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建築史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西方建築史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梁思成寫的 梁思成的作業 和FrancescaPrina的 建築鑑賞百科:數百張高解析全彩內外觀實景圖照,帶你一窺世界各地特色建物全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建築風格Live——人人都該懂點西方建築史 - 每日頭條也說明:建築風格Live——人人都該懂點西方建築史 ... 古希臘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是歐洲建築的先河,發展時期大致為公元前8~前1世紀。該時期實現了由木建築向石建築的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中國青年 和漢湘文化所出版 。

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蘭翔所指導 余一蕾的 田中央事務所「地點性」建築實踐之研究 (2020),提出西方建築史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現代建築、宜蘭經驗、地域性、地點性、空間體驗。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黃舒楣所指導 李應承的 設計都市的前世今生:由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檢視都市設計的多重過程 (2020),提出因為有 西區門戶計畫、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鐵路地下化、公民參與、參與式設計的重點而找出了 西方建築史的解答。

最後網站紅磚與白石交疊,從建築看台灣近代風貌- 微笑精選好文則補充:凡是意欲名留青史的建築師,莫不努力爭取設計能使用石材建造的作品傳世;而服務神權和王權的永恆象徵建物也必為石造,所以說西方建築史是一部石頭打造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西方建築史,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梁思成的作業

為了解決西方建築史的問題,作者梁思成 這樣論述:

《梁思成的作業》的主要內容是梁思成先生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築史課的筆記和作業,從1925年9月28日開始至1926年3月22日,一共有36節課,是否是完整的建築史課的筆記和作業,目前不可考。 《梁思成的作業》這些筆記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梁思成先生上課的筆記內容,第二部分是建築圖,第三部分是梁先生根據上課的內容,課後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後做的摘錄和筆記。 《梁思成的作業》在摘錄的文字前有一個括弧,括弧裡是這些摘錄文字的來源,比如(芒茨),就代表這部分文字的內容來自于法國作家芒茨的著作。 有一點特別需要向讀者朋友們說明的是,因為西方建築的中文譯名眾多,為了防止混淆,我們按梁先生當年修讀這

門課時的指定參考書《弗萊徹建築史》(Sir Banister Fletcher’s: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中的譯名來做了統一。 《梁思成的作業》涵蓋的文藝復興時期眾多的建築和建築師,為了方便讀者朋友的查找,我們特地在全書的最後做了一個圖表,清晰地列出了這些建築的中英文名稱、所在城市、建築師的名字。     梁思成   中國近現代著名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中國建築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古建築研究的先驅者之一。 學貫中西,破譯法式 ——西方建築史學習對梁思成學術研究之影響   導讀 第一課:9 月 28 日 , 1

925 年 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什麼是文藝復興,文藝復興的開端 第二課:9 月 29 日 , 1925 年 研究領域,文藝復興 & 近代以來,起源於義大利的原因, 德意志國王,教皇與國王之間的衝突,封建時期,義大利封建制度的失敗,城市與國家 第三課:10 月 5 日 , 1925 年 雇傭兵隊長,個體的發展,倖存的“拉丁舌”,古典文化的復興,無法接受的哥特式建築風格,開闊的平面,區域的影響 第四課:10 月 6 日 , 1925 年 城市研究的其他來源,文藝復興早期(佛羅倫斯學派,倫巴第學派,威尼斯學派),文藝復興全盛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洛可哥與巴羅克,新古典主義時期,佛羅倫斯學派(菲利波•布

魯內萊斯基)   * 課後筆記 布魯內萊斯基(生卒時間與地點資料,家庭,早年生平,布魯內萊斯基的主要作品清單)   第五課:10 月 12 日 , 1925 年 佛羅倫斯大教堂穹窿(方案,穹窿在建築方面的影響,內部)   * 課後筆記 修建佛羅倫斯大教堂穹窿   第六課:10 月 13 日 , 1925 年 布魯內萊斯基的其他成就,巴齊禮拜堂   第七課:10 月 20 日 , 1925 年 建築新方法,聖洛倫索教堂,聖靈教堂, 修道院   * 課後筆記 聖洛倫索教堂老聖器室,聖靈教堂   第八課:10 月 26 日 , 1925 年 育嬰院涼廊,其他建築,皮蒂宮,巴齊-誇拉泰西府邸,作為建築

