸福,又在哪裡呢?   「我決定逃到東京去了。」   從北海道公立濕原高中畢業的那年冬天,清美接到一通電話。   那是曾經同為圖書社社員的順子打來的。   得知順子打算跟年長二十歲的男人私奔,清美震驚無語。   捨棄了故鄉的順子輾轉各地,過著困頓拮据的生活。   身上穿著鬆垮的T恤、廉價俗氣的內衣,皮膚也因疏於保養而老態畢現。   這樣的她,為什麼能以真摯到令人刺眼的笑容,說出「

我很幸福」?   各自懷抱著孤獨與傷痛、於北方大地奮力求生的其他社員們,一一被牽引至她的身邊──   而她們的幸福,又在哪裡? 故事介紹   〈1984清美〉   高中剛畢業的清美有一份辛苦但報酬微薄的工作,和一個「有總比沒有好」的男友。職場上的不愉快讓她一再興起辭職念頭。一個冬夜,清美接到高中社團同學順子的電話,得知她將與年長二十歲的男人私奔。震驚之餘,清美憶起青春的種種,並從順子看似輕率的舉動中獲得勇氣,決心揮別工作與戀人,踏出新的一步。   〈1990桃子〉   桃子高中畢業後即登上渡輪擔任乘務員,至今已邁入第六個年頭。同期的同事紛紛結婚離職,她卻仍沉溺於與上司的不倫之戀中,分

不清現實與理想,無法描繪出未來的幸福輪廓。此時,高中同學順子寄來賀年卡,「我很幸福」四個大字深深刺痛了她。桃子決定見順子一面,看看她口中的幸福究竟是什麼模樣。   〈1993彌生〉   年近半百的和菓子老鋪老闆娘彌生,七年前結褵二十年的丈夫與店裡的年輕女店員順子私奔,從此她便一肩扛起經營和菓子店的重擔。就在彌生提出丈夫的失蹤人口死亡宣告聲請、準備重啟人生新頁時,突然得知丈夫與順子一家三口住在東京。掙扎良久,彌生決定去一趟東京,將一切做個了斷。   〈2000美菜惠〉   高一便喜歡上國文老師谷川的美菜惠,直至畢業前都沒能向谷川表白。數年後,美菜惠當上老師,並意外與谷川重逢,兩人開始交往。木

訥寡言的谷川讓美菜惠始終猜不透他真正的心意,高中時被同學順子搶先一步告白的挫敗感更是在心中縈繞不去。即將如願與谷川步上紅毯之時,美菜惠對結婚一事卻開始動搖了……   〈2005靜江〉   靜江從年輕至今身邊換過無數男人,邁入六十之際被小十歲的男人拋棄,孑然一身,靠著一份吃重的體力活勉強度日。她想起離家後就未見面的女兒順子,雖然從未善盡母親之責,她心中仍燃起一絲依靠女兒的希望。然而走一趟東京、目睹女兒一家拮据的生活後,靜江知道,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成為女兒的負擔。   〈2009直子〉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直子的雙親腦部挫傷,陷入昏迷。擔任護理師的直子不忍拔掉呼吸器,讓雙親過了三年

沒有自主意識的生活,對此她始終自責不已。一年冬天,直子前往東京拜訪長年未見但持續通信的高中同學順子,這次見面讓直子轉變了某個意念,打開了多年來纏繞在心裡的那道結,獲得救贖。 幸福推薦   作家 馬欣、薛西斯   小說家     陳又津   櫞椛文庫館長 林廷璋    專文導讀      資深出版人 陳蕙慧 好評推薦   她用細膩的文字,書寫著那些藏在日常底下的脆弱與傷痛,彷彿每個女性角色的身上或心裡,都帶著一道隱隱的傷疤,但她讓我們相信,就算月下的河岸蜿蜒漆黑,只要向著大海的來處,那裡便會有光。──櫞椛文庫館長 林廷璋   幸或不幸,由誰來裁奪?漂浮在北海道釧路濕原上顛簸跋涉的女

