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慈車庫柔姊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阿慈車庫柔姊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桃樂絲.諾特瑞秋.賀立斯寫的 教養的初心:流傳60年的經典育兒小詩,日本暢銷150萬冊的家庭教育聖經(隨書贈【中英對照】經典格言全彩海報) 和商業周刊的 我相信的事(修訂版):領悟一句話,人生開始不同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Dream garage - 阿慈車庫 - YouTube也說明:頻道難得有漂亮的小姊姊雖然是比較不好的出現但至少我證實了我們觀眾也是有女孩的 ——————————————— 再提醒一次買瑪莎拉蒂真的要注意它是一部非常不簡單的車(後勤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野人 和商業周刊所出版 。

最後網站大姊頭的覺悟洗牙又洗心 - 慈濟全球資訊網則補充:「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這是她第一次當慈院志工時,收到的一張靜思語,當下她心中一震,因為那正說中了她的弱點:講話大聲、脾氣也不好。十年多來,在志工服務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阿慈車庫柔姊,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教養的初心:流傳60年的經典育兒小詩,日本暢銷150萬冊的家庭教育聖經(隨書贈【中英對照】經典格言全彩海報)

為了解決阿慈車庫柔姊的問題,作者桃樂絲.諾特瑞秋.賀立斯 這樣論述:

  隨書贈【中英文對照】經典格言全彩海報   ★22種語言版本,暢銷全球300萬冊以上的育兒聖經!   ★日本德仁皇太子教養愛子公主引為參考策略,引爆話題,持續熱賣150萬冊   ★長踞親子類暢銷書排行榜,十數年不墜!   當你在為人父母這條路上覺得徬徨、焦慮時,   時時翻閱19句教養經典格言小詩,   能幫助你重拾教養初心,消除不安。   自從1954年這首膾炙人口的〈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的詩發表後,世界各國的學校教室、布告欄,醫院走廊、診間,家中廚房、廁所,網路上……幾乎無所不在,它不但成為父母徬徨時的後盾、無力時的充電站、困惑時的解答……   本書運用94個案例,羅列大原則、小

細節,無不鼓舞父母嘗試改變和孩子的互動模式,從生活中一點一滴傳達給孩子有關誠實、尊重、感恩、耐心、設定目標、信任自己和他人等重要人生價值觀。   藉由這本歷久彌新的育兒小書,新生代父母可從中學到上一代父母的教養智慧,並找到輕鬆教養下一代的原則與各種訣竅,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不再不知所措、焦慮不安!   ▍19句神奇的魔法格言,教孩子學會最重要的美好品格 ▍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責難。   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爭鬥。   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憂慮。   在憐憫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自憐。   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膽怯。   在嫉妒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妒忌

。   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自責。   在鼓勵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自信。   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耐心。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感謝。   在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人。   在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自己。   在關注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設立目標。   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慷慨。   在誠信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誠。   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正義。   在善意與體貼中長大的孩子,學會尊重。   在安定中長大的孩子,學會信任。   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學會這個世界有多美好。   ▍94個案例,深度解析父母與孩子的想法 & 關鍵態度 &具體實踐方法▍   ● 在批評中長大

的孩子,學會責難。   【案例】孩子不小心打破花瓶   ╳父母常有的反應:「你在做什麼!真是笨手笨腳!」→孩子會覺得自己真的很笨   ○建議做法:問孩子:「為什麼會弄倒花瓶?」(而不是給孩子貼標籤)   →和孩子一起思考怎麼做才不會打翻花瓶   →孩子從失敗經驗中學習   ● 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膽怯。   【案例】父母喜歡開玩笑般取笑孩子,想藉此讓孩子變得堅強   ╳父母常有的反應:「你屁股胖嘟嘟的,好像小豬哦!」「怎麼開你兩句玩笑就哭呢,真是的!」   →取笑不但不會讓孩子變得堅強,反而學會虛張聲勢以自我保護   →孩子感到自卑,兄弟姊妹也會覺得嘲笑家人不是壞事,甚至會霸凌別人   

○建議做法:大人首先做到不隨便拿孩子的缺點或失敗開玩笑   →訂定明確規範「家人不能隨意取笑彼此」,以及違反規範的後果   →讓家裡的每一個孩子都感到安全、愉快   【讀者分享】   ● 一名母親:「我把詩放在洗手間裡。」每當她需要一點私人空間,提醒身為家長的自己必須重視自我時,她就會躲進洗手間。   ● 一名父親說:「每次我覺得受不了的時候,我就會讀一讀這首詩。」   ● 一位祖母說,她把這首詩當作與孫子孫女相處時的指標。她過去在教養子女時就把〈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小詩當作聖經,如今與下一個世代相處時,她依然時時參考這首詩。   ● 另一位母親說這首詩「是我身為家長學到的第一課」。

名人推薦   ◆小熊媽張美蘭(暢銷親子作家)   ◆洪 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暨創所所長)   ◆蘇明進(希望教室老ㄙㄨ老師) 作者簡介 桃樂絲.諾特 Dorothy Law Nolte, Ph.D., 1924-2005     家庭教育專家。畢生貢獻於家庭教育,有3個孩子,8個孫子,6個曾孫,1個曾曾孫。      在南加州當地報紙撰寫「創意家庭生活」專欄時,1954年寫下的〈孩子在生活中學習〉(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小詩,60多年來被製成格言海報貼在世界各地的各種場所與網路上,更成為家長或教師訓練教材,在老師、家長、醫師間

相互傳誦,並翻譯成全球37種語言,成為經典育兒格言詩。   1998年,與30年好友瑞秋.賀立斯博士共同合著,以這首小詩為基礎,融入兩人多年的家庭教育經驗與案例,出版《教養的初心》這本書,現已有22種語言版本,暢銷全球300萬冊以上,成為傳承三代家庭的育兒經典。 瑞秋.賀立斯 Rachel Harris, Ph.D.   心理學家、精神治療醫師,執業35年,專門教授家庭治療課程,曾擔任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500大企業及聯合國的心理顧問。榮獲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新研究者獎(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w Investigator’s Award)。

譯者簡介 吳淑玲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曾擔任國語日報副刊主編、國立編譯館漫畫腳本編撰。曾任教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教系及輔仁大學兼任講師,開設「幼兒文學」、「親職教育」、「幼兒讀物」等課程。著有《不信青 春喚不回》、《有效的責備孩子》等十餘本書。    ▌01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責難   【案例1】「天哪!你怎麼這麼笨手笨腳!」  ✔改以思考「這是怎麼發生的」,讓自己也讓孩子還原錯誤始末  【案例2】「我想玩麵團」「可以用廚房的刀子嗎?」  ✔給孩子選擇權、發言權,具體指引能協助孩子成為能幹的人 【案例3】「快點,免得遲到了!」  ✔小心!不耐煩的語氣,孩

子會以為你在責備他 【案例4】「規定和小心是兩回事」  ✔明確的指示,孩子才能真正記取教訓 ● 嘮叨的潛臺詞是:不相信孩子!  ✔與其說「別忘記……」不如說「記得做……」 【案例5】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長的驚喜  ✔回應孩子的期待,一點都不算浪費時間   ▌02 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爭鬥         【案例6】「又來了,你不能小心一點嗎?」  ✔媽媽以冷靜自制,化解了即將形成的家庭情緒暴風 【案例7】為什麼大人可以生氣,小孩卻不可以  ✔孩子有權定義、表達自己的感受 【案例8 】「媽媽,妳是因為我而生氣?」「不,寶貝,當然不是。」  ✔老實承認自己的壞情緒,孩子才知道自己的感覺是對的

【案例9】「爸媽,你們是在吵架嗎?」  ✔讓孩子從父母爭執中理解「吵架後會和好」,學會妥協與溝通的能力 ● 我們都不是完美父母  ✔讓孩子知道,爸媽也在學習「變得更好」!   ▌03 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憂慮         【案例10】「我好害怕,保護我!」  ✔同理孩子恐懼的心情,陪他一起面對,孩子才會真正安心 【案例11】「爸媽要離婚了!」「爸爸可能會失業!」  ✔家庭危機出現,父母的回應讓孩子有機會學著勇敢 【案例12】「我擔心兒子也會遇到跟我小時候一樣的狀況!」  ✔不放心VS.放手獨立?孩子有權經歷難過的事! 【案例13】「喬伊拿走我的卡車,是我先拿到的」  ✔「你希望

有什麼結果呢?」讓孩子說出自己想怎麼做 【案例14】「妳現在最想在學校中做些什麼事?」  ✔協助孩子事前演練讓他提心吊膽的「第一次」 【案例15】「謝謝妳,我感覺好多了」  ✔適時示弱,讓孩子在觀察中學會如何面對困難   ▌04 在憐憫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自憐   【案例16】「我覺得自己不受重視!」  ✔父母陷入自憐前,先停止思考問題,試著做點別的事 【案例17】「妳不曉得妳們現在有多幸運」  ✔與其拿過去的自己向孩子討愛,不如清楚、直接地傳達想法 【案例18】苦肉計「我肚子痛,不想上學!」  ✔其實孩子只是想吸引父母關心,找時間多陪伴他吧! 【案例19】當孩子說「我做不到!」時……  ✔

別附和孩子自憐的藉口,以正向期待培養耐挫力與毅力 【案例20】憐憫vs.同理心的差別  ✔協助孩子戰勝自憐,轉換成態度更積極的同理心 【案例21】「那妳打算怎麼做?」  ✔信任孩子內在力量,讓他從做決定中獲得自信心!   ▌05 在嘲笑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膽怯   【案例22】孩子被嘲笑的感覺歷程:從疑惑、困窘到羞辱  ✔父母的鼓勵能讓孩子擺脫嘲笑、膽怯、孤立……的惡性循環 【案例23】當孩子膽怯地說:「我不想上學!」  ✔讀懂孩子的反常行為,先和他討論真實想法後才開始想辦法 【案例24】當我們也成為批評者時  ✔身教,別做出讓孩子誤以為批評別人是沒關係的事 【案例25】當家人取笑孩子時……