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米開羅佐 第九課:10 月 27 日 , 1925 年 米開羅佐的其他作品,聖馬可(女)修道院,Palazzo Vacquo,聖歐斯托焦大教堂的波爾蒂納裡禮拜堂,阿爾貝蒂,裡米尼的聖方濟各教堂,盧徹萊府邸,新聖母教堂   * 課後筆記 米開羅佐的主要作品清單,阿爾貝蒂的作品清單,聖方濟各教堂   第十課:11 月 1 日 , 1925 年 聖安德列教堂,羅塞利諾,皮柯洛米尼府邸,比恩察   * 課後筆記 比恩察的建築   第十一課:11 月 2 日 , 1925 年 朱利亞諾•達•桑迦洛,卡爾切利聖母教堂,貝內德托•達•馬亞諾和 克羅納卡,斯特羅奇府邸,阿戈斯蒂諾•迪•杜喬,

聖伯爾納教堂小禮拜堂,這一時期的小型作品   * 課後筆記 小型作品清單   第十二課:11 月 9 日 , 1925 年 佛羅倫斯學派的影響,巴喬•蓬泰利,威尼斯宮,總結(總體的概念,建築特徵),倫巴第學派(哥特傳統,赤陶土,米蘭),菲拉雷特,米蘭總醫院,聖薩蒂羅教堂的聖母禮拜堂,聖母恩澤教堂,阿比亞泰格拉索教堂的門廊   * 課後筆記 羅馬學派,威尼斯宮和聖馬可教堂,倫巴第學派,菲拉雷特,米蘭總醫院,布拉曼特生平,聖薩蒂羅教堂,聖母恩澤教堂,聖安布羅斯教堂的神父住房,阿比亞泰格拉索教堂,科萊奧尼禮拜堂   第十三課:11 月 16 日 , 1925 年 卡爾特隱修院,科莫大教堂的大門,威尼

斯學派   * 課後筆記 帕維亞的卡爾特隱修院,科莫大教堂的門   第十四課:11 月 17 日 , 1925 年 色彩畫家流派,突出水準的特點,其他特點,建築裝飾,憲章門,威尼斯總督府,彼得羅•隆巴爾多,文德拉明•卡萊爾吉府邸,聖母神跡教堂,安東尼奧•甘貝羅和毛羅•科杜奇,聖撒迦利亞教堂立面   * 課後筆記 威尼斯總督府,文德拉明•卡萊爾吉府邸,聖母神跡教堂,聖撒迦利亞教堂,科納•斯皮內利府邸,古索尼宮,達裡奧府邸,舊行政長官官邸,時鐘塔,鐘樓   第十五課:11 月 23 日 , 1925 年 聖馬可學校,聖洛可學校,喬瓦尼•焦孔多修道士,議會大廈,佈雷西亞(共濟會大廈,典當行,奇跡聖母

教堂),博洛尼亞(飲泉宮,法瓦大殿),文藝復興全盛時期(羅馬學派,威尼斯學派,佛羅倫斯學派)   * 課後筆記 聖馬可學校,聖洛可學校,斯特拉察羅裡宮,聖體教堂,共濟會大廈,典當行,奇跡聖母教堂,議會大廈,飲泉宮,法瓦大殿,迪亞曼蒂府邸,羅韋雷拉府邸,聖本尼狄克教堂,科斯塔比利宮,傳福音者聖約翰學校,聖喬貝爾教堂   第十六課:11 月 24 日 , 1925 年 文藝復興全盛時期,風格更加一致,主要的分支,羅馬作為中心,建築的特點,畫家們的教育背景,不過於依賴裝飾,未完工建築的延續,建築師的名望,中世紀的遺產,特點,布拉曼特   第十七課:11 月 30 日 , 1925 年 布拉曼特,樞密

院大廈,吉羅宮,蒙托裡奧的聖彼得教堂隱修院小神殿,吉羅-托洛尼亞宮,和平聖母教堂,梵蒂岡觀景樓庭院,聖彼得大教堂   * 課後作業 樞密院大廈,聖彼得教堂隱修院小神殿,聖彼得教堂,梵蒂岡,和平聖母教堂,靈魂聖母教堂,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布拉曼特設計結構比較,布拉曼特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與米蘭聖洛倫索教堂的結構比較,民眾聖母教堂,聖奧古斯丁教堂   第十八課:12 月 1 日 , 1925 年 拉斐爾,聖彼得大教堂,瑪達瑪別墅,潘道菲尼府邸,佩魯齊,法爾內西納別墅,聖彼得大教堂,馬西莫圓柱府邸 第十九課:12 月 7 日 , 1925 年 小安東尼奧•達•桑迦洛,聖彼得大教堂,法爾內塞府邸

