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工作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工作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柯一青,林雨君寫的 室內安全防災概論 和何昕家的 打開人與環境潘朵拉之盒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白象文化 和白象文化所出版 。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環境與安全衛生工程系 戴華山所指導 朱梅芬的 焚化廠所屬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營運績效提升之研究 (2021),提出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工作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焚化廠、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平衡計分卡、皮爾森相關性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大學 生態休閒教育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林琮智所指導 林佳儀的 環境教育特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某國小為例 (2020),提出因為有 生態觀察、家鄉環境、定向越野的重點而找出了 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工作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工作,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室內安全防災概論

為了解決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工作的問題,作者柯一青,林雨君 這樣論述:

公共工程+醫院醫療品質專家,聯手打造一般與特殊場域通用的室內安全防災聖經!     ★這不只是一本室內防災教材,更是一本人人必讀的防災知識手冊!   ◎防災重點 + 醫療品質,跨領域知識的結合與進化。   ◎法規條文 + 圖文解說,幫助你理解現有防災架構與方向。   ◎不論是將出社會的菜鳥還是紅塵打滾已久的老鳥,本書絕對是你不容錯過,且能快速吸收的職場安全教科書。     1995年2月15日,衛爾康餐廳大火,64死,11傷   2003年8月31日,蘆洲大囍市社區火災,15死,69傷   2012年10月23日,新營醫院北門分院火災,13死,

48傷   2018年8月13日,衛福部臺北醫院火災,14死,38傷   ……     原先傳統建築型態已轉換為高層式、超高樓層式的社區集合住宅,   此類建築形式在火災發生時,逃生動線與逃生出口受限,   不僅造成生命及龐大財產損失,   更延伸出室內裝修防火安全與都市社會公安等問題。     防災的責任並不僅限於政府或消防單位,   人人具備正確的防災觀念,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同時,防災是一種跨領域的知識,無論設計師或護理師都應有初步的瞭解,   才能在職場上設計出安全無虞的作品或確保病患在住院期間的安全。      本書內

容循序漸進,並搭配照片或老照片說明,令人身歷其境,   同時以實務為主,設計相關論述為輔,   建立防災基本概念,並清楚瞭解整個防災體系與架構,   讓讀者在職場上獲得與其他專業人員溝通的能力,讓環境更為安全。

焚化廠所屬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營運績效提升之研究

為了解決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工作的問題,作者朱梅芬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擬透過專家學者訪談、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參訪人員及工作同仁兩方之意見調查,來探討如何提升焚化廠所屬環境教育設施場所之營運績效。利用已通過認證之焚化廠其整體營運管理規劃資料,以「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card)中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及員工學習與成長等四個構面做現況評估,採取專家深度訪談法及李克特式(Likert-type)五點量表方式,進行本研究問卷調查。彙整取得完整數據後,採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現況描述性統計、信度、效度、皮爾森相關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獨立樣本t檢定(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單因子變異

數(One-way ANOVA)等分析之依據。研究結果顯示,以性別、年齡、參訪人員有無到過環教場所或焚化廠進行環教課程、場所之屬性為公營或民營等做統計分析,結果對各構面之提升績效作為均無顯著差異。以學歷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4個構面均有顯著差異存在,其中尤以員工學習與成長構面分析,研究所以上人員平均值42.75較大學/專科人員平均值39.86高2.89,相較高中以下人員平均值38.28高4.47最為顯著。以環境教育場所人員是否認證做獨立樣本t檢定,有認證者平均值在四個構面均顯著大於無認證者,其中以內部流程構面單題平均之平均值差0.57最多。在皮爾森相關性分析方面,各構面間具有顯著正相關存在。

整體檢視提升績效之四大構面單題平均值皆達到中上程度,依排序以員工學習與成長構面中指標為激勵員工配合度之單題平均值4.11最高,以財務構面中指標為場域營收成長之單題平均值3.81最低。研究結論:環教場所管理階層應認同環境教育之重要性,而環教人員應充分發揮專業知識製作多元化教案,以增加來客數,達到提升營運績效之目的。另妥善運用焚化廠完整污染防制之主體設備,結合當地環境資源特色,設計觸及空、水、廢、毒、噪等影響生態環境層面之多元化課程,將環境教育之內涵深化紮根,朝永續發展目標邁進。

打開人與環境潘朵拉之盒

為了解決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工作的問題,作者何昕家 這樣論述:

一本跨越通識與環境兩大教育領域的書籍,進行一場對自然環境的探索與實踐。   ◎對一般讀者而言,這是瞭解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非常親近的讀本;環境教育專業工作者,也能從這本書中獲得深層的發想。   ◎將環境教育專業知識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呈現,並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進行表達,讓讀者可以從中獲取相關知識。   ◎橫跨環境、生態、經濟、社會、政治,大膽拋出此本環境傳教士之書,是作者教學經驗的累積,也是教學成果的總體展現。   潘朵拉的盒子(Pandora's box)是希臘神話,宙斯給潘朵拉的神祕盒子,比喻一切罪惡災害的根源,或是造成災害的根由,同時也是西方的預言故事。   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正是導源於因慾望與好奇心而敲開了環境的潘朵拉之盒。   本書雖讓目前環境議題被真實的呈現,但並不絕望,如同神話中,潘朵拉之盒中所有災禍進入到人類世界後,盒中仍保有「希望」,而人類也能在了解現今所有環境議題後,重新尋回人與環境的連結點,找到希望並帶著希望勇敢地行動與改變。   回溯人類文明的環境場景、探討現今社會面臨的環境困境、議論人類未來的環境出路,本書扭轉艱澀的環境論述,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書寫,縱橫交織現實的環境脈絡情境。作者匯集這幾年在通識教育中闡釋與思考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的意涵,透過對話的口吻進行書寫,就像是與作者進行環境對話;本書24講中沒有深奧的理論,蘊含藉著教學經驗將理論轉譯,

讓讀者能夠容易地理解與共鳴。

環境教育特色課程之行動研究-以台北市某國小為例

為了解決環境教育人員認證 工作的問題,作者林佳儀 這樣論述:

  本研究為研究者運用家鄉生態環境議題融入學校特色課程之跨領域教學,旨在探討國小學校特色課程實施環境教育之課程規劃歷程、實施歷程及教學成效。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國小五年級學生 27 人,透過二十四堂課進行跨領域教學,研究者擔任教學設計者、教學者,在教學歷程中,將藉由參與觀察、訪談、錄影、文件蒐集、教學日誌等方式蒐集資料,並進行分析與歸納。依據研究目的與結果,研究者歸納出主要研究結論如下:一、推動環境教育特色課程規劃歷程  課程內容具在地特色,以環境教育為主軸做跨領域教學,運用電子媒材教學及行動載具。二、推動環境教育特色課程實施歷程  達成環境教育的教學目標,依據學生反應調整

教學策略,以分組討論、實地踏查與定向越野加強學生了解學習內容。三、推動環境教育特色課程教學成效  能增進學生對社區的認同感,對家鄉環境的關心,幫助學生展現環境關懷行動,將環境保護的觀念主動傳達給家人,提升教師的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