 ✔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戲弄嘲笑,傷害的是彼此的情感 ● 我們無法永遠保護孩子,只能讓家成為孩子心靈的安全堡壘   ▌06 在嫉妒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妒忌         【案例26】「你的比我的好!」  ✔我們可以選擇看待事情的態度:是欣賞、欽佩,還是嫉妒 【案例27】「像姊姊一樣好」「哥哥的比較大塊」  ✔聽懂並回應孩子的內心話──想要平等的愛 【案例28】「我也想要……」的心理作祟  ✔協助孩子分辨模範與模仿,學會如何用宏觀角度看待事物 ● 珍視孩子,珍視我們自己  ✔欣賞自己的特別之處,盡己所能活出美好的人生   ▌07 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自責   【案例29】「我剛

剛發現小錢包中的硬幣不見了」  ✔與其斥罵,不如先聽孩子解釋,再模擬下次該怎麼辦! 【案例30】「妳怎麼能忍受住在這種豬窩裡?」  ✔明白表達對孩子不贊同的地方,而不是情緒化地羞辱他 【案例31】「我若是你,早就覺得自己丟臉死了!」  ✔別不耐煩,接納孩子的感覺,才能協助他排解並面對負面情緒 【案例32】「媽咪對不起,我正在清理乾淨」  ✔接受孩子彌補錯誤的態度,即使他做得還不夠好 【案例33】真誠vs.敷衍的「我很抱歉」  ✔感同身受、避免再犯,才是負責任、真誠的道歉態度 ● 鼓勵與引導永遠比羞辱責罵來得有效  ✔耐心等待孩子在嘗試錯誤中,歸納因果關係並建立責任感   ▌08 在鼓勵中長大的

孩子,學會自信         【案例34】當孩子因為沒有完成目標而難過時……  ✔先肯定孩子做到的,陪他再次挑戰時偷渡更好的做法 【案例35】「這些資料中,哪些是妳最需要的?」  ✔與其說「做得好」,不如以孩子需要的方式提供協助 【案例36】「早知道就買沒鞋帶的鞋!」  ✔預留時間讓孩子練習,學會並完成自己該做的事 【案例37】「我當初不該鼓勵他去競選班長」  ✔與其鼓勵孩子「試一次看看」不如說「盡力而為」 【案例38】「妳要進這班才能升上長春藤大學」  ✔欣賞孩子獨特的特質,鼓勵孩子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人 【案例39】「這點子很好!」  ✔支持孩子的大小夢想,縮短能力和夢想的距離 ● 相信

孩子,提供他們「做最好的自己」的機會  ✔讚賞能力優點、內在特質,並尊重自主權,讓孩子滿懷自信面對世界   ▌09 在寬容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耐心       【案例40】「還要多久?」「快到了嗎?」  ✔先讓孩子知道,你明白讓他等待是很困難的,再想辦法營造開心的等待時光 【案例41】「爸,你為什麼不換車道?那一線道比較快」  ✔讓孩子理解:當狀況無法改變時,理性分析比抱怨更有意義! 【案例42】「我必須為了孩子變得堅強!」  ✔面對緊張情勢,問自己「還能做什麼」,往往能緩和情緒 【案例43】「番茄又長高了幾公分」  ✔陪孩子栽種植物,讓他自然而然了解「有時候急也沒有用」 【案例44】「你覺得

新老師如何?」  ✔寬容並尊重和我們不同的人,不論是當面或是背後的言行 ● 在家庭這個社會縮影中,學著接受差異、欣賞彼此  ✔只要想著孩子正在模仿我們,再疲憊、再不耐煩,都能變得更有耐心   ▌10 在讚美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感謝   【案例45】「你願意帶妹妹一起打球,是個很棒的哥哥」  ✔當孩子表現出你希望他發展的特質時,特意讚美他 【案例46】「哥哥拿了我的卡車!」  ✔信任孩子、聽他解釋,或許他已盡力做到最好了! 【案例47】「就算他有一大堆好玩的玩具,我也不會想跟他玩!」  ✔贊同孩子的正向價值觀,讓他學習合理的評價他人 【案例48】「沒關係,你已經盡力了」  ✔該誠實?該體諒?心態真

誠、以身作則,才能讓孩子學會社交溝通技巧 【案例49】「妳有沒有為自己感到驕傲呢?」  ✔提醒孩子賞識自己,儲備自信的情緒糧食,隨時自我滋養! 【案例50】孩子的OS:「請注意我,告訴我,我還可以」  ✔留心孩子的情緒需求,分辨他是想獲得讚美?或關注? ● 賞識美好的事物,讓孩子更快樂  ✔能大方給予讚美,也能感恩接受讚美,讓孩子自信而不自大   ▌11 在接納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人   ● 「如果你不……我就不愛你」  ✔愛不是獎賞也沒有附加條件,無條件的接納能教會孩子什麼是愛 【案例51】「你做了我不喜歡的事,我仍舊愛你,並會幫助你、支持你」  ✔接納孩子的同時,也要堅持規矩與限制 【案例

52】「為了女兒,我時常有意識地表達我的愛意」  ✔愛孩子,就要毫無保留地讓他知道我們在乎他 ● 父母的夫妻之愛,是孩子學會愛人的最直接的範例 ● 在父母的愛中,孩子了解自己值得被愛,也有能力給愛   ▌12 在認可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愛自己   【案例53】「你真體貼,謝謝你」  ✔提醒自己留意並認可那些形塑孩子性格的「小事」 【案例54】「你真是一個好幫手」  ✔透過認可孩子的行為,傳承家庭價值觀 【案例55】「妳真是體貼又大方」  ✔認可孩子不自知的人格特質,能加強他的自我認同感 【案例56】「我們討論一下折衷的解決辦法」  ✔從生活小事學習和父母協商,為自己的每個決定負責 【案例57】決

定要做對的事!  ✔因為自尊自愛的內在力量,讓孩子打從心裡拒絕做壞事! 【案例58】教孩子喜歡自己、享受自我  ✔別人的認可是一時的,遠遠比不上自己認可自己   ▌13 在關注中長大的孩子,學會設立目標   【案例59】「我沒有那種葉子,我想收集它」  ✔關注是聽進孩子的話、留意他微小的成長 【案例60】「我們知道潔克琳有多努力」  ✔一步一步的來,協助孩子發展自信和「做得到」的態度 【案例61】透過引導性問句,協助孩子做長遠打算  ✔練習、練習、再練習,讓孩子體會努力和結果之間的關係 【案例62】「接下來要做什麼,才能賺到短缺的金額呢?」  ✔為目標而儲蓄,學到存錢和賺錢的訣竅 【案例63】

「我們自己做的!一個只要五十分」  ✔幫助孩子達成目標,鼓勵孩子的樂觀態度   ▌14 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慷慨   【案例64】「你們打算一起畫什麼?」  ✔教孩子分享,從「不需要個人犧牲、反而有更多好處」開始! 【案例65】「或許小寶寶睡覺時,我們一起玩棋」  ✔第二個孩子出生後,盡量給予每個孩子屬於他的特別時光 【案例66】「讓我們一起做個特別的計畫」  ✔ 無論孩子多大,「騰出時間與孩子相處」最好擺在第一順位 【案例67】希望媽媽多參與他「現在」的活動  ✔彈性調整時間分配,跟上孩子生命變化的腳步 【案例68】媽媽的電話好像比我重要多了!  ✔孩子有權每天擁有我們的全副注意力,即使

只有幾分鐘! 【案例69】當孩子願意放棄遊樂時間去當義工……  ✔鼓勵孩子遵循直覺幫助他人,就算有所犧牲也沒關係! 【案例70】「謝謝您陪我到深夜,我真的很感謝您」  ✔當分享的種子開花結果,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15 在誠信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誠處事   【案例71】「這是怎麼回事?」  ✔問「為什麼這樣做」比問「是誰」,讓孩子更不怕說真相 【案例72】「請告訴我真話,吃了餅乾也沒關係,我要知道真相」  ✔停下手邊的事,和孩子認真討論,直到他說出真相! 【案例73】「我覺得鑰匙被怪獸拿走了。」  ✔當孩子編故事時,順應故事發展也夾帶說真話的重要性 【案例74】「世界上真的有耶誕老公公嗎?」

 ✔當孩子發現故事真相,用欣賞的角度轉移孩子失落的情緒 【案例75】「我是不是不一定要一直誠實?」  ✔花點時間,從各種角度和孩子討論善意的謊言 【案例76】「我們再回去把錢還給餐廳吧」  ✔教孩子正直──做正確的事時,即便沒有回報,自己也會覺得開心 ● 當孩子詢問令人難以解釋的性或死亡問題時……  ✔先問孩子知道多少,再選擇適合他年齡的說法 ● 真理的價值  ✔伴隨著勇氣、承擔與平和寧靜的生命禮物   ▌16 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學會正義   【案例77】我們非常在乎你的感覺  ✔家庭裡的公平──給予同等重視但不同方式的關心 【案例78】「如果你想,我們可以討論週末上床睡覺的時間」  ✔「