子,在櫻木紫乃「削肉見骨,聚光燈下的表演者」此一創作理念下,自然而真實地袒露於多舛的人生舞台、在一個個停駐又背離的男人身上。赤貧、厄運、苦痛,可期間難道沒有她們自身已然滿足的慰藉嗎?──資深出版人 陳蕙慧   對丈夫、兒子、母親、友人總是展現真摯笑容的順子,她所懷抱的愛與慈悲,深切得令人不捨。這是一部很棒的作品,比直木獎得獎作《皇家賓館》還要好!──讀者 渡邊順一   「就算處於逆境之中也要積極向前」,這是櫻木紫乃的作品中共通的主題,而順子的生活方式可說是該主體的最佳體現,深深撼動著讀者的心。讀完小說闔上書頁,沉浸在書中世界的餘韻中,拭去又將奪眶而出的淚水。──讀者Doba   不用為錢

煩惱的幸福、可以一個人隨心所欲過日子的幸福……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衡量幸福標準的尺,但不論哪個時代,許多人面對自以為的幸福時總不免自問:「那真的是幸福嗎?」書中的主角即使為病魔所苦,仍然綻放笑顏,堅定說出「現在過得很幸福」。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呢?這是一部會讓人重新思考「何謂幸福」的作品。──讀者customer S   每段故事最後都讓人感受到一絲希望的微光,我喜歡這樣的安排。這是一部能讓人感受到女性之堅韌的作品。──讀者hit4papa  

學校宿舍與民間出租套房之生活居住空間差異與相容性探討研究-以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生活圈為例

為了解決流動浴室出租的問題,作者羅志民 這樣論述:

隨著台灣教育日漸普及,大學院校急遽增加學生人數自然直線上升並逐年擴張,然各校礙於有限的資源及經費下,無法配合政策的腳步延展,往往校內之宿舍供不應求,又學校為求招生順利滿額,一般皆以該年度入學之新生為優先入住首要。也因此其他在校學生便相繼轉向校外民間租賃住宿,故每逢學期末階段,民間出租套房的需求量及流動率便不斷的往上攀升,又因政府法令之規範未能有效管理及輔導協助,致套房出租市場雜亂無章參差不齊,且逐年住宿品質有下降之趨勢,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業者往往忽略了居住者空間的實際需求及屬性型構。為此本研究透過蒐集與研讀學者專家發表之相關論文、期刊、書籍等文獻資料。以評估方式與進行實地調查,並測繪民間套房出

租之生活居住空間,另搭配問卷/ 訪談等不同方式,來分析使用者對生活居住空間的想法及訴求,最終探究出民間出租套房與學生宿舍生活居住空間之差異及相容性。並以各項資料研究之分析數據,歸納出優質的生活居住空間四大要素為(1)需求滿足性(2)生活便利性(3)作息自主性(4)空間舒適性,作為本研究探討之範疇。本研究「生活居住空間」之探討,除了可做為日後民間企業經營執行上之參考外,同時也能協助學校於宿舍各項業務推動與改善的方向。企盼在外住宿之學子們都能擁有生活空間之最佳品質及歸屬感,同時也能帶動兩者間有更多的相容性,將彼此「生活居住空間」的水平差距縮至最小。

春之庭院

為了解決流動浴室出租的問題,作者柴崎友香 這樣論述:

現代東京生活立體的一角! 2014年芥川賞得獎作品,讀者一致好評 作家吳明益推薦‧導讀 日本知名小說家宮本輝、川上弘美、小川洋子推薦!     失婚的前美髮師太郎、行徑詭異的「辰房客」西小姐,   和藹可親的「巳房客」、幸福美滿的森尾一家,   圍繞著一幢藍色洋房與一冊名為《春之庭院》的攝影集,   不同的思緒更迭交織,觸動內心深處的感懷,喚醒塵封已久的記憶……     剛離婚的太郎辭去了美髮師一職,搬到東京世田谷區一幢老舊的兩層樓公寓居住,但這幢舊公寓即將拆毀重建,房客們先後拿回退租費用也計劃陸續搬離。此時他偶然目擊同住在公寓的「辰房客」西小姐越過圍牆,打算闖入隔壁的空屋,原本想加以制止的太

