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病者可以離開醫院嗎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陪病者可以離開醫院嗎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AmandaProwse寫的 我陪兒子走出憂鬱症:一位母親陪伴兒子抗鬱成功的感動全紀錄 和陳怡如的 陪你走過疾病四季:致 每一位勇敢的鬥士及愛你的家人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另外網站全國醫院即起開放探病雙北每七天快篩 - 東南亞集團也說明:雙北住院病人入院第7天及第14天須各進行一次公費抗原快篩,其陪病者每7 ... 指揮中心提醒,由於醫院屬於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呼籲民眾於疫情期間儘量 ...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三采 和天下生活所出版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社會教育學系 黃明月所指導 羅耀明的 喪親成人之悲傷調適與復原力增長之研究-以參與社區大學體驗式生死教育活動者為例 (2017),提出陪病者可以離開醫院嗎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客體關係理論、持續連結、復原力、悲傷任務、悲傷調適、體驗式生死教育。

而第二篇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吳毓瑩所指導 簡玉如的 乳癌婦女參與正念減壓團體之經驗-兩年半後追蹤探究 (2014),提出因為有 正念、正念減壓、乳癌、輔助療法、個案研究法的重點而找出了 陪病者可以離開醫院嗎的解答。

最後網站【外包篇】無所不外包,美食街、停車場開創多少「陪病經濟」?則補充:而陪病的人一多,加上家屬自聘的看護,那麼多人在醫院來來去去,很容易 ... 美食街,「因為醫院本質應該是不希望病人久留,不論門診或住院,可以離開 ...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陪病者可以離開醫院嗎,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我陪兒子走出憂鬱症:一位母親陪伴兒子抗鬱成功的感動全紀錄

為了解決陪病者可以離開醫院嗎的問題,作者AmandaProwse 這樣論述:

  李正達醫師/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吳佳儀理事長/沈雅琪(神老師)/   柯慧貞教授/洪仲清心理師/郭葉珍教授/許曼君心理師/舒霖(柯書林)......一致感動推薦!!   7000+名亞馬遜讀者五星好評   4000+名Goodreads讀者五星好評   獲選亞馬遜好書選讀   亞馬遜心靈成長類第1名,沒有讀者不落淚……     最感人、最直白、最勵志   親子成功攜手抗鬱全紀錄     看孩子深受憂鬱症所苦,是世上最大酷刑。   但作者不輕言放棄,她真正與辛苦的家長同在。   艾曼達的孩子終於上大學,一切都很順利。   突然有一天,   她接到電話,電話裡說,她的孩

子自殺失敗了。     身為媽媽,艾曼達痛苦不堪,自認是失格的媽媽。   她也不解:   •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   •    他什麼都不缺啊?   •    是課業壓力嗎?我有給他太多壓力嗎?   •    他懂不懂我的辛苦?   •    憂鬱症是什麼感覺?   •    他會不會再來一次?   •    我是失格的父母嗎?   •    我做錯過什麼嗎?   •    我只希望他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她積極帶兒子四處就診,但兒子病情反反覆覆,   最後學校也不去了,整天窩在房中,讓她心驚膽戰,深怕兒子二度自殺。   兒子的咆嘯怒吼沒有停歇,   好幾次,她也差點被

兒子兇猛的怒意完全擊垮。     但,他們都撐過去了。     隨著艾曼達開始了解什麼是「憂鬱症」,她也開始明白:   原來,憂鬱症患者的心境是這樣...   原來高成就的年輕人,   正承受著常人難以想像的苦楚...     艾曼達的文字則撫慰了無數「憂鬱症患者的母親」:   當孩子深陷憂鬱症、試圖自我了斷時,無能為力的母親,其實傷得更重。   身為憂鬱症患者的家人,我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   盡己所能去做對的事、說對的話,   讓珍愛的人活下來,讓他感受到曙光,重拾快樂。   *內附精美照片:喬希與艾曼達13張生活照,見證他們充滿力量的真實生命軌跡!   本書特色   -正確認知憂鬱症

