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大學護理 系 徵 才的問題,透過圖書和論文來找解法和答案更準確安心。 我們查出實價登入價格、格局平面圖和買賣資訊

陽明大學護理 系 徵 才的問題,我們搜遍了碩博士論文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推薦周心如,方宜珊,黃國石寫的 圖解內科護理學(2版) 和unknow的 道醫思想:跨文化講座紀實都 可以從中找到所需的評價。

這兩本書分別來自五南 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所出版 。

馬偕醫學院 長期照護研究所 葉淑惠所指導 吳宜庭的 居家安寧主要照顧者的靈性需求及其相關因素 (2021),提出陽明大學護理 系 徵 才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居家安寧、主要照顧者、靈性需求、靈性需求量表。

而第二篇論文南華大學 生死學系碩博士班 陳增穎所指導 姚瓊惠的 一位反覆自殺女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概念與親子關係之敘事研究 (2020),提出因為有 反覆自殺、自我概念、敘事研究、精神疾病、親子關係的重點而找出了 陽明大學護理 系 徵 才的解答。

接下來讓我們看這些論文和書籍都說些什麼吧:

除了陽明大學護理 系 徵 才,大家也想知道這些:

圖解內科護理學(2版)

為了解決陽明大學護理 系 徵 才的問題,作者周心如,方宜珊,黃國石 這樣論述:

  內科護理學是大專院校護理科系的必修課程,是有關認識疾病及其預防和治療、護理病人、促進康復、增進健康的科學。內科護理學在臨床護理學的理論和實務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它是臨床各科護理學的基礎與關鍵。     本書能夠使大專院校護理科系學生培養和提昇病情的觀察力,掌握並運用護理程序對病人執行整體性護理,以及對內科常見急重症的配合搶救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整合理論與實務,解決臨床護理的問題,並讓學生確實掌握專技高考護理師考試的命題重點,也為其他的臨床護理學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居家安寧主要照顧者的靈性需求及其相關因素

為了解決陽明大學護理 系 徵 才的問題,作者吳宜庭 這樣論述:

安寧緩和療護以「全人」提供生理、心理、社會持續穩固照護,更強調了解靈性需求的重要性;而安寧緩和療護從住院及共照等策略趨勢的催生下,漸漸普及化、在地化,進而走入社區居家;其中家庭主要照顧者等同隱形病人備受矚目。過去國內研究鮮少針對癌症末期與八大非癌症末期居家病人主要照顧者之靈性需求進行探討,故較少實證討論接受安寧緩和療護者之主要照顧者靈性需求的內容及程度。因此,本研究目的乃探討居家安寧主要照顧者的靈性需求及其相關因子,並以「天、人、物、我」的靈性本質理論為研究架構,採橫斷式描述相關性研究,招募台灣北、中部地區有提供安寧療護的居家護理所居家安寧病人之主要照顧者共116位。本研究依據羅瑞玉(200

9)老人靈性需求量表、Hsiao等(2013)靈性健康短式量表及研究者臨床經驗,整合及發展居家安寧病人之主要照顧者的靈性需求量表作為本研究測量工具,量表經五位專家檢測的內容效度值(Content validity index, CVI)為0.98;建構效度以探索性因素分析,因素間有相關(χ2 = 2387.55,df = 276,p < .001), Kaiser-Meyer-Olkin(KMO) 值為.9,量表之四個因素可解釋65.86%的變異量;量表整體的內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值0.95。研究計畫經人體試驗委員會通過後,以結構式問卷及半結構問句採居家訪視方式收集資料,收集資

料經輸入及重複查核後,再以SPSS windows version 28.0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居家安寧病人平均年齡為76歲(± 15.04),以小學畢業者佔多數為31.0%,佛教徒佔37.1%為最多。主要照顧者平均年齡為53歲(± 12.73),多數為大學畢業佔33.6%,以佛教信仰最多佔43%,參與宗教活動的頻率以每年數次為主;主要照顧者自覺經濟狀況多數為大致夠用狀況,佔52.6%。女性主要照顧者的靈性需求大於男性,已婚者大於未婚者;主要顧照顧者為基督徒或天主教徒時,其靈性需求大於無宗教信仰或佛、道教之信仰者;主要照顧者學歷越高,尤其在碩士畢業及以上者靈性需求越高。主要照顧者

