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透天厝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淡江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班 吳光庭所指導 梁作帥的 在社子島的新台北生活風格 (2013),提出紅樹林透天厝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社子島、生活風格、田園城市、河堤、海綿。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紅樹林透天厝,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在社子島的新台北生活風格

為了解決紅樹林透天厝的問題,作者梁作帥 這樣論述:

社子島的是被遺忘地區,台北市的尾巴。社子島雖然屬於台北市,但因為都市規劃時列為滯洪區,所以禁建令頒佈以後,地區發展停止,只有略少數外來者私下違法偷蓋輕工業工廠或倉庫。本為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瞬時變成外來移民進入台北市地區的「跳板」。台灣經過了經濟奇蹟之後,各地開始如火如荼的建設,當時大眾期望的未來都市,就像科比意的光輝城市一樣,高聳又集約的建築物,便利又快速的都市生活,三四十年過去了,現在的人們已經厭煩了忙碌的都市生活,當初城市發展的典範,已經改變、轉移。人們開始期待像是中國桃花源那樣的生活風格,但是劇烈的開發是條難以回頭的過程。台北市屬於盆地,平地不足,開發後所剩空地極少,當初被遺忘的社子島

,變成台北市最後的處女之地。社子島位於基隆河與淡水河交匯處,形成半島狀的地形。城市開發度低,綠地比建物多,居住人口少,有較多的荒地沒被利用。緊鄰兩河,自然環境豐富,但因地勢較低,所以常有淹水問題,又始於台北市滯洪地區,因此「水」是社子島的優勢也是問題。本研究期望當初逃過過度開發一劫的社子島,是個機會成為新台北生活風格的起頭。社子島可成為台北市的海綿,可以有空間能力吸收、保存水。社子島要面對陸地、溼地和水這三種特別地形條件,近而使人與自然能和平共處。社子島不會是解決台北市擁擠、密度高的解答,它會是個新生活風格指標性的地區,因此需要控制社子島地區土地使用,用不同的都市計畫典範規劃社子島城鎮發展。面

對新台北市風活風格如何發生在社子島上,本研究嘗試用道路設計和街廓規劃來描繪出新生活風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