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照護資源中日間照顧屬於居家式服務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長期照護資源中日間照顧屬於居家式服務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中村仁一寫的 大往生: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生命終點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 - 彰化縣社會福利管理系統也說明:長照社區及居家式服務資源. 分析各項長照服務提供單位數由97年2,295個,提升至103年2,768個,成長20.6%。其中社政長照服務資源,97年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含失智症日間 ...

中原大學 設計學博士學位學程 葉俊麟所指導 柯一青的 精神醫療機構建構生態療癒(育)文化園區之研究—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為例 (2020),提出長期照護資源中日間照顧屬於居家式服務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精神醫療體系、去機構化、復歸社會、鄰避效應、場所精神、地方認同。

而第二篇論文元智大學 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 陳燕禎所指導 陳佩琳的 尋找烏托邦幸福居:中高齡者居住藍圖之探討 (2011),提出因為有 中高齡居住類型、高齡社會、成功老化、代間支持、居住藍圖的重點而找出了 長期照護資源中日間照顧屬於居家式服務的解答。

最後網站失智( 失能) 老人之社會資源及服務照顧工作聯結之研究則補充:收入戶老人特別照顧津貼等;在居家式照顧有居家服務、居家護理、緊急. 救援連線、送餐服務等;社區式照顧包括日間照顧中心、輔具資源中心、. 喘息服務;機構式照顧,依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長期照護資源中日間照顧屬於居家式服務,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大往生: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生命終點

為了解決長期照護資源中日間照顧屬於居家式服務的問題,作者中村仁一 這樣論述:

打破傳統醫學思想,顛覆你對生死的刻板印象。這是一本最有勇氣也最禁忌的書!現役醫師一席挑戰禁忌的發言,2012在日本醫界投下一顆震撼彈! 日本最前線醫療現場實錄,中村仁一現役醫師倡言醫療行為會妨礙「安詳死亡」,這是一本教你如何看待生老病死,最撼動人心的面對死亡指導書,如何迎接生命終點,由你自己決定!   幸福好命的終老  與疾病和死亡有關的新事實   □使用退燒藥退燒,反而更慢好。  □就算施打流感疫苗,還是會得到流感。  □即使是癌末,也可以沒有任何痛苦而死亡。  □大多數人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接受癌症的治療」!  □不是因為不吃而死、而是因為「死時到了」才不吃。  □很多人認為罹癌是

很苦的事,其實治療癌症才是違反自然、痛苦的事。  □不要把老當成病,「本來隨著年齡老化,身體哪裡會變差就是正常的」原因就是老化,所以不需要過度依賴醫生和藥這些東西。   身為現役醫師的作者中村仁一,一向主張「要死就死於癌症」,更實際目睹幾百名直到最後都沒有打點滴,也沒有戴氧氣罩的老人家「自然死」,讓「死亡」不再是可怕的事,因為什麼時候迎接生命終點,由你自己決定,這是一本劃時代的好書! 得獎紀錄   2012年日本亞馬遜非小說類年度銷售 Top1  2012年日本公信榜年度銷售Top9  暢銷超過440,000本 作者簡介 中村仁一   一九四○年生,長野縣人。社會福祉法人老人安養中心「同和園」

附屬診所所長、醫師,京都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職於財團法人高雄醫院院長、理事長等職,並於二○○○年二月轉任現職,同時設立「同治醫學研究所」,以收費方式提供「活法諮詢」、「健康諮詢」等。   自一九八五年十月起,在京都佛教青年會(現為薄伽梵KYOTO)的協助下,每月舉辦「醫院弘法」,成為聯結醫療與佛教的先鋒。一九九六年四月時,發起市民團體的「思考自己之死的集會」,二○一一年九月時,正式邁入第十六年。著有《不逃避老與死的活法》、《幸福的臨終——不經過「醫師」之手而死的死法》(皆為講談社)。 譯者簡介 蕭雲菁   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學士,同校臨床心理學碩士。喜歡閱讀與旅遊,居