郎由她口中得知此舉背後的原因──原來西小姐並非圖謀不軌,而是出於對這幢古老洋房的著迷。   斑駁外牆圍繞下的藍色老洋房有著紅褐色的磚瓦屋頂、紅蜻蜓圖案的彩繪玻璃窗,「大門以黑色金屬悉心打造成荊棘圖樣,越過大門,可以看到玄關門扇側邊也鑲嵌著植物圖案的彩繪玻璃」,令人印象深刻,看過一眼就難以忘懷。這棟房子是知名廣告導演和女星妻子二十年前居住的地方,兩人曾互相拍下在這棟房子裡生活的點滴情景,甚至出版了攝影集《春之庭院》。一直以來對《春之庭院》迷戀不已的西小姐,偶然發現了這本攝影集的拍攝地點和建築物,更因此決定搬到拍攝地隔壁的這幢舊公寓居住。   之後,這棟好一陣子無人居住的洋房搬進了一對夫妻和兩

個孩子,空屋有了人煙,西小姐更和房子的新主人結識,如願以償進入屋內,朝聖般踏上潔淨的走廊,坐在柔軟舒適、像床那麼大的L形沙發上和對方談笑風生。經過幾番往來,雙方逐漸熟稔,對西小姐來說卻還不夠,她的心思始終關注著攝影集裡那貼滿黃綠色磁磚的馬賽克漸層浴室,想盡辦法只希望能看上一眼,於是她和太郎決定虛晃一招以達目的──最後,洋房和舊公寓皆人去樓空,太郎卻在某天夜晚,擅自闖入了空屋的庭院……     小說中出現的同名攝影集《春之庭院》是整篇故事起承轉合的關鍵,柴崎友香以日本知名攝影家荒木經惟在自家陽台拍攝的攝影集《愛的陽台》為靈感,觸發了一連串行動與事件,以新舊交織拼貼成馬賽克般的東京混合住宅區為舞台

,娓娓鋪陳出花草蟲鳥所包圍的藍色洋房與庭院等細緻的風景,在不斷拆遷又翻新的城市景觀中,老舊出租公寓的房客質樸的生活氣息交錯其間,摻雜著主角太郎過去的記憶及對話,清新細膩之外,又隱約帶有一股懸疑的氣氛,引人入勝。結尾的視點突然轉由不同人物擔綱,意外收束的巧思,讓人讀完更覺餘韻繚繞。   評審委員讚譽有加   第78屆芥川賞得主‧小說家宮本輝:「居住的市街、小巷、小說中主角們的生活,各自散發出獨特的氣味,交織出現代東京生活立體又豐富的一角。」      第115屆芥川賞得主‧小說家川上弘美:「通篇充滿了不安的氣氛,儘管這樣的氣息恆常飄蕩在柴崎友香的作品中,卻可從中看出其精練的書寫策略,這番嘗試十

分有意思。」   小說家小川洋子:「柴崎友香確實掌握了個自身應書寫的內容,以極為強勁的力道將其緊緊握在掌心,那股不想讓別人看到箇中痛楚的韌性,令人激賞。」   讀者佳評如潮   hiroshi:「感受敏銳、擅於寫作的女作家所在多有,但往往僅止於此,困難之處在於如何貫徹自身的視角與觀點,深深吸引讀者。柴崎友香就具備了這樣的資質,讓人不禁期待今後的發展。」   pinata:「柴崎友香自出道以來即以幾近執拗的手法貫徹其獨特的小說世界,《春之庭院》則可說是其集大成之作,處處盈滿柴崎友香獨有的意象,獲得芥川賞可謂實至名歸。」   sheandsheep:「《春之庭院》中出現了年齡與職業各異的角

色,細膩描寫這些人物在日常生活中若即若離的心情與舉措,正是柴崎友香作品的魅力。」   nyankorofu:「舊公寓房客間的互動,太郎與同事間的往來,與亡故的父親及姐姐的關係,被住宅與家具環繞的世界,居住其中的人們的關聯與回憶,不斷改變的街景,林林總總,讓人讀完深感共鳴。」   佑ちゃん:「《春之庭院》和上一屆的芥川賞得獎作品一樣,是讓人忍不住再三低迴咀嚼且愈發有味的作品,讀完後會想再讀一次。」 作者簡介 柴崎友香   1973年生於大阪。大阪府立大學畢業。1999年初登文壇。2007年以《那座城市的現在》榮獲第57屆藝術選獎文部科學大臣新人賞、第23屆織田作之助賞大賞;2010年

