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地地號查詢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另外網站政府改收地補償制度未諮詢黃偉綸:參考政黨建議已屬諮詢也說明:以及第二級「因非發展用途而收回的土地,包括與改善鄉郊及保育有關的用途。」第一級的收地價與現時甲級相同,即農地及屋地分別為1,510元及2,995元,而第二 ...

逢甲大學 建設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謝政穎所指導 何采容的 都市計畫農業區變更特定工廠專用區法令可行性研究-以彰化縣永靖鄉永○段85○○地號為例 (2021),提出農地地號查詢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農地工廠、農業區變更、特定工業專用區。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科技與社會研究所 林宜平所指導 廖苡珊的 田中央的織布聚落:河下產業與土地的社會技術裝配 (2020),提出因為有 農地工廠、織布產業、牛仔布、市場化、社會技術裝配的重點而找出了 農地地號查詢的解答。

最後網站中古屋預售屋交易記錄查詢- 樂屋網實價登錄則補充:樂屋網提供內政部實價登錄查詢,擁有全台最完整房屋、土地等不動產房價資訊,且完整揭露至門牌地址,房價走勢幫助你掌握社區、 ... 新社區大南段番社嶺小段210-2地號.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農地地號查詢,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都市計畫農業區變更特定工廠專用區法令可行性研究-以彰化縣永靖鄉永○段85○○地號為例

為了解決農地地號查詢的問題,作者何采容 這樣論述:

臺灣隨著時代變遷,原本以農立國的產業型態,也逐漸轉變為以工商業為主。伴隨產業機能的多元化,工商業活動之間的型態界定趨於模糊,促使臺灣的代工業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導致各縣市乃至於各鄉鎮所,原先劃定之都市計畫發展用地不足,加上市場建築用地價格逐漸高昂,於是,在臺灣於西元2000年放寬農地管制政策後,工商產業在難以取得較低價格的土地情況下,各類加工、代工工廠及廢棄物處理廠等轉而進駐都市計畫農業區或非都市計畫農業用地進行開發,使得我國優良農業區及農業用地之農地逐漸由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取代。本研究引用前導實驗(PILOT STUDY)進行法令層面探討研究,除了現有法規外,並針對2022年4月13日內政部頒

發「都市計畫取得特定工廠登記土地變更處理原則」,對於農業區變更為特定工廠專用區,在實際執行的過程進行研究,將可能發生的問題及方案探討研擬,進行解決方案以及合理性探討。經過實際演練後,本研究發現,原有違章農地工廠是在以既有違規層面上進行工廠輔導相關政策,在原有建築物規模下進行土地變更時,除了原有土地面積限制外,原有地上建築物與地界邊界距離以及建蔽率跟容積率將會是進行土地變更最大的問題,加上法令所限制的開發條件更加凸顯出農業區變更為特定工廠專用區的合理性盲點,更令人擔心的是除了環境污染管制問題外,農業用地擴張的損失亦未停止。

田中央的織布聚落:河下產業與土地的社會技術裝配

為了解決農地地號查詢的問題,作者廖苡珊 這樣論述:

當我們走進一片有田有工廠的地景,很容易與近年農地違章工廠的亂象連結,從而忽略它的發展歷程。本研究以彰化縣和美鎮的河下為田野地點,這是一個近70年以織布作為重要產業,同時仍持續耕作水稻的聚落。我透過走動式的田野調查方法與深度訪談,嘗試探索這個聚落如何在田中央經營織布業,以及織布業如何重塑這個聚落的樣貌。在書寫上,本文選擇市場化(markitization)作為認識論取徑,以及組裝(assemblage)方法論進行補充。首先,我描述河下在紡織業1950年代及1970年代兩段快速成長期中,不斷在主要織造布種、不同分工位置、織機更新趨勢等面向調整產業運作模式並衍伸出空間需求,使得河下在《獎勵投資條例

》帶來的獎勵工業投資與土地政策放寬政策下,以轉用聚落周遭農地的方式快速擴張,並於1980年非都市土地編定時確立了大片的鄉村區。接著我聚焦1980年代中期台灣中部協力生產體系下牛仔布外銷市場的組裝與分解,發現牛仔布物質特性在社會技術裝配(socio-technical agencement, STAs)扮演關鍵角色,但也使得河下織造廠一定程度被框限在更新織機、大量織造單一布種的循環中,使用1980年代以前的既有廠房、並在2010年代牛仔布外銷訂單銳減下萎縮。因此最後,我關注河下6間至今仍在營運的廠家,是如何突破或屈就產業與土地的劣勢;我發現這6間廠家雖然各自規模、擁有的土地不盡相同,產業面向都轉

而專精於需要特別技術或特定機台的產品或涉及分包層級轉換,土地面向則傾向組裝暫時可接受建廠的鄉村區乙種建築用地或有機會合法化的農地坵塊,作為預備的生產用地。河下織造廠從早期公廳周圍擴展到外側農地的發展歷程,可以視作台灣「農地長出工廠」的一種模式。然而廠房的出現只是農工混雜的其中一環。本研究認為,要有效地分析聚落中的農工混雜,必須透過田野調查以理解聚落的過去和現在,辨認當地市場框架既有的運作機制。當我們解開了當地工業和農業所涉及的社會技術裝配,看到行動者的行動軌跡,才有機會看到聚落的未來,並將弱勢行動者的發展納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