,理解病症惡化以及康復的真實過程。   -若家人有憂鬱傾向或罹患憂鬱症,可透過本書理解:他們為何這樣說話?為何這樣做事?   -若家人有憂鬱傾向或罹患憂鬱症,可透過本書理解:我們該怎麼說話,該怎麼應對,才能真正幫助到他?   -身為憂鬱症患者的家人,可透過本書得到慰藉:你不是一個人。請堅持下去。   -若你本身有憂鬱傾向或罹患憂鬱症,可透過本書認知:你不是一個人。請堅持下去。   -大學生輕生事件頻傳,可提高大眾對「年輕、高成就」憂鬱症患者的理解。  好評推薦   【國內推薦】     教育界&醫學界 一致感動好評!!     李正達 臺北榮總社區復健精神科 主任   吳佳儀 臺灣憂鬱症防

治協會 理事長、臺大醫學院護理學系所 教授   沈雅琪(神老師) 資深教師   柯慧貞 亞洲大學心理系 講座教授、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 創會暨名譽理事長、行政院衛生福利部 自殺防治諮詢會委員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郭葉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 副教授   許曼君 大專院校諮商中心 心理師個別/團體督導   舒霖(柯書林) 臨床心理師   【國際推薦】     「我真心相信這本書會造福無數的家長,無數的家庭!我完全被這本書折服。」Johnny Benjamin,Find Mike 全球性社交媒體活動發起人     「對於任何年輕人來說,上大學都是困難的時期。離開了高中時期的

家鄉與舒適圈,要突然對自己負責任的每一步,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容易。喬希和艾曼達都回顧了那個時期,並誠實反思。我們看到喬希在人生的低潮,而艾曼達焦急希望提供幫助。這個故事的結尾令人振奮,充滿希望。這是關於韌性,愛與家庭力量的真實故事。希望您能像我一樣,受到巨大的鼓舞。」本書英文原版編輯Victoria Pepe     「為什麼近年有這麼多高成就的年輕人罹患憂鬱症?這和我們的社會文化也有關係,我們社會的『容錯率』愈來愈小了。這本書中,你可以看見家長用最寬廣的心『包住』孩子,真正拯救了他。這是本令人振奮的書!」Woman's Hour雜誌     「抗憂鬱的路上,母子攜手前行。令人動容。」Ment

al雜誌     「真誠、感人、鼓舞人心……太有意義的一部作品! 」亞馬遜讀者感動淚評     「充滿教育意義,讓我從心理學、也從務實的角度了解:陪伴憂鬱的家人走出來,應該怎麼做才是最正確的。」亞馬遜讀者感動淚評     「看著自己的孩子受憂鬱所苦,甚至試圖結束生命,大概是世上最大酷刑之一。但作者不輕言放棄,試圖在絕望中尋找生命意義,她真正與我們這些辛苦的家長同在。 」GOODREADS讀者感動淚評     「憂鬱沮喪無力,在21世紀已經成為廣泛現象。所有人都應該翻開這本書,救救自己身邊珍愛的人!」GOODREADS讀者感動淚評  上萬讀者感動淚評     -這本書,拯救了我們全家太多次!

  -即使你的家人只是輕微憂鬱,你都有辦法透過這本書,了解他們真實的心境。   -充滿教育意義,讓我從心理學、也從務實的角度了解:陪伴憂鬱的家人走出來,應該怎麼做才是最正確的。   -憂鬱沮喪無力,在21世紀已經成為廣泛現象,所有人都應該翻開這本書,救救自己身邊珍愛的人!    

