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彼得堡 悖 論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聖彼得堡 悖 論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喬治.史皮婁寫的 經濟學的決策思想:300年來,人類如何思索風險,選擇與不確定 和日本NewtonPress的 圖解悖論大百科:鍛練邏輯思考的50則悖論‧人人伽利略15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大寫出版 和人人出版所出版 。

國立政治大學 財政學系 林忠正所指導 賴璽的 序數邊際效用理論:對於不確定性的分析 (2018),提出聖彼得堡 悖 論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序數邊際效用分析法、不確定性、展望理論。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文學系碩士班 李正治所指導 蔡瑟芬的 托爾斯泰《復活》男女主人翁形象塑造之研究 (2009),提出因為有 形象塑造、男女主人翁、復活、俄國現實主義作家、托爾斯泰的重點而找出了 聖彼得堡 悖 論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聖彼得堡 悖 論,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經濟學的決策思想:300年來,人類如何思索風險,選擇與不確定

為了解決聖彼得堡 悖 論的問題,作者喬治.史皮婁 這樣論述:

  三個世紀以來,經濟思想的智力工作者不停追問:   人類如何決策?能用數學推演出來嗎?或是從心理學求答案?     說到底,經濟學就是在探討「決策」。人們「應該」怎麼做決定?人們「實際」怎麼做決定?諸多智者絞盡腦汁,發想出一套套理論,試圖解釋大家面臨限制、風險、匱乏時,如何做出最佳決定。作者史皮婁爬梳三百年來針對決策的研究,從白努利的聖彼得堡悖論,傑文斯、瓦拉斯、孟格爾、戈森、裘布依等人的邊際效用理論,到二十世紀馮紐曼與摩根斯坦的期望效用理論、特維斯基和康尼曼的展望理論,與塞勒的行為經濟學等,細細追溯重要思想的形成,描繪關鍵經濟學思想家其人其事,深入淺出地呈現這段宏觀歷史。   本書特色

    *行文深入淺出,一次全景式展現經濟學史對個人行為研究   提到經濟學,免不了要用上數學公式、圖表,但別擔心!作者清楚淺白的文字,具體明確的舉例,讓一般讀者也能輕鬆進入狀況,一起參與三百年來思想家的腦力激盪。     *完整爬梳思想流變   從傳統經濟理論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出最佳決定,到現代行為經濟學深究我們「實際」怎麼做決定及其背後的心理機制,作者細膩整理不同理論之間的辯證與突破,讓讀者完整掌握各家理論的特色、傳承、推進與創新之處。     *全面梳理研究取徑的流變   現在想到經濟學,可能都是看不懂的複雜圖表、高深莫測的數學模型。但其實最早的經濟學僅憑生活軼事、大量類比來論述。

那後來數學模型、心理學實驗又是如何加入經濟學的研究中呢?且看作者娓娓道來這三百年的演變。     *幽默風趣,一窺思想家的人生故事   本書除了正襟危坐地爬梳思想史,簡明扼要地交代思想家的時代背景與學術養成,也描繪他們有血有肉的人生。   特別推薦      中央研究院 經濟研究所所長/陳恭平     《經濟學的決策思想》一書,從經濟學理性的假設出發,經Herbert Simon的有限理性,再探索到Richard Thaler的行為經濟。就如當前的「振興5倍券」即嘗試誘發民眾理性和非理性的行為,處處亦是經濟決策研究的實證趣味。──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兼經濟系主任、兼EMBA在職專班執行長、兼

校務研究中心主任/林世昌   好評推薦     「談論風險抉擇,史皮婁《經濟學的決策思想》一書沒有冷僻艱澀的數學,淺顯易懂,令人驚豔。」——哈利・馬可維茲(Harry Markowitz),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經濟學的決策思想》是學術傳記類的傑出著作,史皮婁至今最佳作品,行文兼具機智與風彩,令這本爬梳歷來思想名家之書引人入勝、輕鬆好讀。」——西爾維雅・娜薩(Sylvia Nasar),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商業新聞教授,著有《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Grand Pursuit: The Story of Economic Genius)、數學家納許(John

Forbes Nash))的傳記《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     「經濟學理論認為人類是『效用極大化者』。但何謂「效用」?三百年前,丹尼爾・白努利說那是財富的相對增長,後來演變成衡量偏好的抽象工具,但這假定的「理性」涉及實際行為時卻出現悖論與爭議。史皮婁就此議題展開的宏觀導覽,娛樂性高,長人見識。」——伯恩哈德・馮・斯坦格爾(Bernhard von Stengel),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數學教授,賽局理論家     「從個人決策角度切入,橫跨期望效用至展望理論,《經濟學的決策思想》爬梳三百年來的經濟史,井然有序且妙味橫生。一般讀者及莘莘學子都能深刻體會其中的趣味。」——

瑪麗亞・皮亞・帕格尼里(Maria Pia Paganelli),三一大學(Trinity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     「以嶄新的眼光看待經濟思想史,精彩鋪陳人類決策的歷來研究。」——《經濟文獻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聖彼得堡 悖 論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喜歡的人記得訂閱~按讚~分享 講義可以由下列粉絲團下載
沈老師全系列連結:
1.沈老師系列1:看數學史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mathteachershen.tw/
2.沈老師系列2:從生活中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沈老師系列2從生活中學數學-168331867170490/
3.沈老師系列3:從定義中學數學 https://www.facebook.com/沈老師系列3從定義中學數學-104011327950371/