你覺得你應該……」鼓勵孩子下最適當的判斷,並對決定負責 【案例79】「老師都忽略我!」  ✔「你想該怎麼做比較好?」讓孩子學習面對並想辦法改善不公平 【案例80】當孩子看到不公義的事情發生時……  ✔在家扭轉不公平的成功經驗,能讓孩子為了自己或他人勇敢發聲 【案例81】「難道沒有人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嗎?」  ✔即使力量渺小,只要孩子付出行動、試著做出改變,都值得我們驕傲 ● 正義是人生最大的課題之一  ✔從小事學起、從自己拓展到他人,讓孩子知道這是可以努力的目標   ▌17 在善意與體貼中長大的孩子,學會尊重   【案例82】用溫和的態度,提醒孩子「主動慈善待人」  ✔留意每個偶發時刻,暗示孩子

關照別人的需求 【案例83】「不知道她有什麼感受」  ✔提醒孩子想像對方的感受、主動修復關係,練習人際互動技巧 【案例84】「幫忙蓋上蓋子,免得油漆乾了,哥哥會難過的」  ✔溝通時傳達尊重的訊息,讓孩子了解體貼的重點 ● 尊重每一個人的所有權、隱私權  ✔我們的態度與做法,孩子都看在眼裡 【案例85】「妳和爸爸也同樣常常吵來吵去」  ✔孩子會以父母為範本,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所愛的人 ● 尊重每個人的個別差異與需求  ✔我們日常的善意舉動與主動關心,都是孩子的學習榜樣   ▌18 在安定中長大的孩子,學會信任自己與他人   ● 信仰是對人的信念、人的價值與整個世界的信心  ✔擁有信仰,能讓孩子以樂

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信任他人 【案例86】輕鬆隨意地問孩子:「再試一次?」  ✔當孩子還沒準備好時,讓他先退回原點,不施加過多壓力 【案例87】「請妳媽媽載我們去吧,這樣才能準時到達」  ✔承諾的事盡力做到,若事發突然,務必考慮孩子的感受、告知他 【案例88】「有人想去看晚場電影嗎?」  ✔在規律的生活中,偶爾給孩子一些意外的樂趣 【案例89】「我相信你能要回你自己的東西」  ✔我們信賴孩子,他就能相信自己能做到他想做的事! ● 當孩子相信自己,也就能信任他人、信守承諾   ▌19 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學會這個世界有多美好 【案例90】 當孩子一時忘記該做的事時……  ✔知道共同目標,家裡每顆小

螺絲就都能朝同一方向扭緊 【案例91】「要跟姑姑一起去游泳嗎?」  ✔協助照顧孩子的成員越多,孩子未來會成為越好的人 【案例92】替孩子創造一個更豐富的世界  ✔從每個大人身上看到、學到更多特質與多元觀點 【案例93】「你知道你是麥奇最喜歡的叔叔嗎?」  ✔參與家族聚會,傳遞代代相傳的情感,更有歸屬感 【案例94】「何不辦一場海濱舞會?」  ✔慶祝每一天,將家裡的無聊平日轉變得值得紀念 ● 發現這個世界有多美好,並協助這個世界變得更棒!   推薦1   由詩意和真理交織而成的教養篇章,   幫助讀者回歸初心,成為感性與理性兼具的父母師長,   培養出有自信、高品格、人際好、學習佳的快樂小

孩。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推薦2   充滿著教育智慧的經典詩句,字裡行間揭露深層教育祕密,給予父母更多的省思與啟發。 羅寶鴻(蒙特梭利親職教育專家) 推薦3 十九句雋永的詩句,十九個家庭教育良方   這幾年有個新名詞「富二代」,但是這三個字卻不時和吸毒、開趴、滋事、不事生產、性醜聞等敗行劣跡連結在一起,讓「富二代」充斥著負面觀感,這似乎印證了一句話:三年可以培養出一個暴發戶,但三十年可能培養不出一個貴族!   金錢可以快速累積,但是一個人的底蘊、氣度、人品與格局,卻需要長時間的薰化陶染才可能造就!而技能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學會,但●一個人的「能力」只決定了一個人能否

飛得高;一個人的「教養」,卻決定了一個人能否飛得遠。●   何謂教養?事實上,教養無所不在,因為我們父母就是陶冶孩子的土壤,我們是什麼樣,他們就隨時隨地吸收成什麼樣,這些年,我陸陸續續觀察許多的孩子,我必須說:孩子真的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曾經帶孩子到一個遊樂場,大家排著長長的隊伍等著熱門的盪鞦韆,一個小男孩霸著盪鞦韆幾乎二十分鐘都不肯下來,一位也在等候的孩子的媽媽看不下去,便上前跟小男孩打商量說,很多人都在等,要不要每個人玩五分鐘,這樣大家都可以玩到。沒想到話還沒說完,小男孩的媽媽立刻衝出來,怒氣沖沖地反駁說,先來的就先玩,玩到不想玩再換別人玩,這本就天經地義,沒有人有資格可以叫別人

隨便放棄權利,結果小男孩一臉得意狀地看著一長串隊伍,完全無法感受別人枯等的心情。這印證了小詩中的其中兩句:在友善中長大的孩子,才能學會關懷;在分享中長大的孩子,才能學會慷慨。   ●一份身教大過十份言教,孩子不是做我們所「說」,而是做我們所「做」●,所以,每當我看到一個好奇愛發問的孩子時,往往都會追蹤到他們的父母也熱愛學習;捕捉到一雙和煦溫暖的孩童眼神時,才發現他們來自滿溢著愛與關懷的家庭;一個會主動對同學伸出援手的孩子,爸媽多半也熱心公益,這就是身教的巨大力量。 書中十九句膾炙人口的格言,流傳多年,我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讀過,我記得第一次看到它時,心裡澎湃不已,因為我看到孩子的高度與格局竟

能因我的一言一行而形塑,頓時覺得任重而道遠,實在不可不慎,但是這首優美的小詩,每一句看來是如此抽象,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所以也就被我供在電腦裡一個不知名的文件夾裡,逐漸被遺忘。   如今,十九句詩體格言重現我的眼前,除了讓我拾回初遇它的感動之外,更欣喜看到●作者將每一詩句原本單一且表面化的字義,擴充成完整且多面向的價值觀內涵,更用非常生活化的案例來凸顯具體的實踐方法●,比如在闡釋「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爭鬥」這句時,作者先解釋「怒氣」是怎麼一回事、怒氣如何傷害了人,再延伸到如何在孩子面前示範危機處理、如何引導孩子處理自己緊繃的情緒,甚至談到讓孩子理解到父母之間的衝突,讓孩子認知父母也非

完人,同樣在學習「變得更好」!   我想,這十九個雋永的句子不再只是我偶爾才拿出來提神醒腦的心靈滋養劑,而是真的成為可以時時翻閱參照與實踐的家庭教育良方,特別是已經當上曾祖母的作者桃樂絲字字句句溫潤有愛,有著一股魔力,能不斷勾引著爸媽心中那份最初始的感動,自動謙卑下來、省察自我,我想這是所有真心想要為孩子傳遞美好價值的父母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彭菊仙(暢銷教養作家) 推薦4 你手上握的是鋤頭,還是雕刻刀?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可以教養出尊重、體諒、包容、快樂、有安全感、負責任的孩子?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可愛的小幼苗變成了棘手的小麻煩?隨著年齡的提升,小麻煩也升級成為「麻煩製造機」,

處處與父母師長作對,張牙舞爪,出口成「髒」,一言九「頂」。   因為任教小學的關係,使我有許多機會看見不同家庭對待小孩的教養方式,也聽到不少家長抱怨孩子幼兒時的聽話乖巧早已一去不復返。那個曾經呵護在懷裡的小寶貝,曾經讓父母捧在手心、處處維護的小幼苗,不知不覺長歪了。   ●天底下,有哪個父母是以教壞孩子為初心的?哪怕是社會上最頑劣的壞蛋,也冀望自己的孩子有成龍成鳳的一天。儘管這些父母主觀上沒有把小孩引上歪路,但是,錯誤的教育方式及粗暴不當的言行對待,都有可能扭曲了孩子的心靈,使孩子不由自主的在心理和生理發生一連串的改變。●   原本拿著精美雕刻刀雕琢稀世美玉,刻著刻著,發現玉石的變化越來

越令人失望,這才驚見,手裡的雕刻刀竟然變成了鋤頭。看著玉石被鋤頭劈得支離破碎,價值越來越低。   在孩子身上屢屢不能解決的問題,背後一定有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交到壞朋友」「翅膀長硬了」並不能為父母無能為力的教養方式解套。當前大部分的社會問題來自於家庭,問題孩子背後的成因通常來自於問題家庭,所以「當個好父母,就是在解決當前巨大、棘手的世界問題」。   書中,作者寫到一位十歲的安德魯從露營地打電話回家,描述他小隊裡一個伙伴的事。「他邀我當他划獨木舟的同伴,可是當我走到湖邊,他卻已經另外邀請別人了……」「後來他跟我借軍刀也沒有還我,還說我跑步像鴨子一樣……」說到這,電話那頭的爸爸氣急敗壞,想火

速開車衝去營地,找營長好好理論一番。   看到這,教學現場類似的案例還真是不勝枚舉。   老師下了班之後,接到家長電話質詢的多半是孩子們相處的問題,很明顯,家長正在為自己的孩子抱不平,想為孩子爭一口氣。相信許多家長認為老師應該處罰那位「壞孩子」,只是,處罰完畢大快人心之後呢?「壞孩子」從此改過向善嗎?安德魯下次遇到相同問題時,一樣向爸爸告狀嗎?還是有其他解決方法?爸媽能一輩子跟在孩子後面永遠保護他嗎?   安德魯的爸爸並沒有衝往營地,而是做個深呼吸,問兒子:「你想怎麼處理?」「後來我和另一位夥伴參加獨木舟遊戲。如果我是一隻鴨子,就是那隻跑得最快的鴨子了…還有,我等一下就要去要回我的軍刀,

