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上學習進度英文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跟不上學習進度英文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吳文炎寫的 添翼: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 和岡田順子的 10天救回高中英文: 國中沒學好,從此跟不上?用你一定可以理解的順序編排,速學技巧,學校搶著用。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晨星 和大是文化所出版 。

國立屏東大學 文教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楊智穎所指導 陳宛琪的 偏鄉小校以繪本進行英語線上教學之個案研究 (2020),提出跟不上學習進度英文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線上教學、英語繪本、偏鄉學校。

而第二篇論文淡江大學 教育科技學系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 何俐安所指導 梁婉茹的 混成學習對國際高中ESL課程學習態度及成果之行動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混成學習、螺旋式課程、數位學習科技 (Edpuzzle)、ESL課的重點而找出了 跟不上學習進度英文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跟不上學習進度英文,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添翼: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

為了解決跟不上學習進度英文的問題,作者吳文炎 這樣論述:

  這本書大致可以歸納為主要是在從事社會工作第二個十年的工作經歷與故事。     這十年我也慢慢想通我對社會工作的概念,因此也將這些概念陸陸續續地寫下來,作為工作歷程足跡的記錄,有了這些概念,才能理解接下來文章的第二部分─外展機構的困境與希望與第三部分─中國大陸參訪的發現與差異當中的脈絡與角度,期待不管是一般社會大眾或是社工相關從業人員都能夠更了解社會的不同層面與不同的社會問題,我相信如果我們多一分了解與理解,我們就能有更多的協助機會與可能,那麼社會上的苦難就更有機會能減少一分,因此我也希望這本書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弱勢者的處境,唯有越多人知道與理解,才會有更多的資源與協助出現。 作者

簡介   吳文炎     學歷:   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士、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系碩士     經歷: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學習障礙協會社工員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工督導   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   臺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第一位認證社工督導 推薦序一  愛無國界,更無時限/李家同   2 推薦序二  把對的事情做好(Do Right Things Right)/唐傳義  5 推薦序三  讀萬卷社工書,不如行萬里社工路/鄭勝分  9 推薦序四  看見孩子改變─加入博幼課業輔導是機構一項絕對超

值的投資/陳立庚  13 推薦序五  我們不應放棄思考與嘗試的是:政府和社會還能多做些什麼?/周江杰  18 推薦序六  影響、擴散、永續一場社會工作的奇幻生命之旅/吳佳霖  22 自序  培力與轉變的社工路  27   第一章  社會工作的脈絡與概念 01 電影 36 02 說謊 41 03 偷竊 44 04 雞蛋 48 05 品格 52 06 感恩 57 07 職業 62 08 杯子 66 09 團督 71 10 流動 75   第二章  外展機構的困境與希望 11 外展 82 12 困境 91 13 返家 95

14 家人 100 15 意願 105 16 夢想 110 17 仲介 118 18 終於 122 19 添翼 128 20 72% 135 21 IP      140   第三章  中國參訪的發現與差異 22 參訪 146 23 優勢 151 24 語言 155 25 目的 161 26 保留 165 27 蘆笙 169 28 濕涼 175 29 小希 179 30 冰棒 186 推薦序一   愛無國界,更無時限 李家同  博幼基金會董事長     這本書不僅在時間上涵蓋了一個社會工作者二十年的經歷,在地理上甚至更

從台灣拓展到大陸,對文炎來說,愛無國界,更無時限。每一個需要幫助人都是一樣的,在他們身上,受過專業訓練的社會工作者在每一個故事情節裡找到問題的脈絡,進而發掘背後更深層的社會問題。甚至是在電影中,文炎也鼓勵學生在細微的情節中訓練自己的「同理心」,這樣才能真正和弱勢者站在一起,為他們發聲。     社會工作需要處理複雜細膩人生問題,透過文炎細細梳理每一次與個案接觸的故事,讓我們能用同理心站在每一個受助者的角度思考,比如〈偷竊〉一文,讓我們反思,面對偷竊行為的孩子,追求公平正義還是了解孩子的動機更重要。「一個孩子會偷竊一定有無法滿足的地方,這些無法滿足的地方才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只有讓孩子獲得應有的

