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英文班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國立中正大學 外國語文學系英語教學研究所 陳月妙所指導 王志成的 英文句型教學融入聽寫訓練對於混齡學習者聽力理解的成效 (2020),提出長者英文班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聽力理解、基本英語句型、8週聽寫活動、小型混齡班級、補習班、初級英文。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長者英文班,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英文句型教學融入聽寫訓練對於混齡學習者聽力理解的成效

為了解決長者英文班的問題,作者王志成 這樣論述:

這份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討利用11種基本的英語句型結構融入於聽寫活動教學練習中,以提升受試者的聽力理解能力的成效。本研究參與的對象是在中南部一所補習班的混齡初級英文班級共13名學生。年齡區間從13歲到50歲之間,分別是5名國中生,5名專科學歷社會人士,其餘3名為高職學歷。總共教學練習時間為期8週共16次,即每週2次,4小時,共32小時。研究資料彙整來源有三個部分,分別是(1)前測、(2)聽寫活動練習中教師的觀察、(3)後測。而前後測所取得的資料可利用T檢定進行研究分析,並根據結果來探討研究問題。前後測的測驗卷是設計以11種基本句型來作為測驗內容,每種句型各有兩道問題,因此前後測的測驗卷分別設

計共有22道題目。受試者在開始進行英語句型結構融入於聽寫練習之前,先進行前測,了解未受試時的聽力理解能力。之後便進行為期8週共16次的聽寫教學,活動時間從2019年的7月2日到8月22日。同時施測者將觀察受試者在8週聽寫活動期間的學習情況。8週聽寫教學之後,便進行後測。前後測時,施測者皆利用變換句型的方式來唸出測驗卷上的題目,若能正確作答便可知受試者對聽到的問題能是否完全理解,並透過前後測的結果來了解有無顯著性。研究結果發現,受測者對於以現在完成式設計的題目,聽力理解較差;但根據T檢定的P值判定了解前後測的結果,受試者整體聽力理解皆有顯著的提升。此外,施測者透過參於8週活動的觀察,發現聽寫練習

中可能遇到一些困難,如分組活動中 (1)彼此沒有互動及討論。(2)年齡較長者容易感受到壓力。(3)程度較為低落的學習者等待同組同儕的答案。(4)缺席。因此研究者將年齡相近的學習者分為一組,共4組。而在分組活動中,時常在各小組間來回走動及監督有無討論,並且讓各組程度較為低落的學習者回答問題。在每次上課會快速複習上次的句型重點,讓有缺席的學生仍可以學習到上次課程內容。最後根據研究,將句型融入聽寫教學中對於學習者整體的聽力有顯著改善,但是對於較為複雜的現在完成式,仍需讓學習者建立較清楚的時態概念,才能有所成效。由於此研究探討的對象是初級程度的小型混齡班級為主,因此對於此項限制以外的情況,如中級以上或

大型混齡班級,未來仍有待其他研究者更進一步的探討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