以便徒步健行時使用。如果他不還我,我再去告訴我們的輔導員。」安德魯回答。「我相信你能要回軍刀的。」爸爸安慰道。   ●我們不可能陪伴孩子度過他們的一生,家庭的生活模式,會塑造孩子的人格特質和生活能力。父母凡事搶先一步為孩子擋風遮雨,孩子還有機會發展出社會生存力嗎?●   本書《教養的初心》的作者桃樂斯.諾特在1954年寫下「孩子在生活中學習」這首詩,流傳60年的經典育兒小詩,19句神奇的魔法格言,歷久不衰,好幾個世代的家庭都從詩中學會扶養孩子的明智方法,它早已通過了時間的考驗。書中94個案例,羅列大原則,小細節,雖然大部份的父母生活繁忙,要面面俱到及隨時充滿耐心是多麼不容易,但是,我們還有

機會可以挽回。   閱讀這本書令我沉思及反省,一邊看一邊想,自己是否也成為文章中的案主?書中所說的錯誤行為,大部分我都犯過,幸好人本來就會犯錯,只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不再犯第二次錯就好了。●沒有人天生下來就知道如何當父母,當我們手上擁有一塊稀世美玉時,你希望手上握的是鋤頭,還是雕刻刀?●為了對民族發展負責,對未來社會負責,為了下一代更美好健全,學習當個好父母,是你我責無旁貸的使命。 林晉如(105學年度教育部閱讀推手、高雄市岡山國小教師) 作者序 〈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經典育兒小詩的故事   在一九五四年時,我曾替南加州的當地報紙撰寫每週專欄,主題是創意家庭生活,我在那時寫下了〈孩

子在生活中學習〉這首詩。當時我有一個十二歲的女兒和一個九歲的兒子,我在當地的學區開辦成人教育班,講授家庭生活,同時也在一間托兒所擔任父母教育組長。這首詩將會在未來成為傳遍全球的經典,但那時的我對此一無所知。   我之所以會寫出〈孩子在生活中學習〉這首詩,其實是想要回應許多家長在家庭生活班中提出的問題。他們對於家長一職所代表的意義感到憂慮,而我則以此詩作為回答。在一九五○年代,家長扶養孩子的方式就是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社會對於「引導孩子」此一概念知之甚少。我在〈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一詩中指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身教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   這幾十年以來,〈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曾被張

貼在各種公共場所。美國亞培公司羅絲產品部門將精簡版的詩送給了醫院中數百萬名家長以及醫師,未來他們還會把詩繼續送給更多人。這首詩已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在世界各地相繼出版,許多國家的老師與教士都在家長教育課程與教師訓練課程中,選用此詩作為教材。無論這首詩出現在何處,我都希望它能給予家長引導與啟發,讓家長能面對此生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扶養孩子。   ◆與時俱進的教養觀   時遷世移,我也因此數次修改這首詩。其中最顯著的變化源自於日漸敏銳的性別意識。原本的詩句是:「在……中長大的孩子,他學會……」(“If a child lives with . . ., he learns. . . .”)在八

○年代早期,我把詩句修改得更加兼容並蓄:「在……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學會……」(“If children live with . . . they learn . . .”)。   在同一時期,我又把較為複雜的句子「在誠信與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理與正義。」(“If children live with honesty and fairness, they learn truth and justice.”)分化成兩個句子,分別是「在誠信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理」(“If children live with honesty, they learn truth.”)以及「在公平中長大的孩子,學

會正義」(“If children live with fairness, they learn justice.”)。孩子通常會把誠信與公平視為不同的概念。此外,這項改變能更加強調真理與正義這兩種特質。我在一九九○年加上了新的詩句:「在仁慈與諒解中長大的孩子,學會尊重。」(“If children live with kindness and consideration, they learn respect.”)我們的社會文化越來越多元,我希望這首詩能鼓勵孩子懂得尊重,進而接受與他們不一樣的人。   我在撰寫本書時,再次省思了這段詩句:「在誠信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理。」我在五○年代寫下的

原詩句,那時「真理」這個概念很好理解。然而在六十多年後的今日,我們漸漸發現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真理,也有很多灰色地帶。所以我把詩句修改為:「在誠信中長大的孩子,學會真誠。」(“If children live with honesty, they learn truthfulness.”)我認為修改後的詩句所傳達的訊息比較實際,我希望孩子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真誠處事方式。   你在本書看到的,是最新、最完整的〈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六十年來,那些父親、母親,以及祖母的經驗傳承   這幾十年來,每次有人認出我是這首詩的作者,並因此與我親切互動時,我都很開心。曾有一名母親告訴我:「你可能會

不太高興聽到我這麼說--我把你的詩放在洗手間裡。」洗手間是她唯一能保有一點隱私的地方。每當她需要一點私人空間,提醒身為家長的自己必須重視自我時,她就會躲進洗手間。一名父親告訴我,他把這首詩印下來,掛在車庫的工作檯前。他說:「每次我覺得受不了的時候,我就會讀一讀這首詩。」在這兩個例子中,兩位家長都藉由〈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一詩理解到:他們需要休息片刻,恢復到能夠好好思考的狀態。   最近有一位祖母對我說,她把這首詩當作與孫子孫女相處時的指標。她告訴我,她過去在教養子女時就把〈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小詩當作聖經,如今與下一個世代相處時,她依然時時參考這首詩。另一位母親寫信告訴我,這首詩「是我身為家長學

到的第一課」。有太多太多人曾和我分享小詩〈孩子在生活中學習〉對他們的情感關係造成了何種影響,因此我逐漸明瞭,這首詩是能激勵這些家長的典範。   ●這首詩傳達了一個簡明扼要的訊息:孩子會不斷從父母身上學習。●你的孩子一直都在注意著你。或許他們會忽視你提出的要求,但是他們絕對時時都在注意你的一言一行。你是他們最先接觸到的楷模,也是對他們影響最深的。家長時常耗費很大的功夫教導孩子某些價值,但事實上,家長透過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情緒與態度所傳遞的價值,才是孩子最容易學會的。你表達情緒與管理情緒的方式就是孩子的楷模,你的孩子一輩子都會記得這些事。   我相信每位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位孩子都具有獨特的

創造力與智慧。身為家長的特別待遇,就是可以親眼看著孩子展現真正的自我,在這個世界綻放美麗的光芒。   我個人認為這首小詩已經通過了時間的考驗,有好幾個世代的家庭都從詩中學到了扶養孩子的明智方法。●這首詩就像是一則備忘錄,讓你記得在家庭生活中,什麼事情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我希望這首詩和這本書可以讓你有所啟發,並在你扶養孩子時,引導你信任自己的情緒與直覺。●當孩子開始學著參與家庭生活、學著幫忙時,你要記得時時欣賞孩子獨特的性格,並培養他們自我表達的能力。如此一來,你才能與孩子建立起合作關係,進而讓整個家庭一起成長、分享和學習。   許多家長會在初次閱讀這首詩時說:「我知道這件事。」事實的確如此

--你可能早就知道了。你的內在智慧早就知道這首詩所描述的觀念了。我撰寫這本書的目的,是想要更深入地說明〈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中的每一句詩句。我常會想像我們促膝而坐,一起討論與孩子共同生活的情景。我希望你在閱讀本書時,能覺得我們是在向對方分享經驗,我希望你覺得這首詩既生動又真實。孩子在生活中學習,這件事是千真萬確的。他們在兒時學習到的品性,將影響他們以後會長成什麼樣的人。 前言   本書能勾引出每個父母心中的柔軟與動力,   激勵我們更有自覺地、持續地給孩子更好的教養!─傑克.坎菲爾(Jack Canfield,《心靈雞湯》及《心靈雞湯.媽媽篇》作者)   第一次注意到〈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Live)這首詩,是早在七○年初的事,那時我正在寫一本有關於「在教室裡如何建立孩子自信」的書。我立刻就喜歡上這首詩,並且複印給我任教學校的所有老師。詩中的每一句話,似乎都在陳述我們所知的事實。但是,作者能用這麼簡潔的詩句表現出來這麼深刻的智慧,實在令人讚佩。   我從未想過會遇見這首詩的作者,誰知,幾年後我們竟在一場心理學會議上認識了。桃樂絲和她的先生克勞德一同出席。他們誠摯的邀請我到他們的房間,熱忱的、親切的、友善的和我討論桃樂絲寫的那首詩。那是我永遠也忘不了的一晚。我想他們一定不知道他們的愛和關懷,已影響了一個年輕的教育學家,這位教育學家

當時正努力學著愛自己,也努力試著教導他的學生如何愛自己並接受自我。   《教養的初心》提供一些指引原則,讓我和學生以及我的三個孩子有良好的互動。這些引導生活與教養的原則說起來輕鬆容易,但實踐起來卻沒那麼簡單。   三十年來,身為一個教育家以及父母成長團體的領導者,我逐漸相信大多數的家長都想成為有愛心、耐心、和善的、包容的、誠實的、快樂的父母。問題是大多數的父母從沒有受過特殊的課程,教導他們如何有良好的親子互動、親子關係,如何拿捏教養分寸,以及如何當一個充滿熱忱、會照顧孩子、誠實又快樂的父母。   從沒見過有父母會一早起床,就對他或她的另一半說:「我有四個好方法,可以損毀小比利的自信。我們

可以盤問他、取笑他、羞辱他、欺騙他。」沒有人會想要傷害自己的孩子。雖然父母常會無意識這麼做,但我們並不是有意的。傷害通常都來自於父母無意識的害怕與擔心,害怕孩子會承襲我們的認知不足與情緒困擾。   ●我們要有勇氣與自覺去打破帶有破壞力的負面生活模式,這種模式會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狀況下控制我們與孩子的互動。我們要選擇有自覺、有意識的親子生活,讓孩子成為健康的、快樂的、懂得自我控制的人。●   桃樂絲在優雅的〈孩子在生活中學習〉一詩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有趣的事和特別的例子,告訴我們如何有效的將至理格言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少一些責備,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處罰,多一些接納;少一些羞辱,多一些鼓勵