滿足,不管是物質上或是心靈上的滿足都同樣需要被滿足,如此才能遏止偷竊的事件再次發生。」     「飢寒起盜心」,是社會工作者放在心裡的一句話,就像書中每一個個案故事,都有藏在背面的動機,唯有走進他們的內心,才能聽見真實的聲音,也才有可能從頭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從2010年開始,文炎帶領博幼的同仁篳路藍縷地開創了「外展」課輔模式,以無比的熱情和耐心,將教育的希望種子投入安置機構、教會、社區組織、學校等地方。因材施教的教學和社工夥伴的關心,讓這些原本放棄自己的孩子,重新找回信心。因為教育讓他們離院後能有更多機會,找到自己的出路,過程絕對充滿艱辛,文炎說「用積極努力的社會工作,留住那些離開安

置的孩子」,這是非常難在其他地方了解的經歷,本書娓娓道來其中甘苦。     邀請大家細細品味這本書,看看社會工作者如何思考,如何解決問題,也讓我們評判問題時、待人處事時,能多一點溫柔和感性。   推薦序二   把對的事情做好(Do Right Things Right) 唐傳義  博幼基金會董事長     我很喜歡跟學生分享的一句話就是「把對的事情做好(Do Right Things Right)」。在人生的路上,只有把事情做好是不夠的,因為如果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而盲目前進,往往是白費努力、徒勞無功。     市面上有關社會工作的書籍很多,但是很少有能讓人感同身受作者是站在弱勢者立場書寫的書。

文炎的書寫,雖然從第一人稱出發,卻同時讓人看到那些與他站在一起孩子們的臉龐。能讓文字如此的具體,也許除了因為文炎本身曾有過的經歷外,另一方面,也許跟他能大方說出弱勢孩子內心的渴望與想像有關。     在給予弱勢孩子「需要」的服務同時,我們往往很少想到孩子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因此許多社會工作者,常常在提供服務後,卻對受服務者「不知感恩」的行為,或為什麼服務沒有辦法達到成效感到困惑。這樣的困惑,也許來自於我們習慣將弱勢孩子劃歸成「弱勢孩子」,也就是當這群孩子擁有了弱勢身分,他們似乎就會與一般孩子擁有不同的想法,或面對事情會有不同的反應。然而在文炎的書中,他坦率的說出,弱勢的孩子就是孩子,跟一般的孩

子一樣,擁有同樣做夢及思考的能力,他們並不會因為貧困,就不會想要NIKE的球鞋,或出生時就自動長出一副「感恩」的心腸。也因此當他在「雞蛋」一文中,引用村上春樹獲得文學獎時的講辭「以卵擊石,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無論高牆是多麼正確,雞蛋是多麼地錯誤,我永遠站在雞蛋這邊」,也令人格外深刻的感受到社會工作者應該具備的道德與勇氣。     文炎將這本書定位為他自己從事社會工作第二個十年經歷與故事的紀錄,其中也觸及了博幼基金會在2010年後展開的新服務—外展服務。對博幼來說,外展服務是一項新的挑戰。雖然一樣是提供課業輔導服務,但是因為合作機構性質的不同,學生的需求也會有所差異。如

何符應各機構弱勢學童的需求,調整課輔策略與方式,用以達成更大的成效,也是博幼這些年來一直努力尋求創新的地方。如果你是對機構合作有興趣者,不妨也可以多深入閱讀這個部分。     在書的第三部分,文炎也談到他到中國大陸,及對當地公益團體發展的一些想法,這是在台灣的我們較少看見的。雖然社會背景有所不同,但當看到文炎筆下的小希,跟「冰棒」文中的小歲,讓我想到我曾經在一次去博幼宜蘭中心時所發生的事情。那時課輔老師給我看一封信,信的內容是孩子聖誕節寫給媽媽的感謝信。雖然媽媽遠離家鄉與孩子,但是孩子在信中寫到,他了解自己的狀況,也願意承擔責任,請媽媽不要擔心自己。對孩子的早慧,我感到不捨,但是一方面我也為孩