期望的靈性關懷與陪伴管道,以「宗教團體」為最多數,有67人(57.8%)。主要照顧者對於靈性需求的想法,談及最多為「人與他人」的構面有19人(63.3%)。在居家安寧主要照顧者的靈性需求之預測因子方面,居家安寧病人的年齡及教育程度可顯著預測主要照顧者靈性需求10.2%變異量,亦即居家安寧病人越年輕及教育程度越高時,主要照顧者的靈性需求越高;另外主要照顧者為基督徒或天主教徒和自覺經濟狀充裕的情況下,主要照顧者的靈性需求越高,可顯著預測主要照顧者靈性需求11.4%變異量。本研究亦發現個別受試者的靈性需求面向及強度非常不同,未來可應用結構式量表評估主要照顧者的個別靈性需求的面向及強度,再予精準的介入

措施。本研究發展之靈性需求量表的信效度,未來可用於探討居家安寧主要照顧者靈性需求的預測因子,例如身、心與社會變項,研究結果可提供為居家安寧療護產、官、學者推展靈性照護之參考。

道醫思想:跨文化講座紀實

為了解決陽明大學護理 系 徵 才的問題,作者unknow 這樣論述:

回返東方的對話 六場講座,從生死疾病到祖先療癒,展現道教醫學的生命哲理     道醫以道教哲理為指導,是探究整個宇宙、自然環境,對萬物影響的一種特殊理論與醫療實踐。道醫重視醫者的自我修煉,安神定志,治於未病之時。     本書彙編張意將天師主講及學界與談的六場道醫思想系列講座,利於了解道教醫學,並收錄精彩道醫與當代學術對話的內容。     六場講座,每場次主題皆關照身而為人內在與外在關聯的人性與文化肌理。談論道醫的生死觀、疾病觀、生命觀,以及符籙作為訊息的傳遞,祖先與人心療癒的關聯,並論及道醫與現代心理學的影響與對話。通過演講與對談,本書呈現傳統道教鮮活的當代實踐,以及道教儀式專家的詮釋觀

點,並結合跨領域學術研究者的臨場對話,激盪出前所未有知性與靈性的火花。   本書特色      1. 道教儀式專家親授,從家傳文獻中探尋道醫的思想源泉。   2. 自華人傳統文化經驗出發,展現慎終追遠的護理關懷。   3. 開拓更廣闊的人文智識版圖,提煉道教哲學的生死及宇宙觀。   共同推薦(依筆劃序)     「道」講的是天、地、跟人之間的關係,講的是整個環境對萬物身體的影響。當今預防醫學所注重的飲食、運動、睡眠,和這「上醫」所提倡的藥食同源、修身養性不謀而合;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值得細細品味,並進一步活用於日常生活中。——翁芬華(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這樣的

實作與立論令人詫異驚艷,其中蘊藏著豐富可觀的學術資源,亟待奔馳的想像力將之開發,引領至亙古而新的生活方式與對自我的重新認識。——鄭凱元(陽明交通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     這些儀式專家非凡的人生經驗與文化學習,穿梭異界的靈性體驗,神奇的話術與身體經驗,是人類學者在田野中,所領受、學習的豐美禮物。——簡美玲(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

一位反覆自殺女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概念與親子關係之敘事研究

為了解決陽明大學護理 系 徵 才的問題,作者姚瓊惠 這樣論述:

  本研究採用立意取樣擇定研究參與者,研究方法是選擇敘事研究,主要是探究一位反覆自殺精神疾病女性的生命故事,以深度訪談、半結構方式進行,關注研究參與者的成長經驗、重大創傷事件與生病經驗、自我概念之關連性,並進一步梳理研究參與者的親子關係對其自我概念形成的影響。  研究結論為研究參與者的自我概念與親子關係之間是一來回流動、互相影響的循環過程;影響研究參與者自我概念發展的因素有:身體形象、與他人的關係。右手天生無力、輪姦事件建構研究參與者的身體形象,而這兩件重大事件亦讓她頻繁的自傷與自殺;與他人的關係包含爸爸、媽媽、阿嬤、手足、生活周遭他人之間的關係,其中與爸爸、阿嬤之間的關係是最重要的;所以自

我概念與親子關係構成研究參與者的存在姿態,身體形象、與他人關係促成自我概念與親子關係的發展。  上列所述的因素既為因也是果,因為他們讓研究參與者的自我概念一再薄弱、親子關係愈發不佳,但也因為不良的自我概念與親子關係發展讓研究參與者在面對這些事件是無力招架,只能落荒而逃,轉向疾病的庇蔭下暫時喘氣,而在疾病庇蔭中,她是因為受限而痛苦、混亂,但也因為疾病的治療讓她可以逐漸清醒,在清醒之中她萌生改變自己的動機,透過治療她學習接納自己,而在看到自己的存在之中,她才得以感受與接受他人,也才理解來自於父親無微不至但須用心體會才能觸碰到的愛。