留日本東京九年時間。曾任職金融機構、日商公司課長等職,現專職中日文雙向翻譯、口譯,並任教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日語教師、社區大學日語教師等職。 推薦序 1絕對不能當惡魔妨礙自然死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 陳秀丹 推薦序 2「什麼也不要做」,也是一種體貼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兼內科部加護病房主任 黃瑞仁 推薦序 3「善終」才是真正的孝順與愛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前言「死法」就是「活法」的表現 第一章 醫療行為妨礙「安詳死亡」對醫療行為的主觀認定會斷言「你一定會變成這樣」的醫師都是在虛張聲勢自己的自癒力都治不好、醫師更治不好施打流感疫苗還

是會得流感如果使用退燒藥退燒反而更慢好想要用藥物抑制鼻水和咳嗽是錯誤的能「自然死」的老年人只有一部分沒被居家照護「刑求」過、就沒辦法死 第二章 「竭盡所能治療」就是「盡可能讓你痛苦」「你這種人一定拖很久也死不了」在極限狀態不會有疼痛感「自然死」的過程別因家人方便而讓父母歹活長期的強制人工營養注射讓老人家更形悲慘插鼻胃管的異物感很可怕「衰老而死」的過程大約為七~十天美國二案例:植物人狀態下,停止補充水分及營養不是因為不吃而死、是因為「死時到了」才不吃在分娩台上生產其實不自然如何察知「死時到了」?承認「年紀大了」才能活得輕鬆「讓家人守候你走」是老人家最後應盡的任務為死時做訓練 第三章 癌症不去管它

並不會痛要死就死於癌症癌症能預防到哪個程度?有必要做「癌症篩檢」嗎?癌症是那個世界派來「迎接的使者」「及早發現的不幸」抑或「為時已晚的幸福」不是死於「癌症」、根本就是死於「癌症的治療」超高齡者的癌症是長壽必然的結果嗎?餘命二、三個月變成一年的自然死案例為時已晚的癌症也能死得不痛苦沒有就醫而死會被視為「死因可疑」安寧療護機構是「擦屁股的機構」?臨終前還想求助醫師是很值得商榷的罹癌還是可以「老死」「心靈療傷」一詞會不會太廉價了? 第四章 認真思考自己之死、就能改變活法「思考自己之死的集會」已邁入第十六年你也躺進棺材、好好修正自己的人生軌道吧!親眼目睹拒搭救護車父親的死,深深影響了我的「生死觀」「死

前葬」是人生重要分水嶺的「重活」儀式對延命的看法人人不同思考「死亡」就是在確認活法為「思考自己之死」所應採取的具體行動為無法表達意思時所準備的「生前意願書」絕對重要 第五章 別被「健康」耍得團團轉、別胡亂抵抗「死亡」,醫療只能限定使用 167自然界生物只要結束生殖任務就會死老人家是醫師重要的「生計來源」為了健康連命都可以不要生活習慣病不可能會好老人家身體會不舒服是很正常的檢查數值會因微妙理由變化標準值可靠嗎?有時即使知道病名也無能為力老人家不該「過度靜養」人怎麼活就怎麼死 終章 我的生前葬結識了摩登嬤父親的死迷上猜謎與佛教結緣整理「自己的歷史」我的「生前意願書」其一「二十四小時規則」的誤解我的

「生前意願書」其二我的「贈言」 後記 思考自己之死 推薦序 1 絕對不能當惡魔妨礙自然死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 陳秀丹   「老」不是每個人都能享有,「死」卻是一定會出現的事,然而現代人面對「老」與「死」卻不如古人的豁達。目前飽受過度醫療之害的台灣人,「老」與「死」議題真的很值得我們來好好探討。   就在今年四月初,我看到中村仁一先生所寫的《大往生: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生命終點》的翻譯初稿,我不禁要為他按好幾個讚。雖然台灣與日本許多的文化背景、法律規定不盡相同,但人們追求善生、善終的目標是一致的。雖然書中的某些論述與我的思維並非完全一樣,但作者對生死達觀的態度與

不做無效醫療的論述,是我一直在努力推廣的理念。   雖然我沒見過中村先生,但透過生動有趣的文字,我彷彿親眼看到一位行醫多年、人生閱歷高達七十幾年,仁慈幽默的老頑童醫師在訴說著他對人生、對醫療的看法。我喜歡這位老醫師的直率,書中他提到老人家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死給人看」,也就是設法在讓人守候的情況下自然死亡,病患本人不只要有決心和期望,更要有莫大的信念與覺悟,因為這個過程,不僅是將死亡這個自然活動,以原有形態讓周圍的人看,同時也是醫療相關人員視察自然往生的機會。   唯有透過死亡的觀察,活著的人才知道要怎麼活,才可以讓自己死的恰恰好,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平常要怎麼活,才可以讓自己死得很安詳;平