子感到開心,因為如果孩子的心裡有空缺,我們灌溉多少東西進去也是沒有用的。   推薦序三   讀萬卷社工書,不如行萬里社工路 鄭勝分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副教授     我個人專長在於社會企業研究,雖於大學社會教育系任教,但並無實際社會工作經驗,因為文炎送過我他的前兩本書,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當然,這不是我答應寫推薦序的原因。我擔任聯合勸募協會方案審查委員近十年的經歷,接觸過許多社福組織與社工人員,讓我對於社會工作有了一些想法,或許我可以從不同視野提供一些對本書的觀察心得。     文炎在第一章中從許多角度探討社會工作的脈絡與概念,我看到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詞:「同理心」。普遍認為這是社工

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如此方能真正解決案主的需求與問題,但令人好奇的是,有多少社工朋友可以真正做到同理心?同理心是否就是感同身受?是否就是站在案主的角度思考?我的一位朋友在大學社會學系任教,他跟我說當初為了研究遊民議題,落實田野調查去做了一週的遊民,和遊民一起餐風露宿,實際體驗及觀察這個族群的生活。我自問是否能做到如他這般?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機率不高,而想必多數人應該也和我一樣,這便體現出一個問題,就是囿於社工人員自身背景經歷,如何要求這些社工人員在披上社工背心服務弱勢族群時,就該具備同理心的能力呢?再者,某次社福機構的方案審查經驗中,機構社工人員不斷闡述他的無力感與困境,我問他:「你是不是覺

得被案主綁架了?」從他眼中看到困窘但認同的眼神,我發現許多社工人員在自我要求同理心案主的同時,也陷入了同理心的漩渦中而難以自拔。對於我的疑問,文炎在本書中提出許多具體解答,書友當可從中仔細閱讀,細細品味。     在第二章外展機構的困境與希望中,文炎透過許多故事講述博幼基金會的理念與作法,其中「添翼計畫」成為核心主軸,也是本書的主標題,而「IP」則是英文Impossible到Possible的簡稱,敘述一個充滿希望的歷程。我看到「IP」時,腦中浮現電影Mission Impossible一詞,Mission Impossible系列電影規律在於人定勝天,但男主角伊森.韓特(Ethan Hunt

)只有一位,我希望社工人員對於「IP」可以有想像,但必須有接受失敗的心理準備。一如電腦或手機當機了,大部分時刻重開機就可以解決,社會工作跟許多專業工作亦是如此,醫生無法在手術台救回每一條生命,同樣地社工人員也無法改變及協助所有的案主,當「IP」當機時,也就是Impossible還是Impossible時,社工人員自我「重開機」的能力訓練也很重要。     最後,談談文炎對於兩岸社工人員交流的觀察。我也是中華組織發展協會的理事及現任理事長,2010年協會成立前就開始每年的交流活動,文炎說幾趟大陸行真的印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我想說的是,文炎根本就是工作狂,他應該是「讀萬卷社工書,不如行萬

里社工路」的行者。這可能就是具備強烈使命感的社工人員的特質,但我希望看本書的讀者,即使您是社工人員,也毋須以文炎做標竿,請您以自己為標準即可,我常覺得「盡人事」且「仰不愧於天」後,餘事就該聽天命,社會工作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本書有故事也有理念,可以提供社工人員許多經驗與啟示,而一般讀者也可以透過本書認識何謂社會工作,誠摯推薦給讀友。   推薦序四    看見孩子改變─加入博幼課業輔導是機構一項絕對超值的投資 陳立庚  衛生福利部北區老人之家主任   因為參與,看見了孩子的改變,所以,對博幼基金會「課業輔導」帶給機構孩子的激勵與啟發,特別有感!     過去幾年,是在一所兼具服務成年