;少一些敵對,多一些童心。   從本書中,你還可以得到意外的驚喜:除了懂得如何當個更有效能的父母之外,你還能學會如何當個更好的配偶、老師或經理人。這些原則和方法建立在愛、尊重、肯定上,能使你我的人際關係變得更好。我確信,如果每個人都能好好運用這些原則,世界將減少許多戰爭和暴力;減少罷工抗爭,增加生產;減少學生搗蛋的行為,增加在教室學習的時間。監牢的犯人、需要社會救濟的人會減少,吸毒者也能重生,重新被社會接受。我希望你能了解,大部分的社會問題來自於家庭,所以當個更好的父母,就是在解決當前巨大的、棘手的世界問題。   ●不論目前你是個多麼稱職的父母,你仍處在往下一階段邁進的冒險神奇旅程之中。●

因為你正在教養孩子成為有自信、果斷的、耐心的、主動的、有愛的、有目標的、寬宏的、真誠的、快樂的、懂尊重的、和善的人。還有什麼比這更令人驕傲的?想像一個當孩子們長大成人後都能擁有這些特質的世界;想像華盛頓特區的每個政治人物都擁有這些特質……。我相信,我能給下一代這樣的環境,桃樂絲也這麼相信。我確信,在我們心中有某種動力,激勵我們持續給孩子更好的教養。   成為父母,這個神聖的任務,就是我們的動力來源。沒有人能低估我們對孩子以及創造更美好未來所做的奉獻。本書能讓你成為你一直想成為的好父母,能更有自覺地培養出讓你引以為傲的孩子,並開創出一個我們都夢想能在裡面生活的美好世界。 【摘文1】▌01 ▌

在批評中長大的孩子,容易學會責備孩子們就像海綿。無形中,他們吸收我們做的每件事,說的每句話,隨時隨地都在模仿我們,不論我們是否正在教導他們。因此,如果我們對他們、別人或周遭的人事事予以批評,就等於在教他們譴責別人,甚至更糟的,是譴責他們自己。我們教他們聚焦在錯誤的事物上,而非欣賞正確的事物。批評有許多形式,語句、聲調、行為,或一個眼神都算。我們都曉得要怎麼擺出譴責的臉色,或者在說話時使用批評的語氣。然而年幼的孩子對語句的表達特別敏感,會把你的語氣放在心上。就像有時家長說「該出發了」,其實並沒有別的意思;但若是家長以魯莽、沒耐心的口吻說出這些話,卻意味著「你很壞,拖這麼久」。雖然沒有任何一個方法

能保證如何表達最有效,但同樣一句話兩種語氣,聽在孩子耳朵裡,感受是截然不同的。後者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個壞小孩。當然,我們難免會焦躁、憤怒,偶爾會批評別人,也會在孩子聽得到的範圍內,說出批評的話。不過,會經常性批評的父母又不一樣,這樣的父母會鍥而不捨地找出錯誤來批評一番。不論受批評的對象是誰,經常性的批評都會產生累積效應,是負面、不客觀的家庭教育。身為父母,我們有權選擇過鼓勵、讚美而非批評和譴責的家庭生活!■【案例1】「天哪!你怎麼這麼笨手笨腳!」✔改以思考「這是怎麼發生的」,讓自己也讓孩子還原錯誤始末六歲大的阿比站在桌子旁,玩弄他從裝滿水的塑膠花瓶裡拿出來的花。突然,花瓶倒了,水流了出來,花朵、

葉片灑得到處都是。他全身濕透的站在這灘水中嚎啕大哭。媽媽聽到哭聲立刻趕來。「喔,天哪!你怎麼這麼笨手笨腳!」她氣急敗壞的說。我們常沒經大腦就對孩子說出這種話。或許太累,或許是神經繃得太緊,話太快從嘴邊溜出來,連我們自己都會感到驚訝。不過我們還來得及挽回,我們可以不再繼續小題大作下去,可以在真正影響到孩子的自我價值觀之前就此打住。假設阿比的媽媽能冷靜的停下來,對自己的怒吼道歉,這件事就可以有較好的結局:阿比可能會對這整件事感到糟透了,但不會覺得他自己糟透了。但如果阿比的媽媽繼續責備,阿比會以為自己真的很低能,手腳真的很遲鈍。

我相信的事(修訂版):領悟一句話,人生開始不同

為了解決阿慈車庫柔姊的問題,作者商業周刊 這樣論述:

  李嘉誠、大前研一、賈伯斯、杜書伍、林書豪、蔡依林、周星馳、九把刀……,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名人,然而,他們並非一路平步青雲,你是否會好奇,在生命低潮時,他們如何為自己打氣加油,以致登上今日的高峰?   本書透過一則則故事,揭開他們在面臨抉擇的當下,因為堅持什麼樣的信念,於是開啟了人生不同風景:   .知識改變命運。香港首富李嘉誠是一個知識主義者,到今日,他仍自學不輟,回家必做的兩件功課是,看電視學英文、睡前閱讀,因為他深信,知識的創造與應用,是企業成敗的關鍵;而這六個字,也是他人生歷程的真實寫照。   .當你在1樓時,就要能夠想40樓的人在想什麼。杜書伍初入社會時只是一名工程師,在

工作磨練中,學會站在老闆的角度想事情,慢慢累積做事的格局,堅持企業策略必須下長棋,最終帶領聯強國際登上通路業的霸主。   .成功,就是輸掉一切都無所謂。謝家華在事業草創時期,三年中兩度瀕臨破產,但他認為,當一個人能失去所有東西卻仍不受影響時,就成功了。最後在一片「不可能」的聲浪中,他打造出讓亞馬遜也佩服的全球最大網路鞋店Zappos。   .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九把刀自許要打敗金庸,成為華人小說第一寫手,在書賣得最爛的時候,也從沒懷疑過自己。如今,他已證明了自己的價值,30歲就出版39本書,也是超商書架上陳列最多作品的作家。   .你必須讓自己得到130分,才能讓別人扣

分!從小好勝的蔡依林,因為不想被殘酷而現實的演藝圈打敗,她用過人的毅力證明自己的能耐,成功由偶像歌手轉型,如今成為華語歌壇的小天后。   書中的每句話,都是各界成功人士總結數十年的人生智慧,歸納、粹煉而成,也是其信念與行事的準則。   你也可以透過他們的故事,了解其背後的經驗與心法,並找到自己受用一生的一句話。 作者簡介 商業周刊   《商業周刊》創立於1987年,為全台灣最具影響力、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以先進觀點、敏銳的新聞與中立的媒體角度,報導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成功人物事蹟與全球產業趨勢,傳遞給讀者具深度與廣度的第一手消息。 第一講》冒險就有出路 出發了,就準備好了/謝旺霖

我從不把別人的拒絕當拒絕/潘恆旭 成功,就是輸掉一切都無所謂/謝家華 死豬不怕燙!一個人在退無可退時,最有勇氣/何薇玲 大部分人都害怕做決定,他們害怕機會/法瓦茲 自己找到的答案,才最真實,你要勇敢冒險/陳士駿 很多事情,若非瘋子可能還沒辦法做到呢/馬塔伊 飛上高空那一刻,我學會尊敬空氣/魏正元 殷琪/楊致遠/邱豐順/陳宇慧/哥倫布/柯麥隆/艾力克森/陶尊芷/柯林斯/帕洛夫斯基/陳聖元/陳彥博/皮卡德/吳欣儀/戴維斯/鄧兆旻/艾麗卡.瓊/蘇麗媚/大前研一/史提夫.沃茲尼克/李烈/馬克.佐伯格/戴勝益/蔡佩君/魏德聖/阿格西/柴契爾夫人/李偉文/古又文/艾蓮諾/渡邊美樹 第二講》態度決定勝負

你要在人前露臉,就是要在背後受罪/阿基師 巨細靡遺的態度,遠勝過任何高明的行銷手段/鈴木敏夫 妥協是很簡單的,但一旦妥協了,所有的一切就都結束了/鈴木敏文 你越看輕它,它就越複雜/蔡衍明 只要專注一件事,就做不完了/余政隆 你認為你可以,你就可以的/陳慧明 難耕的田,你經營出來,人家才會刮目相看/黃慧珠 永遠不要與別人競爭,要與自己競爭/黃毅 戴晨志/莎士比亞/舒維都/張寶誠/喬丹/安藤忠雄/威爾許/黑幼龍/證嚴法師/杜明翰/鄺俊宇/黃麗燕/劉鏡清/霍金斯/馬彼得/蔡國強/羅賓.威廉斯/威廉.詹姆士/李屏賓/盧彥勳/謝錦桂毓/杜紀川/項國寧/芬克/張虔生/許文耀/恩萊特/鄒開蓮/溫肇東/簡志

忠/江俊民/葛洛夫/曾志朗/達爾文 第三講》活出生命熱情 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九把刀 我不是活下來而已,而是要活得有滋有味/趙自強 不讓自己錯失任何當下的夢想,才不會死前後悔/李昆霖 專心在你的工作,財富是本來就會來的/魏德聖 每個人的胸膛裡,都有一隻黃鶯鳥/何薇玲 持續尋找你的金蛋,但不要錯過巧克力蛋/葛洛斯 夢想會讓你變勇敢/蔡宗翰 追求夢想時,你會忘記自己幾歲/賴清炎 要我去上班不要拍片,我三天就會自殺/吳乙峰 只要有動機,都很棒;最怕的是無所愛/蔣勳 一生有意義的東西,要自己去找,找到了就要堅持下去/曹永和 周星馳/姚仁祿/陳文郁/肯.羅賓森/艾爾邦/王浩威/楊梨鶴