第二十課:12 月 8 日 , 1925 年 米開朗琪羅,處女作,聖洛倫索教堂新聖器室,勞侖齊阿納圖書館前廳的階梯,坎皮多利奧宮殿建築群,法爾內塞府邸,聖彼得大教堂 第二十一課:12 月 15 日 , 1925 年 米凱萊•桑米凱利,貝維拉誇府邸,龐貝宮,帕利奧門,佩萊格裡尼禮拜堂 第二十二課:1 月 4 日 , 1926 年 桑索維諾,科爾納羅府邸,造幣廠,鐘樓平臺,聖馬可圖書館,佛羅倫斯學派(聖布萊斯聖母教堂,撫慰聖母教堂,貢迪府邸,潘道菲尼府邸) 第二十三課:1 月 5 日 ,1926 年 正統的古典主義時期,賈科莫•巴羅齊•達•維尼奧拉,朱利婭別墅,聖安德列教堂,卡普拉羅拉法爾內塞別墅

,耶穌會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的小圓屋頂,安德利亞•帕拉第奧,維琴察巴西利卡 第二十四課:1 月 11 日 , 1926 年 維琴察巴西利卡,波爾托•佈雷甘澤府邸,神職人員大廈,瓦爾馬拉納府邸,巴爾巴拉諾府邸,卡皮塔尼阿托敞廊,卡普拉別墅,聖喬治大教堂,救世主教堂,奧林匹克劇場 第二十五課:1 月 12 日 , 1926 年 熱那亞大學大廈,卡裡尼亞諾聖母教堂,巴羅克時期,卡洛•馬代爾諾,聖彼得大教堂,洛倫佐•貝爾尼尼,聖彼得大教堂柱廊,羅馬梵蒂岡宮教皇大臺階,巴爾達薩雷•隆蓋納,聖母安康教堂,佩薩羅府邸,雷佐尼科宮,18世紀,卡塞塔皇宮, 新翼陳列室   第二十六課:2 月 8 日 , 1926

年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哥特式建築的消逝,義大利的靈感,義大利的戰役,婚姻,學徒,對比,建築結構對比   第二十七課:2 月 9 日 , 1926 年 資訊的來源,在法國的義大利人(弗朗切斯科•蘿拉娜),信件,楓丹白露宮,學派(盧瓦爾學派,楓丹白露學派,勃艮第學派,法國南部學派,海岸學派),建造 第二十八課:2 月 15 日 , 1926 年 瓦盧瓦王朝,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形式,建材,結構,布盧瓦府邸路易十二的側翼,加永府邸,市政廳,弗朗索瓦一世時期的風格(弗朗索瓦一世,方案,建材,布盧瓦城堡北翼) 第二十九課:2 月 16 日 , 1926 年 尚博爾府邸,楓丹白露宮,側翼的漂亮壁爐,聖熱

爾曼府邸,馬德里府邸,莫雷公館,阿宰勒裡多府邸,舍農索府邸 第三十課:2 月 23 日 , 1926 年 這一時期的室內風格,教會的建築,聖尤斯塔修斯教堂,聖米迦勒教堂,聖皮爾教堂,喬治•德昂布瓦斯的墳墓, 第三十一課:3 月 1 日 , 1926 年 亨利二世時期(亨利二世的風格,義大利人的影響),特點(平面,柱式,立面圖),建築師(皮埃爾•萊斯科,讓•古戎),盧浮宮,卡納瓦萊府邸,瓦盧瓦禮拜堂 第三十二課:3 月 8 日 , 1926 年 菲利貝爾•德洛爾姆,阿內府邸,土伊勒裡宮,讓•比朗,尚蒂伊小府邸,埃庫昂府邸,土伊勒裡宮,蘇瓦松府邸,阿內陵墓,尼古拉•巴舍利耶,阿塞紮府邸,皮埃爾故居

