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文化局fb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金門大學 管理學院事業經營碩士在職專班企業管理組 林正士所指導 吳晉瑋的 金門閒置營區文化創意與活化再利用之探討-以柳營一營區為例 (2017),提出金門縣文化局fb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金門軍隊裁編、閒置空間再利用、軍事建築、都市計畫。

而第二篇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系 尹章義所指導 史台麗的 平埔族與花東縱谷開發史-以高寮登氏為中心 (2015),提出因為有 花東縱谷、富里、祀壺、高寮登氏、加蜜山教會的重點而找出了 金門縣文化局fb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金門縣文化局fb,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金門縣文化局fb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 漂島記 』 吳衍震 個展
  
專訪藝術家: 吳衍震
  
  台灣,這個漂流於海洋間的叢爾島嶼,在氤氳水氣籠罩之下,茁壯生成的是怎麼樣的美麗故事與旖旎幻想?帶著肉片男孩展開長期的駐村環島計畫的吳衍震,踏過一座又一座鄉鎮部落,親身深入了解居民、環境、生態的點點滴滴,透過藝術家雙眼及心靈的觀察、關懷、反思,創作出一件又一件獨特的有趣作品;在田野調查中的現實景況和人文特色之外,更注入了迷人的幻想元素,將我們身處的島嶼化為一個又一個充滿奇想的神秘異境。在那裡,總是睜大著一對晶亮的無邪雙眼的肉片男孩以他卡通式的塗鴉風格與鮮豔的明亮色彩,引領觀者領略肉片男孩所見所聞、多采多姿的生活面貌。這位誕生於吳衍震筆下、帶著戲謔性質反諷,融合了黑暗及童心的可愛男孩,跋涉過鮮血淋漓、光怪陸離的現代社會,踏上清新寧靜的鄉村土
地,與蟲鳥為伴,走進大自然的懷抱。
  
藝術家簡介:吳衍震
學歷:
1991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美工科陶瓷組
1999 國立台灣藝術學院美術系西畫組
2011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駐村:
2013
新北市金瓜石黃金博物館秋季駐村樂活創藝家
新北市黃金博物館,新北市
2014
新北市金瓜石黃金博物館春夏季駐村樂活創藝家
新北市黃金博物館,新北市
新竹內灣好客好品希望工場駐村藝術家 好客好品希望工場,新竹
2015
埔里桃米紙教堂見學園區駐村藝術家,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南投
新農業共生計畫一心社區阿嫁婆咖啡築屋駐點藝術家,南投
中壢馬祖新村駐村藝術家,中壢馬祖新村,桃園
2016
南投仁愛鄉親愛國小萬大分校駐校藝術家,親愛國小萬大分校,南投,
南投仁愛鄉仁愛國中駐校藝術家,仁愛國中,南投
金門縣駐縣藝術家,金門縣文化局,金門
2017
苗栗縣三義駐村藝術家,苗栗
都蘭好的駐藝術家,都蘭,台東
cepo'者播藝術中心,大港口,花蓮
2018
礁溪晶泉丰旅駐館藝術家,宜蘭
草山國際藝術村駐村藝術家,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M畫廊 / M Gallery
展出日期:2018/06/06-30
開放時間:每日15:00-21:00(周一休館)
地址:台北市麗水街13巷7號(近東門站,永康街)

金門閒置營區文化創意與活化再利用之探討-以柳營一營區為例

為了解決金門縣文化局fb的問題,作者吳晉瑋 這樣論述:

近年來國軍營區因應兩岸防衛戰略更變及武器科技進步等因素,駐防人員方面歷經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國軍各單位人員不斷減少甚至裁編,曾經幾十年前金門駐軍人數逾十萬人,如今因戰術需求駐軍僅約三千餘人。本研究探討閒置營區軍事建築前時空背景是如何,閒置營區釋出後給予縣政府、及相關單位營區設計使用方面有何問題,如何將閒置營區建築活化再利用後,閒置營區釋出後應如何妥善的保存再利用,而閒置營區以都市發展理論、再利用理論、劇場理論來建立基礎,建築存在是否會影響都市發展,並討論現已釋出的營區做為觀光景點應如何改進會更吸引人們。本研究以實地現勘分析柳營一營區為例,對營區內軍事建築並對曾經駐過的軍人訪談集體記憶分析

,知悉營區內的建築物原始利用與目前再利用現況和閒置的空間,用國內外的軍事案例來做比較,並訪談軍事相關人員、政府機關人員、各專家者學者與民間團體來比較與探討閒置營區在文化創意的建築物奠定再利用之考慮,給予閒置營區未來建議展現文化創意。研究結果發現縣政府使用閒置營區活化再利用後,一、公部門對閒置營區的政策問題: (1)歷史傳承的問題(2)土地的問題(3)公部門對於軍事建築保存態度不明(4)浪費公帑。二、閒置營區規劃與設計方面: (1)特色性 (2)價值性(3)多元評估性。三、閒置營區活化再利用對都市發展的影響:(1)產業因素(2)社會因素。觀察中就算閒置營區活化再利用後發現有許多建築還未開發,目前

仍有許多閒置的軍事建築,惟有活化再利用前做足地毯式通盤的了解與調查才能達到營區內軍事建築活化再利用的目的,並尋出營區金門戰地文化創意的氣息。

平埔族與花東縱谷開發史-以高寮登氏為中心

為了解決金門縣文化局fb的問題,作者史台麗 這樣論述:

本論文主要是以高寮登氏家族之系譜為研究核心,進而逐步對家族的婚姻網絡與高寮登氏家族分布與主要經濟產業進行研究。 論文的重點還有平埔族遷移花東縱谷史,對於西南部平埔族遷移花東縱谷之路線做有系統的敘述和分析,以及今日花東縱谷平埔族的分布概況做討論。 其次,對於高寮登氏家族的宗教信仰進行記錄與分析。筆者在實際訪查期間已知曉花東的拜壺氏族多數已式微。此外,筆者對花東現存祀壺信仰所做的實際調查,是秉持著找到一個祀壺便記錄一個祀壺的笨方法做研析。也探討到家族之壺祀信仰轉祀為漢人信仰的過程,另外登氏家族姻親中也信仰了基督教長老教會,進而對縱谷內的百年教會—加蜜山教會與富里教會做實際訪查

。必然地,也對花東縱谷祀壺儀式—傳統的大庄公廨祭典做分析。 文中談到高寮登氏家族之俗民生活與生活器物的文化,是筆者努力去著墨的地方。花東的人們從不曾因地處偏遠而無生命力,也從來是生生不息地精彩生活著。希望本論文的研究可以爲花東故鄉做一些過去研究上所遺漏的課題,進而給後來研究者開啟延伸其他課題之研究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