/聖修伯里/歐巴馬/李焜耀/王榮文/許文龍/大前研一/程錡/蕭國坤/鍾彬嫻/紀伯倫/麥可.羅區/傑利/吳耀焜/柯林斯/羅水木/泰戈爾/賽利格曼/高爾基/畢卡索/彭蒙惠/吉姆.羅傑斯/趙慕鶴/理查.萊亞德/王培根/張陳映美 第四講》永遠做到極致 你必須讓自己得到一百三十分,才能讓別人扣分/蔡依林 不OK,就再重來/周星馳 如果沒有當初堅持擦三遍,我不會有今天/羅水木 想得越仔細,越發現每件事背後都有大學問/周正訓 不零風險,就沒有完美演出/馬利歐 我們不接受「不良率」這個詞/鄭欽明 你心目中的一百分,可能只是老闆心中的六十分/劉鏡清 陳文琦/蓋洛/比爾.德雷頓/羅綸有/王文華/方國健/孫大明/

陳彥博/陳明玉/麥克‧默罕/華倫‧巴菲特/曾雅妮/朱樹勳/張栩/樂裕民/安藤忠雄/鍾少男/大野耐一/傑佛瑞‧凱森柏格/九把刀/倪福德/葉錦添/李淳陽/杜書伍/辜仲立/黃文成 第五講》堅持才有力量 體力不足,我就用毅力克服;能力不足,就用時間克服/李明和 我是一台不能後退的火車,只能一直往前去/謝明達 沒有堅持,就沒有今天的這些品牌/王陳彩霞 若給自己一次藉口,還會有下一次/王姿雅 你答應人家,手被切掉都要做出來/黃文成 如果你有發自內心的渴望,你可以做任何事情/鍾少男 要找貴人和機會,你要能等,不放棄任何可能/王俊博 只要我有一雙手,一個腦袋,就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許照惠 娜佛桂茲/馬志玲

/黃日燦/林福清/杜書伍/波伽利/黃坤錦/楊德根/陳彥博/李佛摩/伊瑟頓/比爾‧蓋茲/柯麥隆/游文伶/林書豪/林重文/童至祥/吳興國/陳宣霈/何壽川/黃明正/陳婉芬/柴田和子/洛許/李安 第六講》挫折淬煉成功 挫折,是人生最大的資產與禮物/陳長文 我一直勸人,第一次經驗一定要失敗/包益民 失敗,都和自己的個性有關,和大環境沒有關係/高凌風 自信是消除自卑與克服逆境的最佳武器/魏永篤 我學會認輸,日後才不輸到傾家蕩產,命沒去/蔡衍明 害怕面對NO,是成功的擋路石/霍金斯 壓力也好、苦練也罷,要成為世界頂尖,就得克服問題/盧彥勳 奧客,是我生命中的貴客/涂志彬 郭台銘/張傳宗/王進河/尹文明/陳

勝福/林靜芸/李嘉誠/愛迪生/席維斯.史特龍/許文耀/Stefan H. Thomke/趙慕鶴/林重文/吳惠瑜/陶傳正/席爾絲/侯兆百/莎士比亞/劉柏園/張栩/柳井正/海傑瑞/波伽利/熊國寶/所羅門.希克斯 第七講》磨難加速成長 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唐千喻 我的一生是從死亡走出來的,我的哲學是從死亡往回思考/施明德 只要有一口井,你的人生就不一樣了/蔣顯斌 不要相信命運,我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王任生 始終沒有失去勇氣和樂觀,幸運之神終於到來/波伽利 沒有貧窮的口袋,只有貧窮的腦袋/陳婉芬 最不好的牌是第二強的一副牌/簡士晶 富貴險中求/梁輝騰 蔣勳/黑幼龍/張俊彥/陸晉德/陳明璋/史多

茲/邱淑容/黃玉瑩/周星馳/魏進益/霍金/史瑞生/果東方丈/陳彥博/陳劍威/約翰‧保羅‧狄傑里爾/所羅門.希克斯/黃至弘/賈伯斯/張鴻儒/王永慶/戴雅/陳長文/比爾.蓋茲 第八講》工作中找快樂 好奇心,這就是我人生的動力/柯林斯 快樂並不是因為做的事情,而是因為做的是喜歡的事情/賴青松 十五分鐘的瑜伽之後,好像被點亮了/葛洛斯 內心的富貴,才是真富貴/李嘉誠 會找樂子的人,有一種和諧、開心的感覺,當他又認同公司,那麼黏度會更高/陸文秀 只有快樂的員工,才能傳遞驚喜與幸福/謝家華 就像是冬天要跳下水游泳,一開始可能很冷,但你會發現,在水裡,才最自在/盧志遠 行事曆千萬不要排得太滿,務必留幾個空

檔,讓你可以喘口氣/葛洛夫 當人們失敗的時候,我們甚至舉辦慶祝會/威爾許 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整天有效工作/陸博濤 達賴喇嘛/歌德/查馬克/黃宗仁/愛因斯坦/楊基寬/詹朱金/李宗盛/林仁混/史賓賽‧強生/郭台銘/韓第/林百里/沈芯菱/施武忠/范成炬/許銘仁/吳靜吉/洪蘭/王浩威/陶傳正/何飛鵬/王旭寧 第九講》找對自己定位 確實認識自己/蔡衍明 當你勇於承認「我不會」,就能減少生命裡的慌張/楊錦聰 先從裡面往外看,找到興趣與趨勢的交集點/李吉仁 我一生自以為聰明的時候,都是失敗的時候/尹衍樑 人啊!不要等到最後才領悟/羅光男 如果對自己認識不清,機會一來就抓住,到頭來就會迷失自己/翁啟惠 人生

不是數字,人生是超過數字所能表達的/伊瑟頓 順著走,就不叫人生/方力行 捨機會,比拿機會更難/鄭健國 當缺點變成缺陷,坦然接受它是你的一部分,也就自在了/鄧臺賢 我不是不喜歡我的工作,但是,更喜歡當畫家/郭振昌 一個人了解自己的極限、承認自己的極限,是該被鼓勵的/鍾承坤 卡爾.羅傑斯/許道義/廖鎮漢/黃惠玲/馬彼得/姚德慈/柯林斯/楊錦聰/吳美君/張聖心/李屏賓/伍德/宋恭源/葉怡蘭/歐巴馬/葉乃裳/鄒開蓮/朱學恆/張鴻儒/郭敬明/史瑞生/聖嚴法師/林福清/婁楠石/徐立功/黎智英/張震嶽/鮑惠明 第十講》學習永不設限 知識改變命運/李嘉誠 你必須去做你最害怕的事,才能克服你的恐懼/霍金斯 帶

著問題找答案,才是最好的學習方式/童子賢 憑著冒險的心,我聞到進步的味道/崔慈芬 人去旅行,就是讓自己的感官全展開來,學習就在這時候開始/陳文玲 人可以貧窮,但是經驗不能貧窮/包益民 一旦邏輯清楚,自信心自然跟著來/丁學文 越苦的時候,才真的越是學習的機會/胡德興 王浩威/黃坤錦/魏正元/黃健華/大野耐一/賈伯斯/曾繁城/張忠謀/吳靜吉/陳榮泉/楊基寬/庫柏/李郁馨/彼得‧聖吉/焦廷標/黑幼龍/克拉克/鍾子偉/楊筱薇/陳敏慧/果東方丈/戴維斯/張瑞敏/馬彼得/蔡慧貞/戴綺霞/朱邦復 第十一講》成功沒有捷徑 沒有Magic,只有Basic/蘭奇 貪婪!它是我追求成功的動力/王祿誾 找對的事,不

找責任;找答案,不找檢討/許文龍 什麼人該唱什麼戲都有規定,只要把戲唱好,不管什麼角色都有他的觀眾/何樹滋 做人如果可以做到「仁慈的獅子」,就成功了/李嘉誠 準備加機會,才能成為最後的幸運兒/楊應超 我不分析過去的成功經驗;我不做大家都認為會成功的事/鈴木敏文 生下來的小寶寶、小小的養,再把他養得又大又壯/潘進丁 要成功,要有天分,沒有天分就要認分,不認分,也要勤奮/陳和平 喬.吉拉德/簡相堂/司徒達賢/瓊斯/徐譽庭/小S/雷倩/柴智屏/麥克‧默罕/馬丁路德.金恩/比爾.蓋茲/黃志明/曾信哲/張瑞敏/蔡衍明/吉姆.羅傑斯/謝敏男/詹姆士.華生/杜書伍/郭台銘/高民環/陳建鄂/周杰倫/蔣友柏/芬

克/柴田和子/陳玉芬/吳先旺/焦廷標/蔡燕萍/莎樂諾.索娜柏格/倪福德/洛克斐勒 第十二講》放眼贏家格局 在迪士尼,我可以製作電影;在皮克斯,我可以創造歷史/拉塞特 當你在一樓時,就要能夠想四十樓的人在想什麼/杜書伍 客人的層次,就代表你的層次/黃國鎮 我讓自己像Business Owner/黃志明 我如果貪圖短線,就永遠都只是個導遊/王文傑 用老闆角度想了二十幾年,不當老闆也難/楊基寬 幫助別人,就是成就自己/楊美娟 我問自己,我是不敢?還是不行?/曾信哲 人年輕時,要累積資本,這不是錢,而是視野/陳郁然 伊瑟頓/柯拉克/鍾子偉/馮亞敏/帕洛夫斯基/施明煌/韓第/鄭立育/林書豪/黃麗燕/吳