常要怎麼和人相處,才可以在死時有親愛的家人、朋友陪伴,而不是孤孤單單的告別人間。   在書中,中村先生用「惡魔般的家人」來稱呼強迫父母苟延殘喘、妨礙親人自然往生的人。他提到活著的人不能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或滿足自我,就強迫即將死去的人承受額外的的醫療折磨。不管自己有多悲傷,到了「該死的時期,就應該讓父母好好地死去,這才是家人的愛。多麼坦白又真心的呼籲呀!   今後我也要時時叮嚀自己與醫療團隊,千萬不可以成為「惡魔般的醫療人員」,即便是常見的鼻胃管是否要插,也要好好的和病人、家屬來深談,千萬不要讓生命末期的病人受苦受難。   此外,中村先生舉辦多年「思考死亡」的集會與「模擬葬禮的集會」,透過生前告

別式,讓與會者穿著自備的壽衣躺入棺木裡。此時,你就能清楚的知道在那非常有限的空間裡,能帶走的東西是極少的。透過這樣的歷練,引導人們去檢視日常生活中那些東西是必需品,必須保留;那些東西是非必需品,不必再買,甚至可以送人或丟棄,以保有多餘的空間與金錢。感情的處理也是一樣的,當每個人將物質慾望降到最低,時時想到「斷、捨、離」,就會有心思去追求心靈的提升。這樣的集會,引人深思,也真的很酷,因為在台灣很少有人會去做類似被認為是「觸霉頭」的事。但唯有真誠的面對死亡,才能激發人們真正的去過活每一天。   醫療不是萬能,因為生命有極限。人要認老、認份,這樣才能活得自在、歡喜。人生無常,要能捨才能得,醫療不能無

限上綱,千萬別胡亂抵抗死亡,合理的分配醫療資源,讓急需醫療的患者得到最妥善的救治,末期病人得以善終。《大往生: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生命終點》這本書,不僅讓我們見識到日本醫師對自然死的思維,也讓讀者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我誠摯的推薦這本書給您。 推薦序 2 「什麼也不要做」,也是一種體貼 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臺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兼內科部加護病房主任 黃瑞仁   身為加護病房的主任,常常可以看到病人家屬在面臨家人生死關頭時,總會認為醫療上的「盡全力搶救」,就是對父母、親人的孝順,因為一般人多會認為,如果什麼都不做,好像就會背負著「不孝」的罪名,甚至會引起良心上的不安,因此只要能在醫

療上或金錢上,可以做得到的「盡力」,也就等於是在孝心上、替父母、親人盡到最後、最大的努力。   但是病人家屬往往不會知道,有些時候,這樣的醫療決定,會讓病患〈父母、親人〉在最後關鍵時刻,遭受既痛苦又無奈的對待,不管是插鼻胃管,或是電擊、氣切等醫療行為,都會讓病患在生命末期受到無尊嚴的治療對待。   尤其當病患本身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決定權就會落在家人身上,當病人家屬內部意見不一致時,持反對意見的家屬,往往會面臨其他家屬質疑「不這樣做,你要負起責任嗎?」這種沉重的壓力。   其實,不管是醫生、病患或病患家屬,都需要透過不斷溝通、討論,才能共同做出對病人最好的決定。   在《大往生:最新進的醫療

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生命終點》這本書裡,作者中村仁一醫師在書中提到一句話,讓我印象十分深刻:「『什麼也不要做』,也是一種體貼。」,作者提倡「自然死」的觀念就是:「陪在老人家身旁,就什麼也不要做,只要靜靜地守候老人家走就夠了。最體貼的方式,就是「什麼也不要做」。」   這樣的觀點,讓見多了在加護病房中的各種狀況的我,感觸頗多。這的確是個可以讓我們醫界或家屬去思考的問題:延長生命的治療,對病患真的是最大利益嗎?猶記得我尚在醫學院學習的時候,從來沒有接觸、思考過死亡的事,因此,早期在面對病患危急的時候,總認為極力搶救就是醫生的天職,也不知道如何和家屬溝通。其實,對於醫生和病患家屬而言,每個人在面臨