,尚貝朗府邸 第三十三課:3 月 9 日 , 1926 年 波旁王朝,亨利四世風格,亨利四世,路易十三,方案 第三十四課:3 月 15 日 , 1926 年 亨利四世風格,楓丹白露宮(鹿廊,洗禮堂,辦公庭院),皇家廣場,沃蓋府邸,聖司提反教堂,三一禮拜堂,薩洛蒙•德布羅斯,盧森堡宮,雅克•勒梅西埃,盧浮宮,皇宮,樓梯,聖司提反教堂立面,弗朗索瓦•芒薩爾,布盧瓦府邸的奧爾良之翼 第三十五課:3 月 16 日 , 1926 年 路易十四,這一時期的特點,裝飾,紀念性建築(盧浮宮, 盧浮宮東立面,阿波羅長廊,土伊勒裡宮) 第三十六課:3 月 22 日 , 1926 年 凡爾賽宮,聖但尼門,旺多姆廣場

,巴黎榮軍院,索邦教堂,巴黎榮軍醫院教堂,榮軍院穹頂,凡爾賽宮的小禮拜堂   索引 出版說明    

西方建築史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兄弟姐妹感情卻是彌足珍貴。
民國三十八年擔任醫護女兵和父親相識結褵,民國四十四年隨著父親帶著一歲女娃(大姊)跟著部隊,自浙江大陳島撤退來台,到了台灣先落腳於高雄美濃,寄住在簡陋的活動中心角落,生活非常的克難,慶幸的是再獲一女(二姊),因為一份軍餉無法養活全家,母親忍痛將大姊二姊分別寄養在兩位叔叔伯伯家,母親隻身到台北,為台灣有錢人家幫傭,數年後全家又再隨部隊遷移,落腳在澎湖縣西嶼鄉,再得三姊四姊五姊和么兒明義。
父親在澎湖服役於反共救國軍海上大隊,當時軍人眷屬生活極為困苦,為了填飽一家六個小孩的肚子,母親領著大姐四處撿拾地瓜、落花生帶回家補充糧食,為了改善生活在家圈養小豬二隻,大姊每天去軍中收集廚餘,挑回家中飼養小豬,把豬養大後賣掉變現貼補家用,後來父親又調回台灣到三重衛生大隊服務( 清潔隊 ),母親帶著我們一家大小住在三重正義南路垃圾回收場旁的「違章建築」,每天去垃圾場做回收分類賺一點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有一年垃圾場發生大火,燒掉了我們遮風避雨的「房子」,那年爸爸決定退伍並簽約遠洋商船出海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媽媽決定搬家到五股鄉貿商眷村租屋,為了讓孩子可以上學讀書。
母親一人養活五個小孩吃穿讀書,省吃儉用在家中做聖誕燈手工,所幸父親軍中老友幫忙,介紹到某校長家幫傭又到泰山高中當工友,母親看不懂字但能分辨公文,還會分類印刷考卷,學校任何雜務工作她都使命必達,62歲屆齡時必須辦理退休,校長、主任、老師、職員都捨不得最和藹可親的「陳媽」退休,時至今日母親在學校的待人處事、工作態度都還在老同事口中傳頌。
為了陳家,奉獻一生青春歲月,吃盡千苦萬難,韌命的無怨無悔,教養五女一子,雖未要孩子追求「求功成名就」,但母親以言行身教,引導子女們崇禮尚義、教忠教孝;有段時光母親嘴巴不說但對於分離近四十年未見的大陸親人,思念溢於言表,在政府開放兩岸探親之際,民國七十九年由明義陪伴父母兩老返鄉探親,從浙江寧波機場回家途中,翻山越嶺舟車勞頓,折騰近20個小時才找到兒時老家,父親見其家鄉親人,矜持依舊但仍是濕透眼眶,母親回到石浦老家見到兄弟姊姊,緊緊相擁泣不成聲,好似幾十年來所受的苦難,回到「娘家」,情緒徹底的崩潰渲洩,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命運的無奈。
來到寶島台灣,不論何人何時何地,她總是笑臉迎人,真誠親切,從一個道地外省婆變成安身立命,說著流利台語的台灣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到後山走路運動,天光微亮就到土地公廟,誠心上香、奉茶、擦桌、掃地,三十年如一日,媽媽燒香拜佛從不求榮華富貴,只跪祈子孫平安。
媽媽的好人緣是鄉里鄰居公認,也是明義每次選舉的最佳助選員,幾次選舉她瞞著大家,自己默默背著文宣走到泰山市場沿路發送,見人就說這是我兒子「陳明義」他在選舉,請你幫幫忙投他一票,偶有反對者直言不支持,她臉上流著汗、心裡淌著血,仍然彎腰鞠躬禮貌謝謝,這是娘親疼子,母儀天下!
103年明義参選議員連任失敗,一段剪輯不實的影片形塑她的兒子是惡行惡狀欺負清潔隊的政客,透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刻意傳播,明義以五票之差落選。這對媽媽的精神及健康無疑是一個嚴重打擊,雖然她知道兒子是因為擋下五股「設置火葬場、殯儀館」,被反撲攻擊而落選,但她無能為力,許多左鄰右舍、爬山拜拜的老朋友,都給予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媽媽卻還是因此淡出人群、沉默寡言。
104年明義依舊如常每日到服務處上班,但母子間相處卻有變化,常常相對無語, 她怕我難過,我怕她傷心,這一年,我第一次有時間為自己媽媽過母親節,親自為她別上胸花,但我知道這是媽媽一輩子最心痛的母親節。
105年5月,我遞補回議會再任議員,107年5月媽媽當選新北市模範母親,在公所的表揚會上我跪著奉茶,在市府的表揚會上朱市長頒證,全家人一同獻花,媽媽露出了好久不見的溫馨笑容,這份榮耀她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往後幾年媽媽少有出門,我每天都是早上告知「出門上班了」,晚上回到家她幾乎都已就寢入睡,這段時間媽媽眼睛越來越差,身體也日漸消瘦,精神偶有失憶,除了牙齒不好還算健康,但我已深刻體會到「 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
110年7月14日傍晚時分,我摯愛的母親無病無痛在家人子孫陪伴身邊下辭世,走完了辛苦坎坷的一生,看著安祥的遺容雖然不捨,但也慶幸媽媽修得善終,願媽媽一路好走,隨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的媽媽,全世界最偉大的母親!

