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風格派運動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荷蘭風格派運動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荷)J.J.P.奧德寫的 J.J.P.奧德談荷蘭建築 和EllenLupton的 包浩斯ABC:一本讀透影響力逾百年的設計界傳奇(包浩斯 100 週年紀念版)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重慶大學 和時報出版所出版 。

淡江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班 陳珍誠所指導 李炳昇的 砌築之音樂性取樣 (2019),提出荷蘭風格派運動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取樣、素材、模矩化、和聲學、磚塊。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研究所 蘇文清所指導 陳韋伶的 進口椅之人因工程探究 (2015),提出因為有 木質家具、進口家具椅、人因工程學、家具產業、人體計測的重點而找出了 荷蘭風格派運動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荷蘭風格派運動,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J.J.P.奧德談荷蘭建築

為了解決荷蘭風格派運動的問題,作者(荷)J.J.P.奧德 這樣論述:

《J.J.P.奧德談荷蘭建築》是“包豪斯經典譯叢”系列的一本,由荷蘭建築師J.J.P.奧德撰寫。 20世紀20年代的“國際主義建築”流派早出現在荷蘭,然後席捲整個世界,但在全世界發展時,荷蘭的建築發展卻停歇不前。奧德有感於此撰寫本書。本書譯自德文第二版,於初版擴充了兩個部分。奧德通過對一個建築專案的描述、一次演講、一篇論文和一些評論,對新建築,特別是當時的荷蘭建築的狀況和未來發展提出了展望。   J.J.P. 奧德(Jacobus Johannes Pieter Oud,1890—1963),荷蘭建築師,荷蘭風格派運動合作者之一。 我的自述 2 未來的

建築藝術及其建築學潛力 6 荷蘭現代建築發展淵源:過去、現在與將來 22 後記 80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對歐洲建築的影響 96 是與否:一個建築師的自述 104 新建築走向何方:藝術和標準 110  

砌築之音樂性取樣

為了解決荷蘭風格派運動的問題,作者李炳昇 這樣論述:

在本論文中,研究者將自身的生活經驗作為一個主要的出發點,將音樂與建築所帶來的日常感受轉化成為跨領域的結合,並且從中探討音樂與建築在不同尺度、單位、與時間中,重疊以及分離的狀態。研究中最需要被克服的問題是,音樂與建築的主觀及客觀條件,設計概念的發展要如何兼顧與平衡。 音符和磚塊在論文中被視為一個媒介,結合音樂理論的規則與建築領域常用的模矩化來發展空間設計。擷取這兩者中的最小單位,加入參數化建模以發展出一套可運用的設計方法,促使其設計發展過程能被合理的體現,以期進入下一個階段的設計操作,並以此作為中心設計理念的主軸。 論文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說明音樂與建築單位的取材與應用;接著藉由兩

首不同編制的曲目,以其中的作曲手法作為依據,發展成為兩個不同尺度的建築設計;過程中一討論了音樂家與建築師在各自的領域中,受到時空背景的影響與慣用的手法。 本研究認為樂曲詮釋及建築設計的過程,有著一定的相關性,都是藉由累加主觀與客觀的因素不斷疊加的結果。論文中的創作手法有一定的規則與侷限,而如何突破研究者主觀的詮釋,好讓讀者能理解設計理念亦為本論文的一大挑戰。

包浩斯ABC:一本讀透影響力逾百年的設計界傳奇(包浩斯 100 週年紀念版)

為了解決荷蘭風格派運動的問題,作者EllenLupton 這樣論述:

  一場書頁上的展覽盛大揭幕,   繁體中文版搶先全球上市。   設計界雙權威巧手編排,   環環相扣的圖文解說,   深掘包浩斯理論傳承百年的始末。   ★ 包浩斯成立 100 週年紀念版,搶先全球上市。   ★ 長銷 28 年經典再現,洞悉包浩斯核心理論的第一本書。   ★ 榮獲美國平面設計終身成就獎的雙權威聯手,打造有如看展的閱讀體驗。    ★ 內含多張拉頁、特色印刷設計。   走過百年風華,包浩斯何以能屹立不搖,成為眾多現代設計的啟蒙原點?   本書探討的不是包浩斯成形的動盪沿革,而是回歸其最精純的設計原理,   揭露其之所以能歷久彌新的真貌。   ▎策展老手如實呈現理論

原貌,閱讀本書有如欣賞一場展覽。   路普頓與米勒皆是榮獲平面設計終身成就獎的高手,同時也是資深策展人。他們精選出包浩斯最具代表性的理論,透過環環相扣的圖文編排,詳述理論成形的來龍去脈以及對於後世的影響。   ▎重量級學者化繁為簡,梳理出傳承百年的經典理論。   包浩斯的教授們殊途同歸,皆是在龐雜的設計語言中戮力找出通用語法。   ︱瓦西里.康丁斯基首度提出三個基本形狀與三原色之間的對應關係:三角形是黃色,方形是紅色,圓形是藍色。三原色對應圖形自此成了視覺語言的通用句型,也是包浩斯最具代表性的圖像。   ︱「線」是在頁面上拖曳而過的「點」,「面」是線條移動留下的記錄。如今成為許多藝術設計

靈感泉源的「點線面」,是康丁斯基在拆解各式圖像結構後,歸納而來的構圖基礎要件。   ︱福萊德瑞克.福祿貝爾喚起大眾對於學前教育的重視,他發起的幼稚園運動促成了幼稚園的誕生與普及。他為基礎繪畫課程設計的網格練習,把複雜的視覺世界變成簡化的組件,最後成了表現二維設計的基本框架。   ︱赫伯特.貝爾在一次大戰德國戰敗的時空背景下,捨棄了個人風格與特色的追求,回歸幾何圖形的純粹與功能上的考量,設計出一組「通用字體」,往後衍生的諸多字型樣貌皆是以此為藍本。   ……  

進口椅之人因工程探究

為了解決荷蘭風格派運動的問題,作者陳韋伶 這樣論述:

過去台灣家具產業因具備優勢的製造業條件,外銷各國享有「家具王國」的美名。但近年受到原物料和工資等因素影響遭受極大的衝擊。國內中低價位的家具市場被東南亞等開發中國家所取代,以北歐風格興盛的現代家具雖為高單價,卻仍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本論文主題在探討台灣進口家具之人因工程設計是否適用於亞洲人,據文獻探討及配合台灣人體計測值,參考各家具行的商品尺寸目錄後,從而界定出符合我國之人因工程尺寸,以作為國人選購進口家具之依據。本研究進口椅樣本總計100張,分為扶手椅32張、高背椅20張、餐椅32張和休閒椅16張等4類椅種,分析其椅坐寬、坐高、椅寬、椅深、坐深、椅高和椅背傾斜角度等尺寸,是本研究中探討椅子的

人因工程中最基礎的數據。本研究結果發現,四種類型家具椅中僅只有樣品扶手椅A-9以及高背椅H-20等2張椅子的人因工程尺寸係完全符合標準,其比例佔整體家具椅的2%。這表示所進口的家具椅其人因工程尺寸之設計仍需待改善,以免造成使用者在長期使用時身體上的負面影響。因此建議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時應對自身的姿勢稍作調整,讓自身整體的肌群能獲得適度的伸展,降低使用期間所累積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