死亡關頭,如何從容應對,又何嘗不是時下最應重視的功課?   自從我接觸了安寧緩和醫療之後,才算真正學會到急救措施之前如何和家屬溝通,並且共同為病人做出最好的決定,這也才讓我常會去思考生命和醫療的價值在哪,一味的搶救病人,是否有意義?   本書雖為日文翻譯書,不過日本的文化和台灣相近,作者中村醫師訴說的許多觀點,雖然顛覆傳統的觀念,但卻提出許多值得深入去思考的議題,而作者提倡的「大往生」觀念,也值得我們借鏡、參考。相信閱讀本書的同時,能讓我們正視並思考「死亡」,也唯有透過思考及討論、溝通,才能讓家人,甚或自己的人生最後一段路,走得尊嚴、無痛苦。 推薦序 3 「善終」才是真正的孝順與愛 國立成功大

學醫學院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趙可式   1.日本能,台灣為何不能?──從他死、你死、到我死!   本書作者中村仁一是任職於老人安養中心的醫師,經年累月地經歷老人家們的死亡,加上自己也邁入老年,因此自1996年起就組織了「思考自己之死的集會」,至今已逾200場。中村仁一醫師著作本書之筆調幽默詼諧,充滿趣味,例如他稱呼70多歲的自己為「人生賞味期限快到了」,全書讀來趣味盎然,卻是針對生命嚴肅大事──「死亡」的金玉良言。任何一位會接觸到「他死」──即末期臨終病人或老人的醫療照顧專業人員,都必須讀本書。即使書中有許多顛覆傳統的觀念,例如勸告人們不用去做健康檢查,或「要死就要死於癌症」的聳動言論,但

讀完全書,才能體會作者苦心,他想要表達的是現代過度醫療所造成的悲慘歹終,如何地不符合人性。   對於面臨自己家人親友死亡的「你死」,本書更是提供不悔選擇的寶典,作者用「竭盡所能的治療,就是盡可能讓你痛苦」的較誇大說法,提醒那些要求醫院及醫師「拼到底」的病人親屬,當病人「天命已屆,死期已至」之時,還要求醫療的18般武器全用上:「有肉就割,有洞就開,有管子就插,有藥就給,有機器就裝」,將病人折磨得不成人形,於是病人「歹終」,親屬「歹別」,只留下無盡的傷慟及悔恨!   有一天,當終於輪到我自己時,運氣好的,意識或腦子清楚,能夠由自己選擇所要的醫療處置及照護場所。運氣不佳者,只能任人宰割。若親人藉著「

孝心」與「愛」為名,卻讓我受盡醫療酷刑而慘死,又能怨誰呢?因此所有的人都應該讀此書,以準備將來「我死」時,能獲得平安、尊嚴、無痛苦的善終!   日本的文化與台灣很像,書中所言大部分皆適用於台灣。本書在日本大暢銷,影響讀者無數,也希望能在台灣帶動一股風潮。   2. 台灣能,日本為何不能?──「自然死法案」的人道精神   作者中村仁一醫師在本書中提出重要的兩個概念:「自然死」與「不予及撤除維生醫療」,也就是台灣已於2000年通過,並於2013年1月9日第三次修法完成的「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所揭櫫的真理。此法案在歐美先進國家皆稱為「自然死法案」(Natural Death Act),在台灣立法時,因

為有些立委不喜歡「死」字,經過數度更名,才成為現在的名稱,在整個亞洲也只有台灣有此法律,羨煞許多亞洲各國的友人。我將於2013年6月親赴日本去說明台灣立法的過程,因為日本的有心人士及醫療界也正努力要將「自然死」合法化。我深信台灣能,日本也一定能!希望不久將來「自然死法案」能在日本通過,而本書將是開路前鋒,因為她所彰顯的是最人道的精神。 前言 「死法」就是「活法」的表現   我是老人安養中心特別養護的專職配置醫師,我一向很佩服「配置醫師」這個行政用語,聽起來就像先拿貨後付款的家裡常備藥一樣,從這裡就能看出官僚們的心態,難怪不久之前,還會以「愛奴土人」(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於一九九七年廢除)來稱呼

