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式起重機倒塌原因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機電工程系 孫榮宏所指導 吳鎧全的 起重機轉盤機構破壞之電腦輔助分析 (2020),提出移動式起重機倒塌原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起重機、起重機旋轉盤破壞、螺栓預緊力、ANSYS靜態結構分析。

而第二篇論文中原大學 國際經營與貿易研究所 李正文所指導 歐道協的 探討工程規劃、設計階段及實施風險評估方法-以管溝工程業為例 (2015),提出因為有 風險評估、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工程規劃設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移動式起重機倒塌原因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移動式起重機倒塌原因,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起重機轉盤機構破壞之電腦輔助分析

為了解決移動式起重機倒塌原因的問題,作者吳鎧全 這樣論述:

因應工業發展需求,起重機已成為吊掛搬運物件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中移動式起重機因機動性強,被廣泛地運用在各種高空吊掛的工程,因起重機屬於重機械,發生事故,很容易造成災害及人員傷亡,縱觀多年來發生的事故,除了人為的機具操作疏忽外,移動式起重機旋轉盤斷裂,係引起重大事故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的目的是針對移動式起重機旋轉盤螺栓斷裂原因進行分析,透過電腦模擬,瞭解各種造成旋轉盤螺栓破壞可能原因,及解決方案提供機具擁有者,及操作者確實瞭解及操作的安全性及螺栓破壞可能性。研究結果顯示當起重機吊臂長27M、傾角0°以及預緊力(271,400 N)足夠時,大約需要荷重14.25噸(19倍額定荷重)螺栓就有可能斷裂,

但在整體螺栓預緊力不足時,荷重能力是明顯下降的,尤其是在重點螺栓預緊力不足時更加明顯。

探討工程規劃、設計階段及實施風險評估方法-以管溝工程業為例

為了解決移動式起重機倒塌原因的問題,作者歐道協 這樣論述:

營造業在國內事屬高風險性之行業,根據勞動部103年勞動檢查年報統計,103年工作場所重大職業災害死亡人數為346人,營造業工作場所重大職業災害死亡人數為168人,營造業占整產業49%,原因於工程之設計或施工規劃階段,未考量其本質安全之設計,即未事先評估及消除未來作業可能引起之潛在危害或利用本質安全裝置等防止危害之發生,極可能發生重大職業災害。OHSAS 18001預計2016年轉換成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標準ISO 45001:2016職業衛生安全管理標準,配合經貿之國際標準發展趨勢,國際標準是具合理之訴求及容易接受,可以有效的技術性解決貿易障礙,而風險評估是建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的基礎,適切的

執行危害鑑別、風險評估,可協助事業單位有效控制危害及降低風險。本研究參考「國家級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指引」、「風險評估技術指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要求(CNS 15506:2011)」、「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指導綱要(CNS 15507:2011)」、「ISO 31000風險管理原理及指導綱要(Risk management–principlesand guidelines」、OHSAS 18002: 2008」、「管道工程作業安全指引」等文獻,探討管溝工程之設計或施工者危害鑑別應注意的項目、工作場所的危害來源、危害發生的類型及後果嚴重性等相關資料,設計危害鑑別、風險評估的方法。本研

究並以管溝開挖及推進工程作業為案例於設計或施工規劃階段實施風險評估,驗證本研究所建立之風險評估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結果顯示本論文所提風險評估方法,可有效的辨識營造工程工作場所潛在的危害,透過危害事件嚴重性及可能性利用風險矩陣表決定風險等級,對不可接受之風險,採取消除、取代、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個人防護具致力防止工程施工時發生職業災害,降低工程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