陪病者可以離開醫院嗎進入發燒排行的影片

本集主題:「在還能愛的時候:癌症病房心理師的32則人生啟發」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江珈瑋心理師
 
內容簡介:
「告別」是人生最重要、也最難的課題
無論你是病患還是家屬,心境是不捨還是遺憾
只要你願意,這裡有一個人願意傾聽,陪你哭泣,陪你想念
  
  在專業的臨床經驗,看到一則則真實的人生故事。也許那個人是你,雖然你還年輕;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有些人面對「生死」淡然面對,有些人找不到心情與情緒的出口。
  
──這裡的故事總是充滿淚水,但重要的是,我們還有能力把記憶化成力量──
  
■與爸爸的秘密通道 ─雖然愛的人不在了,但還是可以用你的方式與他們聯繫
  身為地表最強的母親,最困難的不是丈夫離世後的單親生活,而是要如何回應雙眼閃著淚光的孩子問,「爸爸怎麼還不回來?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
【心理師筆記】不同年齡層的兒童的死亡認知
  
■在媽咪的耳邊說再見 ─除了傷痛之外,在親人臨終前還有更重要的事──好好道別
  「我想跟媽咪好好地說再見,想在媽咪的耳邊跟她說,我們都很愛她,希望她不要痛了。」於是,我陪著這兩兄弟,引導他們把愛說出來。
【心理師筆記】如何陪伴兒童度過悲傷
  
■親愛的奶奶,妳在天上我會想妳的─不是不能接受妳病後狀態,而是怕忍不住淚崩
  想念情緒,對成人、兒童都是一樣的,我們都希望那個被想念的人,知道我們永遠、永遠不會忘記他。
【心理師筆記】󠄿兒童的悲傷
  
■被無法停止的想念吞沒─認識三十年、結縭二十年,叫我如何用一年的時間忘了妳
  「他們說她都離開了,叫我不要再想了,但我真的很愛她,怎麼可能不去想?當了二十年的夫妻……」面對愛人的離去,怎麼可能不想念?
【心理師筆記】關於失落悲傷
  
■我甘願照顧你但也需要喘息─我答應過會陪你走到最後,我就會做到,只是我也會累……
  若非身在其中,外人難以理解身為照顧者會多麼疲憊,即使甘願,但身心壓力卻龐大無比,所以我建議:讓主要照顧者適當休息,才能有最佳照顧品質。
【心理師筆記】照顧者疲憊
  
■想幫孩子梳頭髮到長大的母親─持續每日早晨幫妳梳頭的日常,是我最後的心願
  「一想到女兒才十二歲,不知道可以幫她梳頭髮到什麼時候,心裡就會抽痛、難過。」這是身為一位母親最大的心願,然而,她卻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
【心理師筆記】最佳陪伴態度
  
■優雅地活著,好好地告別─雖然很不捨,但仍想要好好地告別,因為家人是我一直守護著的
  當看見一連串的失落,就會明白生命難以完美。在這樣生命本質的缺憾中,唯有「關係中的愛」讓我們覺得有存在意義。
【心理師筆記】關於好好的告別
  
■現在悔改,來得及嗎?─請不要把他人的付出和照顧,視為理所當然!
  在醫院臨床工作裡若遇見「做自己」的家庭成員罹癌,會看見在這份任性後,其它家庭成員的照顧工作備感艱,用身心俱疲來形容也不為過。
【心理師筆記】患者與主要照顧者的充分溝通
  
■貓的溫柔陪伴─當我心累了,其實不需要太多鼓勵和幫助,只要最單純的陪伴就好
  「陪伴是保持靜止,而非急著向前行,是發現沉默的奧妙,而非用言語填滿每一個痛苦的片刻;是用心傾聽,而非用腦分析。」
【心理師筆記】如同貓咪的同理心(empathy)
   
作者簡介:江珈瑋
  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畢,考取中華民國高考心理諮商師證照、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心理專家認證資格,至今從事心理臨床工作邁向第八年,現任童綜合醫院癌症中心、恩寧病房心理師,也不斷將心理學自我照顧的知識與習慣透過演講、工作坊推廣心理衛生。
  
  在的臨床工作經驗中,她接觸許多悲傷失落、複雜心理議題的個案,跟著個案一起學習,也因此在專業中不斷精進,目前為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會員、台灣藝術治療協會會員,也在國際研討會IPOS、TPOS發表國際論文。興趣為心理腫瘤學(Psycho-oncology)、榮格分析心理學、時尚心理學、催眠心理治療等。
  