當地的原住民。   也不知道是否受這種觀念影響,明明我的任職期限都快到期了,卻一直找不到能來接替我的醫師。由於這所老人安養中心屬於社福機構,所以即使我詢問認識的醫師,也只得到「再怎麼樣,我也不想淪落到那裡去」的回答。   事實上我自己也有這種體驗,因為不管什麼事,入住老人的家屬都會說「關於這個病名和預後(疾病或手術的經過及今後發展預測),如果是醫院的醫師所說,我們還可以接受……」,所以即使是小小的濕疹,以我只是個配置醫師的身分,也會被嚴厲地逼問:「萬一延誤救治的話,你要怎麼賠啊!」不過,他們其實沒有惡意。   而且除了我之外,其他老人安養中心的照護職員們,也都是現代日本人,所以心情上和入住老人

的家屬很像,只要有點風吹草動,就立刻想帶老人們去醫院。一開始我也很震驚,直問「這是什麼情形?」。   不過震驚的其實只是我自己,因為之前一直在中小型醫院裡服務,所以沒發現到這個人世間,存在著醫師位階的排行。簡單地說,教學醫院的醫師位居優勢,然後是舊制的國立醫院和日本紅十字會醫院、濟生會、市立醫院等,用人民納稅錢成立的醫院醫師,接著是民營大醫院、中小醫院的醫師,最低階的是被稱為城鎮醫師的開業醫師,老人安養中心的醫師,則是更低,等於和街友差不多。   所以即使原為市立醫院的部門主管醫師,只要自行開業,地位馬上就會跌落為最低階的城鎮醫師。一般大眾如果在家人或朋友,到開業醫師或小醫院裡去看病後,結果不

太理想時,就會說:「怎麼可以去那種小醫院看病,應該去大一點的醫院才行」,這也是非常普遍的反應。   仔細想一想,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日本國內並沒有提供醫師的個人資訊,所以一般民眾當然不清楚醫師的實力如何,只能從醫院的層級來判斷,愈高階的醫院醫師,評價自然愈高。   正因為一般人都有這種崇尚醫院、崇尚專業醫師的觀念,所以只要老人安養中心裡的入住老人,身體狀況有任何變化,就會立刻要求我們要帶去醫院給醫師看,誠屬自然的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會需要我這種街友層級的醫師出面,都是醫院已經宣告放棄之後的情形,所以只要我不強出頭,做好自己本分的工作,內心就不會產生無謂的糾葛。整體來說,大致就是這樣的架構。

  在這樣的老人安養中心裡,服務已經進入第十二年的我,經歷了非常難得的體驗,那就是我親眼目睹了幾百個案例:直到最後都沒有打點滴,也沒有戴氧氣罩的「自然死」。如果是醫院的話,直到最後都會設法想做些什麼處置,因為醫院就是必須這麼做的地方,所以沒有「自然死」的情形。  就連在家往生的情形,通常也都是因為沒救了,才從醫療機構接回來,所以也幾乎沒有「自然死」的情形。再說醫師本身,大概也受不了什麼都不做吧?只是通常這種行為,只會妨礙老人家安詳的往生。所以幾乎所有醫師,都不明白什麼是「自然死」,因為不曾見過人們自然死去的模樣,才會主張即使要死,也應借助醫療之手。   「死亡」是一種自然的活動,原本應進行得

寧靜又安詳,卻因為醫療深深參與其中,反而變得悲慘、變得非人性。或許人世間裡,最害怕死的其實是醫師,因為不斷親眼目睹悲慘的死。即使是癌症,如果不去動它,其實完全不會痛,也能死得很安詳。我從以前就一直認為「要死就死於癌症」,而在親眼見證六、七十例老人家的癌症自然死之後,我更是如此確信。   尤其是已結束繁衍任務的老人家,最好的方式就是「癌死」,但若想充分享受「為時已晚的幸福」,就絕不能接受「癌症篩檢」與「健康檢查」等醫療活動。會有這麼多老人家經常到醫院打卡,一部分是因為我們的同業,不斷恐嚇老人家「必須老得健康」,加上現代社會也施加莫大壓力,要老人家追求「年輕」與「健康」,這一點,不難從健康食品與營