序數邊際效用理論:對於不確定性的分析

為了解決聖彼得堡 悖 論的問題,作者賴璽 這樣論述:

本文採用林忠正(2015e)提出的序數邊際效用分析法,探討人們面對不確定性的決策,並將分析結果與期望值理論、預期效用理論及展望理論等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序數邊際效用理論能通過Kahneman《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一書中三個不確定性問題(尋求或規避風險、參考點的不同及損失厭惡)的檢驗。從針對不確定性問題所建立的新理論模型及三個問題的分析結果,可得出以下結論:(a)序數邊際效用理論能擁有更多的經濟意涵;(b)對於不確定性的各種可能決策,序數邊際效用理論都能加以解釋,而非預測單一結果。發現序數邊際效用理論有潛力能成為分析不確定性的一套可行方法,本研究結果可作

為進一步應用序數邊際效用理論探討不確定性的指南。

圖解悖論大百科:鍛練邏輯思考的50則悖論‧人人伽利略15

為了解決聖彼得堡 悖 論的問題,作者日本NewtonPress 這樣論述:

★50則廣泛領域的弔詭悖論讓你燒腦燒不停! 列舉知名悖論如電車難題、雙生子悖論、費米悖論、時空悖論等等,帶領讀者一探究竟! ★日本牛頓獨家授權,以精美圖解幫助理解,適合當作休閒讀物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   電車直走會撞到5個人,那調換方向改撞到2個人這樣合理嗎?   飛毛腿阿基里斯為什麼跑不贏烏龜?   雖然是雙胞胎,但哥哥卻比弟弟還要小4歲?   我們能穿梭時光隧道,回到過去改變歷史嗎?   竟然可以證明出「2=1」?   這些看似以正確為前提,卻導出矛盾結論的問題,稱之為「悖論」,本書列舉50則悖論範圍涉及經濟、哲學、物理、數學、宇宙等等,形式也各不相同,深富趣味性,有許多悖論至

今仍然沒有正確解答,讓科學家們傷透了腦筋。讀者可以藉此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動動腦,讓自己沉浸在思辯的樂趣!   透過多數決可能選出最差的結果?!   我們在做選擇時,有可能會碰到不論選擇哪一種,都合乎邏輯的情形。比如攸關民主的投票制度,朋友們採多數決票選出最想吃的餐點,經順序的不同,也有可能選出原本最不想吃的餐點,這是怎麼回事呢?或是明明想節省家庭支出,節儉為什麼可能會導致家庭財務更加惡化呢?或是涉及功利主義的電車難題,若不想撞上5個人,改撞到2個人,這樣有合乎倫理嗎?最好的選擇到底是什麼呢?都很值得我們深思。   還有因為定義不清楚而衍伸出的悖論,或因指涉到自己而產生混亂的自我指涉性悖論

等等。本書內容豐富種類又多元,搭配圖解的方式,更加容易領會,讀者可以一起來挑戰! 本書特色   1‧本書系來自日本牛頓出版社的科普書系列,一貫以精美插圖、珍貴照片以及電腦模擬圖像,來解說科學知識,深入淺出、淺顯易懂。   2‧以一書一主題的系統化,縱向深入閱讀,橫向觸類旁通,主題涵蓋天文地理、生物、數學、物理、化學、工學、歷史、醫學藥學九大類。   3‧總以各方角度來闡明各類科學疑問,啟發讀者對科學的探究興趣。  

托爾斯泰《復活》男女主人翁形象塑造之研究

為了解決聖彼得堡 悖 論的問題,作者蔡瑟芬 這樣論述:

  在俄國眾多重要的作家當中,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1828—1910)被譽為「最清醒的現實主義者」,是俄國文壇極為重要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眾多的作品都是以自身的成長經驗出發,進而對社會發展作深入的思考,以反映當時俄國的社會的問題。他的作品,一方面紀錄著他個人思想的發展,另一方面,更是俄國社會發展的歷史見證。   托爾斯泰的小說,其人物形象鮮明,更具有反映現實問題的高度概括性,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三部長篇小說中,其批判現實問題的強烈,又以他晚年思想轉變後的長篇小說《復活》最具代表性。因此,分析《復活》小說男女主人翁形象塑造的形式,以深入挖掘出小說反映社會現實的意涵。本論文即以此為

研究目的,藉小說中男女主人翁的形象塑造作為探討的媒介。   論文分五章進行,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的範圍、文獻的回顧,以及章節的安排。第二章先從作品的外緣,去探討形成《復活》小說內容與人物形象的背景因素,這對論文三、四章分析男、女主人翁的形象塑造,具有極為重要的指標作用。第三章、第四章則從作品的內部,去分析男、女主人翁形象塑造的方式,從而挖掘蘊含其中的思想,更進一步彰顯出作品所承載反映現實的意涵。第三章配合小說以女主人翁來控訴廣大下層人民命運的悲慘,因而先分析女主人翁的形象塑造。第四章再分析男主人翁的形象塑造,以揭示作品反映社會現實問題的意涵。第五章結論。期望透過以上的分析探討,能深入挖掘出

《復活》小說所反映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