以《不論睡著或醒著》獲得第32屆野間文藝新人賞;2014年以《春之庭院》勇奪芥川賞。    她的小說作品多以二、三十歲和自身相似的女性為主角,描寫現代女性所處的職場和戀愛情境,同時將時尚、音樂、攝影等要素融入主角看似平凡的日常和背景裡。沒有戲劇性的發展,而是細膩刻劃出主角在社會上格格不入卻又努力活出自我的姿態,不屈服於既定的價值觀和框架,深獲許多讀者共鳴。   此外,她對風景和人物的細部描繪在同世代作家中亦受到高度評價,擅用視點交錯和時空落差的成熟技法備受文壇讚賞。近年來,則傾向將居住地的歷史與生活風景等記憶融成一體,交織出更有深度的小說世界。   著有小說《日出前向青春告別》(2004

年由導演行定勳改編為電影)、《主題曲》、《星星的印記》、《週末來臨》等,已出版中文著作《下一站前,要唱什麼歌?》(方智出版)。   譯者簡介 黃碧君   從事翻譯及口譯。曾任大型連鎖書店網路編輯、台灣及日本版權公司的版權代理人。譯作有寺山修司《幻想圖書館》、島田雅彥《擇捉島之戀》、三浦紫苑《啟航吧!編舟計畫》、《三浦紫苑人生小劇場》、角田光代《明天到阿爾卑斯山散步吧》等。2012年在東京成立聞文堂翻譯及版權工作室,致力中書日譯,把台灣好書介紹到日本。目前經營介紹台灣出版品資訊的全日文網站motto-taiwan.com/」。 推薦序 建築是人、時間與記憶的身體 吳明益 國立東華大學華

文系教授   今年我到日本進行幾場演講時,其中一場正是和柴崎友香對談。結束後,她送了我一本《大阪建築》和一本《大阪名所圖解》。前者是她和建築師倉方俊輔合作,走逛介紹大阪公共建築、商店街、街巷小店的對談集;後者則是一本美麗非凡、以手繪剖析大阪著名建築的細膩圖書。   在與柴崎小姐談話的過程中,我發現她對台灣的認識多來自台灣電影(她最喜歡的侯孝賢電影是《南國,再見南國》),而電影裡最吸引她的元素正是建築。不必透過翻譯我就能從她的眼神中發現,她和我一樣都是在路上沒辦法「只看路」的人,街道對我們而言像是森林、遊戲場、思維道路,理解他人生活的觀景窗。   我在到日本之前,就已收到《春之庭院》的初譯

稿。第一次讀完時,就像秋天時脫下襪子走進溪裡似地。因為剛踏入水底,感官還沒打開,我一時還不太理解小說家想藉由文字傳達給我什麼。回台北後,讀了第二遍,這次腳感覺到溪底的石頭的形狀了。直到寫這篇文章時,我讀完第三遍,心頭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溫潤感受。那溪水從腳底流進心中,簌簌地發出微細清脆的聲響。     小說從一幢快結束出租的舊公寓寫起,這間被稱為「觀景公寓  佐伯Ⅲ」(View Palace Saeki Ⅲ)的房子的兩層樓各有四個房間,房間不是以數字編號,而是以干支命名。從一樓開始分別是亥、戌、酉、申,二樓則是未、午、巳、辰。但令房客難以理解的是,「子、丑、寅、卯」到哪裡去了?   小說的核心人

物是一位叫太郎的年輕男性,以及住在「辰」室的西小姐。透過西小姐對旁邊一間曾被前屋主拍成攝影集的洋房的好奇心,漸漸把兩個人與那幢房子住戶的生活遭遇敘述出來,也描寫了彼此間的微妙互動。   為避免影響讀者的閱讀樂趣,我避談情節,而只建議讀者或許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注意什麼地方。     對許多建築師來說,建造房子是建造一個「生活空間」,但事實上,房子承載的卻是時間。當人住進房子之後,「時間」才開始流動。以干支命名的「佐伯Ⅲ」,充滿了時間的意味,房客來來去去,終於到了某個終點,房子另做他用了,或許要被拆了,住客紛紛離開。太郎目睹著這一切,看到逐漸空了的房子彷彿他所收藏的、拿來硏磨父親骨灰的磨缽,看似