心智障礙者與法院裁定安置少女個案的公立社福機構服務,與這群幾無心機的老小孩、青春爆衝的小大人一起工作,現在想來,是段記憶鮮明的經歷。少女個案的安置與輔導,尤其繁雜,機構內的輔導人員及社工,雖非人人皆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但也所差無幾,面對這群少女,仍有著力有未逮之感,看著她們進出機構,也滋味雜陳。機構的輔導人員稱這群未滿18歲、談吐超級社會化的個案為「美少女」,部分孩子因尚未完成國中或小學教育,必須進入合作式的中途學校繼續就讀,這群就學班的孩子每天雖行禮如儀的上學,但希望看見孩子們能有進步學習成績的期待,總是經常性落空!不僅孩子們充滿挫折,其實大人們也是!     機構安置的孩子因中輟,學習中

斷的現象普遍。想像一下,年齡上理應就讀八年級的孩子,如果連26個英文字母的大小寫都沒學全、學會,試問,當她復學後,何來能力可以接續八年級的英文課業?這樣的孩子在機構內還真有一些!因此,「上課聽不懂老師說、課本上的文字怎麼樣也看不懂」這樣的情形不難想像,外在行為就以「不想聽、沒興趣、不想學、上課睡覺」來表達。長久以來,這種放棄學習的劇情,不斷在機構內上演,讓經驗極為老練的工作人員,很是苦惱。     2013年的下半年,機構內的安置輔導工作有了新的動能,轉變的契機發生在那年3月一場於高雄舉辦的課輔說明會,就是在那個場合上,從認識文炎副執行長開始的。當時內政部兒童局正在積極推動兒少安置機構課業輔導

計畫,因著這次的機緣,開始與博幼基金會接觸,同年8月繼而合作,引入博幼課輔,也因課後輔導在機構的逐漸萌芽生根,誘發並激勵孩子們學習的動力與信心,有了學習的成就感,參與課輔人數由開始的少少幾位到後來幾近全員參與,孩子有了令人驚艷的進步,工作人員驚喜看見孩子學習態度的轉變,從意興闌珊、勉為其難的消極配合到願意安靜坐下來、主動探詢能否參與課程,這樣的轉折,輔導人員也不禁暗自欣喜,孩子們的未來真的變為可能,也增加離開機構後不被再次打回原形的機會。     很同意文炎副執行長在「意願」一文中,對機構內孩子學習成就觀察的一段話:「學習意願並不是成績落後的原因,而是成績落後的結果」。沒錯!機構內的許多孩子確

實是因程度不到而聽不懂、跟不上課業進度,失去了學習的動力與興趣,無法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肯認;而博幼課輔以符合孩子程度的課程、用孩子學得會、聽得懂的方式來教導孩子,告訴孩子,只要願意,學習可以重來、不吝給予及時的讚美,當孩子們發現她們有能力學習,並從中獲得肯定,大人們也就不難看見發生在孩子們身上對學習態度上的驚人變化!     改變一定不容易,但是對機構來說,加入博幼課業輔導,絕對是一項超值的投資,值得投注熱情!     2021年對人類來說是極為艱辛的一年,世界因新冠肺炎所苦,臺灣也身在其中。為能有效阻斷病毒的傳播鏈,人與人之間交流互動的頻率與密度也被迫降低,有形與無形的社交距離也自動加大,新冠