田中央事務所「地點性」建築實踐之研究

為了解決西方建築史的問題,作者余一蕾 這樣論述:

在1950年代,出於對近代主義的反省,地域主義(Regionalism)試圖恢復有人性的環境並創造讓人感到有溫度的建築。此時恰是「現代主義中國建築」在台灣萌芽的時期,也正是國民政府來台極力鞏固政權的開端。隨著政治影響力的增加與自由創作空間的緊縮,「明清宮殿復興樣式」建築逐漸成為支配台灣建築界的權力。本應紮根台灣土地的「真實的」地域性建築,異化成了極富東方神韻的「虛假的」地域性建築。在1970年代末,以漢寶德為首的第二代建築師開始關注台灣傳統建築的研究與保存,但多為以語彙為主導的「表象式」地域主義建築。1990年代,在解嚴的社會背景之下社區營造逐步興起,台灣建築關懷的對象逐漸擴展到民間及更多元

的族群。在宜蘭地區湧現出的眾多關懷在地環境的建築師團隊中,田中央建築團隊是典型代表。相較於戒嚴時期湧現的激昂卻空洞的地域性表現,田中央的在地實踐更能連結真實的地方生活與環境。然而,田中央團隊的建築實踐常被譽為宜蘭地域性建築之典範,甚至被廣泛誤解為代表著宜蘭的地域性風格。「地域性」在頻繁甚至氾濫的使用過程中,早已模糊化形成一種感覺的表述,而無法具體指涉某種特定操作方法下生產出的建築樣式,或是某派意識鮮明的建築主張。因此,本研究首先對西方建築史脈絡進行爬梳,釐清地域主義及其批判的真實意涵;其次,探討在台灣地區特殊政治力影響下發展而成的「地域性」建築;進而在此基礎上,回顧不同研究者對田中央事務所生產

的「地域性」建築,以及對宜蘭風格的論述與誤讀之可能性;最後,對田中央事務所的四個建築案例(壯圍沙丘、櫻花陵園、羅東文化工場、中山小巨蛋)及建築所在的地點(Place)進行深度剖析。本研究從空間與時間向度分析田中央建築團隊對於「空間體驗」的態度,以及空間與環境設計的操作手法,以詮釋其「地點性」表達的空間實踐特質。

建築鑑賞百科:數百張高解析全彩內外觀實景圖照,帶你一窺世界各地特色建物全貌

為了解決西方建築史的問題,作者FrancescaPrina 這樣論述:

