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崖海棠樹苗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中興大學 森林學系所 劉瓊霦所指導 邱奕辰的 氮源比例及光度對森氏櫟苗木形質生長及生理之影響 (2018),提出瓊崖海棠樹苗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森氏櫟、氮同化酵素、光抑制作用、氮源的利用策略。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森林系所 郭耀綸所指導 江嘉祥的 恆春海岸林樹種葉部耐旱性及全株耐旱性比較 (2018),提出因為有 耐旱性、淨光合作用率、黎明前葉部水勢、膨壓喪失點葉部水勢、斷水處理的重點而找出了 瓊崖海棠樹苗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瓊崖海棠樹苗,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氮源比例及光度對森氏櫟苗木形質生長及生理之影響

為了解決瓊崖海棠樹苗的問題,作者邱奕辰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探討5種NH4+ / NO3-氮源比例 (100/0、75/25、50/50、25/75及0/100) 及2種光度 (全光及相對光度40%) 對森氏櫟 (Cyclobalanopsis morii) 苗木形質生長及生理之影響,以瞭解森氏櫟對氮源的利用偏好及碳水化合物的分配策略。結果顯示,依光合速率對光度之反應曲線顯示,森氏櫟為極耐陰樹種,而生理反應包括光合系統、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氮同化酵素及胺基酸濃度在相對光度40%處理下,表現皆較全光處理佳。森氏櫟在全光環境下對氮型態無明顯的偏好利用策略,然在相對光度40%環境下之生理反應包括光合系統、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氮同化酵素及胺基酸

濃度,皆隨NH4+施用比例增加有明顯增加的趨勢,以NH4+ / NO3-為75/25處理表現較佳,顯示對NH4+的同化速率及需求較NO3-高,即氮的利用策略為偏好利用NH4+,且NH4+ / NO3-為75/25處理結果之介質pH值為4.92±0.09,推測苗木生長偏好pH低之酸性介質。森氏櫟可溶醣與澱粉的分配策略,在相對光度40%處理下有增加根部分配的趨勢,同時增加NH4+施用比例亦增加根部的碳水化合物,並在根部完成NH4+的同化以合成胺基酸。森氏櫟苗木將根部大部分合成之胺基酸分配於葉部,以增加光能利用的效率,再提供根部足夠之碳水化合物,有效地在根部完成氮的同化。在相對光度40%及NH4+

/ NO3-為75/25處理下,苗木總乾重及Dikson苗木品質指數表現最佳,而在全光處理下較差。本研究顯示光度及氮源比例皆均顯著地影響森氏櫟苗木生長,且具交互作用,證明碳與氮的共同代謝為林木生長重要的關鍵。森氏櫟在相對光度40%環境下偏好利用NH4+,並維持介質pH值較低之狀態,以保有最佳Sink-Source的平衡,貯存最佳的能量物質。本試驗結果可供未來森氏櫟在苗圃育苗期間,給予適當之氮肥型態比例及遮陰處理,將能促進苗木生長,提升苗木品質。

恆春海岸林樹種葉部耐旱性及全株耐旱性比較

為了解決瓊崖海棠樹苗的問題,作者江嘉祥 這樣論述:

臺灣南部恆春海岸具有強風、乾旱及鹽分等多項逆境,能在此環境建立的樹種應具備耐旱能力。然而,臺灣海岸林樹種的耐旱程度仍少有量化研究。因此,本研究藉兩項試驗量化恆春海岸林樹種的葉部耐旱性及全株耐旱性程度。第一項試驗選取恆春海岸林22樹種,藉壓力-體積曲線計算各樹種在雨季及乾季期間的膨壓喪失點葉部水勢(πtlp),以乾季時的πtlp代表各樹種的葉部耐旱性。第二項試驗藉長期斷水處理,測定上述22種中的20樹種,當淨光合作用率降至0時的黎明前葉部水勢(ΨA0M),代表各樹種的全株耐旱性。結果發現供試樹種在乾季期間,πtlp都顯著較雨季時降低。乾季期間各樹種的πtlp在-2.86 ~ -2.56 MPa

之間,黃槿、構樹、紅柴、銀葉樹及草海桐的πtlp可低至-2.80 MPa以下,顯示此5樹種的葉部耐旱性極高。臺灣海桐、相思樹、瓊崖海棠、樹青、白水木、木麻黃、鐵色、毛柿、止宮樹及水黃皮的πtlp介於-2.79 ~ -2.68 MPa;月橘、土沉香、繖楊、臭娘子、蓮葉桐、皮孫木及海檬果的πtlp介於-2.67 ~ -2.56 MP之間,葉部耐旱性相對較低。長期斷水處理發現所有樹種的ΨA0M在-7.93 ~ -2.31 MPa之間,其中樹青、鐵色、相思樹、月橘、紅柴、毛柿及臺灣海桐的ΨA0M範圍在-7.93 ~ -6.80 MPa,具極高的全株耐旱性。止宮樹、木麻黃、瓊崖海棠、黃槿、土沉香、臭娘子

、水黃皮、繖楊及銀葉樹的ΨA0M介於-6.65 ~ -5.46 MPa,也具相對較高的全株耐旱性。構樹、海檬果、皮孫木及蓮葉桐的ΨA0M 在-4.12 ~ -2.31 MPa之間,全株耐旱性相對較低。供試20樹種的πtlp與ΨA0M具顯著正相關,顯示葉部耐旱性較高的樹種也會有較高的全株耐旱性。然而,本研究黃槿、構樹及銀葉樹葉部耐旱性極高,但其全株耐旱性卻相對不高,差異原因尚待探討。本研究除了皮孫木及蓮葉桐,其他18樹種在葉部膨壓喪失時,其氣體交換功能並未停止,仍可維持6 ~ 51%的相對淨光合作用率。此外,本研究也發現供試樹種的葉部耐旱性或全株耐旱性均與其耐陰性無顯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