養補充劑的龐大商機看出。   老人家難免會有身體不舒服的情形,這是很正常的事,而且這些不舒服,幾乎都與老化有關,並非去看醫師並吃藥後,就能完全治好,所以我們應像以前的老人家一樣認清事實,明白上了年紀後就是會這樣。   偏偏現代人不想承認這是因為「上了年紀」的關係,還將「老化」視為「疾病」,因為「老化」是一條單行道,等在前面的只有「死亡」,但如果是疾病的話,就能期待回復健康。   既然人類是生物,就不可能逃避老化後死亡的命運,就算有最先進的醫療或再生醫療,說穿了也都成立在「老死」的框架內,所以我認為老人家,最好不要靠近這種東西。不過度依賴醫療,能好好接受老化,並陪著疾病一起走,才是老人家活得輕鬆

的王道。   老人家最後應盡的任務,就是盡量自然地「死給人看」。不過「死法」就是「活法」的表現,今天是昨天的延續,絕不可能出現與昨天全然不同的今天。這就表示最重要的,就是今天的活法,包含現在的生活方式、與周遭旁人的互動方式、醫療的利用方式等,都會被呈現在死亡的過程裡。對於身體稍有不適,就大聲嚷嚷地要「找醫師、吃藥、上醫院」的人來說,「自然死」或許是遙不可及的願望。   此外,我在本書中完全不用「失智症」這種字眼,而是用「癡呆」或「頭腦有障礙」來表達,因為我非常排斥這種字眼,就像我其實也很排斥「病患」一詞一樣。在照護現場裡,有時會聽到「認知加劇了」(註)的說法,讓我總忍不住想吐槽「喂!這樣不就表

示情況反而好轉了」。   總之,我認為「失智症」是個莫名其妙的名詞,不過若覺得「癡呆」等語詞,聽起來反而不舒服的話,就請跳過去閱讀。我並非名人,所以沒有什麼的得失心,何況我來日也不長,就更沒有什麼好怕的了,因此非常率性的寫下本書,若有那麼一絲一毫,能成為大家的參考,就是我額外的驚喜了。   ●註:失智症的日文說法為「認知症(認知上出現問題的病症)」,但日文的「認知」一詞,又與中文具有同樣的意思,因此「認知加劇」雖然指「認知症加劇惡化」,但有時也會被拿來開玩笑,反指「認知能力加劇了(提升了)」。 「及早發現的不幸」抑或「為時已晚的幸福」前面說明過,癌症是老化的結果,「癌症篩檢」則是避免英年早逝

的手段。既然如此,已經結束生殖機制,也已過了生物的賞味期限,目前正在「歸去」途中的老人家,就沒有所謂英年早逝的問題。所以極力不去碰觸「癌症篩檢」等醫療活動,才是上策。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好幾位七十歲左右的知名人物,為了證明自己還很健康,沒事跑去做「健康檢查」,結果被發現罹癌,在極盡全力與癌症拚死後,最終敗下陣來,以悲慘的姿態收場。這些人應該都沒有自覺症狀,所以如果沒做「健康檢查」的話,應該還能活躍在第一線裡,只要想到這一點,就替他們覺得惋惜。即使被告知是癌症初期,因此切除,之後仍需在一定的期間裡,反覆接受痛苦的檢查。即使能平安活過五年,之後的餘生,也會活得戰戰兢兢,就怕「復發」,因為只要身體有點

微恙,腦海裡就一定會閃過這個念頭。這種心理上的壓力是相當痛苦的,所以就算知道是「初期」,也不見得能讓人因此安心,何況檢查的賞味期限,都只限當天,很有可能只是恰巧沒有被發現到而已。活著的餘生,都得持續過這樣的日子下去,所以我將這種情形稱為「及早發現的不幸」。那麼如果沒有接受「癌症篩檢」和「健康檢查」的話,又會如何?很多人都說癌症會痛,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家都沒有更早發現呢?真是讓人匪夷所思。倒是有一種情形比較常聽到,就是沒有出現任何症狀,過著和平常一樣的生活,卻莫名其妙愈吃愈少,因此逐漸消瘦、臉色也愈來愈差,讓周遭的人開始擔心,強烈建議去看醫師後,才發現已經是癌症末期。再重申一次,為什麼這樣的人,沒

