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 團體活動設計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社工 團體活動設計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沈慶鴻,郭鳳鵑,吳亭穎,江文彬,陳靜平,王瑄,張天維,王汝廷寫的 團體諮商:概念與實作 和陳美蘭,許詩妤的 居家服務督導工作手冊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靜宜社工實習生與佳里榮家長輩互動共創樂齡幸福人生 - 奇摩新聞也說明:記者盧萍珊/七股報導靜宜大學社工實習生前往佳里榮家與長輩們互動,設計一系列趣味活動,讓老人家透過樂活團體遊戲[…]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心理 和揚智所出版 。

東吳大學 社會工作學系 許凱翔所指導 高慧真的 運用焦點解決方案提升脆弱家庭青少年的自我效能 (2021),提出社工 團體活動設計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焦點解決短期治療、脆弱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

而第二篇論文朝陽科技大學 社會工作系 蕭文高所指導 陳嘉嘉的 長期照顧機構運用團體遊戲治療之混合方法研究 (2017),提出因為有 老人、長期照顧機構、團體遊戲治療、認同功能、憂鬱情緒的重點而找出了 社工 團體活動設計的解答。

最後網站雲林縣身心障礙者照顧者支持服務據點則補充:(五)支持團體:以同一批參與對象,連續性4 至8 次小團體活動設計,在講師的引導下, ... 三、服務對象: 經社工員評估有照顧訓練及支持需求之身心障礙者之家庭照顧者.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社工 團體活動設計,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團體諮商:概念與實作

為了解決社工 團體活動設計的問題,作者沈慶鴻,郭鳳鵑,吳亭穎,江文彬,陳靜平,王瑄,張天維,王汝廷 這樣論述:

  「團體諮商」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與人際互動之特性,使其不僅成為實務場域裡重要的服務方法,也是諮商心理師考試七大領域的課程之一,故在團體諮商上的「知能兼備」,即成為多數學生、諮商師的專業期待。   由於實作練習是累積專業能力的重要過程,本書除了在概念上引導團體諮商師準備、規劃團體,也引用不同對象、場域的實作範例,作為團體諮商師發展、評量團體成效的參考素材,因此期待本書能成為「知能兼備」團體諮商師養成過程中的重要推手之一。  

運用焦點解決方案提升脆弱家庭青少年的自我效能

為了解決社工 團體活動設計的問題,作者高慧真 這樣論述:

脆弱家庭青少年在發展上承受許多挑戰,相較於一般的青少年,他們可能需要面對更多生理、心理、自我、學習、行為及人際關係的風險,而提升這群青少年的自我效能,將能減少他們落入風險之機率。文獻指出,社福單位的兒少課後照顧服務,是提升脆弱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的方法之一,但可能需考量青少年參與的動機、時間及頻率。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是一個短期且被證實有效的介入方法,許多文獻皆指出,其能有效提升脆弱家庭青少年的自我效能,但台灣運用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提升青少年自我效能的研究相對匱乏。因此,本研究將檢證焦點解決對提升脆弱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之成效;同時,探討現有社福機構一般兒少課後照顧服務,與運用焦點解

決方案介入服務,對提升脆弱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之差別。 本研究以介入研究的取徑進行控制實驗,採取非對等控制組設計,在同機構提供服務的兩個兒少據點,分別設置實驗組及一般治療組,進行2個月的焦點解決方案及一般服務介入之比較。實驗組邀請6名青少年,一般治療組邀請10名青少年做為研究對象,運用自我效能量表進行前後測比較,使用t檢定及效果量,分析服務介入之差異及成效,同時參酌家長及社工的觀點作為輔助說明,最後以質性資料闡述研究過程的重要發現。 研究結果指出,實驗組的青少年於焦點解決方案介入後,自我效能有顯著提升,一般治療組的青少年,自我效能則呈現略為下降的趨勢,但未達顯著水準。在控制設計的狀況下焦點解

決方案的效果量為1.24,達大效果量。此外,在方案設計中尊重青少年的需求、使用具體化的技巧、提供正向眼光及回饋、和帶領青少年發掘自身優勢,皆可能是幫助脆弱家庭青少年於短期內提升自我效能之關鍵。 焦點解決方案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脆弱家庭青少年的自我效能,較社福機構的一般課後照顧服務更加有效。在服務案主的過程中,若社工能以案主所在之處著手,將可帶出目標之外的正向改變。

居家服務督導工作手冊

為了解決社工 團體活動設計的問題,作者陳美蘭,許詩妤 這樣論述:

  本書分成六章。本書提供長期照顧產業相關領域之學者及實務工作者,在督導實務操作及教學上之參考。第一章為督導管理特質,學習重點包括管理與領導力、督導定義與特質、長期照顧產業經營與管理。第二章為督導工作範疇,學習重點包括督導人才培育與輔導、日本介護工作發展。第三章為督導工作實務,學習重點包括督導實務工作範例、日本照顧計畫書規劃與執行範例。第四章為督導工作表單,學習重點包括督導工作表單製作、服務工作表單範例。第五章為居家健康促進,學習重點包括老年人健康規劃與健康飲食、健康操運動。第六章為團體活動設計,學習重點包括活動方案設計與評估、高齡活動設計實作範例、志工招募與關懷活動。

長期照顧機構運用團體遊戲治療之混合方法研究

為了解決社工 團體活動設計的問題,作者陳嘉嘉 這樣論述:

我國人口不斷地趨於老化,長期照顧機構替代了部份傳統家庭的照顧功能後,相關研究也顯示入住機構的長者可能因生活缺乏活動,造成認知與心智功能的衰退。許多學者表示機構不應該只有提供住宿服務,亦須兼顧老人精神層面之照顧,透過活動安排設計,適當刺激老人能力,有效改善老人功能退化。因此,本研究目的有:(一)透過行動研究之過程與反思歷程,記錄並修正團體活動之設計;(二)探討透過團體遊戲治療活動,是否能有效提升或維持老人養護機構長者認知能力及憂鬱情緒之改善;(三)藉由研究之成果,提出老人養護機構工作者設計活動之參考。本研究共11位老人接受為期六個月的團體遊戲治療活動(共53次活動),每週2-3次,每次活動90

-120分鐘,採混合方法(mixing different methods)來進行研究,量化部份採準實驗設計,以結構式問卷「簡易智能評估量表(MMSE)」及「簡式老人憂鬱量表(GDS-SF)」為資料收集工具,於研究前後及實驗階段進行測量(共測7次),使用SPSS 19.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以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Repeated measured ANOVA)分析研究對象參與方案後差異性,研究過程中另以「行動研究」方式收集更深度之資料。研究結果:(一)簡易智能狀態分數由前測平均19.91提升至後測平均21.27,在分數表上後測分數增加1.36分,達統計顯著差異(F=17.858,p<.001);

(二)憂鬱總分由前測平均6.45降低至後測平均3.91,在分數表上後測分數降低2.54分,達統計顯著差異(F=25.054,p<.05)。同時,在團體處遇期間,採用行動研究檢視修正團體進行工作方法,發現老人之口語表達與人際互動顯著增加,經此歷程回饋與修正可供機構參考。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針對機構、政策、遊戲輔具設計及後續研究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