肺炎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步調,宅在家防疫、抗疫,也就成為民眾的日常。很高興看到文炎副執行長第三本書在這樣的2021年問世,透過閱讀這本書,能夠讓更多人理解弱勢朋友的處境,願意伸手協助找尋脫離困境的可能方法,沒有人願意當一輩子的「魯蛇」;相信這本書能夠帶給在機構中努力不懈的輔導工作者信心與能量,繼續與孩子們一起工作,也邀請不管是不是宅在家都在努力抗疫的大家一同來閱讀。 第一章  社會工作的脈絡與概念 社會工作與人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尤其是弱勢者的生活更是社會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場域,而在日常當中其實就有很多跟社會工作密切相關的事物,一般人或許不太容易從這些日常的事物當中看出一些社會問題或社會脈絡

,但是,如果經過社會學訓練的人就很容易看出來這些社會事件背後所隱藏的社會現象與社會問題,當然專業的社會學訓練是需要一定時間與很專業的訓練的,並且是相當不容易的,但是簡單的社會現象與社會問題的探討訓練其實並不會很困難的。就像要成為一位合格的醫生很困難,但是擁有一些粗淺的醫學知識卻不是遙不可及的,因此希望看完這些文章的讀者也能學到簡單的從社會學的角度看待社會事件與問題。 01電影 最近有什麼電影適合給社工系學生看呢? 前一陣子在電視上看到一部電影讓我很感動,這是一部韓國電影,電影片名叫〈阿嬤的小公主〉,電影以寫實的方式刻劃出弱勢者真實的處境與議題,同時在殘酷與悲傷的情節中以幽默的方式呈現,讓觀眾在

輕鬆的過程當中了解弱勢者的處境與困境。讓觀眾在又笑又哭的情緒起伏之後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與同理弱勢者的生活,因此,我可以說這是我這幾年少數看的電影當中覺得拍得最成功,也讓我最感動的電影。 這部電影我也會讓大學社工系的學生看,因為這是一部非常適合探討社會現象與弱勢者處境議題的電影,今天我就先從一開始的劇情開始跟大家分享從社會工作角度看這部電影可以探討的問題。

偏鄉小校以繪本進行英語線上教學之個案研究

為了解決跟不上學習進度英文的問題,作者陳宛琪 這樣論述:

  本研究旨在探究高雄市偏鄉小校透過繪本進行英語線上教學實施現況,探討實施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方法,並提供建議,作為教育行政單位、學校與國小英語教師實施線上教學時之探討。本研究藉由質性研究的方式,教學方面主要以「英語繪本」為主要素材,教學實施由大專院校英語相關科系大學生之大學伴對本研究場域之小學伴,利用視訊教學數位學習平台之資訊科技設備,透過線上教學方式,進行英語繪本教學之英語線上課程,每周進行一本繪本教學,小學伴則每周都可閱讀不同的英語繪本,歷時八周。  本研究主要紀錄位於臺灣偏鄉小校,藉由臺灣教育部與國際扶輪3510地區所贊助辦理的七地區偏鄉英語數位化線上課輔計畫,於計畫執行中,運

用數位化資訊科技利器,讓市區大學伴帶領偏鄉小學伴在英語數位化學習互動交流下,翻轉偏鄉數位化教育新視野。研究者經立意取樣以高雄市某偏遠地區國小之學生11人為研究訪談對象,進行深度訪談,根據觀察與訪談結果進行後續分析。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研究結果發現,大、小學伴對此臺灣教育部與國際扶輪3510地區所贊助辦理的七地區偏鄉英語數位化線上課輔之計畫為滿意,小學伴認為,透過繪本進行英語學習較能提升對於英語之學習興趣;大學伴積極正向的態度也會對小學伴產生影響,運用線上多媒體互動的上課方式,能讓學習英語不再是件痛苦的事。小學端之教師與行政人員也認為此國際扶輪3510地區偏鄉英語數位化線上課輔之計畫,能提

供偏鄉孩子更多學習英語的管道與機會,與市區大學伴之互動也能有效拓展偏鄉孩子之視野。

10天救回高中英文: 國中沒學好,從此跟不上?用你一定可以理解的順序編排,速學技巧,學校搶著用。

為了解決跟不上學習進度英文的問題,作者岡田順子 這樣論述:

獨創拆解式文法,連學校也搶用! 日本文科省審定英文教科書《EXCEED》指定作者!   ◎動詞時態變化有好幾種,但我只會用現在簡單式。   ◎看到長句就卡關?作者教你4步驟,秒懂高中的分詞構句。   ◎英語獨有而中文沒有的假設文法,怎麼克服?   ◎背了幾千個單字,句子還是看不懂、說不完整……   本書作者岡田順子,擔任英文老師超過30年,   也是日本文科省審定教科書指定作者、補習班名師,   因獨創一套10天就能學會,好記、好懂,最不容易忘記的文法速學技巧,   讓許多學生及上班族都說:「我真的重新學會英文了!」        她說,許多人每天苦背單字卡、死記文法&片語,但

還是一口菜英文,   關鍵就在:用錯誤的順序學英文。            本書不同於傳統教科書的從頭講起,   教你先學動詞和5大基本句型,接著才是主詞、補語、受詞、修飾語,   以及各種常見句型:被動語態、假設語氣、祈使句、附加問句等。   用最簡單的文法概念 + 圖解,把你上課聽不懂的通通救回來。   ◎第1天,複雜英文,這樣拆解就秒懂:動詞和5大基本句型   一個完整的句子,必定有2大要素:主詞 + 動詞,   再怎麼複雜的英文長句,都可以套用5大基本句型。本書用步驟拆解給你看。   ◎第2天,例句X圖解!速學12種時態變化   現在完成式、現在完成進行式,有何不同?   本書附1

2時態的圖解和對比例句,   讓你馬上寫出和說出未來完成進行式、過去完成式、未來完成式等時態的英文句子。          ◎第4天,句子主詞這樣找,文法即戰力   英文造句時,首要掌握的是主詞,接著再思考動詞,   所以決定和建立主詞的方法相當重要,   今天的目標是能確實寫出和說出主詞。   不定詞、動名詞、關係代名詞都可以用來當主詞,   本書附不定詞代名詞九宮格圖解,讓你秒懂!   ◎第10天,If條件句的假設語氣   假設語氣與分詞構句並列為高中英文的兩大難關,   是英語獨有而中文所沒有的文法,許多人特別容易在此陷入瓶頸。   不用擔心,作者用大白話教會你。   同時收錄超過

100 則生活實用例句、實戰練習題,   讓你秒懂最容易混淆的文法概念! 各界推薦   甜豆親子英文共讀創辦人/甜豆老師吳詩綺   臉書「葳姐親子英語共學」版主/周昱葳  

混成學習對國際高中ESL課程學習態度及成果之行動研究

為了解決跟不上學習進度英文的問題,作者梁婉茹 這樣論述:

由於台灣國際學校的正規課堂都是以外籍教師全英語授課的方式進行,學生容易因為英語程度不夠,跟不上班級學習進度,上課容易分心,導致學習興趣缺缺,尤其是經學校入學考試評估需要修讀ESL課程的學生。因此,為解決學生英語程度不足銜接全英語授課的困境,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螺旋式課程的特性和教學原則為課程設計基礎,在與數位學習科技(Edpuzzle)結合而成的混成學習課程,希望能提升處於數位時代學生英語學習態度與成果。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進行為期2週共6堂課的混成英語學習課程。研究對象為研究者任教的高中十一年級一個班共3名學生。資料蒐集方法包括觀察、問卷與文件記錄,即學生英語學習背景問卷、學生英語學習單、教師

教學日誌、訪談、錄音、學生課堂表現等。主要研究結論有:一、混成學習方案能有效幫助國際高中ESL課程的學生提升英語學習成果;二、混成學習對國際高中ESL課程的學生有正向的學習態度;三、混成學習研究能提升教師專業成長。  研究者以本研究的研究結果為依據提出建議,供未來欲進行混成學習相關研究的學者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