  八年來她累積350場以上演講分享專業知識;這次她以文字方式,希望可以協助更多需要的人,期待每個心靈都不再受困。

喪親成人之悲傷調適與復原力增長之研究-以參與社區大學體驗式生死教育活動者為例

為了解決陪病者可以離開醫院嗎的問題,作者羅耀明 這樣論述:

我國高齡人口逐年增加,死亡數亦隨之提高,需尋找積極因應喪親悲傷的調適策略。悲傷理論學者認為,表達與經驗悲傷有助於悲傷調適。然而,華人多壓抑悲傷,且家庭較不公開表達悲傷與討論逝者。對於喪親多年仍持續悲傷的喪親者來說,可考慮往社會系統尋求資源以調適悲傷。據復原力的理論與研究發現,若個體的內外在系統有更多保護因子,則愈能從逆境復原,其中社會系統的效果量最大。此外,國內外學者認為體驗式生死教育能獲得較好的學習成效,且研究證實使用與逝者連結之策略有助於悲傷調適。因此,於終身學習機構規劃體驗式生死教育活動,可能有助於喪親者調適悲傷與增長復原力。本研究以前導研究探討一位喪父9年的中年女性,發現體驗臨終關懷

活動及體驗與逝者對話活動協助其獲得較好的悲傷調適。因此,本研究欲深入探討體驗式生死教育活動,對喪親者的悲傷調適與復原力之增長情形,規劃8週(每週3小時)體驗式生死教育活動(體驗臨終關懷活動、體驗向此生告別活動、體驗與逝者對話活動),於終身學習機構(社區大學)向喪親者介入本活動。本研究目的為:(一)欲瞭解喪親者參與本活動前的悲傷反應與悲傷調適之阻力;(二)喪親者參與本活動之體驗情形;(三)喪親者參與本活動後之悲傷調適與復原力增長之情形;(四)瞭解喪親者參與本活動之悲傷調適與復原力之關係。依據本研究目的,本研究對象以立意取樣選取參與本活動前有持續多年悲傷,且在參與本活動後有較好的悲傷調適與復原力增

長之喪親者。選取8位(7女1男)喪親2至39年,年齡介於45至55歲為研究對象。以詮釋學精神進行本研究,以三次半結構式深度訪談蒐集主要研究資料,第一次於研究對象參與本活動前蒐集研究目的一之資料,第二次於參與本活動後一個月內蒐集研究目的二、三、四之資料,第三次於參與本活動半年後蒐集參與本活動之延宕效果與補充訪談。本研究資料主要包含研究對象深度訪談文本、研究對象學習心得、研究對象之檢證者之檢證資料。在資料編碼後,本研究以文字化、概念化、命題化、圖表化、理論化等五階段進行資料分析,在辯證詮釋的過程以互為主體進行詮釋。本研究結果為:(一)喪親者參與本活動前,在感覺、身體、認知、行為與社會五方面有持續多

年的悲傷反應,其內外在系統調適悲傷的阻力如下。與逝者偏負向關係:基於傳統孝道文化認為在逝者生前未能圓滿某事而引發的悲傷;簽署放棄急救而感到悲傷;逝者離世後靈魂未獲安頓而引發的悲傷;逝者已不存在、想到逝者感到悲傷;認為被逝者拋棄;切斷與逝者連結。個人系統:未覺察到喪親悲傷因而未求助;個人壓抑情感表達;不瞭解心理諮商專業;認為應獨自面對喪親悲傷;負向死亡觀的束縛;生活忙碌而無暇自我照顧。家庭系統:家庭忌諱死亡;家庭壓抑情感表達;家人各自忙碌未覺察我悲傷;逝者往生的代罪羔羊;喪母後父再娶的父權文化;爭產造成與原生家庭疏離。社會系統:離開職場與搬離熟悉環境;社會忌諱死亡;社會不知如何關懷喪親者而壓抑情