有及早到醫院去,一直拖到這麼嚴重的地步?答案當然是因為不痛。看來發現得晚,才是終極的幸福。所以請再仔細想想看,這樣的人在發現癌症前,始終過著自由又充實的每一天,既然沒有疼痛的情形,只要不管它,就能繼續過著平常的生活,直到體力衰退,無法自由活動身體為止。長壽當然不是什麼壞事,問題出在不是只要活著就好,重要的是以什麼形態活著。我自己就絕不接受在癡呆的狀態下,或什麼時候死也不知道的癱瘓狀態下,或是在植物人的狀態下,持續活著。既然都活過了完成生殖任務的時期,不是已經很足夠了嗎?所以能在自己的意志下,為自己的人生拉上劇終布幕的「癌死」,絕對是最棒的死法,這就是「為時已晚的幸福」。

精神醫療機構建構生態療癒(育)文化園區之研究—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為例

為了解決長期照護資源中日間照顧屬於居家式服務的問題,作者柯一青 這樣論述:

摘要  在臺灣的精神醫療體系規劃中,層次上可以看到有明顯的界分,除對「人」在醫學上的精神症狀分類外,精神衛生法也將精神病患生活空間環境定義界分為「社區」(community)與「機構」(psychiatric institution)。然而這兩類空間其實並非是絕對的對立面,反而更可能是息息相關。在去機構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的運動影響下,普遍希望能讓慢性精神病患經過再社會化(resocialization programme)的復健後可以「復歸社會」(social reintegration),但因種種因素的影響下,執行上仍有一定的困難度。而精神醫療機構長期以來本

就被認為是提供精神病患與社會隔絕的空間,故精神醫療機構常因受到「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 Yard,NIMBY)影響,只能選擇設置於較遠離都市的之邊陲區域(peripheral area),但多也因此始基地內擁有許多自然生態資源。當現代人因社會快速變遷下,普遍工作壓力大更加上與自然生態接觸的匱乏,以致產生許多精神上的相關疾病,民眾除應有精神衛生的正確觀念外,更應有可以抒發心理壓力的療癒(育)環境,而這些都需要以跨領域(interdisciplinary)的方式來思考與規劃。本研究擬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為主要基地,探討精神病患的治療空間與周邊生態環境狀況,更試圖從其他精神醫

療機構與各種論述中探討可能的規劃方向。精神醫療機構本就屬於較為特殊的醫療產業,期望利用基地獨特自然生態資源為基礎,結合歷史、藝術及自然環境等來建構完整精神照護與生態療癒(育)園區,並可在建構後可協助重新塑造精神醫療機構的場所精神(spirit of place)、地域(local)定位與生態療癒觀念,並迎接新的地方認同(sense of place),讓精神醫療機構社區化,擺脫過去令人恐懼的瘋人院污名及感受。

尋找烏托邦幸福居:中高齡者居住藍圖之探討

為了解決長期照護資源中日間照顧屬於居家式服務的問題,作者陳佩琳 這樣論述:

台灣 65 歲以上人口已超過總人口10.6%,屬於高齡化社會,依照經建會推估,西元2017年台灣老年人口比率將成長到14%,進入「高齡社會」,西元2025年更高達 20%,成為「超高齡社會」,台灣人口老化的速度已超乎想像。中高齡者因健康因素與個人背景的不同,居住型態也與過去有很大的差異,面對人口老化,長輩需要健康舒適的居住及友善的環境。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中高齡者在居住 上所受到各個層面的種種影響,以及分析中高齡者之居住喜好與型態,繼以建構 出中高齡者幸福居住之藍圖。本研究採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法,以行動健康之中高齡者、中高齡者之子女及建築設計師等進行訪談,收集第一手深度性資料,共完成訪談資料23

份。本研究結果為:中高齡者在居住特性上分為自我實現型、傳統依賴型、共享天倫型及關照後代型;自我實現型在居住的理想上擁有強烈自我意識,傳統依賴型則依子女的想法來決定居住環境,共享天倫型以三代同堂為最理想居住方式,關照後代型終其一生為家庭奉獻,總以家庭成員需求為首要考量。本研究亦提出具體建議:1.在中高齡者方面,建議鼓勵中高齡者儘早關注老人居住問題,妥善規劃,以真正享受安穩無虞的銀髮人生。2.在建築設計業者方面,建議運用環保節能素材,建造兼顧美觀、實用及安全的老人住宅,以滿足中高齡者居住之需求。3.在政府政策方面建議,應落實積極協助中高齡者完成福利居住政策,讓中高齡者在家中能有尊嚴而且獨立自主地生

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