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 地政事務所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中央大學 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 李力庸所指導 林玉穎的 戰後臺灣第一期農地重劃的實施與影響── 以桃園新屋蚵殼港地區為例 (2020),提出石門 地政事務所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農地重劃、石門水庫、蚵殼港圳、桃園農田水利會、土地改革。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陳建志所指導 邱思叡的 北海岸農耕水梯田與休耕水梯田水棲昆蟲群聚結構之研究 (2016),提出因為有 水棲昆蟲、水梯田、群聚結構的重點而找出了 石門 地政事務所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石門 地政事務所,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戰後臺灣第一期農地重劃的實施與影響── 以桃園新屋蚵殼港地區為例

為了解決石門 地政事務所的問題,作者林玉穎 這樣論述:

本論文以戰後土地政策之一環農地重劃工作為主軸,探討1962-1971年度展開的第一期十年農地重劃政策,並選取桃園縣新屋鄉蚵殼港重劃區作為範例,分析農地重劃政策之正面效益、負面爭議,以及重劃前後對於重劃地區農民生活的影響。  本研究運用官方檔案、時人期刊、報章雜誌及地政單位所典藏之地籍資料,呈現蚵殼港地區的農地重劃實況。整體說來,農地重劃工作與1950年代推動之土地改革有相當直接的關聯性,同時農地重劃工作亦與地方水利建設關係密切,以桃園地區而言,石門水庫的興建與農地重劃工作息息相關,而在農地重劃工作結束後,桃園地區農地缺水問題獲得較為根本性的解決,並將各時期的水利建設功能進行整合,提升供水之效

能,也使水資源得以進行合理利用。  在缺失方面,農地重劃工作明顯地在準備時程、法令整備及經費運用方面有所弊病,這也是農地重劃工作推行之際,容易遭致反對聲浪之原因。就農地重劃計畫而言,第一期十年農地重劃是重中之重,是各階段農地重劃中完成最大重劃面積者,對後續農地重劃工作之推動,具有指標性意義。  以桃園縣新屋鄉蚵殼港重劃區的農民為例,論及農民對於農地重劃之看法,結論為歷經重劃時期階段相當艱辛,但時至今日則深感農地重劃之成果良善。整體而言,農地重劃過程之經濟壓力備感沉重,然而現今卻已全面提升了農地價值。

北海岸農耕水梯田與休耕水梯田水棲昆蟲群聚結構之研究

為了解決石門 地政事務所的問題,作者邱思叡 這樣論述:

中文摘要水棲昆蟲在水域環境中具有相當重要的生態地位,且水棲昆蟲在水域中的分佈,主要受各種環境因子。環境的改變,如乾旱、洪水,甚至是人為活動所造成的開發、汙染等,直接影響水域的穩定性,使環境中的物化因子發生變化,並間接影響水中各種生物。而水棲昆蟲為水域中無脊椎動物的主要成員,且為人類肉眼能見之大型無脊椎動物,故藉由水棲昆蟲的行為、群聚結構之改變,可評估其棲息環境狀況。本研究以新北市石門區山溪里嵩山社區水梯田,即包含種植區RA、RB、RC樣區與休耕區ND、NE、NF樣區之水梯田為研究範圍,進行水棲昆蟲群聚結構之研究,以目視法、直接撈取法、陷阱法等三種方式記錄水棲昆蟲種類及數量;同時測量氣溫、相對

濕度、風速、光照度等微氣候資料以及水溫、導電度、酸鹼值及溶氧量等水質資料,以探索水梯田的農業活動對水棲昆蟲相之影響。調查結果,總共記錄到15目36科64個分類群19346隻次動物,即分別在種植區記錄到12目31科59個分類群4723隻次動物,與休耕區記錄到15目28科48個分類群14624隻次動物。各樣區中的水棲昆蟲相,RA樣區共記錄到4目18科42個分類群1066隻次水棲昆蟲,RB樣區共記錄到4目17科40個分類群875隻次水棲昆蟲,RC樣區共記錄到4目17科38個分類群940隻次水棲昆蟲,ND樣區共記錄到5目13科25個分類群605隻次水棲昆蟲,NE樣區共記錄到5目12科24個分類群590

隻次水棲昆蟲,NF樣區共記錄到5目13科26個分類群513隻次水棲昆蟲。各樣區之水棲昆蟲由蜉蝣目(Ephemeroptera)、半翅目(Hemiptera)、蜻蛉目(Odonata)、鞘翅目(Coleoptera)、雙翅目(Diptera)等五目所組成。水棲昆蟲相於冬季時明顯降低許多,此狀況除因冬季溫度較低之外,水梯田中之農業活動也是造成水棲昆蟲相有所改變之重要因素。種植區於水稻成熟後,將水位降至最低,使稻穗更快成熟,此時調查到的水棲昆蟲數量及種類皆有明顯減少;而休耕區,因水生植物較少,水棲昆蟲的庇護地也減少,使水棲昆蟲之物種數較種植區少,以喜歡開闊水域的大黽蝽為數量最多的水棲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