感;不瞭解心理諮商專業;社會缺乏認識悲傷的生死教育。(二)喪親者參與本活動期間有了回憶逝者正向記憶、表達悲傷、創造與逝者正向記憶與經驗,以及反思一生之平台。參與體驗臨終關懷活動:有助其喚起逝者的正向記憶、表達悲傷、覺察悲傷原因、建立正向觀點、感受同儕和教師的支持;參與體驗向此生告別活動:有助其反思過去一生、活在當下、具未來導向;參與體驗與逝者對話活動:有助其喚起與逝者的正向記憶,表達悲傷與內心話,創造與增加和逝者的正向互動經驗,留下正向形象。(三)喪親者參與本活動後,使其有較好的悲傷調適:協助喪親者在悲傷任務論的進展,並在身體、心理、心靈與社會層面獲得較好的悲傷調適。(四)喪親者參與本活動後,

使其增長內外在系統多項保護因子,內容如下。與逝者關係的改善:喚起對逝者的正向記憶;憶起逝者時會連結逝者的正向形象,並產生正向情緒;知覺到逝者的愛存續;相信逝者已往生到善處。個人系統:增長能力、特質、認知、行為等方面的保護因子。家庭系統:向家人表達悲傷或談論逝者;向家人分享參與本活動心得;向家人表達道謝、道歉、道愛;珍惜與家人相處且感情更好;家人一起參與學習;知道未來如何向家人表達臨終關懷;至醫院向親人探病關懷。社會系統:在同儕、教師與社會方面,增長多項保護因子。(五)發現本活動提供的教學策略與文化因素協助研究對象調適悲傷,包含:融入認識悲傷、正念、任務論與體驗式教學法之生死教育;與逝者主動連結

、向逝者表達關懷、悲傷與內心話;公開談論逝者、允許悲傷的安全與支持的學習團體;以及參與學習而適應沒有逝者的新生活。最後,依據本研究結論提出建議,包括對體驗式生死教育活動教案與師資之建議、對終身學習機構之建議、對諮商輔導相關工作者之建議、對有持續多年悲傷的喪親民眾之建議,以及對未來研究建議。

陪你走過疾病四季:致 每一位勇敢的鬥士及愛你的家人

為了解決陪病者可以離開醫院嗎的問題,作者陳怡如 這樣論述:

病人需要的往往不止是醫療 特別是對重症患者來說,他們更需要心靈的撫慰和情緒的理解   面對疾病的煎熬與不可知的未來   病人可能會感到憤怒、焦慮、絕望與害怕   而陪伴在側的照顧者   同樣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安、恐懼,甚至還有病患的情緒   然而,在這條路上,愛與親情會成為我們的翅膀   在我們走不動時,帶領我們飛越高山和峽谷   本書希望能為成為病人和照顧者的一把傘   為你們遮風擋雨,提供溫暖的陪伴和靈性的引導   與大家一起平靜走過疾病四季   初聞噩耗   .關於痛苦的質問:「為什麼是我?」   .關於未來的幻滅:「以後該如何是好?」   抗戰勇士的層層難關   .如何

面對身體症狀造成的心情低落?   .該如何告知家人自己生病了?   長期抗戰的精疲力竭   .如何與漫長的痛苦共存?   .家人間有不同的醫療選擇時該怎麼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恐懼不安襲來,該如何安頓身心?   .是我沒把自己照顧好嗎?-談如何重建自我照顧的信心   當病況急轉直下   .希望在哪裡?   .如何滋養希望的生長?   .意義從何而來?   當生命走到終末   .當孤單感襲來……   .如何寬恕和好,除卻心頭牽絆?   .如何打包準備離開這段生命的旅程?   落幕時分   .如何面對死亡的恐懼,安詳離世?   .如何開口道再見?   你走了以後……

  .可否不要說再見?   .分離後如何調適? 專文推薦   陳建仁 (中央研究院院士)   葉炳強 (輔仁大學醫學院院長)   陳秀丹(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王淑貞(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王英偉(花蓮慈濟醫院緩和醫學中心主任)   方俊凱(台北馬偕紀念醫院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主任)   王欽毅(台北榮總大德安寧病房臨床心理師  )   朱為民( 台中榮總家庭醫學部家庭醫學科主任  )     沈心慧 (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理事長     )   李克勉(天主教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 )   張達人(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院長 )   黃曉峰(台中榮總婦女