建築系教授口碑推薦,建築入門最佳讀物! 史上首創,第一本內容最完整的建築書籍、細節說明最詳細! 數百張高解析全彩建築照片,帶你認識世界各地特色建築     本書從建築的各個單元名稱,詳細解析建築構造的定義。帶領讀者從古羅馬建築、巴洛克建築到現代綠建築,數百張建築細節照片帶讀者盡覽各建築的特色。讓建築藝術的初學者能更快了解世界各地建築構造、形狀、風格定義。本書時間涵蓋2000多年,地點遍布全球,精彩圖像連接專業文字,使讀者在學習建築鑑賞時更加輕鬆,更快領略建築之美。   本書特色     1.最適合建築學生專業入門的選讀教材   從單位建築的細節說明到整體建築的特色賞析,帶讀者由簡入深,一步

一步進入建築領域,清楚的目錄索引,方便隨時查閱建築名詞,建築學生的入門首選百科。     2.建築結構基礎概念、名稱解釋一網打盡。   詳解建築與土木結構,奠定學習基礎,讓讀者在進入建築學專業前打好基礎,配合各結構的高解析全彩照片,文字連接圖像更快記憶,學習建築不再枯燥。     3.詳述各時代建築特色,建築之美震懾人心。   無論是希臘時期的各種柱式,古羅馬時代的實用性公共建設,還是哥德式建築的卓越建築技術,離經叛道的巴洛克建築,到現代的綠建築。本書網羅豐富精采的圖輯,讓讀者一飽眼福。   專業口碑推薦     本書內容充實,對建築與環境教育有重大貢獻。──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所長/王榮進

    透過每個建築主題,作者以其對於建築形式的高度洞察力和審美的穿透力,引用許多引人入勝且超越學院範疇的建築作品和其圖片,帶領讀者遊走在浩瀚的建築時間軸與空間裡,從古代到當代、從西方到東方、從藝術到科技、從物質到精神,可說是一本無可取代的建築學基礎書。──中國民國都市設計學會理事長、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林靜娟     本書說明建築如何再現,非常難能可貴,值得閱讀。──建築歷史與理論學者/林家暉博士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暨都市設計學系  教授/邱世仁     不只經典案例,更從生產設計的圖學、模型、工法等開始,介紹鑑賞建築的起點。──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助理教授/凌天

設計都市的前世今生:由台北市西區門戶計畫檢視都市設計的多重過程

為了解決西方建築史的問題,作者李應承 這樣論述:

本研究從2015年台北市政府啟動「西區門戶計畫 」的參與式設計為起始,追蹤本案都市設計特定區的推動與落實,試圖掌握「都市設計」其中的內涵與意義。回顧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的興迭與整體空間的變遷;該區作為城市首要的交通功能,不僅是市區居民主要的日常通勤,更逐漸在都會化的脈絡中,發展成城際轉運的重要樞紐,甚且在今日更成為國際往來的交通節點。其重要性也反映在每個時期的治理政權,將該區拿來用作思量政治、經濟等空間再生產之重要支點。本文架構方式,以分章展開多重的都市設計論述,由歷史空間的演繹;計畫與設計的專業領域過程;實踐與營造發展的過程;公共性的參與及其空間政治之過程為框架,分層書寫都市設計的多重過程。

本文採取質性方法,透過參與觀察民間組織如何論述挑戰西區門戶計畫;以工讀方式參與本案規劃公司;以及具體檢視歷年的設計文件分析其設計策略,回應此案所發生的都市設計發展。回顧歷年研究範圍內所劃定的配置分區,幾經轉折定位也幾經調整;若仔細檢視其規劃內容,每一個空間功能的賦予都可折射出特定時代思潮的特徵,同時也反映出政治的、經濟的、文化上的影響,而非單純只是「使用」、「交通」、「公共空間」等單純的分區管制的設定。文中試圖從中看見,都市設計的構想定位到具體落實,其中的廣泛與複雜。2015年再次啟動的「台北車站特定計畫區」,與過去發展不同,相較過去重於探討方案構想,新計畫更著重於核定開發分區及工程落實。以往

三案皆是為期一年的設計與規劃,而本案合約則長達三年。每次工程或程序進度都是一次階段性成果,都市設計與工程實踐的混合,看見了官方執行的效率,但卻產生分別開發的現象,這使得原來整體的都市設計特定區整體不再是同一的圖像。2015年啟動的都市設計特定區,看起來像是一個滾動中,隨著開發亦步亦趨構成紋理,最終於三年後的2018年設計結案作為都市設計的成果,本論文梳理在此過程中究竟都市設計在此過程中發生了哪些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