政學/劉奕成/安藤忠雄/林阿平/女神卡卡/村上隆/李吉仁/白崇亮/吳惠瑜/威廉.福克納/沈財福/羅傑.道森/何享健/松下幸之助/楊元慶/青木定治/周杰倫/陳瑞憲/王振堂/尹衍樑/林百里/柳井正/山姆.華頓/皮耶.普林格特/馬雲/麥克‧默罕 第十三講》邁向高峰思維 智者創造的機會,比他遇見的多得多/林文雄 智做一個好的管理者,一定要有時間靜下來思考/蔡萬才 挑最難的下手/高民環 當你成為龍頭時,一半的人等著超越你,另一半的人打算把你拉下來/郭台銘 花九○%考慮失敗,就像是軍隊的統帥必須考慮退路一樣/李嘉誠 以身作則才是最好的領導方式/穆爾蒂 交棒區要夠長,棒才不會掉/施振榮 我們學過太多領導技

巧,卻忘記回到從人的角度出發/施崇棠 管理走到最高層次,超過七○%與人有關/許立慶 要做世界上最好的食人怪獸,在最短的時間內吃掉自己的小孩/貝瑞特 如果怕被學,就代表我們沒有進步/羅祥安 有捨才有得,捨不得,就真的不得/黃宗仁 辜成允/曾志朗/哥德斯密/貝佐斯/奧爾特加/張忠謀/桑柏格/柴田和子/劉文治/尹衍樑/劉鏡清/麥克‧默罕/威爾許/楊正發/蔡慧貞/甘迺迪/蕭伯納/晉麗明/任正非/杜書伍/陳啟宗/李茂盛/于弘鼎/利明獻/王振堂/羅智先/彼德.聖吉/史庭瑞/劉鳳嬌/張虔生/施振榮/柳井正/康雲/陳進財/金正宙/王桂良/王鍾渝 推薦序一 一句話,受用一生/金惟純   一個人能用一生活出

一句對人有幫助的話,就算不虛此生;上百位成功人物用他們人生所淬煉出的智慧精華,差不多可以算是一部濃縮版的現代史詩了;《商業周刊》花了二十五年,才能為您獻上這部現代史詩,希望您能受用。   我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經驗,在人生的某個時刻,某個人的故事和他的話語,如此鮮明的跳躍而出,穿越一切障礙,深入你的心扉,激起了巨大的共鳴,讓你從此有所不同。這樣的經驗,無論稱之為緣份或其他,事實上,是因為你已經把自己準備好了,處於「高感受狀態」使然。   受用,須先有「受」,而後能「用」。這本書,若只以頭腦來受,很容易錯過;必須以心受之,才能真有所獲。我的建議是,不要只是你讀書,還得讓書讀你——在讀

的過程中,不斷回到自己身上,印證自己的狀態,打開自己的感受,如此才能受用。   所以說,這本書不能快讀,應該慢讀,一面讀,一面找感覺。讀一則故事,找找對人的感覺,找到人的感覺,再找找對他說的那句話的感覺。找到感覺了,就該停下來,讓那句話進入自己的人生,想想自己可以怎麼做?為什麼沒有做?為什麼做了沒有用?下次再發生類似狀況,你會怎麼做?   這本書,重點不是技巧、方法、觀念,重點是用別人的人生,印證你的人生,所謂的「以心印心」。只要有一個人的故事,打動了你的心,讓你的心量得到強化或轉化,必將受益無窮。   如果你讀完全書,仍無深深的觸動,也沒關係。或許未來的某一天,當某些事發生在你身上,忽

然有一個熟悉的句子或意象浮現出來,讓你豁然開竅……人生不是常常這樣嗎?祝褔你! (本文作者為商周媒體集團創辦人) 推薦序二 尋找自己心中的一盞燈/何飛鵬   每個人心中都有信念,所有的行為都受到信念的指引,朝信念前進。   相信努力者必有回報的人,會全力以赴。   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的人,行事作為必不違背天理。   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人,必為堅持到底,絕不放棄。   相信命運的人,遇事必然求神問卜,順境則感謝上天,逆境則怨天尤人。   相信關係的人,則忙於應酬公關,到處結交朋友,尋找貴人。   相信機會的人,則努力打探消息、觀察社會變動,期待及早進入,搶得先機。

  信念可大可小,從最基本的人生價值觀,到為人處事的道理,到工作態度,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有信念存在,也都默默的影響每一個人的行為,更決定了行為的結果。   聖賢哲人留下無數的話語,變成人類傳承的資產,金句珠璣,後人奉為圭臬。   父母老師春風化雨,言教身教,也指引每一個人的生涯走向。   社會成功人士,傳授經驗,解說成功奧秘,也會化為信念,一句話點醒人生。   人人不缺信念,更不缺人生格言,打開書本、翻開報紙、上網瀏覽、聊天閒談……隨處都有信念,隨處都有一句擲地有聲的話語,問題是成功者依舊成功,失敗者仍然無助,芸芸眾生,仍舊庸庸碌碌,難道信念無用,格言欺我?   當然不是!只要

是被傳頌的信念,被一再重複的老生常談必然正確。哲人的金句、父母的話語、成功人士的一句話,都大有用。問題是,聽者真信、真奉行、真堅持、真須臾不違嗎?   所有的信念,所有改變人生的一句話,都要真心奉行、真心追逐,化成行為、變成習慣,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沒有任何情境允許從權茍且,沒有任何片刻可以偶而放手,沒有任何小事可以暫時背離。   每一句話都有大用,每一句話都可以改變人生,每一個人都需尋找心中的一盞燈、一句話,然後奉行不渝、永不放棄! (本文作者為商周媒體集團創辦人、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 自己找到的答案,才最真實,你要勇敢冒險。 ──陳士駿 YouTube創辦人   陳士駿

是YouTube的三位創辦人中,唯一的華裔青年。大四下學期休學,進入只有四名員工的PayPal工作。二○○五年二月,陳士駿離開待六年的公司,和其他兩位創辦人在車庫中創業,靠幾台電腦、陳士駿的一張信用卡,就把YouTube系統建立起來了。   但三個月後,三人愁眉苦臉的坐在堆滿雜物的車庫裡對望,他們想提供平台給eBay 網路拍賣者使用,但賣方不喜歡以影片介紹產品,結果乏人問津。陳士駿檢討,雖然嘴巴強調消費者,但手裡仍緊握自己的利益,滿腦子想著把服務給誰用才會賺錢,沒把全部心力放在怎樣讓消費者輕鬆分享影片上,違背了發想初衷。想通後他決定鬆開雙手,「不是塞我們創造的產品給消費者,而是創造他們要的產

品。」YouTube宣布,提供所謂的「嵌入式服務」,消費者上傳影片到YouTube網站後,其他喜歡影片或想要觀賞影片的人,可直接設立連結到自己的網頁上,而不須要進入YouTube網站。 一年八個月YouTube紅遍全球   但YouTube付出設備與頻寬的錢,儲存這些影片,卻沒機會透過讓消費者上YouTube網站去衝流量,甚至賺廣告錢。YouTube更進一步,讓消費者丟出自己有興趣的影片,讓「使用者不只是消費者,更是產品共同開發者。」陳士駿說。   「這簡直是自殺式行為!」網絡數碼執行長陳銘堯評論。   當時,他剛離開eBay,向銀行貸款在舊金山購屋。為了支付每月一千八百美元頻寬費用,

被迫向銀行協商要求提高三倍信用額度。「如果計畫不成功,我可能連房子都保不住。」他很煩惱,曾連續工作三十個小時。   二○○五年十月,一群年輕人發現YouTube的好處,開始利用影片在部落格寫日記,並在全球最大社交網站MySpace造成轟動,暴漲的閱聽人數吸引紅杉創投,紅杉一出手就是三百五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億一千萬元),解了燃眉之急。一年八個月的時間,YouTube就讓全世界瘋狂。   後來Google將YouTube納入子公司,一夕間,他成為年僅二十八歲的百億富豪。百億傳奇,沒有特殊學問,陳士駿只是做對一件事,「相信消費者至上,『你(You)』最重要這件事。」勇敢的替消費者冒險。「自己

找到的答案,才最真實,你要勇敢冒險,」陳士駿說。 關於陳士駿   1978年出生於台灣,8歲移民美國,中學時即熱愛數學、科學,後進入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電腦科學系就讀,大四時被PayPal公司攬聘到中國建立版圖。後與在PayPal的同事赫利與凱利於美國加州創立YouTube。2009年入選美國雜誌《Bussiness 2.0》公布的全球排名第28最具影響力企業人物。 你要在人前露臉,就是要在背後受罪。 ──阿基師 福容大飯店集團行政總主廚   出版過至少五十三本食譜,銷售超過四百萬冊,三位前總統都選他為「御廚」,人稱「阿基師」的福容大飯店連鎖集團行政總主廚鄭衍基, 以廚藝聞名全台,但

早就跳脫廚師的層次。   亞都麗緻酒店前公關經理梁玉立形容:「他沒什麼架子,也不耍大牌。」已身為大學講師的阿基師,就算到高職演講,他也稱呼台下的學生為「學長姊」,只因他是小學畢業。   好比國宴級菜餚的擺盤、刀工、調味,是廚師數十年的累積,阿基師如今呈現的廚藝以及圓融的待人處世,也是從四十年前開始在廚房中磨出來的。   「你要在人前露臉,就是要在背後受罪,」阿基師語氣嚴肅的以一句話總結他這一路走來的感想。 手指切傷照常洗碗   國中畢業就到飯店當學徒的阿基師,卻有個致命傷──身材矮小。因為廚房工作粗重,人高馬大的學徒比較有機會受師傅青睞,而有「出師」機會,平均三年六個月就可以升為師傅