醫學部暨緩和醫療醫師  )   楊玉欣(病人自主研究中心執行長)   楊育正 (馬偕醫院榮譽主治醫師;安寧照顧基金會董事長)   趙可式(成功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台灣安寧療護推手 )   蔡兆勳(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理事長  )   蔡惠芳(三軍總醫院社工師暨諮商心理師)   釋宗惇法師(大悲學院創辦人)   聯合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怡如一向注重與病友之間的關係,她希望與對方有深刻的生命連結,努力幫助病友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讓病友和家屬表達彼此相愛的情懷,攜手走過陰森幽谷。對於每一個病友和家屬,她都能很精準地按照每個人的特性與狀況,提供個人化的照顧,也能從安寧療護的原理原則中,看到

個案的特殊性,給予適人、適時、適地的照護,很符合精準健康照護的時代精神。   ──────中央研究院院士  陳建仁   正向的生命態度有助於人生各階段的轉換,靈性高的人,可以平和面對死亡,甚至用一種欣喜的心情來等待,因為透過死亡,可以與至高的永恆無縫接軌。我有許多老朋友的往生是非常安詳的,因為他們準備好了,家人也準備好了,這樣的死亡情景相當殊勝,家屬雖然不捨,但都非常安心。   ──────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醫師      陳秀丹   突然失去健康的時侯,你敢靠自己的心多近?這是一本讓我們學習「靠近」的書,靠近我們的心、我們愛的人,以及過程中的脆弱與疲累。陷入疾病的困頓時,經由怡如書中一

封封的來信,我們得以擁有一份陪伴、承接和對話。   ──────三軍總醫院社工師暨諮商心理師  蔡惠芳   怡如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她將小愛化成大愛,透過細膩共感的敘事方法,將臨床經驗撰寫成一本書。每個人在自己人生路上的某一刻,都可能是病人,或是病人家屬,我衷心期待有多一點人閱讀這本書,從中感受安寧緩和療護對生命有什麼樣的幫助。   ──────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王淑貞  

乳癌婦女參與正念減壓團體之經驗-兩年半後追蹤探究

為了解決陪病者可以離開醫院嗎的問題,作者簡玉如 這樣論述:

本研究主要探究:乳癌婦女參與正念減壓團體在剛結束時,以及結束二年半以後的經驗狀況,包括於生活中持續落實正念精神者,於身體、心理、靈性上的轉變經驗;以及未在生活中持續落實正念精神者,因何緣故而導致其遠離正念。  本研究以團體作為一個個案單位,採用個案研究法,訪談12位參與正念減壓團體的乳癌婦女,共訪談24人次。從研究結果得知:團體結束時成員全數認為課程有效,能改善睡眠品質、減緩藥物副作用引起的身體不適,並且提升對身體及情緒的覺察能力。團體結束兩年半後,持續或斷續於生活中落實正念精神的9位成員,有以下的改變:1.身體層面可以藉由呼吸、身體掃瞄等方式,敏銳覺察身體的反應及陪伴自己適應藥物所

帶來的副作用和改善睡眠品質,並且更勇於負起照顧自身健康的責任。2.心理層面則能夠藉由呼吸、覺察身體感覺等方式定錨於當下,看清身體病痛及伴隨而來的認知、情緒的分野,使恐懼及對疾病的想像不致加深身體的疼痛感,也能夠看清事物的本質而做出擁有明智關係的抉擇。3.靈性層面則能夠接納生命的無常並以安定的態度接納親友的離世,成員們也主動接觸正念、佛教、瑜珈、賽斯等能安定心靈的課程,並以感恩的心態看待身邊的一切。至於遠離正念的3位成員,則仍舊受身體症狀和擔憂的念頭所纏繞和煎熬。最後,則建議未來針對乳癌病友舉辦的正念減壓團體,在團體結束後,可以為成員成立定期共同練習的團體,以協助團體成員培養固定練習的習慣、促成

成員之間的凝聚力、交流分享生活中實踐正念的經驗和困惑等,使其能夠於生活中持續接觸正念並深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