空空的磨缽,卻盛裝著時間逝去難以挽回的感傷。   其次,柴崎友香在描寫房子時,往往會帶到房子周遭的自然物,比方說那株長了「貓爪癭」的野茉莉,窗邊的泥壺蜂,偶然現身的狸。這些生物的出現,讓房客驚訝於「東京還真是自然豐饒啊」的微妙感動。而這些生物也似乎和房子一起活存著,共同居住在一個更廣的「居所」中。   最重要的,莫過於那本名為《春之庭院》的攝影集了。洋房在某個美麗時刻,某個有住戶的時刻,被人以相機拍攝了下來。屋裡的某些角落,以永恆的方式存在於影像之中。當新住戶搬進來之後,西小姐與太郎也因此「涉入」了房子本身,他們彷彿走入攝影集裡,印證了某個時間點裡,自己與他人人生的樣貌。兩個時間的對話,同

時存在於房子這個空間裡。     在與柴崎小姐對談的時候,我曾問她,做為一個年輕作家,為什麼能如此平靜又有自信地使用這樣靜水流深、大器的敘事去表現人生?畢竟許多年輕作家都喜歡炫技。柴崎小姐回答說,其實她自己也並非真的那麼有自信,因為對她來說這樣的寫法只是一種嘗試。   我想起小說裡寫道,西小姐曾經也熱愛過攝影(因此她才會在高中時就注意到這本攝影集),但大學畢業,無法再使用暗房後,幾乎就沒繼續拍照了。「因為她最喜歡在暗房中看到浸泡顯影液的相片紙上出現過往風景的剎那,既然無法再體驗那珍貴的瞬間,照片對自己的意義也就不再如往昔般重要。」   或許柴崎的小說也像是如此。它是漸漸顯影在相片紙上的過往

風景的剎那,它是人生珍貴的瞬間,它是全景攝影機從左到右擺動鏡頭時,被人忽視的左右微妙時間差。在柴崎的筆下,建築是人真正的身體,也是時間的身體,最終是記憶的身體。   那消失的子、丑、寅、卯在哪裡?第三次讀完此書時,我闔上書本這樣問自己。我想起法國哲學家巴舍拉(Caston Bachelard)說的:「家屋庇護著日夢,家屋保護做夢者,家屋允許我們安詳入夢。」書中描寫的一些畫面如夢在我面前緩緩流過,彷彿書末一一離去的房客,時間逝返如圓,春去秋來,更替不迭。   台灣版序   觀看移動中的風景是我生活中的一大樂趣。刻意走進狹窄的巷弄裡仰望住家;從電車裡看著窗外流動的各式建築;在船上瞭望、欣賞熟悉

的街道的另一種面貌。   每一戶人家、每一個房間的窗戶裡,都有著居住者的生活。這些居民說不定是朋友的朋友,我和他們或許有著相同的嗜好,有一天說不定也能成為朋友,又或者他們有過讓人驚詫的冒險體驗──我總是不自覺地任自己的想像奔騰馳騁。   凝望建築物之際,側耳聆聽當中發生過的種種故事時,我的腦海裡往往浮現自己也預料不到的詞句,甚至深深被吸引。就像挖掘自身的記憶般,訴說著未曾謀面的陌生人的故事;遠隔著時間和距離,卻確實存在的某個人的故事,宛如我所擁有的記憶般滲透到內裡。或許寫小說、讀小說指的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我還不曾去過台灣,迄今接觸到的台灣都是透過侯孝賢和楊德昌的電影,或是電視上的旅

遊節目。我覺得台灣的風景──尤其是城市的風景──和日本很相似,有時甚至會產生錯覺,覺得那景象就好像我再熟悉不過的街角。   近幾十年來,傳統的房舍逐漸被水泥叢林取代,高速公路和地鐵四通八達。不過數十年的光陰,舊時所興建的建築如今已然面臨拆毀的命運。街頭的風景可以窺見人們的生活、夢想、欲望、挫折及堅韌,甚至如實反映出其間的歷史及文化的更迭。   在瞬息萬變的世界裡,稍微遠離混雜的市中心,就有豐饒的樹木和山林,甚至是波光粼粼的海洋。發現簇新的大型建築毗鄰著往昔留下的痕跡,肯定也是一樣的道理。在凝視著相似之處的同時,相異之處也會伴隨出現。每片土地都有其歷史,也有屬於它的生動鮮明的生活,當地特有的

