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促進課本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老人健康促進課本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김태관寫的 出發吧!科學冒險1:從舊石器時代到觀測彗星的飛躍科學史 和呂嘉惠的 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台灣東販 和心靈工坊所出版 。

佛光大學 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呂萬安所指導 簡淨音的 青少女經痛與生活品質及中醫體質的關係之研究:以蘭陽女中為例 (2021),提出老人健康促進課本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經痛、中醫體質、生活品質、青少女。

而第二篇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林吟霞所指導 胡惠貞的 國民小學生活課程教科書之性別偏見內容分析 (2019),提出因為有 性別偏見、生活課程、教科書的重點而找出了 老人健康促進課本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老人健康促進課本,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出發吧!科學冒險1:從舊石器時代到觀測彗星的飛躍科學史

為了解決老人健康促進課本的問題,作者김태관 這樣論述:

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帶路! 上從天文、歷史,下至物理、化學, 帶領孩子亙穿古今,探索趣味世界, 深入瞭解100個改變科學史的大事件!     ★為什麼地球是圓的,地面卻是平的?   ★某些物體放在水中,為什麼會浮起來不會沉下去?   ★一等星、二等星……星星的亮度是怎麼決定的?   ★時鐘的指針為什麼是向右轉動?   ★重量不同的兩個鐵球,為什麼會同時墜落地面?     寶拉和宇宙是就讀富陽小學的學生,某天兩人在討論科學史的作業時,一個滿頭亂髮的老先生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讓兩人嚇了一大跳。原來這個憑空出現的老人,正是發明相對論的傑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沒想到,愛因斯坦博士大方邀請正為科學史作

業煩惱的寶拉和宇宙前往他的研究室,並藉由深入淺出的解說,帶領兩人見證科學史的重要瞬間、偉大發明的誕生過程。究竟兩人的科學冒險會遇到什麼趣事呢……     《出發吧!科學冒險》是一套專為小學與國中學生編寫的科普學習書,除了課本內容之外,也挑選一般孩子必定要知道的重要知識,內容豐富充實,著眼於教養與學習,以期扮演課外補充的第二教材角色。     本系列將世界的發現、發明歷史分成100個主題、共3冊,以輕鬆有趣的漫畫方式讓人一目了然。第一冊為「從火的發現到觀測彗星」;第二冊為「從蒸汽機誕生到電話的發明」;第三冊為「從現代醫學到資訊革命」。     科學創新的動力始於人類的好奇心,本系列按照時間順序,

從各個面向帶領孩子認識科學發展的過程,除了希望孩子獲得相關知識,更盼望能藉此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引領他們進一步探索無垠的世界。   本書特色     ★ 「韓國兒童教育文化研究院」選書!   以促進兒童成長與發展,青少年自我啟發、培育夢想和理想為選書的主要精神。   獲選書籍會積極使用於韓國小學,公共圖書館和其他教育機構。     ★ 漫畫圖解科學的起源與發展   想到科學總有困難、艱澀的印象,   本書以漫畫圖解方式呈現,只記載重點、正確的知識與背景,   輕鬆好理解、更容易融會貫通!

青少女經痛與生活品質及中醫體質的關係之研究:以蘭陽女中為例

為了解決老人健康促進課本的問題,作者簡淨音 這樣論述:

一般婦女不論其年齡、種族、社經地位,均曾因經期不順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擾,其中超過50%女性又以經痛跟月經不順為主訴症狀,經痛是女性相當普遍的經驗,經痛不是病,但痛起來還真是要人命!青少女可因此而影響生活作息甚至無法上課。本研究目的為探討蘭陽女中學生的經痛與中醫體質的關係以及經痛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採用結構式問卷調查法與深度訪談法,問卷內容有個人基本資料、經期不適量表、經痛分級量表、視覺類比疼痛量表、生活品質問卷量表與中醫體質量表,並以橫斷式研究、立意取樣的方式於國立蘭陽女中進行樣本。取得樣本共483人,平均足歲年齡為16.3歲,初經年齡平均12.0歲,身高平均為159.0公分,體重平均為52.2

公斤,BMI正常有293位(60.7%),過輕有124位(25.7%),過重有33人(6.8%),肥胖有21人(4.3%)。有經痛經驗者283人(58.6%),無經痛經驗者188人(38.9%)。半年來經期持續2至3天的有11人,4至5天的有82人,6至7天的有186人,8天以上的有9人,第一次經痛發生時間為初經來潮後半年至二、三年間佔大多數,經痛發生時間為月經來潮前後一到兩天(共五天)佔大多數。 經痛持續1天的有98人,兩天的有124人,3天的有50人,3天以上的有16人。下腹疼痛是經痛所有症狀比例最高,明顯高過其他症狀,忍耐是大部分學生經痛時所採取的應對方法,經痛大部分屬於中度疼痛等級,經

痛者都是經常熬夜人數超過一半,經痛者對生活品質自我評價是不好的,對自己的健康也是不滿意的,顯示經痛對青少女的生活品質具有負面的影響。經痛者比較喜歡吃冰和油炸的食物,且較無經痛者顯著壓力大很多,運動習慣方面兩者無明顯的差距。經痛者屬於偏頗體質居多,無經痛者大多是屬於平和的體質,而且中度與輕度經痛者之陽虛型、陰虛型或痰瘀型人數各趨於五成,至於重度經痛者陽虛體質人數則高達七成,陰虛體質人數達六成五,痰瘀體質人數也有六成,而平和體質人數不到二成,顯示經痛與生活品質及中醫體質具有關係。

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

為了解決老人健康促進課本的問題,作者呂嘉惠 這樣論述:

「性」談開了,「愛」也不遠了 台灣第一本性諮商小說,透過性的語言,說出內心深處愛的祕密。     憤怒的女兒、愧疚的父親、說不出口的愛   當往事不願再提,只好沉迷於「性」,當作出口……     充滿孩童嬉鬧聲的公園旁,一間性諮商中心裡,被女兒形容為「很色、豬哥、到處勾搭、包養女人、讓子女丟盡了臉」的老先生,正和心理師進行性諮商療程。     「我都幾歲了,還要被孩子管?叫我做心理治療,把我當瘋子嗎?」但老先生之所以願意來,是想詢問心理師,該怎麼抒發性慾、壓抑性慾是否不健康。     只是,他沒料到,一旦深入諮商,想逃避的、說不出口的、害怕面對的,全

都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心理師,你到底對我爸做了什麼!?」怒氣沖沖的女兒衝進諮商室。     「我在她眼中早已是個壞透了、沒救的變態色老頭……我真不知該怎樣做一個爸爸。」老先生流著淚,低下了頭。     「不,是因為你錯過這麼多,才願意低頭、允許我靠近你。」心理師微笑看著老先生。「我會把每一次諮商當成最後一次,盡全力讓你看見不同人生道路可能預見的狀況。」     臨走前,老先生若有所思地轉頭問心理師:「這一切,都在你預料之中嗎?」 本書特色     ★ 台灣第一本性諮商的心理臨床小說。從「性」開始,探索無限深廣的內心世界。  

感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王嘉琪(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心理師、性諮商師)   李竹薇(心理師、性諮商師、生理回饋治療師)   李翊平(台灣性諮商學會秘書長)   郝柏瑋(心理師、職能治療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許佑生(作家、性學博士)   喬色分(戲劇療育工作者)   賴芳玉(律師)   謝文宜(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台灣性諮商學會   各界推薦     「面對自己的真相,才是最深的痛;但穿透「性」的迷霧,你會發現,每個靈魂最深的渴望都是「被正確理解」。──

─呂嘉惠(本書作者)     「如果你的人生曾經或者是正在被跟『性』關的問題所困擾,那麼這本書,將會蘊含一整座城堡,帶你走進另外一個,從來沒有被好好探索,也不敢向別人提起的世界。」──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看過《性愛自修室》,卻苦盼不到台灣本土的性諮商相關作品?曾經以案主的身分進入過諮商室,卻覺得《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的心理師內心戲不夠接地氣?推薦給每次結束諮商都會好奇心理師心內話的案主,也推薦給對於性諮商有疑慮的任何人。性諮商不只是關於性,而是人生而為人的梳理。」──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試讀讀者)     「一本炎炎夏日洗眼睛,靠近性,靠近自己與所愛之人的罕有

作品,推薦給每一個在關係裡、在性裡欲求不滿,渴望著更滿足,渴望著擁抱回完整的自己的妳/你。」──Tinghsuan Chen(試讀讀者)     「這是一本精彩輕鬆的性心理解謎小說,也是一本精闢紮實的性諮商教學課本。……令人驚嘆的美,不僅僅是心理師溫柔的帶領、透徹的解析,更是生命如何一步步淬煉出來的精彩,與,永不停歇的可能性。」──李竹薇(心理師/性諮商師/生理回饋治療師)     「很喜歡作者說故事的方式,緩緩的,後勁卻很強!……由垂暮之年的性拉開序幕,性不再只是性,透過每章節不同層次的述說,故事人物的生命發展脈絡與家庭文化也逐漸揭開,而生命中性、愛的印痕,則牽動著關係中每個

人的情緒糾葛。這是一本讓人們對人有更有立體的看見,對性有更溫柔的理解的好書。」──王嘉琪(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心理師/性諮商師)     「人因性而誕生,也因性而獨特。……這無疑是目前台灣最特別、刻畫最深刻的性諮商小說。如果你沒有讀過,絕不敢說你懂得什麼是性。」──郝柏瑋(心理師/職能治療師)  

國民小學生活課程教科書之性別偏見內容分析

為了解決老人健康促進課本的問題,作者胡惠貞 這樣論述: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國小生活課程教科書中呈現「性別偏見」的情形。根據教育部(2016)編制的「中小學教科書性別平等教育-性別偏見檢視指標」作為研究工具,採內容分析法,針對108學年度南一版、康軒版與翰林版二十四冊生活課程教科書,進行量化與質性分析。研究結果,獲致以下結論:一、在「性別刻板印象」的主類目中呈現出,「性別特質」呈現男性以工具性特質為主,女性以表達性特質為主;「生涯發展」呈現職業類別種類男性略為多樣性,差距有6%,職業類別出現次數亦以女性比例高於男性,差距高達22%;「角色互動」中的男性玩具出現種類比例高於女性約6%,男性玩具出現次數比例略高於女性約2%。二、在「性別偏差失衡」的主

類目中呈現出,「性別呈現」趨於平均,總體差距為2%;「人物褒貶」皆無出現在三版本生活課程教科書中;「權力關係」中女性比男性承擔較多的家務工作,差距為18%。三、在「性別經驗隱藏」的主類目中呈現出,「典範貢獻」出現次數以男性比例高於女性,差距為10%;「生活經驗」呈現少部分特定情境及標題人物之性別設定比例不均衡;「資源分配」上男性使用遊樂器材的出現次數高於女性約10%,達一成。四、在「性別用詞偏頗」的主類目中呈現出,「稱謂術語」上「先生」出現次數高達11次;「職業頭銜」上男性出現6次,女性出現5次的特定性別稱呼;「輕蔑用詞」皆無出現在生活課程教科書中。最後,研究者根據結論提出建議,提供未來教科書

編輯以及現職教師於未來設計教材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