的助手,阿基師一等卻是八年之久。當時,「我最多就是煮七十、八十人的員工餐。」   回憶起當學徒的那段日子,「你要自己找碗洗、主動找事情做,讓師傅喜歡你,」阿基師指著手上傷疤、脖子上不同色的皮膚說道,就算切傷手指,他照常洗碗;一次他搬著自己身高大小的滾燙粥桶不小心跌倒,熱粥灑出來了被罵不說,連脖子被燙到脫皮,他仍繼續工作到晚上十點下班回家,才被母親抓去看醫生。   「只有委屈,不敢氣,不敢計較,因為人家肯收留你就不錯了,」阿基師形容當年心情。老師傅沒有系統化教學、傳承的概念,從不主動教學徒,「雖然小小的年紀,我也知道人情世故,」阿基師得用眼睛觀察,大方的師傅只要心情好就會說出訣竅,阿基師總會

主動上前幫忙;然而只要靠近藏私型的師傅,總會被藉故支開,「那我就會站在他附近切菜,一邊偷看他的動作。」   例如糕餅配方,阿基師用秤鉈的距離來判斷麵粉用量,等師傅做完再衝到廁所寫下剛才死記的步驟,利用空班休息時偷偷練習。同一道菜,師傅也不會天天做,往往半個月、二十天才能把一道菜的流程看完。當師兄弟空班時喝酒、賭博,阿基師則在廚房練刀工、烹調,比別人都努力。 學做菜也懂成本控管   「八年的學徒,我沒有期待我能升,但我能期待自己的學習能力,」阿基師沒因機會落空而氣餒 ,他的眼睛不是流下淚水,反而更專心觀察,不但看師傅做菜,甚至看怎麼開菜單、為菜餚取名、招呼客人、和盤商殺價……。坐了八年冷板

凳,這段時間,他卻用大師的規格去學廚藝。   一九七四年,一位老師傅找阿基師從國賓飯店跳槽,新老闆和阿基師面談後,驚訝的發現這個「學徒」不但懂做菜,還懂管理成本,直接要他擔任「副領班」。兩年後,老闆辭退老師傅,把整個餐廳交給阿基師打理。   以成本控管為例,阿基師說:「秤活魚,要讓魚掙扎一分鐘再秤,把多餘的水分脫掉才能降低成本。」而一斤二十四元的芥藍菜,一般廚師取中間最嫩的部分做蠔油芥藍,丟掉葉子和老莖;阿基師卻削去莖的粗纖維,炒成青菜,而葉子打成果汁,當作蔬菜麵皮的原料。「所以別人三千塊成本辦出一萬塊的菜,我可以辦三萬,」阿基師算得仔細,「就算不是幫老闆省錢,拿來給客戶『Sabisu』(

招待)也是有利。」這份能耐讓阿基師在廚房如魚得水,一九八五年重回國賓飯店後,一路從二廚做到每個月背負四千萬業績的總主廚。   專業越來越突出,阿基師的名聲也走出廚房。「不要只站在大門口等機會,窗戶溜進來的小點(看似不起眼的機會)中,也有能夠衍生出大能量的機會,」阿基師如此看待走出廚房的機會。   二○○六年,阿基師在演藝圈「出道」,擔任美食節目的主持人。美食節目原本是小眾市場,但抓住舊技術湧現的新商機,卻變成阿基師翻身利基。「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阿基師提出「三自主義」──「要自食其力,自得其樂,自求多福」,反而找到自己的一片天。   即使已近千萬年薪,阿基師上電視「表演」燒菜,對著

鏡頭教學,他無法直接觀察學生的程度和反應,更注意深入淺出。正因為這份細膩,阿基師深受一般人歡迎,出的書本本暢銷。 關於阿基師   本名鄭衍基,1954年出生。15歲進廚房開始工作,10年後當上主廚。專長中式、粵菜、各式料理。曾任國賓大飯店行政總主廚,現任福容大飯店行政總主廚、大學技術講師。參與節目有《美食鳳味》、《型男大主廚》、《鳳中奇緣》等。著有《名師講堂家常小菜》、《阿基師59元出好菜》、《阿基師偷呷步》等。 你必須讓自己得到一百三十分,才能讓別人扣分! ──蔡依林 亞洲歌壇小天后   二○○七年六月十六日晚上,台北小巨蛋金曲獎頒獎典禮上,身著紅色舞衣的蔡依林,緩緩從高處降下舞台,

手裡拿著響鈴,拋向天空後,像體操選手般柔軟的劈腿轉身,接下響鈴。扭腰、擺臀,動作狂野。一首「舞孃」引發尖叫聲不斷,她在火焰包圍下退場。三個小時後,她獲頒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   蔡依林接過獎座致詞,鎮靜的說:「得這個獎,我要謝謝很多人,謝謝曾經很不看好我的人,謝謝你們給我很大的打擊,讓我一直很努力……,讓我一直維持在最好的狀態。」這番話她等了多年,才有機會說出口。她要證明:我不會被你看衰!這是驅動蔡依林挑戰紀錄的內心力量。   被嫌沒天分也硬要練舞資深經紀人丘秀珠如此形容蔡依林:「她出道的時候,論身材不是第一、論跳舞不是第一、論唱歌也不是第一;不是第一,今天卻做到了最好。」從當初眾人都不看

好,成功由偶像歌手轉型,如今有資格被稱為小天后。   從小就好勝,功課要第一、打電玩也要第一的蔡依林渴望顛峰。小時候全班有很多很棒的資優生在她旁邊,「你可能要讀好幾本教科書,你才會進步,已經很努力、很努力,結果還是九十七分,」她說她不是資優生,但「我還是覺得不會放過自己,」她笑說。「我想要獲得的東西可能就是:這個東西妳學好,當下妳克服了它,對我來講,那就是一種成就感。」   她從來都不放過自己,她的字典裡不容許九十九分。這個數字勝利者不屑,不是顛峰,就缺乏征服的成就感。她剛出道時,總是追著經紀人問:「我應該怎麼做(才會成功)?努力想要改造自己。每一次進步,就會讓我覺得自己更為完整。」  

 演藝圈是多麼殘酷而現實的地方,像是「當藝人最辛苦的地方就是每個人都要Judge(評論)你!」她知道自己個性好強,總是覺得別人在為她評分,但是她逐漸明白了,她喜歡演出,喜歡舞台,「表演是我的使命,」她說。   每次演出她都拚命練習,練到身體完全支撐不住,幾乎昏厥也不放棄。這個曾被舞蹈老師嫌沒有舞蹈天分、跳舞都會同手同腳的藝人,最初,每天十多個小時不間斷的苦練;白天苦練趕不上其他舞者的進度,她回家繼續練。從雙手摸不到地,練到身體柔軟,可以劈腿,驚人的改變讓舞蹈老師張勝豐稱讚她努力的程度,「在藝人中她是第一名。」蔡依林練過體操、瑜伽、印度舞、甚至鋼管舞,一練再練,終於她讓自己有了「舞感」,成為在

舞台上可以狂野跳舞的「舞后」。   「要讓她做到高難度的事,很簡單,」她的前經紀人蔣承縉、現任華納音樂大中華區總裁陳澤杉都表示:「只要對她說『這太難了,妳可能做不到』或『做不到沒關係!不要勉強自己』,她就立刻卯起來。」而且眼露「殺氣」。   陳澤杉描述,為了新唱片,蔡依林曾被送去倫敦練舞,由於練舞的時間緊迫,她必須在十天內學會鋼管舞與綵帶體操。過程中,蔡依林儘管摔得全身都是瘀青,她還是咬牙苦撐。最後,陳澤杉實在看不過去,要求她,「放棄一種,不要都練了,太苦了!」果然,這麼一說,反而被蔡依林拒絕。 戰勝極限演出奧運級特技   「如果真有『贏』這件事,我唯一贏(別人)的,可能只有毅力吧!在

成就方面,我就永遠還是可以再更……更好更好更好。」蔡依林這樣形容自己的努力,她有強烈「戰勝」的欲望:戰勝負面評價、戰勝不被接納、戰勝自己的限制與極限。   二○○六年,她在台北、香港的演唱會是一個經典,融合鞍馬與吊環體操表演於歌舞,這是兩岸三地藝人前所未見的演出。在亞運或奧運之中,只有男子體操項目有這兩項,女子體操項目並沒有,就可得知其難度。但藝人蔡依林卻在舞台上,挑戰世界級運動員都沒有的競賽。她渴望顛峰、戰勝。   她不想讓人「證實」她本來就應該輸,所以她非常拚命。「有些時候,我一直告訴自己要很perfect(完美);你明明知道什麼叫perfect,卻知道沒有到達那個境界的時候,還是覺得

自己不夠好。」她說,「我對自己評分標準之一就是,大家可能看到的都是怎樣的蔡依林。每個人都有不同框框,可是你可能今天出現在他(觀眾)面前,不是這樣的框框時,你就會覺得說,今天的自己是不是做人不成功?」   所以,她在每個人面前會盡量達到最好,她坦白表示:「其實我覺得,會把我逼瘋的,到最後會是我自己!」但其實她是樂在其中,「我覺得我很自在啊!」「每一次進步,就會讓我覺得自己更為完整。」   蔡依林說,她有個夢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像她最崇拜的瑪丹娜一樣,四十歲時還能穿著性感,在舞台上表演倒吊金鉤,唱片依舊在全球熱賣,以專業能力,打破女藝人演藝青春壽命的限制,屹立舞台。 關於蔡依林   1980

年生,媒體慣稱其英文名Jolin,畢業於輔仁大學英文系。1998年讀高中時即出道。迄今發行個人專輯11張,其中第2張專輯《Don't Stop》締造高達45萬張的銷售紀錄。曾獲第18屆金曲獎最佳女歌手獎。《特務J》專輯獲得法國雜誌《亞洲音樂》評選2007年度最佳女歌手、最佳專輯與最佳錄影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