記憶和故事深深令我著迷。   《春之庭院》是這部小說的書名,也是小說裡出現的攝影集名稱,不久前我發現了一段描繪「庭院」的字句,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電影《星艦迷航記》(Star Trek)系列裡以史巴克(Spock)一角聞名的李奧納德.尼莫伊(Leonard Nimoy)在推特(Twitter)上留下的遺言:「人生就像庭院。曾擁有完美的片刻,卻無法保存,只能將它存於記憶中。」(A life is like a garden. Perfect moments can be had, but not preserved, except in memory.)不特定的瞬間、無法掌握的時間,想辦法

把它書寫下來,對我而言就是小說吧。   幾年前我在看台灣電影時,曾因為主角背後只出現幾秒的路人和自己(應該說是國中時的自己)很像而感到詫異。或許另一個我正在那裡生活著。生活在那個城市的我,會發展出什麼樣的情節呢?我不由自主地想像,也非常期待九月即將首度造訪台灣。   這部小說能在人來人往的街頭、在綠葉繁茂之地,讓擁有各式各樣人生故事的台灣讀者讀到,我由衷地感到幸運。 柴崎友香 二樓的陽台有位女性探出頭來,雙手放在欄杆上,伸長了脖子,直盯著前方。 正打算關窗的太郎停下了手邊的動作,好奇地看著這一幕。女人一動也不動。她戴著黑框眼鏡,因為光線的反射,看不出來她的視線究竟落在何處,但

她的臉確實朝著陽台的正前方,也就是混凝土磚牆前的房東家。 由上往下看,太郎住的公寓呈「『」形,他的套房剛好位在一樓凸出來的部分。正當太郎想把面向中庭的小窗關上時,二樓最邊間──也就是離他的套房最遠的房間陽台上,女人的身影映入了眼簾。雖然叫做中庭,說穿了不過是約三公尺寬、荒廢閒置的空地,混凝土縫隙雜草叢生,也禁止閒雜人等進入。到了春天,區隔公寓和房東家的混凝土磚牆上,地錦急遽蔓生,磚牆另一端的楓樹和梅樹則乏人照料修剪,枝椏延伸過牆,恣意生長。樹的後方,有一棟相當老舊的兩層樓木造房屋,一如往常,杳無人煙。 將視線移回女人身上。她依然佇立在原地不動。因為磚牆遮蔽,從太郎位在一樓的套房望去,只看得到屋

頂,要是在二樓,肯定就能清楚看見房東家的一樓和庭院,但太郎並不覺得那裡會有什麼奇特的景致。房東家有著漆成紅色的金屬屋頂板和深褐色的壁板,歲月的痕跡歷歷在目。原本獨居的房東老太太搬到老人看護中心已經過了一年,以前她經常打掃住家的前庭,當時身體似乎還很硬朗,但其實已經八十六歲高齡。這些都是從房仲那邊聽來的。 視線隨著屋頂邊緣投射出去,可以看見天空和白雲。清晨晴朗無雲的藍天,此刻飄出了幾朵雲。純白的雲團。明明正值五月,看來卻宛如盛夏的雲朵。太郎望著藍天中飛竄出的層層雲朵想著,這樣的雲據說位於幾千公尺的高空。和天空的深藍色形成強烈對比,讓眼睛深處感到微微的刺痛。 望著天上的雲,太郎想像著自己乘坐在雲朵

上。他向來如此。假想自己走了好長好長一段距離才終於抵達雲端,手撐著雲朵鳥瞰下方的街景。儘管相隔數千公尺,一條條蜿蜒交錯的小路和一間間毗鄰貼合的屋頂卻看得一清二楚。汽車像極小的蟲子般在路上滑行;小型飛機從街道和自己之間倏地劃過。那畫面就像動畫裡的鏡頭。覆蓋著玻璃的駕駛艙內空無一人。靜謐無聲。不光是飛機毫無聲響,四周也一片靜寂,無聲無息。太郎緩緩起身,一頭撞上天空的天花板。四下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